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粮库
icon
搜索文档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阳信:创新机制、强化举措,探索粮食安全治理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 2025-11-12 11:32
行业监管机制创新 - 创新推出“联合执法,砺剑保粮安”法治建设项目,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执法新机制以应对监管挑战 [2] - 纵向联动上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2025年上半年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覆盖全县主要企业,查处违规行为20起,案件平均办结时间缩短30%以上 [2] - 横向协同上打通跨区域监管盲区,与毗邻县市建立执法联动机制,联合开展边界巡查实现监管无缝衔接 [2] 粮食流通规范管理 - 被确立为“全市粮食流通规范管理试点县”,制定印发《粮食流通管理工作规范》等制度文件提供制度保障 [3] - 试点期间组织各类培训5次,新增执法证人员2名,开展监督检查9次,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阳信经验” [3] 储备粮管理现代化 - 全力推进储备粮管理现代化,实施地方储备智慧粮库项目、智能粮库升级改造及仓储设施升级改造等项目 [4] - 通过维修改造仓储设施和引入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备,提升储备粮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4] 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 实施“粮食产业发展提质工程”,加大对16家列统企业、36家系统外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向“食品生产”转型 [5] - 截至2025年三季度,粮食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亿元,同比增长6.86% [5] - 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协助一公司成功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1860万元用于设备更新,组织企业申报各级龙头企业增强产业韧性 [6]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聊城:“智慧粮库”保“粮安
中国发展网· 2025-09-26 15:38
智慧粮库建设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智慧粮库建设列为国企改革重点工程,明确“一年筑基、两年提升、三年示范”的阶段性目标 [1] - 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引入浪潮、金钟等行业领军企业联合开发全链条数字化中央控制系统 [1] - 建立“集团统筹-子公司落实-技术团队支撑”的三级协同推进机制,保障建设任务高效落地 [1] 科技赋能与智能化管理 - 在库区及仓房内部署传感器及监控设备,实时采集温湿度、气体浓度等12项核心指标,构建三维立体监测网络 [2] -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设施进行三维建模,动态模拟粮食存储全流程,使入库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 [2] - 搭建一体化管理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移动终端操作,业务办理时效平均缩短40% [3] 业务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 整合出入库管理、安防监控等模块数据,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 [3] - 系统自动识别粮情异常并触发分级报警,显著提升风险处置效率 [3] - 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运营质量报告,为储备粮轮换计划制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3] 政企协同与监管效能 - 公司标准化数据接口对接山东省粮食流通管理平台,实现省级监管部门对储备粮信息的实时调阅与远程巡查 [3] - 系统满足国家关于地方储备粮“可视化、可管控、可调度”的监管要求 [3] - 形成“企业高效运营-政府精准监管”的良性互动机制,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3] 项目建设成效与行业影响 - 智慧粮库系统运行后,储备粮轮换损耗率同比大幅下降,综合运营成本同比明显下降 [4] - 人均管理仓容由5000吨提升至7000-10000吨,仓储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4] - 依托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粮食宜存率与质量合格率持续保持100% [4] - 公司组织全市开展数字化建设观摩交流活动,有效促进区域粮食行业技术标准迭代升级 [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深化智慧粮库建设,探索“区块链+粮食溯源”、“人工智能+质量检测”等前沿技术应用 [5] - 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可推广的“聊粮模式” [5]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宁津:创新构建绿色安全智慧粮仓体系
中国发展网· 2025-09-23 21:53
公司战略与核心目标 - 公司全面落实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致力于打造绿色、安全、智能的现代化粮仓 [1] - 公司以数字技术赋能企业储粮改革提质增效,持续提升粮食仓储管理现代化水平 [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加快推进“智慧粮库”建设 [4] 基础设施与硬件投资 - 公司累计投资4000余万元,建成10栋标准化仓房,总仓容规模达6.5万吨 [2] - 仓房采用气密门窗、防潮地坪及智能通风系统,主体结构符合准低温储粮标准 [2] - 公司成功申请上级财政资金470万元,推进绿色仓储设施升级 [2] - 引进先进设备使出入库作业效率显著提升30%,降低扬尘与噪声污染50% [2] 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与成效 - 推广机械制冷控温、内环流控温等绿色储粮技术,实现节能率达27%,年节电约5万千瓦时 [3] - 使用内环流控温系统使夏季平均仓温由35℃以上降至25℃左右,湿度由75%以上控制在40%以下 [3] - 熏蒸药剂用量平均减少2g/m³,化学药剂年使用量降低30%,粮食污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3] - 粮食储存损耗率降低0.6%,储存周期内减少粮食损耗约300吨,节约成本72万元 [3] 数字化与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 集成应用粮食购销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粮情检测、通风、熏蒸等环节的智能化管控 [4] - 推行“一卡通”管理,为运粮车辆配置电子标签,实现全流程自动数据采集与传输 [4] - 库区设置83路高清摄像头,实现储备粮动态监管覆盖率100% [4] - “智能粮仓控制系统”整合8大功能模块,管理效率提升50% [4] - 系统具备AI分析能力,可自动研判粮温、湿度、虫情等数据异常并预警 [4] - 系统升级后实现库存数量、质量、位置“三透明”,监管覆盖率达100% [4] - 系统每日生成分析报告,年节约人工成本约80万元,保管人员劳动强度下降60%以上 [3][5]
中国农民丰收节 | 从高效卖粮到安心储粮,一图看丰收新“智”景
新华社· 2025-09-22 14:21
国家惠农收购政策 - 国家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为粮食设定“底价”,保障农民收益 [8] - 政策助力农民“好收成”变成“好收益”,实现“粮出手,钱到手” [15] - 惠农收购政策使农民在丰收时节也能安心卖粮 [8] 农业科技应用与效率提升 - 采用粮食智能扦样系统,机械臂根据系统生成坐标精准移动取样,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10][11] - 使用液压翻板作业区进行卸货,50吨粮食的卸货时间不到20分钟,极大提升效率 [12] - 通过预约卖粮程序,农民可提前预约卖粮,无需排队,节省时间与精力 [8] 粮食仓储与售粮流程优化 - 粮食储存于气派的浅圆仓,保障粮食优存优储 [13] - 在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查询一体机,方便农民查询售粮信息和流程进度 [14] - 售粮款项在不到24小时内即可到账,流程高效便捷 [15]
“绿色优储”守好“齐鲁粮仓” 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举办政府开放日活动
中国发展网· 2025-08-18 22:19
核心观点 - 山东省通过科技升级和绿色储粮技术提升粮食储备效率与品质 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并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 [1][2][3][4] 科技储粮升级 - 投资300余万元升级核心出入库系统 入库能力从400吨跃升至800吨 效率提升50% [2] - 采用激光制导输送和液压翻板自动化设备 实现从人工主导到自动化闭环的转型 [2] - 粮仓全部实现智能化监控 10万吨仓容可满足区域3个月应急供应需求 [3] 绿色储粮技术 - 创新应用"内环流+空调"复合控温技术 有效降低粮堆温度并大幅减耗 [2] - 通过准低温改造省级储备粮仓房 践行绿色储粮理念并保障粮食品质 [2] 行业政策与法治建设 - 全省粮食系统深入贯彻《山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 全面提升依法治粮管储能力 [3][4] - 通过政府开放日活动深化政务公开 同步向全省发布粮食安全保障公益短信 [4] 社会参与与产业协同 - 为下游加工企业提供稳定优质原料 助力产业链价值提升 [2] - 农民可通过微信预约卖粮 提升粮食流通便捷性 [3] - 律师及媒体代表从法律和信息沟通角度参与粮食安全讨论 [3]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陕西:打好粮食收购“组合拳”
陕西日报· 2025-06-26 06:35
夏粮收购总体情况 - 陕西夏粮收购进入尾声,全省设立881个收购网点,准备仓容27.5亿公斤,农发行陕西省分行提供信贷资金56亿元,保障收购顺利进行[1][4] - 宝鸡市作为小麦主产区,小麦质量总体较好,市场化收购企业如凤翔县恒业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已收购1.1万吨小麦,计划收购总量2万吨[2][3] - 政策性收储企业如陕西省储备粮咸阳直属库提前一周开秤收购,10天完成年度轮换任务的10%,单日卸车量达1000余吨,挂牌价2等粮每斤1.22元,3等粮每斤1.21元[3] 粮食经纪人的作用 - 粮食经纪人成为夏粮收购主力,如陕西祥茂合盛商贸有限公司日均收购小麦30吨,计划收购小麦2万吨、玉米4万吨,截至6月16日已收购小麦1000吨[6] - 粮食经纪人通过灵活高效的购销模式提升流通效率,缓解农户"卖粮难"问题,同时保障企业粮源稳定[6] - 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粮食经纪人轮训实训,计划两年内完成全省培训,提升政治法治、技术实操等能力,并出台"负面清单"和行业规范加强管理[7] 智慧粮库技术应用 - 陕西省储备粮杨凌直属库应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通过虫害远程监测系统、270个测温点及物联网设备实现粮食全流程智能化监管[8][9] - 科技储粮技术包括氮气气调储粮、空调控温内环流储粮、可视化害虫检测等,使粮食"休眠"保鲜,仓内温度稳定在25℃左右[9][10] - "十四五"期间陕西新建改造仓容110万吨,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储备粮信息化监管体系,实现全流程动态监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