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力
icon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下降 东软载波8.88亿元投资大湾区智能电力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21:00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下降13.3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为-2444.76万元,同比下滑191.1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扣非净利润为-2772.08万元,同比降幅达236.29% [1] - 年初至9月末累计营业收入7.04亿元,同比下降10.59% [1] - 年初至9月末累计净利润-1092.30万元,同比下降113% [1] - 年初至9月末累计扣非后净利润-2233.73万元,同比下降133.5% [1] 业绩变动核心原因 - 核心原因是电力线载波通信系列产品营业收入下降 [1] - 通信单元领域进入阶段性调整,市场招标规模收缩 [1] - 行业竞争加剧,参与通信单元及相关产品竞争的厂商数量增多 [1] - 国网智能融合终端新标准落地,新规格产品需完成技术适配与测试,拖延了终端类产品供货节奏 [1] 公司应对措施与新业务进展 - 优先梳理通信单元未交付订单的检测与交付流程,加快订单转化为营收 [2] - 智能电表业务成为增长点,2025年中标金额同比大幅增长 [2] - 在智能融合终端领域,同步推进新规格产品送检与市场投标,三季度已实现中标 [2] - 主动拓展能源互联网相关产品线,参与多地区招标,降低单一业务依赖 [2] 大湾区智能电力装备创新谷项目 - 项目由二级全资子公司广东东软载波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建设主体 [2] - 项目选址于佛山市南海区,地块面积为260.0803亩 [2] - 项目计划工期为五年,总投资约8.88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有资金及贷款融资 [2] -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产业用房、配套用房、设施用房及基础设施 [2] 项目战略意义与预期影响 - 深化华南市场布局,使公司更贴近华南地区客户,提升市场占有率 [2] - 推进"双总部"战略落地,采用"青岛研发+南海智造"的协同模式 [3] - 创新谷将聚焦新能源、储能技术及智能电网三大战略赛道 [3] - 项目将建设集研发、制造、智慧能源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基地,并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样板 [3] - 预计将吸引相关领域优质企业集聚,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完善产业链生态 [3]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发布
搜狐财经· 2025-07-27 22:21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发布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正式发布,旨在打通电力AI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1] - 基地已与中国华电、华能、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百度等19家企业及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 [1] - 预计到2027年将形成超10大类典型行业应用场景的中试成果,服务超150家AI上下游企业,实现AI应用市场规模年均增长25% [1] 中试基地功能与价值 - 中试基地提供测试认证、成果转化、产品开发、生态支撑等多元服务,解决电力AI行业科研成果与实际应用脱节问题 [3] - 基地搭建电网数字孪生仿真环境,企业可在逼真场景中训练验证AI技术并快速迭代,实现从基础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闭环 [3] - 基地聚焦解决电力行业共性应用瓶颈的技术成果,建立测试验证机制为新技术提供客观权威检测认定 [5] 中试基地运营模式 - 基地采用开放协同的行业生态模式:政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研究院负责运营管理,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电网企业落地应用场景 [5] - 通过吸引电力产业链上下游共建,促进数据、算力、算法模型等创新要素开放流动,让各类参与者受益 [5] - 基地采用"揭榜比武"、"项目路演"等方式精准对接电力企业需求,加速供需匹配 [7] 南方电网AI发展成果 - 公司建成覆盖五省区的能源大数据中心,实施"揭榜挂帅"科研创新模式,培养电力与数字技术复合型人才 [8] - 打造行业首个自主可控电力大模型"大瓦特",覆盖10余个领域近300个"AI+"创新应用场景 [8] - AI已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下一步将围绕新能源功率预测等高价值场景加快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11] 具体应用案例 - 自主研发全国首台重负载轮足机器狗"吠云·泰坦"在大会现场展示 [7] - 大瓦特AI具身机器人与来宾现场互动,展示AI在电力场景的应用潜力 [9] - 创业团队可通过基地仿真环境测试输电线路巡检算法,电网部门可快速匹配适用AI产品 [7]
煜邦电力: “煜邦转债”2025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4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14点在北京市东城区航星科技园召开 [5]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决 [5] - 会议议程包括议案审议、债券持有人发言提问、投票表决等12项流程 [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4.10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036亿元 [8] - 募集资金专项存储于监管账户,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投入1.04亿元 [9][10] - 剩余未使用募集资金2.997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74.2% [10] 募投项目调整内容 - 终止智能巡检类7个子项目,涉及金额9782.73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4.2% [13][15] - 剩余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完成,涉及北京总部、海盐测试中心和生产建设项目 [16][17] - 增加杭州分公司作为海盐测试中心项目的共同实施主体 [23] 项目调整原因 - 智能巡检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挤压市场空间,客户投资进度不及预期 [12] - 电力产品需等待国网新标准确定,储能技术需进一步验证成熟度 [16] - 数字孪生技术受AI大模型影响需重新优化,无人机机巢可靠性需更多验证数据 [16][17] 项目继续实施依据 - 符合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战略方向,公司12项技术获电网科技进步奖 [19] - 智能电力终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0亿只,2030年达20亿只 [22]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具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20][22]
IPO过会近两年后 佳源科技撤回创业板上市
证券时报网· 2025-05-25 19:13
上市审核终止 - 佳源科技及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 深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1] - 公司创业板IPO于2022年9月获受理 原计划募资9 11亿元用于智能电力物联终端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 [5] - 2023年7月IPO过会后未提交注册申请 过会近两年后最终撤回上市 [5] 主营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为智能电力领域高新技术企业 提供物联终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 核心技术包括物联通信和电力智能算法 [3] - 主营产品为智能融合终端(TTU)和低压分路监测单元(LTU) 并配套智能配电站房、远程智能巡视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3] - 2020-2022年TTU产品在国家电网配网协议库存招标中占比达10 08% 销量66 082台 [4] 市场地位与客户结构 - 配电站房数字化解决方案在江苏市场占有率显著 全集成类服务占比18 90% 单供网关项目占比9 24% [3] - 客户高度集中于国家电网体系 2020-2022年对其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5 31%、63 35%、79 44% [4] - 国网江苏子公司为主要客户 同期销售收入占比从38 22%降至16 07% [4] 财务表现与运营风险 - 2021-2023Q1营收分别为5 28亿元、5 81亿元和7176 53万元 净利润8928 93万元、9177 19万元和-775 31万元 [4] - 应收账款规模持续扩大 2020-2022年账面余额从6968 92万元增至2 76亿元 主因收入增长及客户回款延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