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主体性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关键词: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出版发行
人民日报· 2025-06-17 06:13
本报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葛亮亮)人民日报社组织编写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主题图书《新时代关键词: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 行。 这部专题文集共收入人民日报理论版"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专栏已经发表的18篇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中 蕴含着一系列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这些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 研究阐释的基石。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阐释这些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就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帮 助人们全面、准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架构和内涵特质。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不断深化,人民日报理论版推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专栏,邀请专家学者着眼于政治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统 一,着眼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性、学术性、大众性,从理论发展史、学术发展史、实践发展史的角度,贯 通古今中外、理论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围绕"新质生产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文化主体性"等一系列重 大 ...
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民日报· 2025-05-27 06:33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以下是按照要求格式整理的关键要点: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基础 - 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并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1] - 中华文明拥有5000多年历史,但曾经历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磨难[2] - 文化主体性是中华文明创造基础,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和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3] 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 世界现代化进程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西方模式并非所有国家的必然之路[2] - 二战后部分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导致发展困境[2] -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提供非依附性发展新选择[6] "两个结合"的理论与实践 - "两个结合"思想守护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揭示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民族底色的基因[3]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解决现实问题,为现代化奠定理论基础[4] -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激活文明基因,赋予现代化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4] 中国式现代化的全球意义 -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世界观、价值观等,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5] - 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安全倡议、文明倡议应对全球挑战[6] -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形态[6]
“两个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中国青年报· 2025-05-04 09:12
文章核心观点 “两个结合”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是方法论的推进,构成求是创新的综合方法论,能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 [1][5][9] “第二个结合”的意义 - “第二个结合”巩固道路根基、文化主体性并打开创新空间,成就文明、文化与创造的主体性,是树立文化创造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 [2] “两个结合”的关系 - “第一个结合”是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理论教条的思想解放,解放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方法,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论 [3][4] - “第二个结合”是在实践客观性前提下进一步解放实践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产物,破除多种教条,是守正创新的方法论 [5] - 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是从实事求是到守正创新的方法论推进,“两个结合”构成求是创新的综合方法论 [5] “两个结合”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表明其是实践真理,“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论 [7][8][9] -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实践的真理体系,是关于实践客观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实践总体的知识,是实事求是、守正创新的知识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