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银河M9
icon
搜索文档
国金证券:维持吉利汽车“买入”评级 2025Q3业绩符合预期盈利向上
智通财经· 2025-11-18 09:46
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吉利汽车(00175)Q3业绩表现稳健,营收与销量实现同环比双增,单车收入及 利润提升,主要受益于车型结构优化与出口恢复,费用控制有效,整体盈利能力增强。维持公司 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166.0/196.8/240.0亿元的预期不变,对应10.45/8.81/7.24倍PE,维持"买 入"评级。 1、Q3公司业绩表现稳健,其中:1)车型结构好转,新能源拉动下出口逐渐恢复,同时Q2新车如领克 900、银河星耀8等均处中位数之上,带动单车ASP提升;2)但由于新能源车占比提升、Q3低毛利银河A7 等上市、且新能源毛利率低于燃油车,导致毛利率环比Q2小有下滑,体现为单车成本提升;3)公司费用 依旧稳健,费用率环比均下降;最终共同拉动公司Q3业绩表现稳健。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吉利银河销量表现强势下,规模效应和盈利结构均向上,单车利润也有所提升, 符合该行此前的量-价-利齐升的推断。该行重申,公司在低成本路线下面对市场竞争激烈和价格战,是 拥有一定抗压能力的,并已有充分验证。 2、展望后续,Q4预计公司经营将持续强势。1)新能源板块维持量价利齐升态势:公司销量已坐稳市场 次龙头 ...
国金证券:维持吉利汽车(00175)“买入”评级 2025Q3业绩符合预期盈利向上
智通财经网· 2025-11-18 09:44
1、营收:Q3公司共计销售新车76.1万辆,同/环比+42.5%/+8.1%;总计营收891.9亿元,同/环比 +47.7%/+14.7%;该行计算Q3单车ASP11.7万元,同/环比+3.7%/+6.1%;25Q1Q3公司共计销售新车216.9万 辆,同比+45.6%,营收2394.8亿元,同比+26.4%。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报称,吉利汽车(00175)Q3业绩表现稳健,营收与销量实现同环 比双增,单车收入及利润提升,主要受益于车型结构优化与出口恢复,费用控制有效,整体盈利能力增 强。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166.0/196.8/240.0亿元的预期不变,对应10.45/8.81/7.24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国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业绩表现 2、展望后续,Q4预计公司经营将持续强势。1)新能源板块维持量价利齐升态势:公司销量已坐稳市场 次龙头位置,且极氪9X、银河M9等新车都将度过完整交付季度,并将刺激公司车型结构进一步改善, 叠加规模效应持续释放,预计公司单车利润将有进一步改善;2)传统业务板块维持稳健:公司Q3出口已 经触底反弹,燃油车改款下预计仍将 ...
吉利吹响行业“淘汰赛”中场哨声
华尔街见闻· 2025-11-18 09:44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中国新能汽车行业正迎来一个关键分水岭。随着明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免征政策退坡,新能源与燃油车 被拉回同一起跑线,汽车行业也将随之进入竞争更加激烈的阶段。 在11月17日的财报会上,吉利汽车控股行政总裁桂生悦坦言,明年行业将开始大浪淘沙,车企如果没有 强大的盈利能力,相信生存下去是非常艰难的。 他的这番话是对2025年中国车市的疯狂"内卷"的思考,也揭示了吉利去年以来一系列内部资源整合动作 的核心逻辑:面对这场即将到来的淘汰赛,谁都必须严阵以待。 这场淘汰赛的核心,是盈利能力的终极比拼。 这正是吉利今年以来疾风骤雨般整合内部资源、强调"一个吉利"的根本动因。从战略回归到组织架构, 再到推进极氪的私有化合并,吉利的目标只有一个:彻底消除内部消耗,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以最 高效率迎战。 桂生悦在会上透露:"我们今年坚决落实回归一个吉利,内部的消耗已经完全没有了。"他同时明确了极 氪的合并进展,法律上已无障碍,目前只待ODI(境外直接投资)审批完成,预计今年的年底之前完成 所有的交割。 这场效率革命的成果,已经清晰地体现在了三季度的财务报表上。今年1-9月,管理费用率已从去年同 期 ...
吉利汽车(00175): 25Q3 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单车盈利向上
国金证券· 2025-11-18 09: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表现稳健,Q3实现量价利齐升,产品结构改善和费用控制推动业绩增长 [2] - 公司具备低成本优势和强产品打造能力,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展现出抗压能力 [2] - 预计Q4及后续经营将持续强势,新能源板块量价利齐升态势将延续,传统业务保持稳健 [2] - 公司基本面继续向上是大概率事件,产品打造能力强于竞争对手且处于强劲新车周期 [3][4] - 维持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166.0亿元、196.8亿元、240.0亿元,对应PE为10.45倍、8.81倍、7.24倍 [4] 财务表现总结 - **营收与销量**:25Q3销售新车76.1万辆,同比+42.5%,环比+8.1%;营收891.9亿元,同比+47.7%,环比+14.7%;单车ASP为11.7万元,同比+3.7%,环比+6.1% [1] - **累计业绩**:25Q1-Q3累计销售新车216.9万辆,同比+45.6%;累计营收2394.8亿元,同比+26.4%;累计单车ASP为11万元,同比-13.2% [1] - **毛利率**:25Q3毛利率为16.6%,同比+1.0个百分点,环比-0.5个百分点;25Q1-Q3累计毛利率为16.5%,同比+0.3个百分点 [1] - **费用率**:经重制后25Q3销售/行政/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1.5%/4.9%,环比分别-0.1/-0.4/-0.2个百分点 [1] - **净利润**:25Q3扣除异常项后实际归母净利润为39.6亿元,同比+61.3%,环比+20%;单车净利为0.52万元,同比+13.2%,环比+11% [1] - **累计利润**:25Q1-Q3实际净利润为106.2亿元,同比+82.2%;单车净利为0.49万元,同比+25.2% [1] 业绩驱动因素与展望 - **Q3业绩驱动**:车型结构好转,新能源拉动出口恢复,新车如领克900、银河星耀8定位中高端带动ASP提升;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及低毛利车型上市导致毛利率环比小幅下滑 [2] - **盈利结构改善**:吉利银河销量强势带来规模效应和盈利结构向上,单车利润提升,验证了量-价-利齐升的推断 [2] - **Q4及后续展望**:新能源板块预计维持量价利齐升,极氪9X、银河M9等新车将度过完整交付季度,进一步改善车型结构和单车利润;传统业务板块出口已触底反弹,燃油车改款将维持稳健 [2] 财务预测摘要 - **营收增长**:预计2025E/2026E/2027E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68亿元、4459亿元、5149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4.37%、28.60%、15.47% [9] - **盈利能力**:预计2025E/2026E/2027E毛利率分别为16.0%、16.1%、1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0亿元、196.8亿元、240.0亿元 [4][9] - **每股指标**:预计2025E/2026E/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1.65元、1.95元、2.3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62元、10.74元、12.18元 [9]
今日新闻丨吉利汽车、小鹏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均创历史新高!
电动车公社· 2025-11-18 00:35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今日新闻》将会每天给大家带来几条当日重磅新闻,并附上社长的简单评论。关注「电动车公社」,新能源圈大事小事 ,看我们就够啦~ 今日新闻要点: 吉利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 营收892亿元,创历史新高 11月17日,吉利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其中营收892亿元,同比增长27%,单季收入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39.6亿元,同比增长 19%;前三季度市占率10.2%,同比增长28.1%。截至2025年10月底,吉利汽车已实现年内销量247.7万辆,全年销量目标300万辆,完成率 82.6%。 1、 吉利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892亿元,创历史新高; 小鹏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营收203.8亿元,毛利20.1%,创历史新高; 01 收入、核心归母净利润、市占率 全面墙长 2025年Q3收入 892亿元 单季度收入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15% 同比增长27% 2025年Q3核心归母净利润* 39.6亿元 环比增长25% 同比增长19% 2025年1-9月累计收入 2,395亿元 同比增长26% 2025年1-9月核心归母净利润 106.2亿元 同比增长59% 同比 ...
9系豪车争霸:朱江明用“反共识”答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4 16:34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零跑汽车在十周年之际推出目前最高端的车型D19,首次征战高端市场 [2][3] - 公司按照尺寸大小将产品线分为A、B、C、D四个系列,分别主攻10万以下、10-15万、15-20万和20万以上价格区间 [12] - 零跑过去的出牌策略是先推出A和C系列,再推出B系列,最后推出品牌旗舰D系列,以避免从最低端开始导致品牌向上难度大,或从最高端开始导致销量起不来的问题 [13] - 公司坚持良心定价、成本定价策略,在产品上越级、在价格上坚守以往策略 [13] 产品技术特点与创新 - D19车型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增程版搭载80度大电池和800V高压充电平台,纯电版配备115度电池和1000V超高压平台 [2] - 增程版电池带电量达到80.3kWh,CLTC纯电续航高达500km,超过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的78.4kWh电量 [5][6] - 公司采用"把电池做大、把油箱做小"的反共识策略,D19搭载40L小油箱,而行业增程车油箱一般在50L以上 [7] - 技术团队通过拆解传统底盘,将排气管集成到门槛梁,并首次在增程车型上应用CTC技术,与宁德时代合作使用高效电芯,实现了80多度电的布局 [9][10] 成本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 采用纯电思路做增程使得D19的纯电版本和增程版本成本基本接近,两者售价差别不会像以往车型那样明显 [11] - 成本控制策略涉及汽车安全、可靠性的核心零部件选择优秀供应商,其余部件尽量采用自研自制 [14] - 自研自制的前提是自产零部件故障率必须低于供应商的3mis指标,目前自研的空调压缩机不良率远低于原供应商,自产座椅月产量达到2万-3万台 [14]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能源浪潮下,中国车企将9系产品视为冲击豪华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例如吉利汽车集团就布局了极氪009、极氪9X、领克900、银河M9三款产品 [1] - 行业存在两种主流出牌策略:理想汽车代表先推出高端车再覆盖不同价格段;小鹏汽车代表先推出大众价格车型再不断冲高 [11] - 为增加纯电续航,今年新发布的增程车型普遍搭载更大电池,例如智己LS6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达到450km,综合续航超过1500km [4] - 公司认为500km纯电续航已基本覆盖用户对增程车的需求,后续不会再推出电池更大的增程车型 [11]
9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分析:新能源主导增长 自主品牌强势领跑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21 17:12
整体市场表现 - 9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224.4万辆,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1.2%,创下新高 [1] - 1-9月累计零售销量达1700.8万辆,同比增长19.2% [2] - 9月新能源车零售销量达129.9万辆,同比增长15.7%,环比增长16.5%,持续巩固主导地位 [2] - 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57.8%,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 [11] 车型类别分析 - 轿车9月销量102.1万辆,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13.1%;1-9月累计销量780.0万辆,同比增长8.5% [2] - SUV 9月销量113.0万辆,同比增长8.9%,环比增长10.1%;1-9月累计销量842.6万辆,同比增长10.4% [2] - MPV市场表现疲软,9月零售销量9.2万辆,同比下降4.9%,环比增长3.5%;1-9月累计销量78.2万辆,同比增长3.8% [2] 品牌竞争格局 - 自主品牌9月零售150万辆,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9%,零售份额升至66.9%,同比提升3.6个百分点 [3] - 主流合资品牌9月零售49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4% [3] - 豪华车市场9月零售24万辆,同比下降1%,环比增长16%,份额降至10.8% [3] - 1-9月自主品牌占据绝对优势,比亚迪汽车以254.2万辆的累计销量稳居榜首,市场份额14.9% [7] 主要厂商表现 - 比亚迪汽车9月销量347,353辆,环比增长12.0%,同比下降10.2%,市场份额15.5%,蝉联榜首 [3][4] - 吉利汽车9月销量232,460辆,环比增长8.6%,同比增长42.8%,市场份额10.4%,创下当月厂商最高增速 [3][4] - 一汽大众9月销量138,655辆,环比增长14.3%,同比下降4.6%,市场份额6.2% [4][7] - 长安汽车9月销量138,396辆,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32.1%,市场份额6.2% [4][5] - 长城汽车9月销量75,813辆,环比增长21.7%,同比增长37.3%,市场份额3.4% [4][5] 新能源厂商表现 - 比亚迪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347,353辆,环比增长12.0%,同比下降10.2%,市场份额26.7% [12] - 吉利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150,570辆,环比增长12.0%,同比增长68.3%,市场份额11.6% [12] - 长安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84,237辆,环比增长16.4%,同比增长58.3%,市场份额6.5% [12] - 小米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41,948辆,环比增长15.3%,同比增长209.4%,首次跨越4万辆门槛 [12] - 零跑汽车9月新能源销量59,769辆,环比增长16.8%,同比增长84.6% [12]
赛力斯赴港上市接近收尾,竞品压力下如何破局?
新浪财经· 2025-10-17 11:36
上市计划与资金用途 - 公司香港上市计划已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募集资金15亿至20亿美元,新发行股份约占总股本的10% [1] - 本次赴港上市募集资金的70%将投入电驱及智能驾驶研发,20%用于海外渠道与充电网络建设 [1] - 公司2024年实现59亿元人民币净利润,是少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之一 [1] 财务状况与经营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达76%,应付账款为685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自2016年A股上市以来累计直接融资超240亿元,但合同期合计净利润亏损17亿元 [1] - 公司单车净利润能达到1.3万元左右,一度超越特斯拉的全球单车净利润 [2] 产品销量与市场定位 - 2025年1至9月,问界品牌销量同比下跌8.9%,问题主要出在M7车型,其月销量从高峰超2万台跌至8月不足4000台 [2] - 问界M9自2023年底上市累计交付22.6万辆,稳居50万元以上销量冠军;问界M8累计交付10万辆,稳居40万元以上销量冠军 [2] - M8起售价36.8万元,M9价格区间为45至60万元,定位高端市场 [2][6] 竞争优势与华为合作 - 在华为智选模式下,公司销售费用率约为8%,低于新势力普遍12%至14%的水平 [3] - 公司以25亿元收购问界商标并购买工厂,旨在扩大高端车型产能并自主把控生产节奏 [9] - 公司购买引望10%的股权,表明与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合作正在深化 [9]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公司主要竞品包括理想L8、L9以及蔚来ES8等,均在争抢中高端市场份额 [6] - 银河M9和深蓝S09等主打性价比的车型对公司M8、M9构成威胁,例如银河M9的城市领航功能不需额外付费 [6] - 华为内部“界字辈”车型如智界R7、享界S9与公司产品卖点重叠,存在客户分流风险 [8] 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 公司需提升问界车型的油电转化率,当1L油可转化4kWh电能时,用户用车成本将下降 [7] - 普及800V高压平台配合高密度全固态电池,可解决用户充电排队和寒冷天气虚电的痛点 [7] - 智能驾驶方面,公司需在华为ADS基础上自建云端训练中心,加速城市NOA落地并为L4研发打下基础 [8] - 若公司与华为合作能将城区NOA、激光雷达等配置引入20万元以下车型,有望在国际市场与大众、丰田及特斯拉竞争 [9]
半年 8 款新车,大六座 SUV 的 “最卷之战” 即将上演
晚点LatePost· 2025-10-01 18:04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大六座SUV市场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产品密集发布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5] - 多孩家庭数量的累积增长与城市移民规模的扩大是驱动该市场火爆的核心动力 [12][13] - 当前市场由增程技术路线主导,但未来竞争格局将因新玩家和新技术(如超级混动、纯电)的加入而重塑,部分细分市场已趋于红海 [18][29][30]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目标用户主要分为两代同堂的多孩家庭和三代同堂的城市移民家庭,其出行场景催生了对于大六座SUV的刚性需求 [9] - 多孩家庭需求通常在二胎年龄达到3-6岁时开始明确释放,该需求动力自2020年启动,预计在2026-2027年达到顶峰 [12][16] - 城市移民人口基数庞大,中国流动人口从2000年的1.21亿人增加至2024年的3.85亿人,平均约每4人中有一人是流动人口,其三代同堂的居住模式进一步放大了对大空间车型的需求 [1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大六座SUV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从2021年的约20万辆级别,增长至2024年的约60万辆级别,预计2027年将突破100万辆 [13] - 尽管届时100万辆的年规模仅占整体乘用车市场(年销超2000万辆)的约5%,但该细分市场车型价格昂贵,对车企树立高端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14] - 从长期看,考虑到人口结构,新能源大六座SUV市场的稳态规模天花板估计在每年300万辆左右,相较2025年有近5倍增长空间 [29] 市场竞争格局与产品分析 - 市场按能源形式可分为纯电、增程和插混(PHEV)三个细分市场,目前呈现极度不均衡状态 [15][18] - 增程市场是绝对主力,2024年理想L9/L8、问界M9/M7、零跑C16五款产品总销量突破55万辆,加权月均达4.6万辆;2025年前8个月总量已突破32万辆,其中问界M8持续三个月上险量突破2万辆 [18] - 插混市场2024年总销量超7万辆,2025年前8个月销量逼近10万辆,加权月均约1.5万辆,尚未出现月销破万的爆款产品 [17] - 纯电市场此前规模最小,2024年主要靠蔚来ES8支撑,年销量近1万辆;2025年下半年随着理想i8和乐道L90加入,市场被激活,乐道L90在8月交付达10575台 [15] 市场趋势与产品策略 - 按价格与车长维度,市场可划分为五个竞争区域:A区(极致性价比)、B区(全尺寸入门)、C区(均衡竞争区)、D区(大六座根据地)、E区(豪华领导者) [24][25][26] - 增程市场的中高端(25万元以上)已进入平稳增长期,月规模稳定在5万台上下,未来大规模增长受限;入门级(15-30万元)增程市场因充电桩安装要求(理想车主安装率超70%)等因素未完全打开 [23] - 入门级插混(混动)大六座在性价比和实用性上匹配度更高,市场需求旺盛,如银河M9上市24小时大定突破2.3万辆,未来可能成为混动市场的增长担当 [5][23] - 纯电大六座市场随着新车型上市和部分增程用户进入换车周期,正被快速激活,但受制于成本和目标人群规模,其最终市场规模预计不会太大 [24] 产品价值要素 - 核心产品价值围绕大空间、长续航(避免里程焦虑)展开,“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在此市场推动下普及 [28] -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提供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是重要的体验价值,品牌调性则是关键的情绪价值区分因素 [28] - 未来,线控底盘、线控转向等数字化能力预计将在此市场快速普及 [28]
电车需求跟踪8月:以旧换新调整、购置税提前购车共同博弈Q4需求
五矿证券· 2025-09-27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4] 核心观点 - 各地区以旧换新政策调整会略微减弱需求 但购置税退坡将促进提前购车 Q4需求仍有博弈 [1] - 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预计1625万辆 同比增长约26% [2][19] - 插混销量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但随着新车型推出有望重回增长 [3] - 美国新能源车补贴即将退出 消费者提前购车带动渗透率创新高11.5% [3] 月度关注:以旧换新政策调整与需求博弈 - 2025H1使用补贴资金1620亿元 H2剩余资金约1380亿元 不足全年额度的50% [1][16] - Q4中央资金额度690亿元 与Q3相同 但Q4汽车消费需求最为旺盛导致资金缺口放大 [1][16] - 政策调整分为三类:申领难度加大(每月/每周固定时间释放资格) 补贴标准下降(如云南从1.5万元下调至1万元) 上牌限制增加(上海、海南新增上牌地限制) [8][14][15] - 截至9月10日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 [2] 重点数据跟踪:中国市场 - 8月新能源车销量140万辆 同比增长27% 渗透率49% [28][29] - 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8万辆同比增长22% 零售110万辆同比增长8% [22][23][24][25] - PHEV零售连续两个月同比下滑 8月同比下降5% [30][31] -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万辆同比增长52% 渗透率22% [35] - 新能源重卡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181% 渗透率16.4% [37][39] - 新能源轻卡销量3万辆同比增长30% 渗透率23% [40] - 新能源客车销量1.6万辆同比增长45% 渗透率36% [42][44] - 新能源车出口22.4万辆同比增长104% 其中BEV出口增长63% PHEV出口增长269% [46][47][51] - 8月行业折扣率基本持平 比亚迪折扣率微降 特斯拉折扣率微升 [50][53] - 动力电池铁锂占比83% 新能源车单车带电量54kWh环比持平 [55][56][59] 重点数据跟踪:海外市场 - 美国8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4.8% 渗透率11.5%创历史新高 [70][71] - 欧洲七国8月销量16.8万辆同比增长43% 渗透率31% [64][65] - 海外其他国家7月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72% 渗透率5.7% [72][74] 行业及公司变化 - 长城汽车巴西工厂竣工投产 年产能5万辆 [3][89] - 小鹏汽车奥地利工厂2025Q3投产G6与G9车型 [3][89] - 零跑汽车选择Stellantis西班牙工厂作为欧洲制造基地 计划2026Q3启动生产 [3][89] - 奇瑞汽车、禾赛科技港股上市 东风集团拟私有化并拆分岚图保持上市 [3][85] - 工信部提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1550万辆左右 同比增长约20% [79] - 财政部等三部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单笔5万元及以上汽车消费可享受财政贴息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