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殖民主义

搜索文档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金融迈向“零幻觉、具身化、多模态”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7-28 14:27
AI金融应用的新突破 - 华东师范大学SAIF发布新一代Smith RM金融推理模型,30秒生成1.2万字信贷报告,幻觉率控制在0.3%以内,较上一代下降97%,已辅助审批科创贷款47亿元,单笔审批时效从5.7个工作日压缩至11分钟 [3][4] - 交通银行推出"小姣"具身智能机器人,高1.2米,搭载14自由度机械臂,提供引导、理财查询等服务,展示人机交互新方向 [5] - 蚂蚁集团升级AI金融管家,推出"蚂蚁保"和"蚂小财",并发布"看一看"智能眼镜支付方案,通过语音识别和摄像头扫描完成支付流程 [5][6] - 上海银行发布AI手机银行,支持沪语和普通话语音操作,秒级完成养老金查询、理财推荐等高频业务,内置适老化模式 [7] AI落地面临的挑战 - 浦发银行董事长指出技术壁垒已不大,关键在于将AI技术有效应用于具体场景,如快速生成研发和信贷报告,提升精准性和效率,需在战略层面调整管理流程 [9] - 摩根大通行长认为技术、组织架构和管理缺一不可,金融科技公司与银行相辅相成,区块链技术应用由金融科技公司需求推动 [9] -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强调产学研合作,传统AI与生成式AI在金融领域应用不可割裂,科技与行业应用相互促进 [10] - 联合国大学研究员指出AI芯片短缺加剧数字殖民主义风险,全球南方低工资劳动力标注数据,但AI工具开发和决策权掌握在北方 [10] AI重塑未来金融格局 - 斯坦福教授分析算力作为生产资料的重要性,应用场景和效率比算力本身更重要,AI在金融领域应用需更多人类智慧和判断 [13] - 中金首席经济学家指出中国算力全球第二,芯片技术瓶颈犹存,但制造业基础和市场规模稳固,AI应用场景拓展将带来新机遇 [13] - IEEE推动AI技术全球合作与共识,制定可解释性AI、环境影响评估等标准,确保技术发展符合伦理和社会价值 [14] - 数据主权对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倡议建立可持续资产新形式,通过激励机制促进AI技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应用 [14]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金融迈向“零幻觉、具身化、多模态”时代
第一财经网· 2025-07-27 20:29
金融AI应用新趋势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示金融AI应用关键词为"落地""可信""具身",与去年概念阶段相比实现实质性突破 [1] - 华东师范大学SAIF发布新一代Smith RM金融推理模型,交通银行推出"小姣"具身智能机器人,蚂蚁集团展示"看一看"智能眼镜支付方案 [1][2][3] - 行业从技术幻觉讨论转向实际场景落地,AI正重塑金融服务未来形态 [1][2] 技术创新与性能突破 - Smith RM模型30秒生成1.2万字信贷报告,幻觉率控制在0.3%较前代下降97%,已辅助农行上海分行审批47亿元科创贷款 [2] - 交通银行"小姣"机器人配备14自由度机械臂,提供引导、理财查询等全流程服务,实现数字员工具象化 [2][3] - 蚂蚁集团重构大模型底层架构,升级AI金融管家并推出"蚂蚁保""蚂小财",智能眼镜支付实现语音+视觉双模态交互 [3][4]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上海银行AI手机银行支持沪语/普通话语音指令,秒级完成养老金查询等10余项业务,内置适老化模式 [4] - 浦发银行通过AI加速信贷报告生成,单笔审批时效从5.7工作日压缩至11分钟 [2][5] - 蚂蚁集团"看一看"支付方案实现端到端加密传输,支付指令通过云端服务器与支付宝接口实时对接 [4] 行业发展共识 - 银行、科技公司、监管机构构成金融创新三大主导力量,算力成为核心基础设施 [7][8] - IEEE已制定多套AI标准涵盖可解释性、环境影响评估等领域,推动全球技术协作 [8] - 产学研合作至关重要,传统AI与生成式AI需协同发展形成螺旋上升效应 [6][8] 市场潜力与战略布局 - 中国算力规模全球第二,制造业基础与市场规模支撑AI场景拓展的规模报酬递增 [7] - 金融机构需在战略层面调整管理流程,技术应用需与组织架构变革同步推进 [5][8] - 金融科技公司服务银行未覆盖客群,同时倒逼银行加速科技应用如区块链跨境支付 [5]
当马克思回答稳定币:我们有了创造天堂的技术,却用它来建造一个更精致的地狱
36氪· 2025-07-23 11:26
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 股市繁荣根植于对未来剩余价值的索取权,其价值不直接对应实际资产,而是对工人未来被剥削程度的预期,形成脱离实际的泡沫 [4] - 金融衍生品将虚拟资本进一步虚拟化,创造出复杂的金融工具,导致危机爆发时的破坏力远超19世纪 [4] - 全民持股现象是资产阶级通过小额股票分红诱使工人和中产阶级与金融体系捆绑,制造"共同利益"假象以消解阶级意识 [4] 美国债务危机本质 - 美国国债是全球最大的虚拟资本,是美国作为"总资本家"开具的空头支票,依赖于对未来全球无产阶级剩余价值的持续剥削 [6] - 美国政府以暴力机器和全球霸权为抵押,向全球资本家保证有能力从各国劳动人民身上榨取足够价值偿还债务 [6] - 当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实体经济利润率下降时,资本逃离生产领域进入金融投机,国家通过大规模举债人为创造需求掩盖生产过剩危机 [6] 美元稳定币的影响 - 美元稳定币创造7x24小时不间断的全球投机场所,资本疯狂追逐数字符号,进一步抽干实体经济血液 [8] - 将美元形态与私人公司稳定币捆绑意味着部分铸币权让渡给金融寡头和科技巨头,导致新形式垄断和权力集中 [8] - 美元稳定币是对其他国家货币主权的挑战,试图绕过资本管制将危机转嫁全球,必然引发更激烈的金融反抗和去美元化进程 [8] 美元稳定币的全球机制 - 美元稳定币使全球数字资产交易以美元计价结算,实现对数字金融领域的先发性殖民 [14][15][16] - 稳定币发行商将全球用户兑换的资金用于购买美国金融资产,形成全球向美国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的价值汲取机制 [20] - 主流美元稳定币体系高度中心化和可监控,使美国能够追踪、冻结甚至没收任何被视为"敌对"的数字资产 [20] 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美元稳定币削弱发展中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效力,侵蚀其货币主权,使经济命脉受美联储政策遥控 [21] - 稳定币储备资产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问题可能引发全球恐慌性抛售,冲击深度融入该体系的发展中国家 [21] - 美元稳定币体系强化中心-外围全球结构,美国处于金融链顶端制定规则并收取贡赋,发展中国家承担系统性风险 [21]
事关重要科技!中国和欧洲双方达成共识
新浪财经· 2025-06-29 03:24
AI技术滥用问题 - 深度伪造技术泛滥,仅需几千元电脑和免费开源软件即可伪造面容和声音 [1] - 韩国案例显示80%深度伪造受害者是普通女性,其中60%为未成年人 [3] - 美国校园中深度伪造问题如病毒般肆虐,已促使总统签署打击法案 [6] - 伪造视频多发布在境外服务器,网络平台以"言论自由"为由拒绝监管,导致取证困难 [7] - 英国案例显示一男子盗取20名女子照片合成数百淫秽内容,仅因操作失误才被抓获 [7] AI引发的社会问题 - 生成式AI训练数据获取环节存在非法交易和暗网爬取等乱象 [8] - 算法推送机制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发家庭关系疏离和心理问题 [8] - AI聊天模型可能向未成年人推送自残等有害内容 [8] - 西方媒体滥用AI算法推送机制,导致新闻道德操守下滑 [10] - AI技术在美国固化对非裔群体的系统性歧视 [12] 国际合作与治理 - 中欧学者在马德里达成六项合作共识,包括技术向善、安全、共享等 [21][23] - 中国在医疗、教育、司法等领域应用AI技术造福基层和偏远地区 [13] - 中国团队7小时内开发中缅英多语言互译系统助力缅甸地震救援 [13] - 中国向低收入国家开放算力资源并提供人才培训 [13] - 欧洲学者呼吁与中国开展真正合作,允许中国AI企业进入欧洲市场 [19] 中国AI治理模式 - 通过法规为算法和生成式AI划定合法运营框架与红线 [13] - 数字法院建设推动不同地区民众平等享有司法资源 [15] - 国家主导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避免私营部门垄断 [15] - "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哲学获得欧方学者高度认可 [13][17] - 中国模式被视为既能激励创新又能促进公平包容社会 [15] 中欧合作前景 - 欧方学者普遍认为欧洲应与中国在AI领域密切合作 [17] - 匈牙利学者指出中欧治理路径存在互补性 [19] - 葡萄牙学者建议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而非威胁 [19] - 瑞典学者呼吁中欧增进互信合作而非强加价值观 [19] - 会议最终达成技术向善、安全、共享等六项共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