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龙卡车
icon
搜索文档
车圈竞争对手的“对撞测试”不妨多一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8-02 00:37
理想汽车碰撞测试事件 - 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展示i8与卡车对撞测试视频,卡车驾驶室发生倾倒引发争议[1] - 东风柳州汽车发布声明称该视频涉嫌侵权[1] - 中国卡车因限长规定导致驾驶室安全标准较低,与轿车安全设计存在本质差异[1] - 碰撞测试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车辆改装、减配和卡扣固定情况[1] 广告法与行业竞争 - 广告法禁止贬低竞争对手但不禁止专业批评[2] - 理想汽车选择卡车进行碰撞测试是利用消费者认知差异并规避直接竞争对手[2] - 国外品牌如苹果和三星存在相互批评的广告案例[2] - 专业厂商之间的相互批评有助于消费者理解产品性能[2] 行业竞争与市场发展 - 厂商专业批评以自身信誉为背书,误导成本极高[3] - 建议车企开展标准化对撞测试,让工程师参与条件设定[3] - 厂商专业竞争可直接促进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3] - 成熟市场需求与高质量制造业相辅相成[3] - 中国汽车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消费者教育有待加强[3]
东风柳汽再度回应理想汽车与乘龙卡车“对撞”测试:场景、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凤凰网· 2025-08-01 23:15
事件背景 - 东风柳州汽车发布公开信回应理想汽车使用其乘龙旧车碰撞测试视频事件 [1] - 理想汽车在i8纯电SUV发布会上播放与重卡连环撞击测试视频 [1] - 测试视频中重卡方向盘未打码 网友识别出卡车品牌为乘龙卡车 [1] 技术争议 - 东风柳州汽车经技术核查认为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1] - 测试视频显示重卡四个车轮弹起 驾驶室与货箱明显分割 驾驶室倒在理想i8前车窗上 [1] 企业回应 - 东风柳州汽车呼吁从科学角度理性看待事件 建议公众严守交通法规和定期维保 [1] - 公司强调主动预防意识比任何测试更能构建安全壁垒 [1]
理想汽车“撞”上了硬骨头
新浪财经· 2025-08-01 19:00
理想i8对撞测试事件 - 理想汽车在i8上市发布会上播放与8吨卡车对撞测试视频 显示i8仅车头变形而卡车驾驶室前倾且车轮离地弹起[1] - 测试卡车品牌为东风柳汽旗下乘龙卡车 后续视频中卡车品牌标识被打码[2] - 乘龙卡车发布声明指控理想未经授权使用测试视频 称测试不规范且误导公众 损害其商业名誉[2] - 理想回应称测试由第三方机构中国汽研执行 符合标准 测试卡车为市场随机购买[2][3] - 中国汽研证券部人员确认测试合规 卡车为全新车辆[3] - 双方高管在社交媒体公开约战复测 卡车分类标准争议显现(8吨属中型卡车)[4] 乘龙卡车背景 - 乘龙卡车为东风柳汽旗下商用车品牌 母公司有71年历史 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柳州农业机械厂[5] - 东风柳汽1973年转型汽车制造 2003年推出首款重卡"东风霸龙" 2015年整合商用车品牌为"乘龙"[6] - 2024年东风柳汽总销量11.8万辆(乘用车8.3万/商用车3.5万) 海外出口4.3万辆[6] - 公司近期经历人事调整 面临新能源转型压力 但获东风集团表态支持其"十五五"发展[6] 行业影响 - 事件使原本在货运行业的乘龙卡车进入大众视野[5] - 测试争议涉及商用车与乘用车安全标准差异 引发专业分类讨论(12吨以上才属重卡)[4] - 东风柳汽需平衡商用车优势与乘用车市场压力 同时应对新能源转型挑战[6]
理想i8撞歪卡车,真 or 假?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1 18:20
理想i8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分析 - 理想i8与乘龙卡车正面碰撞测试中卡车驾驶室被撞分离的现象引发争议 但专家认为符合非对称碰撞物理规律 [2][5] - 理想i8采用短前悬结构搭配11个环形吸能装置 形成三向力传递路径 车身结构使用75%高强度钢和铝合金 [7] - 卡车驾驶室与货箱铰接设计是全车最薄弱点 理想i8精准撞击卡车前部底盘可能形成杠杆效应导致驾驶室分离 [7] - 卡车空载时重心较高(约1.5米) 而i8碰撞点较低(约0.5米) 两车质心高度差使卡车在碰撞中承受向上力矩 [10] - 商用车与乘用车安全设计逻辑存在根本差异 卡车设计重点在于承载能力而非针对乘用车标准的碰撞测试优化 [12] 商用车与乘用车安全标准差异 - 卡车前部结构强度弱于后部货箱承重区 驾驶室通过三道机械锁固定而非直接与底盘连成一体 [9] - 2025年新版《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国标大幅提升乘用车测试标准 但商用车测试仍主要关注货物运输安全 [12] - 卡车满载或i8与卡车侧面/尾部撞击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当前测试对卡车不公平 [12] 营销策略与市场反应 - 理想汽车通过i8小桌板出场画面和碰撞测试引发争议 将车企营销提升到新高度 [16] - 乘龙卡车1天内涨粉4万并公开放话愿意测试 双方已获得巨大流量 [18] - 建议乘龙卡车购买i8自行安排碰撞测试以验证结果 [21] 理想汽车产品表现 - 理想MEGA在2024年11月实现单月销量约2300辆 成为大型MPV销量冠军 [22] - 2025年6月MEGA销量继续攀升至2300辆以上 稳居大型MPV市场销量榜首 [22] - 理想汽车顶配版本与标配价格差异不大 建议消费者考虑顶配因质量更优 [24]
碰撞测试误导公众?理想汽车回应:基于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
新京报· 2025-08-01 17:2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碰撞测试视频引发争议。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下称"东风柳 汽")7月31日晚发布声明认为该碰撞测试误导公众,与实际场景差异严重,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8 月1日,理想汽车回应称,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试验场地、 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试卡车均由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 对于东风柳汽的指控,8月1日,理想汽车回应称,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 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试验场地、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 试卡车均由检测机构提供,理想汽车没有任何指定。理想i8共经历两次撞击,第一次与约8吨卡车正面 对撞产生超过100吨载荷的瞬态撞击力,第二次约8吨卡车侧撞产生超过80吨载荷的瞬态撞击力,两次撞 击后,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9个气囊全部打开,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 门把手自动弹开。 理想i8开发阶段按照满足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 24版规程五星标准,以及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 IASI 23版规程G+G+G+A标准开发,并且还涵盖100项测试工况,其中就 ...
理想i8撞翻乘龙卡车,究竟谁在撒谎?
商业洞察· 2025-08-01 17:25
以下文章来源于牲产队 ,作者牲产队长 牲产队 . 挣工分,磨洋工,舒服一会儿是一会儿 作者:牲产队长 来源:牲产队 在 100 公里的时速下,理想 i8 撞赢乘龙卡车 !这事就很离谱,引起全网热议。 相信的人觉得,理想 i8 质量过硬,哪怕正面碰撞 8 吨重的乘龙卡车,车身也不会发生重大变 形,所有安全气囊正常弹出,车门自动解锁,车内乘员都能安全存活,也不会遭遇重大意外。 但不相信的人呢?就觉得,这不是侮辱智商吗?牛顿经典力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竟然神奇失灵 了?这不是要颠覆现代物理学吗?但凡上过初中都知道,同等时速下,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撞 击力也就越强。 理想 i8 的质量连乘龙卡车的一半都不到,硬是正面接住了这 100 公里时速的凶猛撞击。不但接 住了,乘龙卡车的车头还被顶翻了,车轮都离开地面,直接飞起来了。 ------------------------------- 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识的。那究竟是谁在说谎呢?这个测试是中汽研做的。中汽研发通告称,测 试符合规范,没有修改任何参数。言外之意就是, 乘龙卡车质量不行,正面硬刚,确实打不过理 想 i8 。 中汽研的测试看起来很公正,很合理!可中汽研真的公 ...
理想硬刚货车,到底谁“翻车”了?|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1 17:16
一场汽车安全对撞测试,近几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并伴随舆论迅速发酵! 近日,某汽车品牌发布首款纯电SUV,在新车发布会当日,播放了该车与一辆"重卡"连环撞击 的测试视频,引发热议并登上热搜。据悉,某汽车品牌新车以100公里/小时的时速与重卡展 开正面对撞,但在惯性力量的冲击之下,该品牌新车受损并不严重,而重卡却瞬间"四脚离 地",驾驶室与货箱出现了明显分离。 这真的符合常理吗? 哪怕是汽车小白或是稍微懂得一点车辆动力学知识的网友,都能够发现,这次的碰撞显然已经 与公众及行业对碰撞物理的基本认知产生了巨大冲突。而随着东风柳汽乘龙卡车官方于7月31 日正式发布"某品牌使用碰撞视频侵权的声明",让外界对该汽车品牌测试真实性与严谨性的质 疑声浪持续升高。 碰撞测试结果真实可信吗? 作为一家商用车行业垂直媒体,小编对此次碰撞测试的设定与结果也产生了如下质疑: 其一,常理来看,卡车与乘用车有一点很大的区别就是总质量与惯性力差别很大,即便是某汽 车品牌与乘龙卡车发生碰撞,两车的总质量至少相差3倍以上。根据基本动量守恒原理,在同 等速度正面对撞时,卡车更应占据优势,乘用车在碰撞后则应被推行一段距离,而碰撞视频中 却并非如此。这 ...
都市车界|碰撞测试花样频出:谁在定义车辆“安全”?
齐鲁晚报· 2025-08-01 16:17
碰撞测试事件概述 - 理想汽车在i8纯电SUV发布会上播放与乘龙卡车100km/h相对速度正面对撞测试视频 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倾倒砸在i8前窗 而i8表现完美 A/B/C柱无变形、9气囊全开、电池无漏液起火[3] - 测试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执行 采用双车各50km/h正面对撞+另一辆卡车侧面碰撞i8的设计 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3] - 网友通过未打码方向盘标识认出卡车品牌为东风柳汽旗下乘龙卡车 引发行业舆论风暴[3] 涉事双方反应 - 乘龙卡车官方抖音账号直接回应"被摆了一道 聪明人一眼看出假" 并质疑驾驶室锁止装置被故意损坏[5] - 东风柳州汽车发布正式声明 指控理想汽车构成严重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法务部门已介入处理[5] - 理想汽车后续声明称测试卡车为"市场端随机购买" 由检测机构全权负责 试图撇清刻意选择品牌的嫌疑[7] 技术争议焦点 - 卡车行业从业者指出平头卡车驾驶室翻转需同时解除三道独立机械锁 同时失效概率极低 暗示测试前可能人为破坏锁止装置[6] - 测试卡车处于空载状态(自重8吨) 而现实中卡车多满载 碰撞能量比空载高出约40% 结果可能完全不同[6] - 事故统计显示SUV与重卡100%正面对撞在真实道路事故中概率不足6% 测试场景被专家认为脱离现实安全需求[6] 测试机构回应 - 中国汽研强调测试全过程符合规定和标准 不会因客户身份调节车辆参数 确认测试卡车为"一辆全新车"[7] - 机构明确该测试不属于国家强制性公告准入测试 仅用于车辆开发验证 解释了其"非标"属性[7] - 未公开测试细节如车速、车辆状态、改装情况等 加剧公众对"定制化结果"的猜疑[7] 市场影响 - 乘龙卡车抖音评论区涌入超2万条调侃留言 有物流公司取消500辆采购计划 多家运输企业暂缓采购决策[8] - 理想汽车股价在发布会后美股大跌6.2% 次日港股续跌13% 部分消费者质疑测试营销性质[8] - 乘龙紧急发布"龙骨驾驶室"安全技术视频自证清白 理想则发布技术白皮书并邀请复测[8][10] 行业标准反思 - 事件可能推动碰撞测试标准更新 要求明确标注车辆状态(空载/满载)、速度定义等参数 避免误导性宣传[9] - 律师分析若乘龙能证明测试存在操纵(如破坏锁止机构) 可能以商业诋毁起诉理想 最高面临千万元级赔偿[9] - 专家指出这是商用车行业首次公开质疑乘用车碰撞测试公正性 或是建立跨车型统一测试规范的契机[10] 行业竞争本质 -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车企在安全话语权上展开争夺 理想通过极端测试吸引流量 乘龙捍卫传统商用车安全标准[10] - 事件折射"内卷式营销"对行业生态的冲击 安全验证需超越"实验室戏剧"回归技术本质[10] - 中汽研回应揭示测试合规与公众认知的断层 机构需更透明披露参数 车企应以用户实际安全为核心[11]
马上评丨莫把严肃的汽车碰撞测试当营销噱头
新浪财经· 2025-08-01 13:57
连日来,"理想新车测试时把乘龙卡车创飞?"一事引发舆论热议。截至目前,涉事三方都已给出回应。 理想汽车方面表示,理想i8和卡车撞击的超级实验,是基于用户真实交通会车场景的模拟,全权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测试认证,试验场 地、测试设备以及市场端随机购买的测试卡车均由检测机构提供。 作为测试机构的中国汽研,其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测试的全过程肯定符合所有的规定和标准,不会因为(哪一方)是客户,去刻意调节车辆 参数。 作为乘龙卡车生产企业的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则发布公开声明表示,某品牌的碰撞视频"构成严重侵权,并超过正常商业竞争范畴,严重误导 和损害公众知情权,对我司品牌及商业名誉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并称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法律。 理想汽车发布的碰撞测试视频。 同时,用乘用车与商用卡车碰撞,这种"跨界"测试,看似放大了反差感,但实际参考价值有多大,也是个问题。因为卡车与乘用车在安全目标、 结构设计和测试标准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如有网友指出,在空载状态下,卡车重心高,发生侧翻或驾驶舱变形并不能说明"对手"强。 此次事件引发争议,是因为在重量和体积都相差悬殊之下,理想i8居然把大型卡车"创飞" ...
重卡撞不过SUV?乘龙卡车连夜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8-01 08:11
东风柳汽侵权声明 - 东风柳汽发布声明指控某汽车品牌未经授权使用并扭曲传播其乘龙卡车碰撞视频,构成严重侵权[1][4] - 侵权事实包括非法发布侵权视频和特定场景测试误导公众,涉嫌违反法律并损害品牌名誉[4][5] - 涉事视频在理想i8纯电SUV发布会上播放,引发"重卡撞不过理想i8"舆论热议[1][6] 碰撞测试争议 - 理想i8与乘龙重卡以100公里/时正面对撞测试中,重卡出现四轮弹起、驾驶舱与货箱分离等异常现象[6] - 东风柳汽质疑测试未公开车辆状况(改装/减配)及场景环境(车速/驾驶状态),属于非常规设计场景[5] - 乘龙卡车官方账号回应称测试存在造假嫌疑,表示"被摆了一道"[6] 乘龙卡车安全技术 - 乘龙卡车采用行业首创龙骨框架驾驶室和四层吸能结构(抗冲击层→缓冲层→高强骨架→柔性防护层)[5] - 配备主动安全双重防线: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主动预防)+驾驶室后移技术(被动防护)[5] - 安全体系遵循"真实场景防护"原则,通过多通道传导专利分散碰撞能量[5] 测试机构背景 - 测试视频标注"中国汽研SUPER CRASH超级试验",该平台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6] - 中国汽研于2012年上市,2023年重组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曾参与阿维塔风洞测试等项目[7] - 事件曝光次日中国汽研股价报19 45元/股,跌幅1 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