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实事求是
icon
搜索文档
林武到所在党支部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大众日报· 2025-07-01 09:08
林武到所在党支部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以过硬作风展现干事创业新担当新作为 会上,党支部书记汇报了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情况,支部党员代表结合思 想和工作实际谈了认识体会。 林武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结合部分案例和自身感受与大家深入交流,并讲专题党课。他指出,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努力 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加强作风建设是党长期执政的生命线,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 求,是推动现代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保障。省委办公厅和省委常委办的同志要带头锤炼党性修养,持续强 化理论武装,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带头坚持实事求是,树牢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真正做到干一事成一 事;带头严格自我约束,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严守纪律底线;带头加强修身立德,正确看待权力,切实 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服务中心大局上,切实当好省委的参谋助手;把学 习教育成果体现到破解发展难题上,通过解决问题更好促进事业发展;把学习教育成果体现到推动改革 创新上,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重大改革事项落到实 ...
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人民日报· 2025-06-14 06:01
陈云同志的经济思想与实践 - 提出"十五字诀"思想方法,强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唯物论和"交换、比较、反复"的辩证法 [1][2][3] - 主张经济建设要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注重综合平衡和按比例协调发展 [9] - 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支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9][10] - 强调中央必须集中经济权力,维护党中央权威对经济稳定的重要性 [8] - 推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制定,删除限制性规定以吸引外资 [7] 陈云同志对上海发展的贡献 - 1949年坐镇上海指挥"两白一黑"物资调控,打击金融投机稳定物价 [11] - 1956年传达毛泽东指示"上海有前途,要发展",指导上海工业发展 [11] - 1979年调研宝钢建设提出"干到底"等8点意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11] - 1990年代全力支持浦东开发开放,指出"上海大有希望" [11] - 1955-1961年四次回青浦农村调研,为中央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 [11] 陈云同志对法治建设的贡献 - 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5][6] - 担任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参与制定1982年现行宪法 [5][6] - 推动建立人大代表视察制度,参与研究全国人大会议筹备工作 [6] - 推动刑法补充修改以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 [7] 陈云同志的革命历程 - 1925年领导商务印书馆大罢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1] - 1928-1929年领导上海郊县农民武装暴动 [11] - 1931年协助处理顾顺章叛变事件,保障党中央安全 [11] - 1949年后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5][6]
为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启示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35
深刻体现务实性。习近平同志带领十几家单位,100余位专家教授、实际工作者组成课题组,深入调 研,摸清厦门市情家底,写出几十万字的调查材料。分21个专题研究,不断论证,历时一年半,形成20 余万字的战略报告。在数据搜集方面,通过开展本地调研和外地调研,充分重视区位分析,考虑各类限 制因素,确保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基层,并通过成立"经济协作办公室"、组建经济信息中心等扩充信息 来源。在科学论证方面,研究团队采取统计预测、投入产出、计量经济模型等先进定量分析方法,并借 鉴国际经验,组织召开国际研讨会等,反复研究论证发展战略的思路举措和目标任务。这种求真务实的 工作方法,既体现了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也实现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最终的 实施成效有力印证了这部战略规划的科学性与实践性。 深刻体现一贯性。这部战略规划实现了阶段规划与长期规划、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协调统一,不囿于 短期目标和短期问题,注重谋划一些中长期的事情,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从时间上看得更远,从 空间上看得更宽。同时,以总体规划统领专项规划,明确前进方向。这些发展设想的时间跨度不同、侧 重点各异,但互相衔接、互为补充,形成了厦门市全方 ...
让文化流淌,让历史流芳(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没有尘封在历史中,而是或隐或现地流动于生活的每个角落,等待慧眼去发现,留 给慧心去造化。"实事求是"的传承发展,恰是一个生动案例,既清晰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 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 厚滋养",也有力佐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 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实事求是",源自汉代的思想火花,为何至今仍绽放光芒?笔者有幸跟随一个采访团造访湖南长沙岳麓 书院,在那里收获了文化传承创新的启示。 "实事求是"一词,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西汉时期的河间献王刘德,搜集整理先秦古书,后人评 价其"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实有是 理,故实有是物""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自汉以降, 无论宋明理学还是明清实学,都能找到实事求是的影子。 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早在南宋时就因"朱张会讲"而闻名海内,重视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在近代以后备受 有识之士推崇。青年毛泽东曾寓居在岳麓书院的半学斋,受到"实事 ...
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思想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5-22 05:5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 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凝心聚力促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只有坚决纠治形 式主义问题,才能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从哲学上讲,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和表现方式,任何事物、任何工作等都要通过一定形式来体现其内容。 但如果只注重形式,把形式当作目的或坚持形式优先的取向和行为方式,而缺少质和实,这就割裂了形 式与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变成了形式主义。形式主义偏离客观规律,脱离事物本质,将事物按照个人 目的进行功利化"打扮",其结果一定会"谬以千里"。形式主义害死人,这话一点不假,其根本原因在于 净搞些虚头巴脑的事却不干正事,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再多的形式主义,在实事求是、真抓实干面前都 不堪一击,可以说,一百个花样抵不上一个真结果。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进行公开通报。有的急功近利、好大喜 功,不加论证盲目引进打着生态发展等旗号的"特色小镇"项目,因脱离当地发展实际,项目大面积烂 尾;有的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作为、乱作为,造成资金浪费,加 重基层负 ...
“两个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两个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是方法论的推进,构成求是创新的综合方法论,能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1][5][9] “第二个结合”的意义 - “第二个结合”巩固道路根基、文化主体性并打开创新空间,成就文明、文化与创造的主体性,是树立文化创造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 [2] “两个结合”的关系 - “第一个结合”是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理论教条的思想解放,解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方法,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3][4] - “第二个结合”是在实践客观性前提下进一步解放实践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产物,破除多种教条,是守正创新的方法论 [5] - 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是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推进,“两个结合”构成求是创新的综合方法论 [5] “两个结合”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表明其是实践真理,“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7][8][9]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实践的真理体系,是关于实践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实践总体的知识,是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知识论 [8]
AI、人、生命力 | 对谈绿洲资本张津剑
42章经· 2024-06-02 22:02
曲凯: 那生命力高的一些实际表现是什么?尤其对创始人来说? 张津剑: 我觉得一个有生命力的人有两个很大的特点——对外实事求是,对内爱自己。 这是本期播客文字稿的第二篇,在分享的后半部分,我们继续围绕 AI、人、生命力展开了一些问答讨 论,包括到底如何理解一个人的生命力? 在我们各自眼中,一个最好的人会是什么样子? 怎么看 AI 的发 展与未来的市场等等。 希望这期内容能够 超越 商业 和 AI , 为每个人的人生 带来更广泛的启发和释然 。 曲凯: 「生命力」是你价值观里最重要的一个概念,那在你看来,生命力到底是什么? 张津剑: 我觉得生命力是每个生命最本真的那个能量体。它是你每天早上起来那一刻所感受到的,那一点点 本能的、向上向善、和万物链接的能量和愿望。 曲凯: 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生命力? 张津剑: 每个人都有。 「实事求是」这个词听起来很俗气,但你会发现很多领袖级的人物这个特征都很明显。 对事实求是的人而言,你夸他也好,骂他也好,说他想听的也好,说他不想听的也好,他都不会代入「我」去 衡量自己的感受。他的反应会是,你说得对,我们马上改;你指出了很关键的问题,是我疏忽了,我们一起来 解决。他们像机器人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