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巡检
icon
搜索文档
南网广东电网自主研发全国首台重负载轮足机器狗
中国电力报· 2025-07-28 11:11
产品介绍 -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与东莞供电局"宁雪峰创新工作室"联合研制了全新轮足机器狗"泰坦",这是首台电力行业自主研发的巡检与操作机器狗 [1] - "泰坦"解决了传统电力巡检机器人地形适应性不足、稳定性欠佳以及负载能力有限等使用局限 [1] - 该产品从本体到软件均为广东电网自主开发 [1] 性能参数 - "泰坦"具备全地形通过和全向自动避障功能,能自如穿梭于草地、碎石等各种地面,最大跳远距离达1.8米,能轻松上、下80厘米的单层台阶 [2] - 整机含电池重量为76千克,相比同类产品减重10%,持续行走负载达100千克,是相似尺寸轮足机器狗的2.5倍,最大站立负载达到140千克 [2] - 轴向磁通电机技术的革新使其中空一体化关节模组自重仅1.9千克,能实现300牛·米的峰值扭矩输出 [2] 技术特点 - "泰坦"整机配备了192线激光雷达,提供水平360度、垂直90度超广半球形视野范围,能清晰分辨60米外的物体层次 [3] - 自主导航精度达到"厘米级",推送预警信息的速度达到"毫秒级" [4] - 可根据使用场景选配各类"外挂"设备,如双光云台、声纹仪等感知设备,以及智能协作臂等操作设备 [4] 智能系统 - "泰坦"机身搭载的"本体小脑"融合AI强化学习算法,构建出类神经中枢的智能巡检架构,点位抵达成功率高达99.5% [5] - 云端"巡小智"具备全天候、高维度的智能调度能力,能够自动生成、动态调整任务,具备"反思式重巡"能力 [5] - 内置南网大瓦特电力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分析引擎,异常识别检出率达98%以上 [5] 行业意义 - "泰坦"标志着"吠云"系列在硬件上打破极限,实现了AI算力的全面拉满 [6] - 该产品让智能巡检进入了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演进的新纪元 [6]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铁纪护航 为盛夏电网“把脉问诊”
中国能源网· 2025-07-25 18:58
电网巡检技术升级 - 国网陇南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采用"无人机+可视化+在线监测"立体协同巡检模式,提升巡检效率[3] - 通过无人机拍摄线路影像与人工记录缺陷进行比对,确保"机巡+人巡"双轨并行不脱节[3] - 110kV杏广线已完成精细化巡视,红外测温未发现异常,杆塔基础稳固,线路运行正常[1] 纪检监督机制强化 - 纪检人员通过"流程跟踪+现场抽查+记录复核"方式监督巡检工作,重点关注巡检计划执行、设备缺陷上报和人员履职情况[3] - 每周随机抽查巡检现场,核对作业记录与实际,杜绝"出工不出力"和弄虚作假问题[3] - 在迎峰度夏电网隐患排查中,纪检小组采取"跟班作业"方式监督测温流程规范性和数据真实性[4] 迎峰度夏保电措施 - 针对陇南地区高温与雨水交替天气,公司加强重要线路巡视和隐患整改监督[3][4] - 关注高温天气下人员防护,检查防暑用品配备和户外作业时间安排[4] - 跟踪缺陷从发现到整改的全流程,确保隐患闭环处理[4] 未来工作规划 - 输电运检中心将继续坚持"监督跟着业务走"原则,结合复杂地理环境和电网负荷变化强化监督[4] - 通过严格监督推动智能巡检效能充分发挥,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运行[4]
无人机、机器狗齐上阵 “电靓”泉州丝路盛会
新华财经· 2025-07-25 11:11
电力保障体系 -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构建"技防+人防"电力保障体系,推行智能巡检,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为论坛提供坚实电力支撑 [1] - 公司利用无人机开展智能测温巡检作业,通过高空红外热成像技术对变压器接线端子、刀闸、母线连接点等易发热部位进行重点检测 [1] - 运用无人机高清影像采集与AI识别技术,将巡检数据及时传输至"机巡作业微应用平台",借助智能系统开展数据分析、生成诊断报告 [1] 智能巡检技术 - 引入智能巡检机器狗,实时观测设备健康状态,能按设定路线自动作业,自主完成设备状态识别、温度异常检测等任务 [2] - 升级智能指挥系统,对供用电设备和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全景、全域、全局"的在线监控和指挥调配 [2] - 技术人员能实时对供用电设备进行线上管控和可视化跟踪,及时研判、决策、跟踪处置现场漏洞 [2] 应急保障措施 - 调派4部低压发电车、2部UPS电源车进驻论坛重点区域,确保重要负荷零闪动 [2] - 在开闭所、配电室、各重要低压负荷处等点位派驻专人值守,工作人员不间断巡视现场用电情况 [2] - 采用"静态驻点+动态巡查"的双重巡查模式,密切监测线路设备负荷、温度等 [2] 保电工作成果 - 共出动106人次开展保供电特巡,累计发放用检通知书9份,督促用户落实整改风险隐患 [3] - 细化编制3份电力保障专项方案、28份"一线一案"、11份"一站一案"、9份"一户一案" [3] - 实现隐患"零积压",保障论坛现场供电不间断 [1][2]
天水电网迎战高温“烤”验 全力守护万家清凉
中国能源网· 2025-07-23 16:57
高温天气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 7月19日天水地区最高气温突破36℃,导致用电负荷攀升 [1] - 天水电网日最大负荷达152.67万千瓦,同比增长13.03% [1] - 日最大用电量2859.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7.85% [1] 电力保供措施 - 输电运检中心工作人员使用红外测温仪、无人机等设备开展特巡工作 [1] - 地面巡检人员检查杆塔基础稳固性和线路周边异物 [1] - 无人机高空巡查实时监控绝缘子、金具等设备运行状态 [1] - 密切跟踪天气变化和负荷走势,加强负荷预测,及时调整电网运行方式 [3] - 重点关注电网薄弱环节和重载设备,开展特巡特护、红外测温、带电检测 [3] - 坚持"能带不停"原则,优先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处置缺陷 [3] 技术应用与创新 - 配网中心引入配网自动化系统、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先进技术 [3] - 国网秦州区供电公司以数据融合共享为基础,开展运检业务全过程监控 [4] - 通过数据分析查找设备问题,及时掌握重过载配变数据 [4] - 生产管理方式从"传统人工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变 [4] - 配网自动化系统和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对配网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智能诊断 [4] 用户服务与保障 - 加强市、县两级指挥中心人员力量,强化对低电压、重过载、抢修情况的监督管控 [3] - 各县区公司对配网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性和可靠性 [3] - 国网麦积区供电公司组织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开展夏季用电检查和安全用电宣传 [3] - 开通"高温保电绿色通道",对养老院、医院等重点场所实行"一对一"保电服务 [4] - 加强对重要用户、重点区域的供电保障,特别是医院、广场、交通枢纽等关键场所 [4]
杭叉集团: 杭叉集团: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增资扩股方式收购关联方资产事项的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7:22
交易概述 - 杭叉集团控股子公司杭叉智能拟增资扩股收购国自机器人99.23%股份 [2] - 标的公司2023年净利润-2.60亿元,2024年扭亏为盈至0.6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3.85万元 [2] - 评估基准日2025年3月31日标的公司归母净资产-5,004.35万元,资产负债率108.08% [3] 标的公司业务分析 - 主营业务为智能巡检和智能物流AGV产品,覆盖电网、轨道交通、新能源等10余个行业 [4]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288项授权专利(含119项发明专利) [5] - 智能巡检设备2024年毛利率29.30%,智能物流设备毛利率32.92% [8] - 2024年外销收入占比从4%提升至28%,海外项目毛利率较高 [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下降23.6%,但毛利率从-6.45%提升至31.91% [8][9] - 2024年三项费用合计减少8,932万元,其中研发费用减少3,519万元 [10] - 2024年投资收益4,680万元(含出售子公司收益),政府补助1,632万元 [11] - 截至2025年3月末在手订单4.39亿元,其中智能物流订单3.69亿元 [30] 估值与评估 - 收益法评估值40.10亿元,较净资产-1,424万元(资产基础法)大幅溢价 [23] - 预测2025-2029年收入复合增长率13.2%,永续期收入5.47亿元 [26][30] - 预测毛利率从2025年23.15%逐步提升至永续期30.52% [34] - 采用WACC折现率,权益资本成本通过CAPM模型测算 [56] 协同效应 - 杭叉集团可获取GRACE智能控制平台技术,加速无人叉车研发 [19] - 双方客户资源互补,覆盖电力、电商、石油石化等更多行业 [21] - 整合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共享研发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22]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不惧大“烤” 科技赋能电网运维
中国能源网· 2025-07-16 22:10
智能巡检技术应用 -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采用配备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及多种传感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实现表计读数、设备状态识别等5大类功能 [3] - 智能巡检系统使综合巡检效率提升60%,缺陷识别率超95%,人工巡视时间从4小时以上大幅缩短 [3] - 公司采用"无人机+智能巡检+现场"三位一体数智化立体巡检模式,实现对设备全方位多角度巡视 [3] 运维效率提升 - 智能巡检机器人可24小时不间断工作,按照设定程序进行精细化巡检,为全站例行巡视100%机器代人奠定基础 [3] - 迎峰度夏期间已开展远程智能巡检400余次,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4] - 公司组建青年突击队应用"人机协同"巡视作业模式,对关键输电线路等设施开展细致检查 [3] 电网运行保障 - 公司通过负荷预测系统精准预测用电负荷,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并实时监控运行状态 [3] - 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提前获取恶劣天气信息并做好防范措施 [3][4] - 实时调整电网潮流分布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极端天气下的可靠供电 [3][4]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探索运维管理新模式,提升运维精益化及数字化管理水平 [4] - 将进一步拓展智能巡检设备应用场景,全力保障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可靠运行 [4]
煜邦电力: “煜邦转债”2025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26 02:49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7月11日14点在北京市东城区航星科技园召开 [5]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表决 [5] - 会议议程包括议案审议、债券持有人发言提问、投票表决等12项流程 [5]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2023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4.10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4.036亿元 [8] - 募集资金专项存储于监管账户,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投入1.04亿元 [9][10] - 剩余未使用募集资金2.997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74.2% [10] 募投项目调整内容 - 终止智能巡检类7个子项目,涉及金额9782.73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4.2% [13][15] - 剩余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完成,涉及北京总部、海盐测试中心和生产建设项目 [16][17] - 增加杭州分公司作为海盐测试中心项目的共同实施主体 [23] 项目调整原因 - 智能巡检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挤压市场空间,客户投资进度不及预期 [12] - 电力产品需等待国网新标准确定,储能技术需进一步验证成熟度 [16] - 数字孪生技术受AI大模型影响需重新优化,无人机机巢可靠性需更多验证数据 [16][17] 项目继续实施依据 - 符合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战略方向,公司12项技术获电网科技进步奖 [19] - 智能电力终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超10亿只,2030年达20亿只 [22] - 公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具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20][22]
爬大桥、钻隧道 机器人巡检有妙招(探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6-14 05:43
高速公路智能化建设 - 浙江甬金高速改扩建工程使用无人机巡检 无人机以每秒15米速度飞行 两小时内完成70公里线路巡检 效率比人工提高10倍 [1] - 无人机配备高清相机实时回传图像 AI算法平台逐帧分析图像发现隐患 未来将布设11个起降平台和9台无人机实现全线高效巡检 [1] - 江苏常泰高速采用智能爬索机器人检测斜拉索 机器人以每分钟10米速度爬升 配备4组高清摄像头精准捕捉病害 全桥检测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一个月 [2] 桥梁检测技术创新 - 常泰长江大桥使用智能爬索机器人检测斜拉索 单根斜拉索重达百吨 机器人通过8组夹持式传动轮跨越阻碍 [2] - 基于爬索机器人技术 索塔外观和悬索桥主缆巡检机器人正在加快研发 [2] 隧道安全监测升级 - 河北张涿高速北龙门隧道使用巡检机器人 配备高精度红外热成像系统识别结构裂隙 气味探测器监测有害气体 [4] - 机器人24分钟完成4.7公里隧道巡检 比人工两小时大幅提升效率 已试运行200余天累计巡检1800公里 [4] - 机器人采集温湿度 车流量 设备运行参数等数据 通过物联网技术编织隧道安全监测网 [4]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圆满完成“五一”保电任务
中国能源网· 2025-05-07 16:56
电力保障与文旅经济 - 国网大同供电公司五一期间实现"零故障、零停电、零投诉"目标,投入300名抢修人员和11支党员服务队24小时在岗,完成驻地站巡视82站次和无人站特巡102次,确保电网平稳运行 [1] - 灵丘县供电公司针对红色文旅景区开展专项服务,排查130余处民宿和景区供电设施,加装景观照明设备并设置安全用电宣传角,支持当地旅游经济复苏 [3] - 云冈石窟景区单日游客量达43720人,供电公司成立保电先锋队专项巡查19条配电线路,重点检查充电桩设备并组建24小时应急抢修队,保障绿色出行需求 [5] 技术创新与古建保护 - 浑源县供电公司采用"无人机+红外测温"智能巡检模式,对悬空寺景区10千伏线路和箱变进行立体监测,试点部署AI驱动的智能配电系统实现负荷预判 [7] - 恒山索道供电系统通过红外测温和局放检测技术完成全面诊断,确保每日数千游客通行安全 [7] 服务升级与区域发展 - 灵丘县实施"电力+红色文旅"专项服务,覆盖花塔、车河等村落的观光步道和农家乐供电设施检修,提升游客体验 [3] - 大同供电公司计划持续优化服务,支持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重点保障文旅产业和民生用电需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