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系统

搜索文档
首个超声工厂!GE医疗持续加码
思宇MedTech· 2025-07-03 16:59
近日,医疗科技巨头 GE医疗(GE Healthcare) 宣布与埃及卫生和人口部以及埃及统一采购管理局(UPA)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将在埃及建设中东和非洲地区 首个集超声系统及MRI设备生产于一体的制造工厂 。 新 工厂位于 埃及第六十月城(6th of October City) ,占地约25,000平方米,项目已于2025年6月正式启动,并受 到埃及政府的高度关注。 根据GE医疗发布的信息,工厂将专注于超声系统的本地化组装和技术转移,并计划逐步导入MRI设备生产。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约2,500台超声设备以及40至50台MRI系统,用以满足埃及国内及周边地区对医 疗设备不断增长的需求。 GE医疗非洲区总经理穆罕 默德·哈伦(Mohamed Haroun) 表示,本地人才储备将是工厂长期可持续运营的核 心,公司将投入大量资源以确保生产线符合国际标准。 招商通知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 # 合作细节与工厂规划 此次合作不仅涉及产能建设,还包括与埃及当地企业Al Safi集团的资本合作。Al Safi集团旗下子公司将为项目 提供本地化投资支持,而埃及统一采购管理局则将在设备 ...
EuroPCR 观察:两项突破性技术瞄准心血管“功能重建”
思宇MedTech· 2025-06-09 17:25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动态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骨科大会、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1][32] 心血管治疗突破性技术 - Elixir Medical的DynamX冠脉生物适配器和Cardiawave的Valvosoft超声系统在EuroPCR 2025上获得关注 [2] - 两款产品核心理念是恢复器官自然功能而非机械替代 [2] DynamX冠脉生物适配器技术特点 - 由3个71μm钴铬螺旋金属支架组成,通过生物可吸收聚合物涂层连接 [5] - 聚合物涂层6个月内完全吸收,释放"解锁"元件使支架分离,允许血管恢复搏动 [5] - 使用5μg/mm支架长度的诺沃利单抗药物涂层,聚合物涂层厚度<3μm [8] - 已获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证 [8] DynamX临床试验数据 - BIOADAPTOR RCT试验显示1年靶病变失败率1.9% vs 对照组5.5%(p=0.046)[13] - 在左前降支血管中TLF降低78%(1.9% vs 8.7%)[13] - 24个月数据显示晚期管腔缩窄仅0.08mm,血管面积增加3% [17] - INFINITY-SWEDEHEART试验显示在复杂PCI患者中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率 [15] Valvosoft超声系统技术特点 - 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非侵入性治疗主动脉瓣狭窄 [16] - 通过微裂作用软化钙化组织,无需手术开胸或植入人工瓣膜 [16] - 已完成2项首次人体试验(共40名患者)[21] - 正在欧洲进行关键性研究以获取CE认证 [19] Valvosoft临床效果 - 治疗后主动脉瓣开口面积显著增加,平均跨瓣压差降低 [27] - 85%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或稳定 [27] - 治疗后30天内91%患者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27] - 未发现脑血管异常情况 [22] Elixir Medical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 [26] - 专注于药物洗脱支架、完全可吸收支架和药物洗脱生物适配器系统 [26] - 产品已在香港、马来西亚、欧洲等地应用,香港专家已完成超百例DynamX植入 [28] - 其他产品包括DESolve系列完全可吸收支架(2013年获CE认证)和LithiX HC-IVL系统 [30] Cardiawave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法国 [31] - 专注于非侵入性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 [31] - 核心产品Valvosoft用于治疗严重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 [31] - 预计2026-2027年获得CE认证并进入美国市场 [25]
迈瑞医疗(300760):2025年拐点已现 看好业绩修复
新浪财经· 2025-05-26 18:36
国内业务分析 - 2024年国内业务受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减少及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导致常规招标延误等因素影响出现短期下滑 [1] - 从2025Q1开始地方专项债尤其是医疗专项债的恢复以及医疗设备月度招标情况改善有望推动国内业务迎来拐点 [1] - 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产品市场规模在报告期内出现大幅度下滑 [2] 国际业务表现 - 海外高端客户群持续突破、本地化平台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推动国际业务增长 [1] - 发展中国家和欧洲市场表现强劲带动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1]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在国际市场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2] - 体外诊断业务在国际市场同比增长超过30%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并完成2套MT 8000流水线装机 [2] - 医学影像业务在国际市场同比增长超过15%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上市首年收入超4亿元 [3] 产品线表现 -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1.1%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过30% [2] - 体外诊断产线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8%首次超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其中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过30% [2] - 化学发光业务国内排名首次进入前三生化业务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15% [2] - 医学影像产线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6%其中国内超声业务市场占有率首次超过30%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占比达六成 [3] 盈利能力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3.1%同比下降3.0pct销售净利率为32.0%同比下降1.2pct [4]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9pct管理费用率持平财务费用率提升1.4pct研发费用率提升0.2pct [4]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3亿元同比增长12.4%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102.8%同比提升明显 [4] - 高端产品及高端市场占比提升有望推动2025-2027年盈利能力小幅提升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10.61、12.10、13.9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1.86倍 [5] - 全球医疗新基建浪潮、海外及高端市场拓展、新兴业务发展将支撑公司稳定增长 [5]
迈瑞医疗更新报告:2025年拐点已现,看好业绩修复
浙商证券· 2025-05-26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等因素对公司国内业务带来短期影响 2025年有望迎来拐点 海外市场未来几年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望不断提升 看好公司中长期稳步发展 [1] - 随着全球医疗新基建浪潮带来需求释放、公司海外及高端市场拓展加速、新兴业务拓展打开成长天花板 2025 - 2027年公司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5] 业务拆分及亮点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 - 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1.1% 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 国际业务同比双位数增长 [2] - 国内市场受地方财政等因素影响 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大幅下滑 国际市场产品竞争力达世界一流 加速渗透高端客户群 [2] 体外诊断产线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8% 收入体量首次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 [3] - 国内化学发光业务市场排名首次国内第三 生化业务市场占有率首次超15%且持续提升 国际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渗透加快 2024年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 完成2套MT 8000装机 预计今年海外装机放量 [3] 医学影像产线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6%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15% 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上市首年超4亿元收入 [3] - 国内超声业务持平 市场占有率首次超30% 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占国内超声收入比重六成 国际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有望打开海外高端市场 [3]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及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3.1% 同比下降3.0pct 销售净利率为32.0% 同比下降1.2pct [4] 期间费用率 - 20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9pct 管理费用率同比持平 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4pct 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pct [4]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3亿元 YOY 12.4% 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为102.8% 同比提升明显 [4] 展望 - 2025 - 2027年公司盈利能力有小幅提升趋势 经营费用率有望维持相对稳定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10.61、12.10、13.97元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1.86倍 [10] 财务摘要 营业收入 - 2024年为367.26亿元 2025 - 2027E分别为403.32亿、457.63亿、524.97亿元 增速分别为5.14%、9.82%、13.46%、14.72% [12] 归母净利润 - 2024年为116.68亿元 2025 - 2027E分别为128.60亿、146.65亿、169.43亿元 增速分别为0.74%、10.21%、14.04%、15.53% [12] 每股收益 - 2024 - 2027E分别为9.62、10.61、12.10、13.97元 [12] P/E - 2024 - 2027E分别为24.10、21.86、19.17、16.60倍 [12]
迈瑞医疗(300760):更新报告:2025年拐点已现,看好业绩修复
浙商证券· 2025-05-26 17: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国内业务受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减少、医疗设备更新项目延误等因素影响,但2025年有望迎来拐点;海外市场因高端客户群突破、本地化平台能力完善、收入均衡分布,未来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有望提升,中长期发展确定性高 [1] - 随着全球医疗新基建带来需求释放、公司海外及高端市场拓展加速、新兴业务打开成长天花板,2025 - 2027年公司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5] 业务拆分及亮点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线 - 2024年收入同比减少11.1%,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际业务同比双位数增长 [2] - 国内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监护仪等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大幅下滑;国际市场产品竞争力达世界一流水平,加速渗透高端客户群 [2] 体外诊断产线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0.8%,收入体量首次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 [3] - 国内化学发光业务市场排名首次国内第三,生化业务市场占有率首次超15%且持续提升;国际海外中大样本量客户渗透速度加快,2024年突破115家海外第三方连锁实验室,完成2套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装机,预计今年海外装机逐步放量 [3] 医学影像产线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6%,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15%,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上市首年实现超4亿元收入 [3] - 国内超声业务市场环境艰难下持平,市场占有率首次超30%,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占国内超声收入比重达六成;国际超高端超声Resona A20短期内未对海外收入贡献大,但有望打开海外高端市场 [3] 盈利能力分析 毛利率及净利率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63.1%,同比下降3.0pct,销售净利率为32.0%,同比下降1.2pct [4] 期间费用率 - 2024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9pct,管理费用率同比持平,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4pct,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2pct [4] 经营性现金流 - 2024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24.3亿元,YOY 12.4%,占经营活动净收益比例为102.8%,同比提升明显 [4] 展望 - 2025 - 2027年,公司高端产品及高端市场占比提升、平台属性显现,盈利能力有小幅提升趋势,经营费用率有望维持稳定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为10.61、12.10、13.97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1.86倍 [10] 财务摘要 营业收入 - 2024年为367.26亿元,2025E - 2027E分别为403.32亿、457.63亿、524.97亿元,增速分别为9.82%、13.46%、14.72% [12] 归母净利润 - 2024年为116.68亿元,2025E - 2027E分别为128.60亿、146.65亿、169.43亿元,增速分别为10.21%、14.04%、15.53% [12] 每股收益 - 2024 - 2027E分别为9.62、10.61、12.10、13.97元 [12] P/E - 2024 - 2027E分别为24.10、21.86、19.17、16.60倍 [12]
迈瑞医疗: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国内市场蓄势待发,海外业务高歌猛进-20250522
开源证券· 2025-05-22 22:23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招采逐步恢复,国内经营拐点将至,公司实施积极分红政策,虽下调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但地方专项债增长、院端招采恢复,国内业务有望复苏,海外高端市场持续拓展,收入比重有望提升,故维持买入评级 [4][5] 公司财务情况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营收367.26亿元(+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4%),扣非归母净利润114.42亿元(+0.07%);2025Q1营收82.37亿(-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16.81%),环比改善显著 [5]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1/148.7/171.4亿元(原值167.3/199.9亿元),EPS分别为10.7/12.3/14.1元,对应P/E分别为20.6/17.9/15.5倍 [5] 费用率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4.38%(-1.95pct),管理费用率4.36%(持平),研发费用率9.98%(+0.05pct) [5] 分红 - 2024和2025中期分别分红6.79亿和17.10亿,股利支付率分别为6%和65% [5] 各业务板块表现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35.57亿元(-11.11%),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际业务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5] 体外诊断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37.65亿元(+10.82%),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化学发光业务市占率首次实现国内第三,生化业务市占率超15%;IVD仪器装机节奏较快,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全年装机近190套,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达1800台,近六成为高速机 [5] 医学影像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74.98亿元(+6.60%),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4亿元,随着该型号在海外陆续上市,有望推动海外市占率逐步提升 [5] 公司转型与发展 - 完成“设备+IT+AI”系统搭建,通过“三瑞”生态与设备融合创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医疗机构提供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外高端客户群积累大量成熟案例,2024年公司高端战略客户贡献收入占国际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4%,加速向数智化生态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升级 [6]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等项目呈现不同变化趋势 [9] 利润表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净利润等项目有相应增长或变化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有不同表现 [9]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9]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每股净资产等在2023 - 2027年有不同数值 [9] 估值比率 - P/E、P/B、EV/EBITDA等估值指标在2023 - 2027年有相应变化 [9]
开源晨会-20250522
开源证券· 2025-05-22 22:13
核心观点 - 财政数据验证经济状态和政策取向,宽财政发力推动经济回升,债市或迎来“自我校正”;迈瑞医疗国内业务复苏在望、海外业务优异,维持“买入”评级;力生制药子公司获分红夯实地位,上调盈利预测并维持“买入”评级;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兑现创新价值,维持盈利预测和“买入”评级 [9][10][14] 市场表现 - 展示沪深300及创业板指数近1年走势 [2] - 列出昨日涨跌幅前五行业,银行涨幅1.000%居首,石油石化跌幅-0.229%居末 [3] - 列出昨日涨跌幅后五行业,美容护理跌幅-2.026%居首,房地产跌幅-1.390%居末 [4] 总量研究 财政数据情况 - 收入端:2025年4月非税收入增速1.66%为近一年最低,税收收入增速1.91%转正,土地出让收入增速4.27%为2021年以来最高 [7] - 支出端:2025年4月一般财政支出增速5.8%高于全年计划目标,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45%为2022年以来最高 [8] 财政与经济关系 - 宽财政政策发力推动经济正常化和回升,企业营商环境改善;后续财政支出力度或加速 [9] 债市分析 - 当前债市隐含20 - 50bp降息预期,后续经济改善债市或自我校正,收益率上行;央行或推动长端收益率上行,后续央行再次降息概率低,债市有望回归合理水平 [10][12] 行业公司 迈瑞医疗 - 财务情况:2024和2025中期分别分红6.79亿和17.10亿;2024年营收367.26亿元(+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4%);2025Q1营收82.37亿(-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16.81%),环比改善 [14] - 业务表现: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中微创外科和国际业务增长好;体外诊断业务成最大板块,国际业务增长超30%,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医学影像业务国际业务增长超15%,超高端超声系统表现佳 [15] - 发展战略:完成“设备+IT+AI”系统搭建,向数智化生态方案商转型升级,高端战略客户收入占比提升 [16] 力生制药 - 分红情况:全资子公司中央药业获参股公司天士力生物现金分红30,375万元,计入2025年投资收益 [18] - 业绩情况:2024年营收13.36亿元,同比+15.88%;2025Q1收入3.70亿元,同比+1.37% [20] - 业务布局:产品集群贡献稳定收入,聚焦“产业经营+资本运作”战略,构建产业格局,开展CMO/CDMO服务 [20] 三生制药 - 合作情况:与辉瑞就SSGJ - 707达成协议,获12.5亿美元首付款、最高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辉瑞认购1亿美元普通股 [21] - 研发情况:SSGJ - 707临床数据优异,获突破性治疗认定并开展III期临床;其他在研产品NDA获受理 [22] - 存量业务:特比澳等存量品种增长稳定,合作项目有望提升业绩 [22]
迈瑞医疗(300760):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国内市场蓄势待发,海外业务高歌猛进
开源证券· 2025-05-22 2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招采逐步恢复,国内经营拐点将至,虽下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但地方医疗卫生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院端招采稳步恢复,国内业务复苏有望;海外高端市场持续拓围,海外收入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日期为2025年5月22日,当前股价226.67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51.60/206.80元,总市值2748.24亿元,流通市值2748.19亿元,总股本12.12亿股,流通股本12.1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9.21% [1] 分红与业绩情况 - 2024和2025中期分别分红6.79亿和17.10亿,股利支付率分别为6%和65%;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7.26亿元(+5.14%),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4.42亿元(+0.07%);2025Q1实现营收82.37亿(-12.12%),归母净利润26.29亿(-16.81%),环比改善显著 [5]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用率14.38%(-1.95pct),管理费用率4.36%(持平),研发费用率9.98%(+0.05pct) [5]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5.57亿元(-11.11%),其中微创外科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际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同比双位数增长 [5] - 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7.65亿元(+10.82%),其中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同比增长超30%;国内化学发光业务市占率首次国内第三,生化业务市占率超15%;IVD仪器装机节奏较快,MT 8000全实验室智能化流水线全年装机近190套,化学发光仪器装机达1800台,近六成为高速机 [5] - 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4.98亿元(+6.60%),其中国际医学影像业务同比增长超15%,超高端超声系统Resona A20上市首年实现超4亿元收入,有望推动海外市占率逐步提升 [5] 数智化转型情况 - 公司完成“设备+IT+AI”系统搭建,通过“三瑞”生态与设备融合创新,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医疗机构提供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外高端客户群积累大量成熟案例,2024年公司高端战略客户贡献收入占国际收入的比例提升至14%,加速向数智化生态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升级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 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4,932 | 36,726 | 40,432 | 46,388 | 53,322 | | YOY(%) | 15.0 | 5.1 | 10.1 | 14.7 | 14.9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1,582 | 11,668 | 12,913 | 14,869 | 17,143 | | YOY(%) | 20.6 | 0.7 | 10.7 | 15.1 | 15.3 | | 毛利率(%) | 64.2 | 63.1 | 63.7 | 63.6 | 63.5 | | 净利率(%) | 33.2 | 31.8 | 31.9 | 32.1 | 32.1 | | ROE(%) | 34.7 | 28.8 | 24.1 | 22.6 | 21.4 | | EPS(摊薄/元) | 9.55 | 9.62 | 10.65 | 12.26 | 14.14 | | P/E(倍) | 23.0 | 22.8 | 20.6 | 17.9 | 15.5 | | P/B(倍) | 8.0 | 7.4 | 5.5 | 4.4 | 3.5 |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如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8]
“千亿产业新势能”之医疗器械篇: 联合攻关、链式发展 深圳医疗器械“南研发、北创造”密码
证券时报· 2025-05-16 01:41
深圳高端医疗器械产业概况 - 深圳医疗器械2023年产值达990亿元,占全国约10%,出口占比近10%,位居全国中大城市首位 [1] - 规划到2025年全市医疗器械营业收入达2000亿元 [1] - 产业集群形成"南研发、北创造"布局:南山区为总部引领区,坪山区为智造催化区,龙华区为高端制造承载区,光明区为创新先行区 [12] 脑机接口技术突破 - 睿瀚医疗研发全球首套商业化脑机接口手部康复机器人系统,拥有专利软著超100项,发明专利超30项 [3] - 产品通过深圳本地供应链实现核心部件国产化,手指电机组件成本降至进口产品的1/3 [3] - 已进入全国100多家医院,累计治疗数万名患者,2021年获乐普医疗战略控股 [4] 产业链协同创新 -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合上下游企业攻克医疗设备专用芯片、医学影像关键部件等十余项"卡脖子"技术 [6] - 成功研制联影5T人体全身医学磁共振成像系统,突破超高场人体全身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6] - 心脑血管植入式支架用镍钛超弹合金毛细管实现量产,高端医用分离膜材料完成实验室研发 [7] 细分领域国产替代 - 迈瑞医疗耗时8年研发超高端超声系统昆仑Resona A20,可检测<5毫米肝脏肿瘤,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升级 [8] - 理邦仪器2013年推出国内首款干式血气分析仪i15打破国际垄断,2024年新一代湿式血气分析仪i500实现"从0到1"突破 [9] - 新型传感器基底材料研发促进国产血气产业发展,并延伸至大气监测、水质监测等新场景 [10] 产业支持政策 - 深圳市设立5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专注医药器械、细胞与基因等领域 [12] - 发布《深圳市全链条支持医药和医疗器械发展若干措施》,从源头创新到审评审批给予全链条支持 [13] - 坪山区通过提供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载体,解决企业用地紧张问题 [11]
迈瑞医疗:2025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快速增长,国内业务有望逐季改善-20250515
国信证券· 2025-05-15 2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业绩环比快速增长,国内业务有望逐季改善,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4.11/141.03/161.88亿,同比增速6.4%/13.6%/14.8%,当前股价对应PE为22.7/19.9/17.4x [1][3][33][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7.26亿元(+5.1%),归母净利润116.68亿元(+0.7%);单四季度营收72.4亿元(-5.1%),归母净利润10.3亿元(-41.0%);2025Q1营收82.37亿(-12.1%),归母净利润26.29亿(-16.8%),环比改善明显,国内业务环比24Q4增长50%以上 [1][9] - 2024年国内市场收入202.92亿元(-5.1%),海外市场收入164.34亿元(+21.3%),国际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约45%,国际高端战略客户贡献收入占国际收入比例提升至14% [24] 业务板块 - 2024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营收135.57亿(-11.1%),微创外科业务增长超30%,国内医疗新基建待释放市场空间超200亿,国际业务有望长期平稳快速增长 [2][12][16] - 体外诊断业务收入137.65亿(+10.82%),首次位列第一,国际业务同比增长超30%,化学发光业务国内排第三,生化业务市占率超15%且持续提升,海外装机有望放量 [2][17] - 医学影像业务营收74.98亿(+6.60%),国内超声业务市占率超30%,高端及超高端型号占国内超声收入比重达六成,将加大海外高端市场覆盖 [2][18] - 并购的惠泰医疗实现并表收入14.39亿,收入占比约3.9% [2][12] 财务指标 - 2024年毛利率63.11%(经追溯调整-1.07pp),销售费用率14.38%(经追溯调整+0.04pp),管理费用率4.36%(同比持平),研发费用率9.98%(+0.16pp),财务费用率 - 1.09%(+1.36pp),销售净利率31.97%(-1.18pp);2025Q1毛利率62.53%(-3.43pp),净利率32.69%(-1.04pp),均环比改善 [3][25]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24.3亿(+12.38%),经营性现金流与归母净利润比值为107%,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177.11亿 [27] 数智化进展 - 截至2024年末,“瑞智联”生态系统国内装机医院超千家,2024年新增项目超600个,新增三甲医院超350家;“迈瑞智检”实验室解决方案全国近590家医院装机,约80%为三级医院,2024年新增装机380家;“瑞影云++”项目覆盖全国,累计装机超15,600套,2024年新增装机近5,000套 [30] - 2024年12月,迈瑞发布启元重症医疗大模型,实现AI系统对临床诊疗思维深度内化 [30]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932|36,726|39,766|44,963|51,218| |(+/-%)|15.0%|5.1%|8.3%|13.1%|13.9%| |净利润(百万元)|11582|11668|12411|14103|16188| |(+/-%)|20.6%|0.7%|6.4%|13.6%|14.8%| |每股收益(元)|9.55|9.62|10.24|11.63|13.35| |EBIT Margin|34.6%|33.3%|33.7%|34.2%|34.6%| |净资产收益率(ROE)|35.0%|32.5%|30.9%|31.2%|31.9%| |市盈率(PE)|24.3|24.1|22.7|19.9|17.4| |EV/EBITDA|22.8|21.9|20.7|18.2|16.0| |市净率(PB)|8.50|7.84|6.99|6.23|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