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动费率

搜索文档
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5月27日起发行
新华网· 2025-08-12 13:54
产品发行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5月27日启动发行 由16家基金公司包括易方达 华夏 南方 富国 广发 嘉实 汇添富等共同推出 多数产品认购期截至6月中下旬 [1] 费率结构 - 产品设置三档管理费率:基准档1.2% 降档0.6% 升档1.5% 费率调整依据持有满一年后的年化收益与业绩基准对比结果 [4] - 年化收益符合业绩基准时适用1.2%基准费率 跑输基准3%时适用0.6%降档费率 跑赢基准6%且正收益时适用1.5%升档费率 [4] - 持有不满一年赎回一律按1.2%基准费率收取 不启动分档机制 [4] 运作安排 - 基金公司选派经验丰富的绩优基金经理管理新型浮动费率产品 [4] - 后续将通过多种方式向投资者解读产品费率结构 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策略等关键信息 [4]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收益“两重天”:有月赚8%,有投资者急了
搜狐财经· 2025-08-05 13:41
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特点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于7月24日获批 部分产品8月4日开卖 包括易方达价值回报 中欧核心智选 建信医疗创新[3] - 建信医疗创新设置30亿元发行上限 易方达价值回报和中欧核心智选未设募集上限[3] - 产品类型从首批全市场选股混合型拓展至行业主题基金与QDII基金 包括医药主题 高端装备 高端制造等领域[8] - 12只产品管理人中5家为首次申报 包括华泰柏瑞 国泰 摩根 建信 中银基金 7家曾参与首批发行[3] 费率结构设计 - 管理费采用三档费率结构 基准档1.2%/年 升档1.5%/年 降档0.6%/年[4] - 多数产品以"跑赢基准6个百分点且收益为正"作为升档条件 "跑输基准3个百分点"作为降档条件[5] - 华泰柏瑞和东方红资管产品降档条件更严苛 规定跑输基准2个百分点即触发0.6%最低费率[8] - 费率计算细化到每笔投资 避免净值高位涌入被套仍收高管理费的情况[4] - 分档费率仅适用持有超一年情形 一年内赎回一律按1.2%基准费率收取[8] 首批产品募集情况 - 首批26只产品合计募资258.6亿元 平均认购天数21.5天 单只平均发行份额9.95亿份[10] - 华商致远回报募集20.82亿份居首 工银涨裕回报募集2.18亿份垫底 首尾相差近10倍[2][12] - 8只产品设置募集份额上限 仅东方红核心价值19.91亿份募集规模逼近20亿份上限[12] 首批产品运作表现 - 截至8月1日 26只产品中仅7只跑赢业绩基准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总收益7.8%领先[13] - 广发价值稳进亏损1.09% 跑输基准5.37个百分点 南方瑞享等3只产品同样录得亏损[15] - 15只产品成立以来回报在±1%之间 普遍跑输基准超2个百分点 或保持低仓位运作[15] - 部分投资者对净值徘徊1元附近表示不满 质疑基金经理建仓节奏[15][16] 基金经理个案分析 - 广发价值稳进基金经理王明旭在管8只产品总规模108.9亿元 其中5只任职回报亏损[16] - 其管理的广发内需增长A任职回报达124.5% 年化回报12.6%[16] - 王明旭坦言近两三年投资策略与市场走势相悖 强调长期视角与审慎操作[17]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证监会5月7日发布行动方案 着力破除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收费模式[13] - 将业绩比较基准作为基金经理薪酬奖惩指标 要求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基准超10个百分点时显著降薪[13]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实行"多赚多收 少赚少收"原则 促使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对齐[2]
即将开售!第二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获批
快讯· 2025-07-24 18:58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批 - 第二批12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产品获证监会注册 后续将陆续发售 [1] - 最快下周这批产品就可以上架开售 [1] - 与首批产品一致 设置1 2%(基准档) 1 5%(升档) 0 6%(降档)三档费率水平 [1] 费率机制安排 - 持有一年以上赎回产品时 基本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1 2%基准档费率 [1] - 年化收益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0 6%低档费率 [1] - 取得正收益且年化收益显著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1 5%升档管理费率 [1] - 一年以内赎回产品不适用分档安排 一律按1 2%基准档费率收取管理费 [1]
发行大战持续!机构抢滩“新”基金
券商中国· 2025-06-12 09:56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概况 -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持续火热,24只产品合计募集规模已超80亿元 [2][3][8] - 16只基金于5月27日率先发售,8家公募将产品定档6月初发行 [3][4] - 截至6月11日仅剩2只产品未定档,东方红核心价值基金以19.91亿元认购额提前结束募集 [5][6] 发行策略与市场反馈 - 机构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交银施罗德、天弘、嘉实、易方达等募集规模领先 [7] - 近20只基金募集规模突破2亿元成立门槛,10只产品计划于当周结束募集 [8] - 部分公司因发行扎堆导致销售进度不及预期,正加大资源调配力度 [8][9] 基金公司资源投入 - 26家获批公司涵盖头部及中小型机构,普遍派出高管或明星基金经理掌舵 [11][13] - 招商基金朱红裕、广发基金王明旭、天弘基金贾腾等资深人士担任拟任舵手 [13] - 公募自购总额达1.1亿元,大成、交银施罗德等单笔自购2000万元 [15][16][17][18][19] 产品创新特点 - 费率设计强化投资者保护:管理费与业绩/持有期挂钩,实现双向激励 [20][21] - 鹏华基金指出四大优势:利益绑定、非对称设计、长期持有导向、透明化运作 [20] - 招商基金强调适合长期投资者,费率结构更贴合实际收益 [21]
变革与共赢:首批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发行,为何值得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5-27 14:19
新型浮动费率基金的核心机制 - 管理费动态调整机制取代传统固定费率,根据投资者持有时间和实际收益浮动,实现"收益达标多收、业绩未达少收" [4] - 首批产品采用三档费率结构:年化收益率超基准6%且为正时费率1.5%,跑输基准3%以上降至0.6%,其他情况维持1.2%中性费率 [5] - 设计特点包括风险共担机制、超额收益奖励和非对称让利,管理费降档幅度显著大于升档幅度 [8] 行业底层逻辑变革 - 商业模式从规模驱动转向业绩驱动,收入公式从"规模×费率"变为与超额收益深度绑定 [23] - 业绩基准锚定机制约束投资行为,防止风格漂移,要求管理人专注能力圈 [24][25] - 利益绑定具象化,管理费自动下调机制比传统话术更具说服力,重塑持有人心理账户 [26] 市场与政策背景 - 无风险利率下行推动资金流向权益资产,美元资产避险属性减弱创造中国权益产品超额收益空间 [10][14] - 政策组合拳包括"国九条"分红导向、类平准基金、降准降息等,力度超越2018年贸易摩擦时期 [18] - 资管行业在净值化转型和费率改革推动下,从规模竞赛转向投资者获得感比拼 [18] 产品设计特点 - 首批产品由管理规模超百亿的资深基金经理管理,采用中证800等宽基指数降低理解门槛 [20][21] - 政策要求浮动费率产品占比不低于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标志行业转型进入实质性阶段 [27] - 历史对比显示管理费从2001年1.5%固定费率演进至当前浮动机制,完成行业范式转移 [27] 长期行业影响 - 创新机制将信任转化为可衡量的市场价值,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竞争 [9][32] - 产业革命背景下,AI和人形机器人等技术突破正改写中国资本市场的全球创新叙事 [18] - 变革虽面临费率公平性、基准选择等挑战,但已开启资产管理行业的新周期 [30][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