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工业化
搜索文档
 聚焦关税进展与四季度方向
 2025-10-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宏观经济、中美贸易、大宗商品(特别是农产品与稀土)、资产配置(黄金、分红、成长资产)、科技(AI链条)及港股市场 [1][2][6][11][17][21] *   公司层面提及美国本土稀土公司MP Material 其仅具备轻稀土矿产能 不具备中重稀土矿开采及冶炼分离能力 也不掌控下游磁材加工能力 [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宏观市场与资产配置 *   四季度市场配置方向集中在黄金、分红和成长三类资产 判断市场支撑位时技术支撑位比基本面或估值更为重要 [2] *   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 主要由于存款活化和资金入市 资金追逐稀缺回报导致债券、分红上涨后 黄金和成长型资产也随之上涨 形成局部通胀现象 [5] *   美林时钟框架在中国市场难以完全适用 因受政策预期影响大且存在冷热不均 应结合信用周期分析未来资产轮动 [7] *   信用周期分析可从政府部门(广义财政赤字脉冲)与私人部门(社融脉冲)信用扩张强度入手 两者不同步可划分四个阶段解释中期市场走势 [8] *   中美信用周期可能分化 美国或走向修复甚至过热 中国或走向震荡或小幅放缓 关键变量在于政策发力速度 [9] *   若私人部门需求疲弱且财政发力不足 或财政强但仅限于结构性科创领域 市场风格将转向避险(分红、债券、黄金) 若财政强且顺周期基建发力 则会推高周期类板块 [10]   中美贸易与关税 *   中美关税谈判短期或有进展 但长期不确定性增加 非理性高关税水平对双方均不利 可能通过通胀预期、美债影响金融稳定 [1][2] *   出口数据超预期但内需走弱 若再遇外部冲击增长压力将加大 从博弈论角度看 势均力敌且后续影响大情况下可能达成阶段性妥协 [1][3] *   中美关税政策变化影响大宗商品 玉米、大豆等价格承压 而贵金属和铜因避险需求和供给风险表现坚挺 [17]   特定资产类别表现 *   今年黄金、分红与成长资产同涨 打破传统资产定价逻辑 原因包括地缘政治、全球脱钩、央行购金、宏观环境复杂性及全球美元货币体系重构 [1][4] *   美国市场冷热不均 科技领域(以七姐妹为代表的AI链条)强劲增长与其他领域疲软形成对比 中美科技互相影响加剧此现象 [1][6] *   港股市场表现出经济结构轮动特征 互联网、新消费和创新药三大类资产每个季度轮动一次 需在景气结构中找到合适配置节点 [11]   出口与产业链 *   2025年1-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增速达6.1% 9月同比增长8.3% 远超年初预测的0.88% 出口韧性强劲 [12] *   出口结构变化 中间品占比从2017年的41.9%升至2025年1-8月的47.5% 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电子元器件等 与新兴市场国家工业化进程相关 [12][13] *   中国对非美地区(非洲、东盟、欧盟、拉美)出口增长迅速 对美国出口下降近20个百分点 [12] *   中国出口到越南和墨西哥的主要是中间品 出口到美国的是消费品 通过全球价值链分解分析 中国产品在其他地区对美国出口中的增加值占比较低 转口贸易说法不准确 [16] *   预计2026年出口仍将保持韧性 因中间品需求旺盛且与新兴市场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 在美联储降息背景下新兴市场名义增速保持较高水平 有利于中国中间品出口 [14][15]   大宗商品(农产品与稀土)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北美大豆价格持续低于种植成本 新季大豆种植面积减少4% 但单产创历史新高 美国农业部将2025年出口预期调低10% 上调生物燃料消费量27% 预计北美有1000~1500万吨大豆过剩 [17] *   2025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约8000多万吨 同比增400多万吨 一季度进口1700万吨中美国占1100万吨 但因关税摩擦今年尚未采购新季美国大豆 明年一季度可能出现供给偏紧 [18][19] *   中国逐步增加从南美进口大豆 美国仍是中国最大单一供应国(占比约40%)但份额有所下降 [20] *   中国稀土总储量占全球34% 其中中重稀土储量占比超90% 中国对稀土全产业链主导地位强 上游采矿由中国和缅甸垄断 中游冶炼分离中国占比超98% 下游磁材加工中国占比超90% [21] *   中国通过政策整合(组建四大稀土集团、建立溯源体系)和出口管制(2025年4月4日对7种中重稀土物项管制 10月9日强化设备、技术等管制)提升控制力 [21][22] *   伴随新能源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需求增长 国内永磁材料需求预计保持10%以上增速 供需紧张态势有望推动价格上涨 [22]   其他重要内容 *   在缺乏政策大规模对冲之前 可得出景气结构延续或阶段性避险这两个结论以指导投资策略 [10] *   在当前节点提前布局不输空间但可能输时间的方向 如银行和低拥挤度的互联网 从长期看是不错的建仓选择 [11] *   在大国博弈背景下 随着各国加大储备力度 中国优势矿产资源尤其是中重稀土的战略配置价值将不断提升 [22]
 中金有色金属行业分析框架
 中金· 2025-09-08 00:19
 行业投资评级 - 优先选择金融属性强的黄金和白银 其次选择需求属性强的铜和铝 [1][8]   核心观点 - 三三矩阵框架通过供需和货币属性分析金属特性 当前美国降息预期增强 货币宽松可能性增加 [1][7][8] - 经济低迷时货币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导致库存补库和囤库现象 推动市场轮动表现为先金后银 再到铜铝 最后到金融属性较弱的小金属 [2][16] - 大宗商品市场"3%规则"指出供给缺口达3%可能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新能源车和光伏产业高速增长带动相关品种价格上涨 [17][18] - 铜正进入超级周期 受AI电网需求 欧美再工业化 新兴市场工业化 安全库存囤货需求以及战略性小品种博弈等新因素推动 [19]   金属特性分析 - 黄金具有强烈金融属性 供需对其边际价格影响小 2022年俄乌冲突后金融安全因素驱动金价上涨 各国央行增持黄金 去美元化趋势显著 [1][6][11] - 锂价在2016-2022年受新能源车需求驱动大幅上涨 从每吨3-4万元涨至最高近70万元 从战略性小金属转为工业金属 供需驱动增强 [9] - 战略性小金属如稀土和钨受政策属性影响大 对产业政策和国际政治局势敏感 价格波动大 北约军工预算上升会带动钨价上涨 [3] - 钴供应高度集中于单一国家 政策影响显著 当刚果暂停钴供应时价格短期上涨40% [3][4][5]   投资机会识别 - 2022年后做空碳酸锂是显著投资机会 从60-70万元/吨跌至最低5万多元/吨 [10] - 黄金市场2022年后出现属性跃迁 金价从1000美元涨至3500美元 金融安全成为定价重要因素 [10][11] - 应聚焦年度级别或有属性跃迁的大机会 而非短期交易性机会 重点关注供需平衡表出现巨大趋势性缺口的品种 [12][14] - 有色元素周期表可识别伴生关系和替代关系 发现做空或做多机会 [13]   策略框架应用 - 三三矩阵包含三线品种(贵金属 工业金属 战略性小金属)和三大属性(供需属性 政策属性 金融属性) [3] - 策略选择需关注供给 需求与货币三属性:三者共振为大机会 两个共振一个负面为中等机会 三者向下应避免参与 [12][15] - 2025年上半年ETF增持近400吨黄金 去美元化趋势推动央行增持 [11] - 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国际化产业资本 金融资本 以及ESG融合能力三项核心能力 [20]
 7月出口的“新主线”(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07 21:27
 核心观点 - 7月出口同比超预期回升1.4个百分点至7.2%,进口同比回升3.0个百分点至4.1% [2][10] - 对美出口回落5.6个百分点至-21.6%,对新兴市场如拉美(+9.8pct至7.8%)、非洲(+7.5pct至42.5%)显著改善 [3][10] - 对美"抢出口"退坡体现在消费电子(-4.4pct至0.9%)、玩具(-11.4pct至-3.3%)等商品增速回落 [18] - 转口贸易预期推动对新兴市场生产资料出口增长,通用机械(+3.9pct至5.3%)、汽车零配件(+3.9pct至4.0%)回升 [26] - 新兴市场工业化提速带动钢材(+13.3pct)、集成电路(+4.9pct)等生产资料出口反弹 [29]   商品结构分析 - 消费品:手机(-11.5pct至-21.8%)拖累消费电子,轻工制品中鞋靴(-3.6pct至-7.7%)、箱包(-2.9pct至-10.0%)持续走弱 [38] - 资本品:医疗仪器(+7.2pct至12.2%)表现亮眼,船舶(-25.1pct至-1.5%)大幅回落 [41] - 中间品:集成电路(+4.9pct至29.2%)维持高增,能源资源类(+8.8pct至7.8%)显著回升 [41][53] - 大宗商品进口:铜(+16.2pct至18.0%)、大豆(+8.1pct至18.4%)、原油(+4.1pct至11.5%)反映内需回暖 [53]   区域格局变化 - 发达国家:欧盟(+1.6pct至9.3%)逆势回升,日本(-4.2pct至2.5%)、英国(-3.5pct至7.6%)同步走弱 [50] - 新兴市场:俄罗斯(+7.0pct至-9.0%)边际改善,东盟(-0.3pct至16.7%)增速小幅回落 [50] - 港口吞吐量:7月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回升9.7个百分点至7.7%,但8月政策落地后趋势可能逆转 [26][32]
 巨汇Macro Global Markets:穿透波动,驾驭重构
 搜狐财经· 2025-04-29 15:59
 市场环境与工具定位   -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性显著加剧,投资决策复杂性远超传统分析工具承载能力 [1]   - 宏观经济政策迭代加速,新兴市场工业化重构产业链,地缘政治冲突引发供应链震荡成为新常态 [1]   - 巨汇投资分析工具定位为穿透数据迷雾的导航系统,具备时代意义 [1]     政策分析与趋势解码   - 全球政策模拟器实时捕捉132个经济体央行政策变动对资本市场的传导路径 [2]   - "政策冲击波"算法将美联储加息50个基点的影响拆解为汇率传导(48小时)、债券市场响应(72小时)、股票估值重构(120小时)三个阶段 [2]     新兴市场产业迁移预测   - 产业迁移热力图通过23类另类数据(港口吞吐量、工业用电量、专利注册数等)预判制造业迁移趋势,提前6-8个月发现电子制造向越南中部聚集或新能源设备在墨西哥北部扩张的信号 [4]   - 预测能力源自对全球3800个经济园区数据的毫秒级处理 [4]     跨市场套利与地缘风险管理   - "关联度矩阵"功能揭示非传统市场联动关系,如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时巴西雷亚尔与挪威克朗联动系数从0.32跃升至0.81 [5]   - "黑天鹅预警系统"三层防御机制:媒体情绪指数扫描、航运AIS信号解析、暗网数据监控,红海航道通行量下降15%时12小时内生成替代方案 [5]     工具操作与实战应用   - "三屏联动"模式:美债收益率曲线基准锚点+行业轮动热力图+大宗商品期限结构监测,提前24小时捕捉板块轮动效应 [6]   - "阿尔法猎手"模块17秒生成78个关联指标的决策树,自动剔除受政策限制企业并标定最佳汇率对冲区间 [6]   - "数据时间机器"对比历史事件与实时数据,如台积电事故时调用三星停摆模型并计算替代供应商产能概率 [9]   - "波动率地形图"根据10%回撤容忍度自动平衡高波动科技股与低波动公用事业股,4月美股震荡期间有效控制组合波动率 [9]     系统价值与战略意义   - 工具融合宏观视野与微观触觉,重新定义市场分析精度与维度 [9]   - 兼具导航、风险抵御和机遇捕捉功能,帮助投资者在波动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