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乘龙卡车
icon
搜索文档
李想在宴席中与乘龙卡车司机碰杯:有冒失但无意冒犯,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
新浪科技· 2025-08-18 15:44
"咱们碰一杯,现实中就不碰了,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李想开玩笑说。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理想i8即将在8月20日开启全国交付。因为需要卡车将理想i8运往全国各地,因此在交付前两天,理想 汽车CEO李想请卡车师傅们吃了饭。 据社交媒体显示,李想特地与乘龙卡车的师傅们碰了杯。"我来(敬)一杯",李想说,"(此前的碰撞 测试)多少让乘龙的用户有点不开心,有冒失但无意冒犯"。 ...
理想i8碰撞“测试”风波始末
中国经营报· 2025-08-09 04:50
事件概述 - 理想汽车在新车发布会上播放第三方碰撞测试视频,展示2 6吨理想i8与8吨东风柳汽乘龙卡车正面对撞结果,引发舆论争议 [2] - 视频显示卡车驾驶室与货箱分离、车头倒压i8前窗,而理想i8乘员舱结构保持完整 [2] - 事件发酵一周后,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于8月6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行业自律并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1] 各方回应 东风柳汽 - 7月31日声明称理想汽车通过自定义碰撞条件发布非常规测试视频,贬低品牌形象并可能误导消费者形成安全隐患 [3] - 事件后通过抖音发布侵权声明获得27 7万浏览量,官方账号粉丝量短期迅速增长 [6] - 借势发布"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多条营销推文,并通过技术拆解展示产品质量 [6] 中国汽研 - 8月3日声明称该测试为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仅用于验证理想i8安全性,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评价 [3] - 承认未及时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车辆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3] - 承诺将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 [4] 理想汽车 - 解释测试目的是验证"短前悬安全结构"安全可靠性,并非针对其他品牌 [3] - 就测试导致东风柳汽品牌卷入负面舆情表示道歉,承认对传播风险预估不足 [3] - 强调测试是模拟用户关心的"小车对撞大车"危险工况,为全球主流车企广泛采用的验证方式 [5]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关于营销伦理、行业标准与品牌攻防的广泛讨论 [1] - 专家指出权威碰撞测试通常按车型级别划分,避免跨级比较,此次乘用车与重卡对撞缺乏标准依据 [5] - 中汽协介入协调三方达成共识,联合声明强调共塑良性竞合关系 [1] 市场数据 - 7月中国重卡市场销售8 3万辆(批发口径),同比增长42% [6] - 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 9万辆和212 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 7%和2 6% [6] - 天然气商用车销量11 8万辆,同比下降10 1% [6]
理想汽车,白“撞”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07 21:16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纯电战略遭遇多重挑战,首款纯电SUV i8上市后因碰撞测试争议引发舆论风波但未带动销量增长,上市一周即降价调整 [4][6][10][11][21] - 公司纯电首战MEGA因网络恶搞出师不利,2024年仅交付1.3万辆,2025年月销多在千辆以下 [23][24][25] - 资本市场对纯电转型持怀疑态度,股价较去年高点腰斩,重要股东贝莱德和王兴连续减持 [22][28][29][30][31] - 增程基本盘面临竞争加剧,市场份额从62%降至48%,纯电车型年销售目标从5万上调至12万辆 [40][41] - 公司现金储备达532亿元,计划拓展人工智能但短期仍需聚焦汽车业务 [47][48] 事件发展 i8碰撞测试风波 - 发布会演示视频显示i8与8吨重乘龙卡车对撞后后者车轮弹起,因未打码logo引发东风柳汽连续5天抗议 [13][14][16] - 理想最初态度强硬称测试委托中国汽研,高管提议直播复测,最终三方联合道歉收场 [6][9][17] - 事件带动i8微信指数峰值近3亿,乘龙社交账号涨粉数万,但未转化为销量 [18][19] 产品市场表现 - i8初始定价32.18-36.98万元,上市一周降价1-2万调整配置,行业大V透露订单仅约6000单 [20][21] - 竞品乐道L90交付3天即达1976台,价格比i8低7万元,部分门店试驾预约排满全天 [20][27] - MEGA 2024年交付1.3万辆未达月销8000目标,2025年6月以2304辆成为50万以上MPV销量亚军 [23][24] 战略与财务 纯电转型困境 - 纯电车型市占率萎缩至5%,但年内仍有问界M8等至少6款竞品上市 [43] - 计划9月推出25-30万元价位i6,将直面小米SU7等产品竞争 [44] - 投资人对其纯电战略分歧明显,贝莱德持股降至4.94%,王兴半年减持1223万股套现超6.5亿港元 [29][30][31] 经营压力 - 7月交付量同比降39.8%,上半年被零跑超越,全年目标从70万下调至64万辆 [35][36][38] - 需月均销售8.1万辆才能达成目标,超历史峰值近35% [39] - 增程市场L系列6月销量环比降16%,行业市占率虽升至15%但公司份额跌至48% [40] 资源储备 - 一季度末现金储备达532亿元,通过削减研发等开支保持盈利 [45][47] - 计划向"空间机器人企业"转型,但分析认为短期仍需聚焦汽车业务 [47][48]
理想汽车,白“撞”了?
新浪财经· 2025-08-07 17:24
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因碰撞测试争议陷入舆论风波 随后发布联合声明道歉并调整i8价格配置 但未能有效提振销量 公司纯电战略面临挑战 股价持续承压且遭重要股东减持[1][4][5][6][10][14][17][18] 碰撞测试事件 - 理想i8发布会演示与乘龙卡车碰撞测试视频 未对品牌logo打码引发侵权争议 乘龙连发5天声明表达不满[6][8] - 理想汽车最初态度强硬 称测试委托中国汽研 高管提议直播复测 最终与中国汽研、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道歉[4][6][8] - 事件带来巨大流量:理想i8微信指数热度最高近3亿 乘龙社交账号涨粉数万 视频点赞达28万[8] 产品表现与定价策略 - i8作为首款纯电SUV 原定价32.18-36.98万元 上市一周后降价至33.98万元并赠送顶配配置 相当于顶配消费者节省2万元[10][11] - 行业数据显示i8订单约6000单 远低于理想L9上市一小时突破1万大定的表现[10] - 对比竞品乐道L90晚两天上市 价格低7万元 交付3天即达1976台 试驾预约排满全天[10][17] 财务与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3万辆同比下滑24% 7月交付3.07万辆同比大降39.8%[20] - 上半年交付20.4万辆仅增7.9% 被零跑汽车(22.2万辆+155.7%)超越 全年目标从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20][23] - 前7个月目标完成率36.7% 剩余月份需月均交付8.1万辆才能达标[24] 纯电战略挑战 - 首款纯电车型MEGA 2024年交付约1.3万辆 未达月销8000目标 2025年月销多在千辆以下[15] - 纯电豪车市场收缩:30万元以上车型份额降至11.7% 其中纯电占比萎缩至5%[26] - 理想将2025年纯电目标从5万辆提升至12万辆 但i6上市将面临小米SU7、小鹏G7等竞品围攻[25][26] 资本市场反应 - 股价自2024年3月180港元高点持续下跌 截至8月7日接近腰斩 i8发布次日开盘暴跌超10%[14][17] - 重要股东减持:贝莱德7月持股从5.06%降至4.94% 王兴2023年以来累计减持2200万股 其中2024年上半年减持超1100万股[17][18] 竞争格局变化 - 增程市场被蚕食:理想份额从62%跌至48% 尽管增程式车型市占率从8%升至15%[25] - 小鹏、小米、极氪等原纯电品牌纷纷布局增程车型 2025年至少5家企业复制理想L9产品策略[24] 公司资源状况 - 截至一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达532.33亿元 通过削减研发销售费用保持盈利[27][28] - 公司宣布向人工智能和"空间机器人"领域拓展 引发创始人业务重心转移猜测[28][29]
理想i8测试风波:声明能止争议,法律边界仍需厘清
观察者网· 2025-08-07 16:24
事件背景与三方回应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与东风柳汽发布联合声明回应理想i8碰撞测试争议 理想汽车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致歉 中国汽研承认流程管控未规避信息不完整风险 东风柳汽呼吁抵制不正当竞争并坚守合规经营底线[1] 法律边界与侵权认定 - 理想发布会视频中东风柳汽乘龙品牌标识清晰可见 但律师认为单纯无意暴露商标可能不构成商标权侵犯[2] - 视频内容易引发消费者对乘龙卡车安全性的担忧 若不澄清可能损害东风柳汽名誉权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和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法人名誉权受法律保护[2] - 重型卡车安全性本应优于家用轿车 但测试中卡车的脆弱表现会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产生质疑[2] 不正当竞争与广告法规符合性 - 理想汽车与东风柳汽无直接竞争关系 理想主营乘用车且无进军货运车计划 因此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3] - 碰撞测试视频涉及车辆安全性宣传 属于广义广告内容 若未公开测试车辆状态/碰撞角度/卡车配重等参数 可能违反《广告法》第四条真实性原则和第二十八条虚假广告规定[3] - 选择性展示有利画面(如卡车倾覆)而未说明载重/碰撞速度设定依据/测试车辆状态 可能构成引人误解的宣传[3] 潜在法律后果与风险化解 - 发布虚假广告可能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停止发布 要求消除影响并处以罚款 若误导消费者造成权益损害 广告主需承担民事责任[4] - 律师建议理想汽车公开完整测试参数及中国汽研报告 官网补充"测试结果仅针对特定场景"免责声明[5] - 中国汽研可出具书面说明 强调测试按委托方要求执行 技术细节以报告为准 避免卷入商业纠纷[5] - 东风柳汽可委托第三方对同款卡车进行标准碰撞测试并公布结果 通过舆论引导强调非标测试不代表实际安全性能[5] 行业警示与经验总结 -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 车企常采用直观刺激方式展示安全性 但涉及宣传的非标准测试仍属广告内容 不能脱离事实基础[6] - 企业应互相尊重 抵制不正当竞争 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向强国迈进[6]
大和解!“理想i8对撞卡车”迎新进展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致歉
财经网· 2025-08-07 11:33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在7月29日发布首款纯电SUV理想i8时播放了与重卡对撞的测试视频,视频中重卡出现车轮弹起、驾驶室与货箱分离等明显变形,引发网友对卡车质量的质疑 [6] - 由于视频中卡车品牌乘龙未被遮挡,大量网友到乘龙卡车官方平台留言质疑其产品质量 [6] - 8月1日东风柳汽发布公开信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6] - 8月3日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分别发布声明解释测试目的和方法 [7] 公司回应 - 理想汽车表示测试仅用于验证i8被动安全性能,并非评价其他品牌质量,对东风柳汽被卷入舆情表示歉意 [2] - 中国汽研承认未向公众充分说明测试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信息缺失和公众误解,对此表示抱歉 [3] - 东风柳汽强调始终坚持高品质和可信赖的质量方针,将持续创新强化核心技术 [3] 联合声明内容 - 三方共同呼吁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和宣传中恪守诚信原则,杜绝不当竞争行为 [4] - 倡议行业聚焦车辆安全性能提升和核心技术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 [4] - 三方表示将携手共建以安全、技术和诚信为基础的汽车产业生态 [5] 测试细节 - 中国汽研在市场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对车辆进行改装和配重至8吨 [7] - 测试前对理想i8样品车进行查验确认,并对壁障车进行外饰伪装和安装自动驾驶装置 [7] - 中国汽研此前也为问界、极狐等品牌做过类似"乘用车撞卡车"的安全测试 [8]
大和解!理想汽车、中国汽研致歉
中国基金报· 2025-08-06 23:33
事件背景 - 理想i8与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卡车碰撞测试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导致东风柳汽品牌陷入负面舆情 [6][11][14] - 测试视频中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与货箱分离的画面引发网友对卡车质量的质疑 [11][13] - 东风柳汽发布公开信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14] 各方回应 理想汽车 - 测试目的是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能,非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 [6][14] - 对测试导致东风柳汽卷入舆情表示歉意,承认对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 [6] - 强调无意质疑东风柳汽产品质量,将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 [6] 中国汽研 - 作为测试执行机构,未清晰说明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公众误解 [7] - 承认流程管控不足,未规避信息发布不完整的潜在风险 [7] - 承诺完善测试机制,坚守科学中立原则 [7] 东风柳汽 - 表示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持合法合规经营 [8] - 强调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 [8] 行业倡议 - 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杜绝贬损性对比等不当竞争行为 [9] - 建议检测机构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完整 [9] - 倡导聚焦核心技术创新,提升安全性能和用户体验 [9] 测试细节 - 测试使用8吨配重的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壁障车,外饰经过伪装 [15] - 中国汽研此前承接过多款车型的"乘用车撞卡车"安全测试 [15]
今晚 和解了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22:47
事件背景与三方联合声明 - 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三方于8月6日发布《关于理想i8碰撞测试相关事件的联合声明》,澄清测试目的并消除公众误解 [2]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转发该联合声明,事件源于7月29日理想i8上市发布会中与重型卡车对撞测试视频的传播 [11] - 三方声明强调测试旨在验证理想i8被动安全性,不针对其他品牌车辆安全质量 [6] 测试争议与舆论影响 - 测试视频显示卡车车轮弹起、驾驶室倾倒,引发网友对乘龙卡车安全性质疑,部分用户表示"不敢买"或"放弃购买" [12][13] - 东风柳汽指控理想汽车使用碰撞视频构成侵权,称测试场景与实际交通存在极大差异,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13] - 乘龙卡车通过社交媒体回应,发布"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宣传内容,其抖音账号视频点赞量从数百升至上万 [13][14] 各方回应与责任认定 - 理想汽车承认对测试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向东风柳汽致歉并承诺避免类似争议 [6] - 中国汽研作为委托执行机构,承认未明确说明卡车仅作为"移动壁障车"使用,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 [6] - 东风柳汽强调坚守高品质质量方针,抵制不正当竞争,并将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 [7] 行业倡议与公众观点 - 三方共同倡议维护行业生态,推动汽车技术升级与安全性提升 [7] - 网友评论指出应关注汽车安全性而非品牌互斥,技术升级才是核心价值 [8]
东风柳汽乘龙再回应!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06 17:25
公司精神与历史 - 东风柳汽71年来创造无数辉煌并经历磨炼 企业精神"自立自强 创优创新 同心同德 为国为民"贯穿发展历程 [1][5] - 16字精神激励公司在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中持续奋进 [1][5] 品牌理念与口号 - 乘龙卡车品牌主张"乘龙行天下 创富赢未来" [3] - 技术导向口号"创科技 领高效 享信赖"体现产品定位 [7] 行业动态 - 前7月商用车销量达234万辆 同比增长4% [8] - 行业关注点包括以旧换新政策影响 上汽红岩重整 新能源车出口等 [11] 市场热点事件 - 理想汽车与乘龙汽车存在未解决纠纷 [11] - 汉马科技高层变动 新能源物流车出口南美等事件引发行业关注 [11]
东风柳汽陷理想对撞测试风波,持续发文!客服称已设专案小组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12:12
事件背景 - 理想汽车新车上市发布会上展示"理想i8对撞乘龙卡车致后者四轮弹起"测试视频引发持续热议 [1] - 东风柳汽微信公众号"乘龙卡车"连续7日推送有关车辆安全性能的文章 [1] - 视频引发部分网友对乘龙卡车质量的质疑 [1] 东风柳汽回应 - 公司成立专案小组处理此事 [1] - 技术核查认为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 [1] - 连续发布多篇强调车辆安全性能的文章 [1][2] - 东风集团表示全力支持东风柳汽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和品牌声誉 [1] 理想汽车回应 - 委托中国汽研执行高强度碰撞测试 [2] - 声明测试并非针对其他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 [2] - 测试所用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2] - 对测试导致东风柳汽卷入舆情争议表示"实属无心之举" [2] 第三方机构声明 - 中国汽研声明该测试项目"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 [2] - 测试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