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淘汰赛
icon
搜索文档
吉利吹响行业“淘汰赛”中场哨声
华尔街见闻· 2025-11-18 09:44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关键分水岭,2025年购置税免征政策退坡将使新能源与燃油车回到同一起跑线,竞争将更加激烈 [2] - 行业将开始大浪淘沙,车企若无强大盈利能力则生存艰难 [2] - 汽车行业下半场的核心竞争点是成本控制、现金流和“自我造血”能力,财务数据成为核心标尺 [7] 公司战略调整 - 公司进行疾风骤雨般的内部资源整合,强调“一个吉利”以彻底消除内部消耗,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迎战淘汰赛 [3] - 战略回归、组织架构调整以及推进极氪私有化合并是整合的核心动作,法律障碍已清除,只待ODI审批,预计年底前完成交割 [3] - 公司坚持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齐步走的策略 [5] 运营效率提升 - 2024年1-9月管理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2.4%降至1.8%,第三季度单季管理费用率已下降至1.5% [3] - 2024年前9个月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从7.2%降至6.1%,平台化整合带来协同效应,释放了15%的效率增长 [3] - 尽管第三季度集中上市4款新车,但1-9月销售费用率依然从5.9%降至5.7%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第三季度利润环比增速(25%)反超营收环比增速(15%)和销量环比增速(8%) [4] - 单车平均售价实现三连跳,从第一季度9.3万元到第二季度9.8万元,再到第三季度10.5万元 [5] - 第三季度单车核心规模净利润提升至约5200元,相较于上半年平均4700元,每台涨幅达16% [5] - 银河系列品牌跑通盈利模型,2024年三季度国内单车盈利达3000元,海外单车盈利超1万元,而该系列在2024年曾亏损20亿元 [5] - 截至第三季度末,公司总现金水平达到601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远大于净利润 [5] 销售表现与产品规划 - 2024年1-9月燃油车销量逆势增长6.2%,而全行业燃油车销量同比下降0.8% [5] - 2024年1-9月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14%,增速超过行业33%的平均增速 [5] - 2025年预计为产品大年,全年计划推出10多款新车 [6] 全球化进展 - 第三季度新能源出口环比猛增66% [7] - 预计2024年全年出口约41万辆,2025年预期增长50%-70%(达66-70万辆),2027年冲刺全年海外销售百万辆目标 [7] - 海外市场利润优于国内,净利润率在5%-10%范围内 [7]
突然火了!年轻人捡漏倒闭车企“烂尾车” 有人半价买哪吒 有人12万元抄底高合 “开10万公里就回本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8 23:53
新兴消费现象:年轻人“抄底”倒闭车企车辆 - 部分年轻消费者因预算有限但追求新技术产品,选择购买已破产新势力品牌车辆以实现购车愿望 [2][6] - 购买行为被车主形容为“倒闭才有好价,不倒闭都不会买”以及“车企没了,才买得起” [2][4] - 目标品牌包括哪吒、极越和高合等已宣布破产或重整的新势力车企 [1][4][5] “烂尾车”的价格吸引力与具体案例 - 哪吒L 310闪充pro版本官方指导价14.99万元,倒闭后经4S店优惠及地方补贴,落地价降至7.77万元,相当于半价购车 [4] - 极越07长续航版官方指导价21.99万元,倒闭后落地价降至15万元 [5] - 高合Hiphi Y车型2023年发售时指导价33.9万-44.9万元,目前二手车行售价最低仅需12万余元,车行表示需求旺盛,单月最高售出20多辆 [5] 行业淘汰赛加速与市场格局变化 - 自2023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加速,威马、高合、哪吒、极越等多家新势力陷入停产、重整或倒闭困境 [8] - 行业人士指出汽车行业已进入“淘汰赛”,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称2025年至2027年为三年淘汰赛阶段 [8] - 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警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经历大规模洗牌,约100家车企可能出局 [8] 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持高增长 - 2025年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140万辆,同比增长17%,渗透率达到58.7% [9][10] - 头部车企表现强劲:比亚迪10月销量44.17万辆创年内新高,累计新能源车销量超1420万辆;上汽集团新能源10月销量20.7万辆,同比增长31.6% [10] - 新势力品牌增长显著:零跑10月交付7.03万辆,小鹏、蔚来交付量分别为4.2万和4.04万辆,同比增幅达76%和92.6% [10]
烂尾车主开始自救
投资界· 2025-01-14 15:58
新能源车企倒闭潮对车主的影响 - 极越01车主遭遇智驾系统闪退、中控屏花屏等故障 售后维修点设备不齐全 维修等待时间长[4][6][7] - 威马EX5车主面临维修配件不全 非原厂配件价格昂贵 电池无法更换或维修 官方维修点减少至270公里外[7] - 爱驰U5车主遭遇APP服务停止 远程控制功能失效 修理厂无法处理数据终端问题[12] - 车企倒闭导致"终身质保"等承诺失效 被调侃为"保品牌终身而非保车终身"[7][12] 车主面临的衍生问题 - 保险公司将倒闭车企车型标记为高风险 极越车主续保保费从4000元涨至8000元 部分公司直接拒保[8][9][12] - 二手车残值大幅下跌 威马EX5二手报价仅4万元左右 同款车型挂3万元仍无人问津[13] - 购车权益如免费充电、积分兑换等服务随车企倒闭消失 极越车主无法使用几万积分免费充电[12] 新能源行业现状 - 2018年以来已有400家新能源车企消失 包括威马、天际、爱驰、拜腾等知名品牌[15] -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头部车企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腰尾部品牌生存空间被压缩[15] - 二三线新能源品牌通过"终身质保""免费充电"等营销手段吸引客户 但多数企业难以存活至承诺期限[15] - 消费者购车需考量企业财务稳定性 主流车企车型成为更安全选择[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