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游

搜索文档
暑期“文博游”撬动文旅消费新增量
证券日报· 2025-08-12 00:29
"首先,文创产品成为一大亮点,包括印有文物图案的文具、服饰、工艺品等,满足了游客的收藏和分享需求,推动周边 衍生品市场快速扩张;其次,博物馆周边的主题餐厅、咖啡馆和酒店不断涌现,结合文化元素的消费体验吸引更多流量,延长 游客停留时间;再次,数字文博服务和在线展览衍生出付费虚拟体验和会员订阅模式,成为博物馆收入新来源;最后,交通和 导览服务消费显著增长,形成了以博物馆为核心的消费产业链,如专属文博巴士、专业讲解App等。"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 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消费热点不仅丰富了旅游产业链,还为相关产业注入活力,带动文旅消费整体增长。 本报记者 刘萌 进入暑期,"文博游"持续升温,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热门打卡点,许多博物馆甚至一票难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较上年增加213家。在数量持续攀升的同时,参观人次也快速增 长,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4亿人次,同比增加1亿余人次。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暑期"文博游"热度攀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当前优 秀传统文化备受热捧,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自然 ...
文博游何以圈粉年轻一代
河南日报· 2025-06-10 14:15
文博行业发展趋势 -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将于6月14日开馆试运行 采用数智赋能和沉浸式体验吸引文博爱好者 [1] -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49 19万人次 同比增长17% 创历史新纪录 [1] - 00后和90后是博物馆消费主力军 河南博物院端午假期18-35岁观众占比达59% [1] - 文博游兴起导致热门博物馆预约困难 文创产品供不应求 冷门博物馆客流显著提升 [1] 年轻消费者行为分析 - 年轻人选择博物馆既为增长见识也为避暑纳凉 背后是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 [1] - 年轻群体对古人生活方式 精神世界和中华民族起源有浓厚兴趣 推动文化自信提升 [1] - 物质充裕时代年轻人更注重精神享受 愿意为3D复原 汉服旅拍 沉浸式夜游等新型文化体验付费 [1] 博物馆创新运营模式 - 博物馆通过开发数字IP 制作小程序App 应用文物数字化技术实现文物活化 [2] - 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创新 文创产品开发让文物融入日常生活 如穿戴 饮食等场景 [2] - 巩义博物馆镇墓兽 洛阳博物馆北魏陶俑 安阳殷墟妇好鸮尊等文物IP成功吸引年轻客群 [2] 行业升级方向 - 博物馆需持续开发高审美文创产品 增加科技元素 优化预约机制以保持年轻客群黏性 [2] - 创新文物叙事方式 通过跨界融合让"馆中好物"更深度渗透年轻人生活场景 [2]
文博场馆成城市旅游新地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3 06:52
文博游市场热度 - 文博场馆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吸引游客"为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 [7] -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十大博物馆人气最高,几乎每天人山人海 [8] - "博物馆"搜索量同比增长近500%,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搜索量增长超900% [8] - 洛阳博物馆因"牵手女陶俑"爆红,热度增长91% [8] - 三线及以下城市博物馆订单量占比达30%,同比增加7% [10] - 潍坊风筝博物馆订单量同比增长超6倍,青海藏文化博物院增长208% [10] 特色主题博物馆崛起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等特色主题馆热度显著增长 [10] - 自贡恐龙博物馆以独特恐龙化石展览吸引大量游客 [10] - 景德镇博物馆通过互动体验展示陶瓷文化,带动当地手工艺品销售和餐饮业发展 [10] - 特色主题馆受欢迎原因包括主题贴近生活、展览视角新颖、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等 [11] 创新体验模式 - 海南省博物馆推出VR项目《遇见东坡》,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苏东坡人生 [12][13] - 博物馆推出数字文物、机器人讲解、沉浸式展演、剧本游等新体验形式 [13] - 短视频和网络直播成为博物馆吸引游客新途径,如"无语菩萨"陶瓷雕塑爆红 [13] - 博物馆文创产品搜索量同比增长126%,联名文创产品如"绿马跳跳"受年轻人喜爱 [14] - 抖音电商与百家博物馆合作推出"国潮奇妙物语"活动,线上展示销售文创产品 [14] 热门旅游线路 - "故宫-景山公园"、"兵马俑-华清宫"等一日跟团游产品预订热度显著增长 [9] - 成都大熊猫基地-三星堆、岳麓书院-湖南博物院等组合线路受欢迎 [9] - 特色博物馆如洛阳古墓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成为文博游新潮流 [10]
博物馆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文化+科技”助推“文博游”持续升温
央视网· 2025-05-18 10:09
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备案博物馆数量近7000家[1] - 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超60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16] - 行业趋势从"高冷范儿"转向可亲可近的日常化体验[1] 特色博物馆案例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 我国首座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馆藏文物48万件[3] - 镇馆之宝何尊铭文包含最早"中国"文字记录[3] - 展出3000年前西周象尊等动物形青铜器兼具艺术与实用功能[3][5] 秦皇岛玻璃博物馆 - 全国首家国有玻璃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具百年历史[8] - 展品涵盖早期玻璃形态至现代航天应用玻璃[10] 周尧昆虫博物馆 - 展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喙凤蝶等珍稀标本[12] - 首创切叶蚁与黄猄蚁生态养殖装置展示协同进化现象[14] - 设有蚕茧手工体验区增强互动性[14] 科技赋能博物馆创新 沉浸式体验技术 - 北齐壁画博物馆运用VR实现1400年前墓室漫游[18] - 投影互动技术复原壁画乐器演奏场景[20] 文物修复与数字化 - 马王堆丝织文物智能复原项目实现毫米级精度还原[23] - AI辅助纹样生成结合动捕技术模拟织物动态质感[26]
【省文物局】文博游,陕西旅游的“金字招牌”
陕西日报· 2025-05-13 06:44
文博游市场发展 - "打卡博物馆"成为旅行标配 历史遗迹变身"网红"景点 文博游受到大众追捧 [1] - 2024年陕西各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数达7200余万人次 文博游成为陕西旅游"金字招牌" [2] - 陕西2024年新增国家级博物馆36座 备案博物馆总数达362座 [1] 博物馆特色展览 - 西安博物院举办"探长安"考古成果展 展示30年考古发掘成果 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3] - 大唐西市博物馆举行"琉光万里"玻璃艺术展 展出155件(组)展品 构建地中海与东方文明对话 [3] - 陕西博物馆通过考古展 文物展 艺术展等形式 打造"既见文物 更见文明"的文化盛宴 [3] 研学活动创新 - 茂陵博物馆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展文化研学活动 30名大学生参与 通过文物感受历史文化 [5] - 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画里有'话'"美育课程 以陶器纹饰为主题 探寻古人美学密码 [5] - 陕西考古博物馆举办"考古有方"研学课 西安博物院推出仰韶文化体验活动 [5] 文创产品开发 -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线丰富 推出唐妞系列 虎符系列等500多种2000余款产品 [7] - 2024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线上线下文创产品总销售额增长率超200% [7] - 陕西每年开发400余款文创产品 市场认可度攀升 冰箱贴成为最热卖单品 [6][7] 文旅融合创新 - 推出全国首辆博物馆主题观光车"博物馆号" 开设陕历博文化餐厅等新型消费场景 [6][7] - 实施"博物馆+"战略 跨行业合作 让文物以更接地气方式"活"起来 [7] - 西安博物院与长安大牌档联手打造文化餐厅 提供全新文旅消费体验 [7]
N种玩法“解锁”假期多巴胺 各地“小美好”汇成文旅“大流量”
央视网· 2025-05-02 17:22
国内旅游市场升温 - "五一"假期第二天国内旅游市场大幅升温 景区迎来客流高峰 [1] - 福建太姥山世界地质公园客流达平日6倍以上 截至11时入园人数1.3万人次 [3] - 景区引进"外骨骼"智能登山设备 通过AI计算提供额外助力 传感器实时感知地形调节关节力度 [5] - 太姥山景区推出畲族竹竿舞 星空露营 飞拉达等互动体验活动 [7] 广西阳朔旅游亮点 - 广西阳朔吸引大量外国游客 游客泛舟漓江 夜宿特色民宿 [8] - 十里画廊成为外国游客热门选择 游客骑行河畔或乘竹筏漂流 [10] - 遇龙河畔鸡窝渡村30多家酒店及民宿受外国游客青睐 凭借依山傍水环境和古色古香建筑风格 [12] 青海海西文博游创新 - 青海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千年历史王冠成游客关注焦点 [12] - 王冠采用银胎鎏金工艺 由2500多颗珍珠 绿松石 青金石及石榴石编织成网 [14] - 博物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三维图像 游客可通过多媒体互动屏360度欣赏文物 [16] - 复刻墓葬发掘原状 包括"墓室暗格"和壁画 提供沉浸式考古体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