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影像技术

搜索文档
首个超声工厂!GE医疗持续加码
思宇MedTech· 2025-07-03 16:59
近日,医疗科技巨头 GE医疗(GE Healthcare) 宣布与埃及卫生和人口部以及埃及统一采购管理局(UPA)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埃及建设中东和非洲地区 首个集超声系统及MRI设备生产于一体的制造工厂 。 新 工厂位于 埃及第六十月城(6th of October City) ,占地约25,000平方米,项目已于2025年6月正式启动,并受 到埃及政府的高度关注。 根据GE医疗发布的信息,工厂将专注于超声系统的本地化组装和技术转移,并计划逐步导入MRI设备生产。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约2,500台超声设备以及40至50台MRI系统,用以满足埃及国内及周边地区对医 疗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 GE医疗非洲区总经理穆罕 默德·哈伦(Mohamed Haroun) 表示,本地人才储备将是工厂长期可持续运营的核 心,公司将投入大量资源以确保生产线符合国际标准。 招商通知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 合作细节与工厂规划 此次合作不仅涉及产能建设,还包括与埃及当地企业Al Safi集团的资本合作。Al Safi集团旗下子公司将为项目 提供本地化投资支持,而埃及统一采购管理局则将在设备 ...
影石创新上市超募12.8亿首日涨274% 首季现金流变脸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5:45
上市概况 - 影石创新于6月11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775SH,开盘价182元,收盘价177元,涨幅27444%,成交额3739亿元,振幅4840%,换手率6980%,总市值70977亿元 [1] - 公司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研发,技术体系包括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 [1]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北京岚锋创视持股299376%,一致行动人岚沣管理持股40667% [1]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支配340043%表决权,间接持股298891%,其配偶潘瑶间接持股000022% [2] 发行与募资 - 发行4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22%,发行价4727元/股,募资总额193807万元,净额17477661万元,超原计划12839908万元 [3] - 募投项目包括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1954330万元)和深圳研发中心(2683423万元),总投资4637753万元 [4] - 发行费用1903039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1583475万元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1336万元、36363923万元、5574125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073340万元、8295751万元、9947491万元 [6] -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543215万元、7620922万元、11718533万元 [7]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3550334万元(同比+4070%),净利润1763493万元(同比-25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1227万元(同比-169278%) [8]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32142800-38147500万元(同比+3238%-5710%),净利润4943500-5832200万元(同比-465%-1249%) [9] 战略配售 - 初始与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均为820万股,占发行总量20%,保荐人中信证券跟投主体中证投资获配1269303股(310%),金额5999995281元 [5][6]
影石创新招股书梳理: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20250523
信达证券· 2025-05-23 1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业务高速增长,2019 - 2024年营收CAGR5约56.8%、归母净利润CAGR5约77.6%,2025年2月科创板IPO申请获批 [3][7] - 行业科技赋能,下游场景延伸,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364.7亿元,CAGR6约14.3%,国产厂商技术突围份额提升 [3] - 公司以产品技术领先为基础,全球市场布局为要点,具备技术、渠道、品牌优势,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3] - 公司本次IPO拟发行不超4100万股,募集4.64亿元用于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影石创新:智能影像龙头,创新驱动成长 - 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5年成立于深圳,创始人刘靖康带领下创新影像技术,形成品牌和技术优势 [3][7] - 201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5约56.8%、归母净利润CAGR5约77.6%,2025年2月科创板IPO申请获批 [3][7] - 公司产品创新驱动发展,推出多个消费级产品系列,以1.0 - 1.5年迭代频率打造X系列大单品,截至2024年X系列收入占比达52.3%,还切入新场景 [9] - 公司产品分消费级、专业级、配件及其他三类,2024年消费级、专业级、配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6.6%、0.4%、13.0%,毛利率分别约为51.4%、56.5%、57.3% [12][13] 业务结构:聚焦核心单品,跨境电商高增 - 公司业务结构具“大单品策略 + 全渠道布局 + 全球化扩张”特征,聚焦消费级市场,打造以Insta360 ONE X/R为代表的大单品,2019 - 2024年ONE X/R系列收入占消费级产品收入比例均值约80% [15] - 公司渠道布局均衡,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48.0%、52.0%,分六大类销售渠道,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经销是销售基本盘,2024年收入占比合计87.6%,第三方电商和大型商超渠道收入占比提升 [19][21]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2019 - 2024年均值约74.2%,2024年中国大陆、欧洲、美国、日韩收入占比分别为23.6%、23.4%、23.4%、7.8% [25] 行业:场景延伸市场扩容,国产厂商后来居上 市场规模:科技赋能智能影像,下游场景不断延伸 - 智能影像设备融合多种技术,功能强大,2010 - 2014年头部厂家推动行业发展,2017 - 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164.3亿元增长到364.7亿元,CAGR约14.3% [27] - 行业分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航拍无人机套件三大细分赛道,各赛道市场规模和增速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产品技术呈现微型化、个性化、增强软件技术趋势 [31][32][34] 竞争格局:国产厂商技术突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公司凭借技术创新提升份额,2023年全景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一、运动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二 [37] - 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靠拢,2023年公司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约67.2%;运动相机市场分散,2023年全球前三为GoPro、影石创新、大疆,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占领更多份额 [39] 竞争力:产品技术领先为基,全球市场布局为要 技术:秉承创新基因,技术优势领先 - 公司核心团队技术背景突出,创始人刘靖康组建核心研发部门,完善研发流程,2020 - 2024年研发费用率均值约12.4%,截至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57.7% [41] - 公司设立多维研发体系,截至2024年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形成全景图像采集拼接等多项核心技术 [43] 渠道:全球多元布局,覆盖核心用户 - 公司渠道布局全面,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48%、52%,各细分渠道各有侧重,积极拓展优质客户 [47] - 公司侧重海外市场,线下渠道覆盖全球60 + 国家和地区,产品在亚太地区销量和影响力快速增长 [48] 品牌:绑定垂直KOL,增强品牌势能 - 公司品牌“Insta360影石”口碑良好,屡获殊荣,2022年提出“Think Bold”口号,2019 - 2024年销售费用率均值约14.4%,品牌势能持续提升 [51] - 公司与垂直领域KOL深度合作,推出特色套餐打开细分市场,还举办品牌活动,布局社交媒体增强品牌美誉度 [55][56] 募投项目:建设自有产能,增加研发投入 - 公司本次IPO拟发行普通股不超过4100万股,募集4.64亿元,用于广东珠海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和广东深圳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7][59]
影石创新招股书梳理: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信达证券· 2025-05-23 1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业务高速增长,2019 - 2024 年营收 CAGR5 约 56.8%、归母净利润 CAGR5 约 77.6%,2025 年 2 月科创板 IPO 申请获批 [3][7] - 行业科技赋能,下游场景延伸,2023 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364.7 亿元,CAGR6 约 14.3%,国产厂商技术突围份额提升 [3] - 公司以产品技术领先为基础,全球市场布局为要点,具备技术、渠道、品牌优势,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3] - 公司本次 IPO 拟发行不超 4100 万股,募集 4.64 亿元用于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影石创新:智能影像龙头,创新驱动成长 - 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5 年成立于深圳,创始人刘靖康带领下创新影像技术,形成品牌和技术优势 [3][7] - 2019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CAGR5 约 56.8%、归母净利润 CAGR5 约 77.6%,2025 年 2 月科创板 IPO 申请获批 [3][7] - 公司产品创新驱动发展,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系列,以 1.0 - 1.5 年迭代频率打造 X 系列大单品,截至 2024 年 X 系列收入占比达 52.3%,还切入新场景 [9] - 公司产品分消费级、专业级、配件及其他三类,2024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86.6%、0.4%、13.0%,消费级及配件是收入支柱,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12][13] 业务结构:聚焦核心单品,跨境电商高增 - 公司业务结构具“大单品策略 + 全渠道布局 + 全球化扩张”特征,聚焦消费级市场,打造以 Insta360 ONE X/R 为代表的大单品,2019 - 2024 年 ONE X/R 系列收入占消费级产品收入均值约 80% [15] - 公司渠道布局均衡,截至 2024 年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 48.0%、52.0%,分六大类销售渠道,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经销是销售基本盘,第三方电商和大型商超渠道收入占比提升 [19][21]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2019 - 2024 年均值约 74.2%,2024 年中国大陆、欧洲、美国、日韩收入占比分别为 23.6%、23.4%、23.4%、7.8% [25] 行业:场景延伸市场扩容,国产厂商后来居上 市场规模:科技赋能智能影像,下游场景不断延伸 - 智能影像设备融合多种技术,实现更强大功能,2010 - 2014 年头部厂家推动行业发展,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由 2017 年 164.3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 364.7 亿元,CAGR 达 14.3% [27] - 行业分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航拍无人机套件三大细分赛道,各赛道市场规模和增速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产品技术呈现微型化、个性化、增强软件技术趋势 [31][32][34] 竞争格局:国产厂商技术突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公司凭借技术创新提升份额,2023 年全景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一、运动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二 [37] - 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靠拢,2023 年公司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约 67.2%;运动相机市场分散,公司有望凭借先进技术占领更多份额 [39] 竞争力:产品技术领先为基,全球市场布局为要 技术:秉承创新基因,技术优势领先 - 公司核心团队技术背景突出,创始人刘靖康重视研发,完善研发流程,研发费用率 2020 - 2024 年均值约 12.4%,截至 2024 年研发人员占比 57.7% [41] - 公司设立多维研发体系,截至 2024 年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 900 项,形成多项核心技术 [43] 渠道:全球多元布局,覆盖核心用户 - 公司渠道布局全面,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 48%、52%,各细分渠道各有侧重,积极拓展优质客户 [47] - 公司侧重海外市场,线下渠道覆盖全球 60 + 国家和地区,亚太地区销量和影响力快速增长 [48] 品牌:绑定垂直 KOL,增强品牌势能 - 公司品牌“Insta360 影石”口碑良好,屡获殊荣,2022 年提出“Think Bold”口号,2019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均值约 14.4%,巩固品牌美誉度 [51] - 公司与垂直 KOL 深度合作,推出特色套餐打开细分市场,举办品牌活动增强粘性,布局社交媒体宣传 [55][56] 募投项目:建设自有产能,增加研发投入 - 公司本次 IPO 拟发行普通股不超过 4100 万股,募集 4.64 亿元,用于广东珠海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 2025 年投产)和广东深圳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7]
康众医疗:工业/安检收入增长60%,打开成长新空间-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产品放量,工业/安检业务收入增长60%,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未来有望从单一部件供应商向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打开新增长空间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8、4.08、4.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17.3%、17.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4、0.44、0.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7%、29.7%、24.8%,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44、34、27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yoy + 8.90%),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yoy + 14.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06亿元(yoy + 513.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3亿元(yoy + 5.3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58亿元(yoy + 10.33%),归母净利润 - 0.03亿元(yoy - 380.74%) [1] - 2024年工业/安检业务实现收入6532万元(yoy + 59.97%),医疗业务实现收入2.24亿元(yoy - 1.45%);动态产品线2024年实现收入1.33亿元(yoy + 53.81%),静态产品收入下降14.02%到1.56亿元;境外收入为1.11亿元(yoy - 10.64%),境内市场实现1.78亿元营收(yoy + 24.11%) [2]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372万元,占营收比重为14.67% [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48、408、480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6.7%、17.3%、17.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4、44、5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91.7%、29.7%、24.8%;毛利率分别为40.8%、41.6%、41.9%;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3.8%、4.7%、5.6%;EPS(摊薄)分别为0.38、0.50、0.62元;市盈率P/E分别为44.40、34.23、27.42倍;市净率P/B分别为1.68、1.62、1.54倍 [3] 业务发展 - 2024年稳步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应用转化,口腔系列、工业安检系列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加强市场推广 [2] - 较高研发投入加快在束光器、球管、高压发生器等关键部件领域业务布局,增强关键零部件提供能力,推动智能DR解决方案、智能影像技术解决方案应用落地 [2] - 通过并购ISDI,切入CMOS高端应用领域 [2]
康众医疗(688607):工业、安检收入增长60%,打开成长新空间
信达证券· 2025-04-28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产品放量,工业/安检业务收入增长60%,2024年营收稳健增长,未来有望从单一部件供应商向智能影像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打开新增长空间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8、4.08、4.8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7%、17.3%、17.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34、0.44、0.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7%、29.7%、24.8%,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44、34、27倍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98亿元(yoy + 8.90%),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yoy + 14.5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06亿元(yoy + 513.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3亿元(yoy + 5.3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0.58亿元(yoy + 10.33%),归母净利润 - 0.03亿元(yoy - 380.74%) [1] 点评 - 新产品放量,工业/安检业务收入增长60%,2024年公司营收稳健增长,分行业看工业/安检业务收入6532万元(yoy + 59.97%),医疗业务收入2.24亿元(yoy - 1.45%);从产品结构看动态产品线收入1.33亿元(yoy + 53.81%),静态产品收入下降14.02%到1.56亿元;分区域看境外收入1.11亿元(yoy - 10.64%),境内市场营收1.78亿元(yoy + 24.11%) [2] - 增强关键零部件生产能力,转型为智能影像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研发费用达4372万元,占营收比重为14.67%,通过内研外购布局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链安全、降低成本、提升良率,推动公司转型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74|298|348|408|480| |增长率YoY %|33.8%|8.9%|16.7%|17.3%|1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5|18|34|44|55| |增长率YoY%|373.7%|14.5%|91.7%|29.7%|24.8%| |毛利率%|39.0%|39.5%|40.8%|41.6%|41.9%| |净资产收益率ROE%|1.8%|2.0%|3.8%|4.7%|5.6%| |EPS(摊薄)(元)|0.17|0.20|0.38|0.50|0.62| |市盈率P/E(倍)|97.49|85.12|44.40|34.23|27.42| |市净率P/B(倍)|1.75|1.74|1.68|1.62|1.54| [3]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广证恒生和方正证券研究所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工作超9年 [5]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工学学士,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医疗服务、CX0、生命科学上游、中药等细分领域 [5]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体外诊断、ICL等领域研究 [5]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CPA(专业阶段),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中药、医药商业&药店、疫苗 [5]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创新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