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非电利用
搜索文档
IDC 权威认证!中能拾贝持续领跑电力大数据赛道,连续两年稳居第一梯队领航席
财富在线· 2025-11-26 13:09
公司市场地位与表现 - 2023年公司以11.2%的核心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并以8.2%的增速位列行业第一 [1] - 2024年公司以11.5%的核心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二,8.5%的高增速持续领先,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同构成市场核心支柱 [1] - 公司凭借连续两年“份额稳居前三 + 增速行业领先”的双重优势,成为电力大数据赛道的领航标杆 [1] 行业市场格局与规模 - 2024年中国电力行业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规模约为1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市场规模与增速均超越2023年 [3] - 市场已形成“综合性云厂商+专业技术厂商”的二元格局,头部企业主导行业发展方向 [3] - 公司作为专业技术厂商核心代表,以“技术深度 + 场景适配度”的双重壁垒引领市场 [3]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 公司拥有二十载深耕工业智能领域形成的“技术不可复制、服务不可替代、标准不可撼动”的绝对竞争优势 [3] - 作为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构建了覆盖工业智能操作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全栈自主核心技术体系 [3] - 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服务全国超1000家企业级客户,长期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主要电力集团提供专业服务 [4] - 公司主持及参编20多项智慧能源相关国家与行业标准,以技术话语权引领行业规范化发展 [4]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与前景 - IDC预判未来十年中国电力行业将进入持续高增长的“超级周期”,由AI数据中心爆发、出口结构转型、电气化加速、新能源非电利用四大结构性因素推动电力需求持续攀升 [5] - “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及电力系统数智化转型等战略任务 [5] - 政策与市场需求叠加催生海量高品质电力大数据服务需求,智能电网、储能等基础设施的推进拓展了电网调度、设备故障预测、能源效率优化等应用场景 [5] - 新能源消纳、输变电设备运维、用户侧能效管理或成为高价值核心领域,行业迎来战略发展窗口期 [5] 公司战略布局与解决方案 - 公司针对新能源消纳领域,推出多能互补解决方案,整合实时水文、气象、电力负荷等多维数据,通过智能算法优化新能源并网稳定性 [6] - 在设备运维场景,公司依托多维度传感器构建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评估体系,实现故障精准预警与提前干预,降低非计划停机风险 [6] - 公司已成为众多电力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首选战略合作伙伴,正加速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落地见效 [6]
国家能源局:“十五五”时期加快推动新能源“立起来”“靠得住”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0:54
能源投资总体情况 - 前8个月全国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8.2% [1] - 山东、江苏、广东、新疆、云南、内蒙古6省(区)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额均超1000亿元 [1] 新能源发展目标 - 到2035年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以上 [1] 扩大新能源供给 - 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 [1] - 发挥水风光互补优势,积极推动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 [1] - 加大海上风电开发力度,完善顶层设计,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1] - 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多场景多元化开发 [1] 推动新能源集成发展 - 统筹推进新能源与传统产业协同优化升级,推动新能源与算力、绿氢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互促发展 [2] - 支持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的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2] 拓展新能源非电利用途径 - 重点推动风光制氢氨醇、风光供热供暖等多元转化和就地利用 [2] - 加快建设风光氢氨醇一体化基地,鼓励工业领域风光绿电替代化石能源供热供汽 [2] 提升新能源消费水平 - 落实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比重目标,加快出台相关实施办法 [2] - 健全绿证交易机制,加强电—碳—证市场协同衔接,积极推动绿证国际互认 [2] 完善市场与价格机制 - 加快出台和落实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科学合理设定各类边界条件 [3] - 构建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交易规则,为新能源提供合理的收益保障与风险管理机制 [3]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7 16:04
新能源发展目标与政策导向 - 中国设定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并支持打造实现100%绿电消费的工厂和园区 [2] - 云南 河北 陕西等省份已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鼓励出口外向型企业探索绿电直连模式 [2] 新能源发展路径与市场现状 - 行业发展路径强调电与非电并重 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 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与参与方 - 培训课程模块涵盖“十五五”电力新能源发展展望 绿电直连政策研讨 应用场景 投资建设模式及项目审批流程 [4]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新能源企业 电力设计院 用能企业 设备商 科研院所等产业链相关机构 [4] - 培训涉及绿电直连在零碳园区中的应用 以及新能源非电利用的发展现状 前景与典型案例分析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6 14:31
政策背景与行业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 [2] - 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陆续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路径坚持电与非电并重,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 [4] - 重点研讨绿电直连政策、各省区政策异同、应用场景及投资建设模式 [4] - 分析绿电直连在零碳园区、绿电园区中的应用及项目审批流程 [4] - 探讨新能源非电利用的发展现状、前景及典型应用场景 [4] 目标参与行业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能源集团及城燃企业 [4] - 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设计院及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是重要参与方 [4] - 用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及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机构也在受邀之列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6 08:40
政策背景与发展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部委要求提升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 [2] - 政策鼓励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连 云南 河北 陕西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与现状 - 新能源发展坚持电与非电并重 推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 亟待实现规模突破 [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和绿电直连政策研讨 [4] - 培训内容涉及各省区绿电直连政策异同 应用场景 以及在零碳 绿电园区中的应用 [4] - 课程包括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建设模式 审批流程 投资与费用缴纳 以及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 [4] - 培训将分析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 增电配电的区别联系 以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和发展现状与前景 [4] 目标参与行业与企业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及能源集团 以及各省市城燃企业 [4] - 目标参与者涵盖新能源企业 电力设计院 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 [4] - 用能企业 环保节能企业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设备商 信息集成 科研院所 评估服务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也在培训对象范围内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4 17:13
政策背景与发展目标 - 中国宣布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36亿千瓦 [2] - 国家部委要求提升重点用能单位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鼓励打造100%绿电消费的工厂和园区 [2] - 政策鼓励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连 云南 河北 陕西已出台实施方案 [2] 行业发展路径与现状 - 新能源发展坚持电与非电并重 推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 亟待实现规模突破 [2] 培训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与新能源发展展望以及绿电直连政策研讨 [4] - 培训详细解析绿电直连的应用场景 包括在零碳园区和绿电园区中的应用 [4] - 课程包括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建设模式 审批流程 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及实施方案编制注意事项 [4] - 培训内容涉及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 增电配电的区别联系 [4] - 课程设置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 发展现状与前景及典型案例分析模块 [4] 目标参与行业与企业 - 培训对象涵盖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及能源集团 [4] - 新能源企业 包括风电 光伏 储能等 以及电力设计院 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均为目标学员 [4] - 用能企业 环保节能企业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设备商 信息集成 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也在培训对象之列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3 18:34
政策背景与发展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政策明确要求提升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并鼓励打造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 [2] - 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已陆续出台绿电直连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与现状 - 新能源发展坚持电与非电并重,推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存在巨大的规模突破空间 [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绿电直连政策研讨、各省区政策异同及应用场景分析 [4] - 培训深入探讨绿电直连在零碳园区和绿电园区中的应用、项目投资建设模式、审批流程及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 [4] - 内容涉及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及增电配电的区别联系,以及新能源非电利用的发展现状、前景和典型案例分析 [4] 目标参与行业与企业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地方电力及能源集团、城燃企业 [4] - 新能源企业(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设计院、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也是重要参与方 [4] - 用能企业、环保节能企业、综合能源服务企业、设备商、信息集成商、科研院所及评估服务机构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均在受邀之列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2 16:45
行业政策与目标 - 中国设定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36亿千瓦 [2] - 国家部委要求提升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 [2] - 政策鼓励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探索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连 云南 河北 陕西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2] 行业发展路径与现状 - 新能源发展路径坚持电与非电并重 推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 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2] 培训课程核心内容 - 课程模块涵盖“十五五”电力及新能源发展展望和绿电直连政策研讨 [4] - 培训内容包括各省区绿电直连政策异同 应用场景 以及在零碳园区和绿电园区中的应用 [4] - 课程涉及绿电直连项目投资建设模式 审批流程 投资与费用缴纳以及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 [4] - 培训将分析绿电直连与源网荷储 增电配电的区别联系 以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和发展现状与前景 [4] 培训对象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及能源集团 城燃企业 [4] - 新能源企业 如风电 光伏 储能 电力设计院 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也是目标学员 [4] - 用能企业 环保节能企业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设备商 信息集成 科研院所 评估服务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均可参加 [4]
绿电直连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培训火热报名中丨系列培训
中国能源报· 2025-10-21 15:57
政策背景与发展目标 - 中国计划到2035年实现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6亿千瓦 [2] - 国家部委要求提升重点用能单位和行业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实现100%绿色电力消费的绿电工厂和绿电园区 [2] - 政策鼓励出口外向型企业利用周边新能源资源开展存量负荷绿电直连 云南 河北 陕西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 [2] 新能源发展路径 - 行业发展坚持电与非电并重 推动新能源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 [2] - 目前新能源非电利用规模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不足1% 存在巨大的规模突破空间 [2] 培训核心内容 - 培训课程涵盖"十五五"电力与新能源发展展望 绿电直连政策研讨 应用场景及投资建设模式 [4] - 具体模块包括各省区绿电直连政策异同 项目审批流程 配套新能源电站建设以及在零碳园区中的应用 [4] - 课程涉及新能源非电利用场景 发展现状与前景 以及典型案例分析 [4] 目标参与行业与企业 - 培训对象包括各省市电力公司 发电集团 地方电力与能源集团 以及城燃企业 [4] - 新能源企业如风电 光伏 储能 电力设计院 源网荷储一体化设计单位也是目标受众 [4] - 用能企业 环保节能企业 综合能源服务企业 设备商 信息集成商 科研院所等相关产业公司机构均在受邀之列 [4]
招商证券:行业政策频出 补贴有望推动氢能发展加速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6:02
政策支持 - 国家发改委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专项支持节能降碳、煤炭清洁替代、循环经济、低碳零碳负碳示范等项目,前四项支持比例均为核定总投资的20% [1] - 专项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支持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生产项目以及规模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建设 [1] - 本次专项资金支持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绿醇、SAF项目提出投资补贴,将有效降低投资资金压力和终端产品成本 [1][3] - 近期国家能源局发文首提新能源非电利用,发改委频发政策支持,广义氢能建设利用已进入政策密集催化期 [1][3] 行业前景与现状 - 当前新能源非电利用占比不足1%,远低于电力领域,全球新能源消纳是未来产业级别大问题 [1][2] - 向氢、氨、醇的非电消纳是未来重要且广阔的出路,预计“十五五”期间绿氢、绿氨、绿醇、绿航煤等新兴应用将迎来规模突破 [1][2] - 2024年国内风光累计总装机约14亿千瓦,新增装机3.6亿千瓦,国家规划2035年总装机容量36亿千瓦目标预计能从容实现 [2] - 规模化突破将结合“沙戈荒”大基地及海上风电项目配套制氢一体化布局 [2] 细分领域进展 - 目前绿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项目处于示范项目阶段,前期投资较大,产品价格贵 [1][3] - 受益于IMO全球船运减碳以及EU ETS政策,马士基等船东积极推动燃料绿色转型,绿醇是最有潜力的替代燃料 [4] - 国内规划大量甲醇项目,但符合欧盟要求的较少且成本高,已与下游签署订单的生产商值得关注 [4] - 短期生物质气化和发酵路线发展较快,气化炉、电解槽及配套设备是绿醇生产核心,投资成本占比较高 [4] - 长期来看,国内碳中和目标明确,未来碳捕集CO2结合绿氢制绿色甲醇路线替代灰醇值得关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