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就业复苏
搜索文档
前所未见!全球资本开支激增,而就业增长停滞--“AI时代”来了
美股IPO· 2025-09-29 13:08
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投资火热、就业冰冷”的脱钩现象 全球资本支出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11%的年化增长 而发达市场同期新增就业可能仅微增0.4% 这种资本支出加速与就业增长停滞并存的局面在美国过去60年的经济扩张周期中从未出现 [1][2][3][5][6] 资本支出表现 - 全球资本开支在2024年仅温和增长4%后 于2025年上半年飙升至10.2%的年化增长率 这一趋势是广泛的 几乎所有地区的企业设备支出都出现了实质性加速 [5] - AI相关的科技资本开支激增是本轮投资热潮的关键驱动力 尤其在美国和亚洲的科技行业 [9] 就业市场表现 - 发达市场的劳动力需求步履蹒跚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新增就业的年化增长率仅为0.4% [2][5] - 除了新冠疫情封锁期间 这是自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的复苏初期以来最慢的招聘增速 [5] - 沃尔玛计划未来三年维持210万员工总数不变 但岗位构成将因AI而发生重大调整 [2] 乐观解读:生产力繁荣 - 强劲的投资增长和疲弱的招聘可能反映了新技术的成功实施以及对劳动力供应放缓的应对 [9] - 以AI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正在重塑生产函数 企业将资本投入到提升效率的设备和知识产权产品中 而非传统的人力扩张 [9] - 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第三季度生产力将实现4%的强劲年化增长 为这一理论提供支持 [10] - 在“AI时代”叙事下 强劲的生产率增长可抵消劳动力供应放缓的拖累 经济或能实现“无就业复苏” [2][9] 悲观警告:需求萎缩风险 - 当前的资本开支热潮可能根基不稳 仅是基础狭窄的科技资本开支反弹 可能随前置性支出结束而消退 [12] - 就业增长停滞反映了企业向商业谨慎的广泛转变 因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从而投资自动化和技术以削减长期成本 而非扩大员工规模 [12] - 美国劳动力收入增长动能正在减弱 实际劳动收入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出现收缩 [13] - 若就业增长持续缺位 家庭对未来收入的信心将受侵蚀 可能导致消费支出和企业招聘双双回落 最终引发更广泛的需求衰退 [14] 市场影响与基准预期 - 这种矛盾局面将成为未来几个季度投资者必须驾驭的核心主题 [2] - 摩根大通的基准预期融合乐观与悲观叙事 预计全球GDP将实现趋势性增长 但发达市场的就业将持续疲软 [2]
前所未见!全球资本开支激增,而就业增长停滞--“AI时代”来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9 11:41
全球宏观经济趋势 - 全球经济呈现企业资本开支激增与发达经济体就业增长停滞并存的罕见局面 [1]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本支出实现11%的年化增长,且强劲势头在本季度延续 [1] - 发达市场劳动力需求疲软,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新增就业仅同比微增0.4% [1] - 全球资本开支在2024年仅温和增长4%后,于2025年上半年飙升至10.2%的年化增长率 [3] - 发达市场招聘活动普遍减弱,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年化增长率仅为0.4%,为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以来最慢增速之一 [3] - 美国过去60年的经济扩张周期中从未出现过资本支出加速与就业增长停滞并存的类似景象 [4] 资本开支驱动因素 - 本轮投资热潮是广泛的,几乎所有地区的企业设备支出都出现实质性加速 [3] - AI相关的科技资本开支激增是本轮投资热潮的关键驱动力,尤其在美国和亚洲的科技行业 [5] - 企业正将大量资本投入到能够提升效率的设备和知识产权产品中,而非传统的人力扩张 [5] 对经济前景的乐观解读 - 强劲的投资增长和疲弱的招聘可能反映了新技术的成功实施以及对劳动力供应放缓的应对 [5] - 以AI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正在重塑生产函数,推动生产力繁荣 [5] - 摩根大通预测美国第三季度生产力将实现4%的强劲年化增长 [5] - 在"AI时代"叙事下,强劲的生产率增长可抵消劳动力供应放缓的拖累,使经济实现"无就业复苏" [1][5] 对经济前景的悲观警告 - 当前的资本开支热潮可能根基不稳,仅是基础狭窄的科技资本开支反弹 [6] - 就业增长的停滞可能反映了一种向商业谨慎的广泛转变,企业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6] - 企业选择投资自动化和技术以削减长期成本,而非扩大员工规模 [6] - 美国劳动力收入的增长动能正在减弱,实际劳动收入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出现收缩 [7] - 疲软的就业增长通常是经济滑向衰退的可靠预警信号 [4]
人类为什么总喜欢造新词儿
虎嗅· 2025-08-03 17:58
香港经济现状 - 香港GDP连续10个季度增长 出口连续16个月上升 资本市场表现强劲 上半年42宗IPO集资1070亿港元 暂居全球第一 [1] - 香港居民普遍感受不到经济增长 消费依然萧条 房地产未复苏 总就业人数减少 出现"无就业式的经济复苏"现象 [2][3][4] - 宏观数据与微观体感存在明显温差 这种差异被称为"无就业复苏"(Jobless Recovery) [3][4][7] 经济概念分析 - "无就业复苏"概念90年代就已存在 指宏观经济复苏时就业率不升反降的现象 [7] - 经济学史上不断创造新概念来解释经济现象 如"通货膨胀"、"滞胀"、"债务通货紧缩"等 [17] - 新概念可能反噬现实 如"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从解释日本经济扩展到对中国经济的解释 [21] 语言与共识 - 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底层代码 决定世界运行的"共识" [12][13] - 新概念创造后会被不断强化和推销 可能脱离最初解释世界的初衷 [21] - 索罗斯提出"易错性"和"反身性"概念 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误解反而会改变历史 [22][23] 哲学与概念 - 哲学是抵御新概念诱惑的"防御艺术" 能保护免受固化或滥用概念的攻击 [29] - "新概念免疫"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必备能力 [30] - 媒体和电脑创造的概念可能缺乏深度 哲学在概念创造中仍具重要地位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