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安全管理
搜索文档
新疆喀纳斯景区暂停开放户外徒步线路 官方公告→
央视新闻· 2025-10-07 09:46
天气事件与交通影响 - 10月5日傍晚新疆喀纳斯景区出现暴雪天气导致省道S232线部分路段严重积雪结冰造成大量游客车辆滞留 [1] - 公路部门于10月6日下午完成除雪除冰作业使喀纳斯景区道路恢复通行所有滞留游客均已到达目的地 [1] 景区管理措施 - 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于10月7日发布公告暂停开放景区内所有户外徒步线路 [3][4] - 暂停开放期间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开展徒步穿越露营等各类户外活动 [3][4] - 恢复开放时间将根据水文气象野生动物活动通信信号覆盖等情况经专业安全评估后另行公告 [4] 违规后果与责任 - 违反规定擅自进入徒步线路或因此陷入危险需要救援的相关组织和被救助人需承担相应救援费用 [3][4] - 违规行为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风险和责任由相关组织和被救助人自行承担 [3][4] 景区环境风险 - 喀纳斯景区属山岳型景区受近期极端天气影响短时暴雨大风冰雹降雪等易引发滑坡落石等自然灾害 [4] - 户外徒步活动危险性增大还因野生动物出没及部分路段无通讯信号等因素 [4]
受天气影响,西藏珠峰等一批景区实行临时封闭
新浪财经· 2025-10-06 05:03
天气事件影响 - 定日县境内珠峰景区、绒辖沟、嘎玛沟、卓奥友峰等旅游景点因强降雪天气导致路段积雪结冰且能见度较低 [1] - 恶劣天气导致景区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 [1] - 10月4日夜间降雪对在定日县曲当镇嘎玛沟区域徒步旅行的部分游客行程造成影响 [1] 应对措施 - 定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游客行程受影响事件并连夜组织相关工作 [1] - 景区恢复开放时间将通过官方渠道发布 [1] - 珠峰景区、绒辖沟、嘎玛沟等景点公布了紧急情况联系电话 [1]
乌梁素海安全演练护航游客安全
内蒙古日报· 2025-10-03 08:13
核心事件 - 乌梁素海景区于9月30日成功举行观光车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1] - 演练模拟观光车尾部冒烟起火且载有多名游客的紧急场景 [1] - 整个演练过程节奏严谨、协同到位、程序规范 [1] 公司行动与管理 - 驾驶员在险情中迅速疏散人群并立即上报启动应急预案 [1] - 各部门按职责分工投入救援包括人员疏散和伤者救治 [1] - 实战演练后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可行性整改措施 [1] - 重点核查景区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资料确保安全管理规范落实 [1] - 景区组织不同主题应急演练旨在让工作人员熟悉应急处置流程 [2] -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培训学习以提供优质服务 [2] 行业与战略背景 - 常态化应急演练是筑牢景区安全防线的关键之举 [2] - 演练旨在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 [1] - 举措为应对节日旅游高峰期营造安全有序的游玩环境 [2] - 公司依托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大批游客 [2] - 乌梁素海水质总体稳定在Ⅴ类湖心断面水质达Ⅳ类 [2] - 湖区鸟类增至26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首次出现 [2]
突然爆火!景区:严禁擅自闯入,后果自负
南方都市报· 2025-08-25 14:04
景区管理政策 - 克什克腾旗青山国家地质公园全面禁止进入未开放区域开展旅游和户外活动 [1] - 未开发区域占比较高且位置偏远地形复杂 交通与通讯条件欠佳 [1] - 禁止区域包括乃林沟 庙子沟 野马吐 脑场 沟老场 蒙古营子 渗金沟等 [1] 安全隐患与生态问题 - 受气候变化影响 区域存在山洪 地质灾害及森林防灭火安全隐患 [1] - 小红书 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传播"青山大裂缝"穿越内容吸引大量游客 [1][5] - 未经许可进入导致严重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1] 违规行为与法律依据 - 游客擅自进入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 [1] - 违规活动包括徒步 越野车穿越 露营等旅游及户外行为 [1] - 擅自进入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组织机构或个人自行承担 [1] 公众倡议 - 呼吁游客珍视生命 尊重自然 理性出游 [2] - 倡导共同维护景区生态环境和旅游秩序 [2]
五台山景区深夜紧急通知
中国基金报· 2025-08-03 23:44
五台山景区封闭管理 - 五台山景区于8月3日22时起暂停售票并全面实施封闭管理 南、西、北三个入山口均封闭 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1][2] - 封闭管理措施实施原因为气象部门预报8月3日20时至8月4日20时景区有中到大雨 山洪发生可能性较大 [2] - 封闭期间所有人员和车辆暂停进入景区 已购票未进入游客可办理退票 [2] 理想汽车回应碰撞测试争议 - 公司回应"理想i8与乘龙卡车安全性碰撞测试"事件 称测试用乘龙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无引导性评价 [3] - 公司表示导致乘龙卡车意外卷入争议属无心之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