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

搜索文档
沃尔夫冈·施特雷克:当下美欧政策变化是出于绝望的盲动,切勿赋予其过高的战略意义
搜狐财经· 2025-07-06 15:14
资本主义债务危机与合法性模式 - 战后资本主义通过"债务国家"模式将经济承诺转嫁给后代,导致偿债能力与经济增长潜力脱钩[1] - 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7万亿美元,欧盟"复苏基金"完全由债务融资但缺乏明确偿还计划[1][2] - 美国政策走向失控,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化解债务危机,可能引发全球连锁反应[1][2] 新自由主义与全球化崩溃 - 去全球化进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持续进行,美国通过军事实力维持例外地位[5] - 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已无法持续,政策变动更多出于绝望而非战略考量[5] - 民族主义是全球主义危机的结果而非原因,源于新自由主义整合的失败[6] 金融资本与民主政治冲突 - 金融资本通过"央行-银行-市场"三元结构使经济决策脱离民主制度[6] - 量化宽松政策使金融衍生品规模膨胀至GDP十余倍,形成"虚拟资本优先"治理逻辑[6] - 资本对劳动力形成非对称依赖,依托全球货币信用体系实现跨境流动[7] 财富分配与阶级分化机制 - 1980-2020年间德国前10%人群财富占比从45%升至55%,基尼系数从0.28升至0.32[7] - 债务国家仍征税但征税能力衰减,资本流动性增强加剧避税行为[7] - 全球化成为"寡头再分配"核心机制,改变资本与劳动力权力平衡[7] 超国家机构与治理真空 - 欧盟通过紧缩政策收回成员国经济主权,形成去国家化官僚体系[9] - 成员国政府将责任归咎于欧盟机构,后者既无能力也无意愿解决问题[9] - 公共债务持续增长导致西方民主国家合法性丧失,右翼民粹主义兴起[10]
Sam Altman宣称"政治无家可归",批评民主党背离创新文化
华尔街见闻· 2025-07-05 07:26
OpenAI首席执行官的政治理念表态 -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独立日发帖表达对美国自豪感 同时分享"技术资本主义"理念 主张鼓励创造财富并找到广泛分配方法 [1] - Altman认为民主党已不再支持鼓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 并指出其20岁时民主党理念与现在存在根本转向 [1] - 该言论疑似回应纽约市长候选人Zohran Mamdani"不应存在亿万富翁"的主张 凸显科技高管与民主党在财富分配政策上的分歧 [1][2] 财富分配理念的公开分歧 - 纽约市长候选人Mamdani明确表示"不应该有亿万富翁" 认为当前财富不平等状况需要更多城市及国家层面的平等 [2] - Altman反驳称应聚焦"让每个人拥有亿万富翁拥有的东西"而非消除亿万富翁 体现两种对立财富观 [3] - Altman强调财富创造与分配需并行 提出"不能长期只提高底线而不提高上限"的核心观点 [1][3]
特朗普对伊强硬背后:美元霸权衰落逼美国亮军事底牌
搜狐财经· 2025-06-26 17:20
美元地位 - 美元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正在逐步丧失 导致美联储无法像过去那样随意印钞为美国开支买单[2] - 美元兑欧元汇率短期内从0 95大幅下跌至0 86 反映出市场对美元信任度显著下降[2] - 若继续采取2020年后的大规模印钞政策 美元价值可能进一步加速贬值[2] 美国国债 - 美国十年期国债利率达4 38% 显著高于德国的2 53% 中国的1 69%和日本的1%[3] - 美国国债利息支出从7530亿美元激增至12350亿美元 规模已超过军费开支[3] - 国际投资者对美国国债作为安全资产的信任度明显降低[3] 军事策略 - 通过展示军事力量试图维持美元和国债的国际信誉 但效果有限[3] - 除部分欧洲国家外 国际社会对该策略认可度较低[3] - 军事手段被视为短期内维持美国霸权的唯一可行方案[3] 经济政策困境 - 缺乏有效经济手段解决美元和国债信任危机 类似加征关税等政策效果不佳[3] - 金融公司对当前经济政策持批评态度 美联储与政策制定者存在明显分歧[3] - 采取军事冒险策略被视为应对经济困局的赌博性选择[3]
他俩婚礼引发强烈抗议:搁我们这搞剥削呢?
观察者网· 2025-06-25 17:13
婚礼筹备与抗议事件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计划在威尼斯举行为期三天的婚礼,邀请200余名各界名流参加,包括伊万卡、马斯克、金·卡戴珊等[1] - 威尼斯最豪华酒店和水上出租车等设施被全部订完,文艺复兴建筑仁慈大会堂被用作婚礼场地[2] - 当地居民抗议过度旅游、贫富分化等问题,张贴"威尼斯不欢迎贝索斯"标语,并得到环保组织支持[2][4] - 抗议活动导致婚礼场地变更为威尼斯阿森纳,该地点有坚固城墙可阻隔抗议者[4] 社会矛盾与经济影响 - 威尼斯历史城区常住人口从20世纪80年代的10万人锐减至不足5万人,酒店和短租公寓数量迅速增长[5] - 反对党议员批评旅游业过度增长导致居民基本生活服务无法保障,城市变成"露天博物馆"[5] - 市长辩称婚礼将花费2000万至3000万欧元,为当地经济带来额外收益[5] - 贝索斯向当地水环境保护组织捐赠100万欧元,但未能平息反对声浪[5][6] 企业关联事件 - 抗议者将婚礼与技术驱动的资本主义和劳工剥削问题关联,提及亚马逊意大利分公司1.21亿欧元资产被查封事件[6] - 活动人士批评贝索斯"利用威尼斯如同在全球剥削工人建立商业帝国"[2] - 抗议标语直接针对贝索斯的太空旅行投资和其未婚妻的太空旅行经历[2] 城市旅游现状 - 威尼斯长期受过度旅游困扰,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威胁历史建筑[2] - 全球精英阶层常聚集威尼斯参加艺术双年展等活动,2014年乔治·克鲁尼在此举行婚礼[4] - 与以往活动相比,贝索斯婚礼触发更大规模民愤,居民指责市长只关心游客数量[4]
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意蕴
四川日报· 2025-06-23 06:49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 - 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社会形态演进基本规律并创造中国特色发展路径,通过制度、方法、价值、动力和交往创新构建多维度现代化共同体形态 [1][4] - 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方现代化模式唯一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新选择,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精神文明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4]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认为个人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从"自然共同体"到"虚假的共同体"再到"自由人联合体"的演进体现对公平与共同进步的追求 [2]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守正创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开展国际合作 [3]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回响与升华,通过制度设计消除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5] 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多维共同体形态 - 人民至上的真实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通过公有制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5] - 统筹推进的有机共同体:注重各领域协同互动,采用"并联式"发展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叠加 [6] - 美美与共的价值共同体:对内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破解"文明冲突论" [7] - 创新驱动的未来共同体:以新质生产力为物质技术基础,强调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 [7] - 交流互鉴的文明共同体:反对单一模式普世化,倡导各国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现代化建设 [8]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 - 祛魅西方"虚假的共同体":破解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 [9] - 重塑"主客二分"关系:以生命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等思想推动人与自然、社会、国家间的平等和谐共生 [10] - 解构"西方中心主义":通过"一元多线"世界历史叙事和中华文明包容性特质,开创"多元现代性"新范式 [11]
美学者: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而不是对其成功视而不见
搜狐财经· 2025-06-08 06:40
美式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困境 - 美式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是逐利至上,国内外政策几乎完全围绕资本利益展开[1] - 美国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将制造业大量外包,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并非中国"偷走工作"而是资本追逐成本洼地的结果[2] - 美国高铁系统缺失并非技术不足,而是因短期"不能赚钱",政府基础设施投资长期缺位源于"无利"逻辑[2] - 美国政府已"新自由主义式地退出公共领域",将医疗、教育等交给市场机制,形成"企业统治"而非公共服务[3] - 美国企业政治游说花费超数百亿美元,政策制定被资本操控,政府沦为"资本利益执行者"[3] 中国经济的制度优势 - 中国经济是"国有主导、民企活跃"的混合模式,政府保留关键领域主导权并识别市场失灵进行修正[4][5][6] - 中国高铁等关键领域突破源于国家战略主导,政府协调私营部门与国有部门协同发展[5] - 中国制度核心逻辑是服务国家战略和人民利益,通过五年计划、双碳目标等政策体现公共导向[7] - 中国在面对贸易战时展现出韧性,通过自主产业链建设、技术替代和一带一路协作强化竞争力[8] 制度效率与执行差异 - 中国制度表现出更高组织效率与协调力,贸易战中未如美方预期崩溃反而加速技术自主[8] - 美国决策层低估中国制度优势,贸易战反而推动中国加快技术替代与对外布局[8] - 美国面临基础设施老化、社会分裂等问题,内部危机通过压榨工人和输出通胀缓解的模式已近极限[8] 制度比较与学习可能性 - 中国成功源于"实用主义+国家能力"的现代化路径,未照搬苏联或美国模式[9][10] - 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榜样,因其快速增长并帮助大量人口脱贫,制度设计具有必然性[10] - 美国社会反思资本主义仍是禁忌,"学习中国"的意愿与能力存疑[10]
马斯克和川普为何决裂
虎嗅· 2025-06-06 21:31
马斯克与川普关系分析 - 马斯克与川普从盟友迅速走向公开决裂,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忘恩负义"和"疯狂",矛盾爆发过程被形容为"小学鸡水平"的争吵 [1][2] - 两人关系本质是松散的临时结盟,共同点不足以抵消日渐暴露的分歧,川普的善变特质加剧了联盟的不稳定性 [3][11] - 马斯克曾通过政治豪赌成功助力川普当选,但最终发现被川普当作工具人利用后抛弃 [4][14] 商业精英与国家权力博弈 - 现代国家权力结构出现逆向演变:从"精英让渡权力给国家"转变为"国家让渡权力给精英",表现为军队、航天等核心职能被私营企业侵蚀 [6][8][9] - 马斯克提出"效率部"理念,主张弱化国家职能,推动公共服务私有化,但实际可能导致社会福利下降和阶层分化加剧 [12][13] - 特斯拉股价因马斯克创建新政党的计划而大跌,反映市场对其"超级资本主义"主张可行性的质疑 [17][18] 商业领袖政治野心 - 马斯克试图通过川普实现改造国家的宏大愿景,其终极目标是建立"高科技中世纪"式的精英自治体系 [5][13] - 川普缺乏系统性改革方案,主要通过短期投机行为(如发行加密货币)牟取私利,与马斯克的长期规划存在根本冲突 [13][15] - 美国国家机器功能失调催生商业精英的政治冒险,但历史表明富豪第三党难以获得大众支持 [18][19]
马斯克“背刺”特朗普? 美国顶级权力游戏换剧本了!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58
政商合作阶段 - 特斯拉CEO向特朗普竞选团队捐赠3亿美元并公开站台 双方在SpaceX星舰发射活动及白宫会议中达成合作 [1] - 特朗普胜选后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 主导联邦机构裁员和预算削减 涉及2万亿美元支出计划 [1] - NASA载人航天项目全面转向SpaceX龙飞船 取代波音星际客机 星舰被纳入NASA发射服务框架 [1] 商业影响 -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 26% 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 SpaceX股价同步下跌9 3% 与NASA价值40亿美元星舰项目面临搁置风险 [3] - 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预计使特斯拉2025年销量减少12万辆 市场份额面临比亚迪福特等竞争对手挤压 [10] - 波音SLS火箭项目因预算冻结裁员400人 但SpaceX星舰技术验证滞后导致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任务推迟至2026年9月 [9] 行业竞争格局 - 航天领域出现结构性调整 SpaceX垄断地位受特朗普政策威胁 NASA可能转向俄罗斯飞船维持空间站运营 [9] - 电动汽车市场政策环境突变 绿色能源补贴取消直接冲击特斯拉销量 迫使公司加速Robotaxi项目转型 [10] - 波音虽未恢复SLS拨款 但传统军工复合体利益得到维护 与SpaceX的商业航天模式形成直接竞争 [6] 战略调整 - 马斯克卸任政府职务后回归特斯拉 将业务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开发 以应对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10] - SpaceX面临NASA合同终止威胁 载人航天技术路线可能被迫调整 星舰商业化进程受阻 [9] - 特斯拉与SpaceX股价联动下跌反映市场对科技公司政治关联风险的重新定价 [3]
美国挥出一记记王八拳,结果把自己打进了死胡同
搜狐财经· 2025-05-31 00:01
关税政策 - 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后紧急叫停,扰乱北美供应链[6] - 2024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加征10%关税的商品总值达3500亿美元[6] - 《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被用作随意加税工具,司法系统无力阻止政治干预[8] 签证政策 - 美国限制中国留学生进入人工智能、半导体、量子计算等关键领域学习[10] - 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高等教育贡献150亿美元收入,35万中国学生占国际学生总数34%[13] - 中国留学生是硅谷等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流失将影响美国科技产业人才储备[13] 财政状况 - 2025年4月美国联邦政府总债务突破36.2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28%[14] - 2024年国债利息支付达1.1万亿美元,首次超过国防预算[14] - 穆迪警告若不改革,2035年美国公共债务将升至GDP的134%[14] 社会问题 - 美国最富1%人口掌握全国财富增量200%,底层50%收入停滞[18] - CEO与普通工人薪酬比从41:1飙升至225:1[18] - 2024年医疗支出4.3万亿美元占GDP18%,40%美国人因费用不敢就医[18] 美元地位 - 2024年全球外汇储备美元占比降至58%,创1995年新低[21] - 人民币跨境结算量同比增长32%达4.8万亿美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同比上升19%,反映美元信心下降[21] 产业转移 - 德国大众暂停墨西哥投资扩产计划,考虑转向东南亚[22] - 半导体产业链向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转移趋势加快[22] - 各国央行悄然减持美元资产[22] 中国策略 - 中国需稳固半导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产业链基础[26] -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自主可控水平[26] - 深化对外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和高端人才[26]
国际观察丨马斯克的黯然退场——起底美国制度性腐败
新华社· 2025-05-29 22:29
马斯克离职与政府效率部改革 - 马斯克宣布离职美国政府效率部,称联邦机构官僚程度远超预期,改善华盛顿状况是艰苦战斗[1] - 马斯克在任期间帮助特朗普大幅削减联邦经费和裁员,触及利益集团利益[1] - 特朗普任命马斯克为政府高官,同时为特斯拉站台,存在利益输送嫌疑[1] 对外援助领域的腐败问题 - 特朗普政府计划削减对外援助机构预算,重点针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2] - 美国国际开发署年度预算超400亿美元,但援助资金仅有不到10%真正抵达受援地区[3] - 外援资金通过多层级分包合同被截留,形成"幻影援助"现象[3] 联邦政府部门财务问题 - 美国社会保障署被指控存在欺诈,每年向身份不明者发放超1000亿美元福利金[4] - 美联储总部翻修工程开支达25亿美元,被质疑资金使用合理性[4] - 美国防部是唯一从未通过财务审计的联邦部门,已发现8000万美元浪费资金[4] 马斯克的利益冲突 - 马斯克旗下公司与17个联邦机构签订100个合同,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身份冲突[5] - 马斯克为特朗普竞选捐款近3亿美元,随后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5] - 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监管松绑等方式回馈马斯克,如减少对特斯拉的监管障碍[6] 政商关系与制度性腐败 - 美国历史上存在"政治分肥"制度,获胜政党用官职奖励金主和支持者[8] - "旋转门"机制盛行,官员与商界人物频繁转换身份谋取利益[8] - 国会议员利用立法权谋私,如佩洛西家族股票市值一年增长71%[9] 公众认知与制度本质 - 民调显示70%美国人认为腐败是政府主要问题,三分之二不认为政府效率部能解决[9] - 美国政治制度本质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资本主义制度,腐败具有系统性[10] - 恩格斯曾指出美国政治家将政治变成生意,表面服务国民实际掠夺国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