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影像技术

搜索文档
大疆、影石 跨界竞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9 19:20
公司动态 - 大疆宣布将于7月31日发布全景相机产品"Osmo 360",海外单机售价759澳元(约合人民币3588元),支持8K 30fps视频拍摄,加装电池延长杆后续航可达180分钟 [2][3] - 影石发布消费级无人机品牌"影翎Antigravity",计划推出全球首款全景无人机,可拍摄8K全景视频,机身重量小于249g,内置负载检测机制以规避非法改装风险 [2][4] - 大疆首款扫地机器人"DJI ROMO"将于8月6日发布,采用扫拖一体设计和纯视觉方案 [2] 市场格局 - 大疆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达70%,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约48.5亿美元(人民币348亿元) [7] - 影石在全景相机全球市场占有率67.2%,2023年全球零售市场规模50.3亿元 [4] - 中研普华预计全景相机市场2027年将突破78.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汇睿咨询预计无人机市场2030年前年复合增长率21.25% [6] 产品对标 - 大疆Osmo 360与影石旗舰X5全景相机直接对标:X5售价3798元、8K画质、续航208分钟,Osmo 360售价3588元、8K画质、续航180分钟 [3] - 影石无人机技术布局始于五年前,2022年推出适配无人机的全景相机,2024年5月取得两项无人机技术专利 [3] 战略动机 - 影石创始人称入局无人机决策基于使命愿景、未满足的客户需求及业务成长性,认为无人机品类需用户共创 [4][5] - 行业分析指出,双方跨界是为构建"影像生态护城河",基于核心技术向邻近智能硬件品类扩张 [5] 技术影响 - 竞争将加速8K全景视频标准普及、AI一键编辑功能成熟,并推动上游供应链(相机模组、电机、电池)技术升级 [12] - 无人机与扫地机器人共享智能影像技术,竞争促使行业持续投入研发 [11] 行业生态 - 龙头企业跨界体现深圳智能硬件领域的科创溢出效应,推动核心技术迭代和全球高端制造竞争力 [9][10][13] - 创新产品如全景无人机将拓宽应用场景(运动、旅行、VLOG),催生内容创作者生态 [12]
影石创新上市超募12.8亿首日涨274% 首季现金流变脸
中国经济网· 2025-06-11 15:45
上市概况 - 影石创新于6月11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775SH,开盘价182元,收盘价177元,涨幅27444%,成交额3739亿元,振幅4840%,换手率6980%,总市值70977亿元 [1] - 公司专注于全景相机、运动相机等智能影像设备研发,技术体系包括全景技术、防抖技术、AI影像处理技术、计算摄影技术 [1] 股权结构 - 发行前控股股东北京岚锋创视持股299376%,一致行动人岚沣管理持股40667% [1] - 实际控制人刘靖康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支配340043%表决权,间接持股298891%,其配偶潘瑶间接持股000022% [2] 发行与募资 - 发行41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022%,发行价4727元/股,募资总额193807万元,净额17477661万元,超原计划12839908万元 [3] - 募投项目包括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1954330万元)和深圳研发中心(2683423万元),总投资4637753万元 [4] - 发行费用1903039万元,其中保荐承销费1583475万元 [4]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411336万元、36363923万元、55741256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073340万元、8295751万元、9947491万元 [6] - 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543215万元、7620922万元、11718533万元 [7] - 2025年1-3月营业收入13550334万元(同比+4070%),净利润1763493万元(同比-25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811227万元(同比-169278%) [8]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32142800-38147500万元(同比+3238%-5710%),净利润4943500-5832200万元(同比-465%-1249%) [9] 战略配售 - 初始与最终战略配售数量均为820万股,占发行总量20%,保荐人中信证券跟投主体中证投资获配1269303股(310%),金额5999995281元 [5][6]
影石创新招股书梳理: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20250523
信达证券· 2025-05-23 1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业务高速增长,2019 - 2024年营收CAGR5约56.8%、归母净利润CAGR5约77.6%,2025年2月科创板IPO申请获批 [3][7] - 行业科技赋能,下游场景延伸,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364.7亿元,CAGR6约14.3%,国产厂商技术突围份额提升 [3] - 公司以产品技术领先为基础,全球市场布局为要点,具备技术、渠道、品牌优势,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3] - 公司本次IPO拟发行不超4100万股,募集4.64亿元用于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影石创新:智能影像龙头,创新驱动成长 - 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5年成立于深圳,创始人刘靖康带领下创新影像技术,形成品牌和技术优势 [3][7] - 201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5约56.8%、归母净利润CAGR5约77.6%,2025年2月科创板IPO申请获批 [3][7] - 公司产品创新驱动发展,推出多个消费级产品系列,以1.0 - 1.5年迭代频率打造X系列大单品,截至2024年X系列收入占比达52.3%,还切入新场景 [9] - 公司产品分消费级、专业级、配件及其他三类,2024年消费级、专业级、配件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86.6%、0.4%、13.0%,毛利率分别约为51.4%、56.5%、57.3% [12][13] 业务结构:聚焦核心单品,跨境电商高增 - 公司业务结构具“大单品策略 + 全渠道布局 + 全球化扩张”特征,聚焦消费级市场,打造以Insta360 ONE X/R为代表的大单品,2019 - 2024年ONE X/R系列收入占消费级产品收入比例均值约80% [15] - 公司渠道布局均衡,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48.0%、52.0%,分六大类销售渠道,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经销是销售基本盘,2024年收入占比合计87.6%,第三方电商和大型商超渠道收入占比提升 [19][21]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2019 - 2024年均值约74.2%,2024年中国大陆、欧洲、美国、日韩收入占比分别为23.6%、23.4%、23.4%、7.8% [25] 行业:场景延伸市场扩容,国产厂商后来居上 市场规模:科技赋能智能影像,下游场景不断延伸 - 智能影像设备融合多种技术,功能强大,2010 - 2014年头部厂家推动行业发展,2017 - 2023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从164.3亿元增长到364.7亿元,CAGR约14.3% [27] - 行业分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航拍无人机套件三大细分赛道,各赛道市场规模和增速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产品技术呈现微型化、个性化、增强软件技术趋势 [31][32][34] 竞争格局:国产厂商技术突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公司凭借技术创新提升份额,2023年全景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一、运动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二 [37] - 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靠拢,2023年公司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约67.2%;运动相机市场分散,2023年全球前三为GoPro、影石创新、大疆,公司有望凭借技术占领更多份额 [39] 竞争力:产品技术领先为基,全球市场布局为要 技术:秉承创新基因,技术优势领先 - 公司核心团队技术背景突出,创始人刘靖康组建核心研发部门,完善研发流程,2020 - 2024年研发费用率均值约12.4%,截至2024年研发人员占比57.7% [41] - 公司设立多维研发体系,截至2024年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900项,形成全景图像采集拼接等多项核心技术 [43] 渠道:全球多元布局,覆盖核心用户 - 公司渠道布局全面,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48%、52%,各细分渠道各有侧重,积极拓展优质客户 [47] - 公司侧重海外市场,线下渠道覆盖全球60 + 国家和地区,产品在亚太地区销量和影响力快速增长 [48] 品牌:绑定垂直KOL,增强品牌势能 - 公司品牌“Insta360影石”口碑良好,屡获殊荣,2022年提出“Think Bold”口号,2019 - 2024年销售费用率均值约14.4%,品牌势能持续提升 [51] - 公司与垂直领域KOL深度合作,推出特色套餐打开细分市场,还举办品牌活动,布局社交媒体增强品牌美誉度 [55][56] 募投项目:建设自有产能,增加研发投入 - 公司本次IPO拟发行普通股不超过4100万股,募集4.64亿元,用于广东珠海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和广东深圳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7][59]
影石创新招股书梳理: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信达证券· 2025-05-23 10: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业务高速增长,2019 - 2024 年营收 CAGR5 约 56.8%、归母净利润 CAGR5 约 77.6%,2025 年 2 月科创板 IPO 申请获批 [3][7] - 行业科技赋能,下游场景延伸,2023 年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 364.7 亿元,CAGR6 约 14.3%,国产厂商技术突围份额提升 [3] - 公司以产品技术领先为基础,全球市场布局为要点,具备技术、渠道、品牌优势,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红利 [3] - 公司本次 IPO 拟发行不超 4100 万股,募集 4.64 亿元用于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 [3][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智能影像技术先驱,产品创新驱动成长 影石创新:智能影像龙头,创新驱动成长 - 公司是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龙头,2015 年成立于深圳,创始人刘靖康带领下创新影像技术,形成品牌和技术优势 [3][7] - 2019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 CAGR5 约 56.8%、归母净利润 CAGR5 约 77.6%,2025 年 2 月科创板 IPO 申请获批 [3][7] - 公司产品创新驱动发展,推出多款消费级产品系列,以 1.0 - 1.5 年迭代频率打造 X 系列大单品,截至 2024 年 X 系列收入占比达 52.3%,还切入新场景 [9] - 公司产品分消费级、专业级、配件及其他三类,2024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 86.6%、0.4%、13.0%,消费级及配件是收入支柱,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 [12][13] 业务结构:聚焦核心单品,跨境电商高增 - 公司业务结构具“大单品策略 + 全渠道布局 + 全球化扩张”特征,聚焦消费级市场,打造以 Insta360 ONE X/R 为代表的大单品,2019 - 2024 年 ONE X/R 系列收入占消费级产品收入均值约 80% [15] - 公司渠道布局均衡,截至 2024 年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 48.0%、52.0%,分六大类销售渠道,官方商城、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下经销是销售基本盘,第三方电商和大型商超渠道收入占比提升 [19][21] - 公司境外收入占比高,2019 - 2024 年均值约 74.2%,2024 年中国大陆、欧洲、美国、日韩收入占比分别为 23.6%、23.4%、23.4%、7.8% [25] 行业:场景延伸市场扩容,国产厂商后来居上 市场规模:科技赋能智能影像,下游场景不断延伸 - 智能影像设备融合多种技术,实现更强大功能,2010 - 2014 年头部厂家推动行业发展,全球手持智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由 2017 年 164.3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 364.7 亿元,CAGR 达 14.3% [27] - 行业分运动相机、全景相机、航拍无人机套件三大细分赛道,各赛道市场规模和增速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扩展,产品技术呈现微型化、个性化、增强软件技术趋势 [31][32][34] 竞争格局:国产厂商技术突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公司凭借技术创新提升份额,2023 年全景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一、运动相机市占率全球第二 [37] - 全景相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靠拢,2023 年公司全球消费级全景相机市占率约 67.2%;运动相机市场分散,公司有望凭借先进技术占领更多份额 [39] 竞争力:产品技术领先为基,全球市场布局为要 技术:秉承创新基因,技术优势领先 - 公司核心团队技术背景突出,创始人刘靖康重视研发,完善研发流程,研发费用率 2020 - 2024 年均值约 12.4%,截至 2024 年研发人员占比 57.7% [41] - 公司设立多维研发体系,截至 2024 年拥有境内外授权专利 900 项,形成多项核心技术 [43] 渠道:全球多元布局,覆盖核心用户 - 公司渠道布局全面,线上线下收入占比分别为 48%、52%,各细分渠道各有侧重,积极拓展优质客户 [47] - 公司侧重海外市场,线下渠道覆盖全球 60 + 国家和地区,亚太地区销量和影响力快速增长 [48] 品牌:绑定垂直 KOL,增强品牌势能 - 公司品牌“Insta360 影石”口碑良好,屡获殊荣,2022 年提出“Think Bold”口号,2019 - 2024 年销售费用率均值约 14.4%,巩固品牌美誉度 [51] - 公司与垂直 KOL 深度合作,推出特色套餐打开细分市场,举办品牌活动增强粘性,布局社交媒体宣传 [55][56] 募投项目:建设自有产能,增加研发投入 - 公司本次 IPO 拟发行普通股不超过 4100 万股,募集 4.64 亿元,用于广东珠海智能影像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预计 2025 年投产)和广东深圳影石创新深圳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