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期限错配
icon
搜索文档
固定收益专题:低利率时代资管机构之美国银行保险篇
国盛证券· 2025-08-29 20: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美国银行和寿险在利率下行及低利率时期的应对策略,总结其经验并为中国提供启示 [9] - 美国银行收缩高风险敞口,调整账户结构,硅谷银行因期限错配破产,部分中小银行受外溢影响 [1][2] - 美国寿险优化账户资产配置,通过增加权益、拉长久期和信用下沉提高收益 [3][5] - 中国可借鉴美国经验,银行关注资产负债稳定性、调整账户结构,保险优化资产配置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低利率时期的美国银行资产配置 美国银行资产端配置情况 - 收缩高风险敞口,减持房地产建设开发贷款,增持国债 [10] - 低利率前期证券类资产规模占比扩大、收入占比下降,后期贷款业务规模上升 [13] - 证券投资账户低利率前期 AFS 账户占比提升,后期转向 HTM 账户 [16] 硅谷银行事件发生 - 2023 年 3 月破产,经营策略激进,利率风险管理有漏洞 [17] - 低利率时采用单一长期限资产配置,忽视利率风险 [20] - 利率上升期 MBS 负凸性使久期拉长,会计处理掩盖风险 [29] - 早期业务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负债端缺陷放大危机,最终被 FDIC 接管 [31] 硅谷银行事件处置和系统性风险 - 处置措施包括接管、存款保障、流动性支持、并购等 [34] - 美国利率快速上行期有系统性风险,部分中小银行受外溢影响 [35] - 储户挤兑使小型银行存款大量流出 [36] 低利率时期的美国寿险资产配置 优化不同账户资产配置,增加独立账户权益类资产投资 - 保险资金通过一般和独立账户差异化管理,优化配置提高收益率 [44] - 一般账户债券占比下降但保持 60%以上,股票占比稳定 [44] - 独立账户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比重,2009 - 2021 年股票投资比例均值 78.58% [45] 扩大企业债比重并拉长资产久期,缩小久期缺口 - 增持企业债提高收益,分散投资降低风险 [50] - 债券投资加权平均久期从 2007 年 10.7 年增长到 2022 年 12.265 年 [50] - 剩余期限 10 年以上债券占比上升,政府债和企业债均如此 [50] 通过信用下沉,适度下调债券评级要求,获取风险溢价收益 - 增加 2 级债券配置比重,减少 1 级债券比重获取溢价 [59] - 信用溢价高时增持 2 级债券,低时增加 1 级债券配置 [60] 负债端增加独立账户产品占比 - 独立账户投资规模扩张,稳定管理费收入支撑寿险投资盈利 [67] 低利率时代对中国的启示 银行方面 - 收缩高风险敞口,增持低风险资产,适时调整证券投资账户结构 [4] - 关注资产负债结构稳定性,用好风险管理工具,做好应对预案 [4] - 处置金融风险要迅速且强力 [4] 保险方面 - 优化不同账户资产配置,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 [5] - 债券投资拉长资产久期和信用下沉获得更高收益 [5]
超长待机的“耐心资本” 出炉,这些城市政府基金发力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14:36
核心观点 - 多地政府引导基金延长存续期至10年以上,以解决传统人民币创投基金存续期过短导致的期限错配问题,适应科技创新投资需求 [1][12] - 政策释放主动优化资本供给结构的信号,旨在弥合资本周期与产业周期的错配,培育耐心资本生态 [9][12] 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延长案例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存续期15年并可延长3年,采用直接投资与子基金投资结合模式,80%资金投向子基金,20%投向直投项目 [3][4] - 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二期出资额110亿元,存续期17年,两期基金总规模规划达500亿元,全力推动强芯工程 [5] - 深圳科技创新种子基金规模20亿元,存续期从5-10年延长至15年,重点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项目 [6]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要求专项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5年,投资期不超过8年 [7]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由央企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存续期15年,聚焦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项目 [8] 政策调整信号 - 对长周期产业定向适配信号:硬科技领域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研发周期长(创新药10-15年、半导体8-10年),政府基金存续期延长至10年以上匹配产业真实周期,避免资本期限压力导致项目拔苗助长 [9] - 对人民币基金生态纠偏信号:政府基金作为主权LP资金来源稳定,对短期回报要求低,通过延长存续期修正人民币基金期限约束,改变以往以高净值个人和民营企业为主LP结构导致的短周期运作惯性 [10] - 对政府基金考核逻辑调整信号:考核指标从退出率、短期回报率转向长期产业价值,如技术突破数量、孵化独角兽数量、产业链带动效应,体现从财务回报导向转向产业培育导向 [11] - 政策资本逆周期调节功能体现:在经济转型期市场化资本避险时,政府基金通过延长存续期和加大投入稳定产业预期,但需依赖长效市场化机制推动资本生态根本性变革 [12]
台币飙涨,台湾人寿5月亏损翻倍
华尔街见闻· 2025-06-10 14:22
周二,中信金控股价早盘一度下跌0.95%,富邦金控、国泰金控、新光金控和KGI金控等主要金融公司股价同样 承压下行。 美元资产占比高达70%,汇率风险大 亚洲寿险危机蔓延,台湾人寿5月亏损翻倍。 周一,中信金控发布公告称,其旗下台湾人寿保险当月亏损骤增至28.3亿新台币(约合9450万美元),较4月翻 倍。 5月台币飙升约7%,这一汇率波动已给保险业造成巨大打击。据报道,今年前四个月,台湾寿险业已累积遭受 1183亿新台币(约合40亿美元)的外汇损失,5月的台币急升无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四大寿险公司上一财年账面浮亏高达8.5万亿日元(约600亿美元),同比暴增三倍。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 司持有的日本国内债券账面亏损从1614亿日元暴增超过8倍至约1.386万亿日元。 而问题的核心都指向同一个致命弱点:期限错配。 作为30年、40年期超长期债券的主要买家,寿险公司需要长期资产来匹配几十年后的保单赔付需求,这一看似 稳健的策略在利率波动和汇率震荡环境中变成了致命弱点。 监管、行业双管齐下 台湾寿险业的痛苦源于其资产配置结构。 据惠誉评级5月23日发布的报告,台湾寿险公司约70%的投资资产以外币计价,主要为美元计价债 ...
台湾寿险之后,日本寿险”巨亏“,长债风暴直击亚洲寿险
华尔街见闻· 2025-05-27 17:40
日本寿险行业债券亏损危机 - 日本四大寿险公司上一财年账面浮亏高达8.5万亿日元(约600亿美元),同比增长三倍 [1][3] - 明治安田生命保险持有的日本国内债券账面亏损从1614亿日元暴增8倍至1.386万亿日元 [3] - 日本生命保险日债账面浮亏达3.6万亿日元(同比增两倍),住友生命保险亏损1.518万亿日元(同比增两倍多) [3] 亚洲寿险行业普遍困境 - 亚洲寿险公司面临数十亿美元账面损失,主因持有超长期债券(如30年、40年期)与利率上升形成期限错配 [2][4] - 中国台湾寿险业净值单月大减2228亿元新台币,降至2兆4172亿元近11个月低点,接近2022年危机水平 [3] 利率上升引发的死亡螺旋风险 - 利率上升可能导致投保人退保转向高收益资产,迫使寿险公司抛售债券兑付现金 [5] - 新发行债券收益率走高或促使保险公司抛售低收益旧债,加剧市场抛压 [5] - 若利率持续上行,债券贬值和账面亏损将形成自我强化的下跌循环 [6] 日本央行的政策困境 - 加息将加速寿险公司债券清算,不加息则可能引发日元崩溃和通胀飙升 [7] - 住友生命认为超长期债券收益率已大幅上涨,进一步上升空间有限,但若继续下跌仍可能触发抛售 [7] 潜在市场连锁反应 - 保险公司从"账面损失"转向"已实现损失"时,抛售可能从涓流发展为洪流,威胁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稳定 [6] - 标普全球评级指出明治安田可通过上市股票未实现收益吸收债券损失,暂未影响信用质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