Workflow
数字化与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共绘航运新蓝图 |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高端访谈”在第一财经重磅开播
第一财经· 2025-07-18 12:28
全球航运业发展趋势 - 航运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全球贸易格局深刻重塑背景下 行业需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 [1] - 绿色发展 数字化与智能化成为行业前沿议题 国际社会需加强协同合作开辟发展新路径 [1]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 论坛汇聚全球航运领域权威组织 重要港口 物流运输及船舶企业负责人 聚焦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1] - 高端访谈系列由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组委办联合第一财经出品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支持 [1] - 访谈内容以双语制作 通过一财全球及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英语版 推动海外传播 [1] 洛杉矶港案例 - 首期节目专访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尤金·塞罗卡 介绍港口绿色低碳减排技术落地实践及数智化进展 [2] - 论坛正值五周年之际 高端访谈在包装和内容上升级 更多重磅嘉宾采访持续进行中 [2]
韦尔股份6月20日更名“豪威集团” 计划推出更多款高端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00:04
公司证券简称变更 - 公司证券简称将于6月20日起由"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603501"保持不变 [2] - 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 - 变更事项已经董事会和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 变更原因及战略意义 - 2019年完成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 [3]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 [3] - 变更能更全面体现公司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反映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3] - 便于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3] - 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和整体利益 [3]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完善全球化战略布局,发挥各业务体系协同效应 [3] - 提升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打造可靠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3] - 依托全球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深耕全球市场拓展 [3] - 计划推出更多高端产品,巩固智能手机市场优势 [4] - 拓展汽车电子车规级产品矩阵,发力工业、机器视觉及新兴市场 [4] 行业地位与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前十大无晶圆IC设计企业营收合计774亿美元,环比增长约6% [4] - 豪威集团(韦尔股份)营收位居第九 [4] - 半导体芯片需求优于以往淡季水平,受益于终端电子产品备货提前和AI数据中心建设 [4]
带购物中心走入“数字世界”,京企引领线下空间数智化变革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6 09:12
公司背景 - 创始人林元庆拥有清华大学硕士、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学历,曾任NEC美国实验室媒体分析部门负责人、百度研究院前院长 [2] - 公司成立于2017年底,2018年1月获得1.65亿元天使轮融资,创下当时中国AI初创企业天使轮融资额最高纪录 [2] 商业模式 - 专注于用人工智能升级传统行业,特别是线下零售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 [3] - 针对购物中心等大型空间提供3D重建和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包括客流量分析、顾客停留时长、专柜位置优化等 [3][5] - 解决方案已扩展至连锁门店、机场、交通枢纽、景区、医院等多个应用场景 [11] 技术突破 - 自研8K全景地图机器人可将10万平方米购物中心的3D重建时间从30多天缩短至1-2天,成本从300-500万元降至10万元以内 [5] - 通过模型剪枝、蒸馏、量化等技术优化,将AI计算所需GPU从150台减少到1台,计算时间从10天缩短到1天 [8][9][10] - 开发"3D时空轨迹追踪技术"不收集任何生物特征识别信息,已通过欧盟GDPR合规评估 [10] 市场表现 - 全国排名前30的购物中心品牌中有27家采用其解决方案 [10] - 应用其产品的线下品牌门店业绩提升30%-50% [10] - 2023年订单量年增长约50%,2024年预计增长80%-100% [12] - 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实现盈亏平衡的AI独角兽企业 [12] 发展战略 - 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注重建立技术壁垒与护城河 [18] - 疫情期间仍持续推进研发,利用行业低谷期打磨产品 [14][18] - 目标成为空间智能领域的领跑者 [1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口腔医疗设备行业产业链图谱、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分析:群众口腔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不断驱动口腔医疗设备市场规模扩容[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9 09:14
行业概况 - 口腔医疗设备是牙科学临床使用的设备、机器、仪器及附件的总称,涵盖诊断、治疗、修复、正畸等多个领域 [1][2] - 口腔医疗设备种类繁多,包括诊断设备(如牙科X光机)、治疗器械(如牙钻)、修复材料(如义齿)、正畸工具(如托槽与弓丝)等 [2] 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口腔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207亿美元,2020-2024年CAGR为9.12%,预计2025年增至224亿美元 [6] - 2024年中国口腔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412亿元,2020-2024年CAGR为16.59%,预计2025年增至479亿元 [1][8] 产业链 - 上游为金属材料(不锈钢、钛合金)、高分子材料(PEEK、光固化树脂)及电子元器件(芯片、传感器) [4] - 中游为设备制造环节,代表企业包括新华医疗、美亚光电、时代天使、康众医疗等 [4] - 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公立医院、民营连锁、诊所等) [4] 技术发展 - 口腔CBCT国产化率从2020年16.3%提升至2024年56.44%,预计2025年达59.1% [10][18] - 3D打印、AI影像识别、远程医疗等技术推动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19] 竞争格局 - 国内90%中高端设备依赖进口,但国产替代趋势显著 [12] - 领先企业包括美亚光电(CBCT市占率超30%)、新华医疗、朗视仪器(获FDA认证)、康众医疗(全球平板探测器前三)等 [12][14][16] 企业动态 - 美亚光电2024年营收23.11亿元(同比-4.73%),2025Q1营收3.92亿元(同比+18.39%),产品出口100+国家 [16] - 康众医疗2024年营收2.98亿元(同比+8.9%),2025Q1营收0.58亿元(同比+10.33%),技术覆盖医疗/工业/安检领域 [14] 发展趋势 - 国产替代加速,技术从替代转向输出,3D打印/机器人手术提升竞争力 [18] - 老龄化驱动种植牙需求(2025年预计800万颗),年轻群体推动隐形正畸增长(2030年预计950万例,CAGR 27.6%) [20]
研判2025!中国团膳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行业迈入成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分化态势显著[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7 09:11
行业概述 - 团膳是指为固定消费群体在特定场所提供餐饮产品及现场服务的模式,通过合同约定服务标准、模式和经营权[2] - 按服务对象可分为校园团膳、企业团膳、医院团膳、机关团膳等七大类[2] - 行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2024年市场规模达2.40万亿元,同比增长8.99%[1][15] 行业发展历程 - 初创阶段(1980年前):以"大食堂"形式存在,设备简陋,菜品单一,满足基本用餐需求[4] - 发展阶段(1980-1990年):出现外卖业务和送餐公司,市场化尝试初步显现[4] - 成长阶段(1990-2000年):专业团膳公司兴起,服务对象扩展至学校、医院等多领域[5] - 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数字化技术推动智能化、个性化运营模式发展[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粮食、蔬菜、肉类等原材料及厨房设备、物流设备[8] - 中游为团膳服务与运营环节[8] - 下游为学校、企业、医院等团体客户[8]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餐饮业总收入5.62万亿元,同比增长6.22%[10] - 下沉市场门店增速达12%,成为增长新引擎[10] - 校园是主要消费群体,企事业单位员工需求稳定,银发经济成为新场景[1][1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河北千喜鹤承担全军3/4军事院校和全国1500余家大型企业餐饮服务,预制菜销售额达30亿元[19] - 深圳市德保业务覆盖60个城市及2个海外国家,建立从基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21][23] - 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和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17] 行业发展趋势 - 多元化服务:拓展老年餐、月子餐等细分领域,推出低盐低糖等定制化餐食[24] - 数字化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智能点餐和配餐系统[25][26] - 绿色发展:推广有机食材和环保包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27] 相关政策 - 2024年教育部强化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14] - 2024年国家发改委推进全谷物行动计划,目标2035年实现全谷物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匹配[14] - 2025年国务院食安办要求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