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运动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公开IPO细节,30%收入靠人形,只有两成四足机器人用在工业
凤凰网· 2025-09-02 19:37
公司定位与业务结构 - 公司定位为民用机器人公司[1] -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四足机器人占比约65%、人形机器人占比30%、组件产品占比5%[2] - 四足机器人应用分布:80%用于研究/教育/消费领域 20%用于工业领域[2] - 人形机器人完全应用于研究/教育/消费领域[2] - 工业领域收入占比为13% 其余收入来自研究/教育/消费领域[3] 产品技术发展 - 新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 配备31个自由度[4] - 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 R1售价3.99万元起 配备26个关节 整机重25千克[4] - 获得数字孪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专利 提升舞台表演效果[4] - 四足机器人包括Go/A/B系列 具有卓越运动能力与地形适应性[5] - 人形机器人H系列主打工业端应用 G系列强调灵活性与通用性[7] 市场应用场景 - 四足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巡检/安防救援/娱乐/教育科研等场景[5] - 人形机器人H系列适用于智能制造/物流搬运 G系列拓展商业服务/家庭助手领域[7] - 当前技术下 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交互表演类场景 四足机器人承担更多工业特种任务[4] 资本运作计划 - 预计2025年10-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2] - 上市时将正式披露公司运营数据[2]
2025-2031全球及中国机器人运动控制轴承行业深度评估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13 09:48
机器人运动控制轴承行业概述 - 行业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滚动轴承、滑动轴承及其他类别 [2] - 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及其他领域 [2] - 行业发展存在特定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3] - 行业存在一定进入壁垒 [3] 全球供需状况 - 全球市场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呈现持续发展趋势(2020-2031)[3] - 全球产量及需求量保持增长态势(2020-2031)[3] - 全球主要地区产量均呈现增长趋势(2020-2031)[3] - 中国市场产能、产量及产能利用率同步发展(2020-2031)[3] - 中国产量及市场需求量持续增长(2020-2031)[3] - 中国产能和产量占全球比重保持稳定 [3] 市场规模与区域分析 - 全球市场销售收入及销量持续增长(2020-2031)[3] - 全球市场价格呈现明确趋势(2020-2031)[3] - 中国市场收入及销量同步提升(2020-2031)[3] - 中国销量和收入占全球比重维持稳定 [3] - 北美地区销量及收入保持增长(2020-2031)[4] - 欧洲地区销量及收入呈现上升趋势(2020-2031)[4] - 亚太地区销量及收入持续扩张(2020-2031)[4] - 拉美地区销量及收入稳步增长(2020-2031)[4] - 中东及非洲地区销量及收入保持发展(2020-2031)[4] 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厂商产能市场份额存在差异 [4] - 全球主要厂商销量数据涵盖2020-2025年度 [4] - 全球主要厂商销售收入呈现不同表现(2020-2025)[4] - 全球主要厂商销售价格存在波动(2020-2025)[4] - 2024年全球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明确 [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销量数据完整(2020-2025)[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销售收入各有不同(2020-2025)[4] - 中国市场主要厂商销售价格存在差异(2020-2025)[4] - 2024年中国主要生产商收入排名清晰 [4] - 全球主要厂商总部及产地分布广泛 [4] - 全球主要厂商商业化日期明确 [4] - 行业集中度通过全球头部厂商份额(Top 5)体现 [4] - 全球生产商分三个梯队且市场份额明确 [4] 产品类型分析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整(2020-2025)[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销量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详实(2020-2025)[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收入预测覆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价格走势持续(2020-2031)[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备(2020-2025)[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销量预测包含2026-2031年度 [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全面(2020-2025)[5] - 中国不同产品类型收入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5] 应用领域分析 - 全球不同应用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整(2020-2025)[5] - 全球不同应用销量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应用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详实(2020-2025)[5] - 全球不同应用收入预测覆盖2026-2031年度 [5] - 全球不同应用价格走势持续(2020-2031)[5] - 中国不同应用销量及市场份额数据完备(2020-2025)[6] - 中国不同应用销量预测包含2026-2031年度 [6] - 中国不同应用收入及市场份额数据全面(2020-2025)[6] - 中国不同应用收入预测涵盖2026-2031年度 [6] 产业链与厂商分析 - 行业发展趋势明确 [6] - 行业主要驱动因素清晰 [6] - 行业供应链结构完整 [6] - 主要原料供应情况稳定 [6] - 主要下游客户群体明确 [6] - 行业采购模式、生产模式及销售模式均有定义 [6] - 全球主要厂商包括SKF、Schaeffler、Timken等国际企业 [6][7][8] - 中国主要厂商包含长盛轴承、五洲新春、金帝股份等国内企业 [8][9] - 各厂商生产基地、销售区域及市场地位均有明确界定 [6][7][8][9] - 所有厂商产品规格、参数及市场应用信息完整 [6][7][8][9] - 2020-2025年度各厂商销量、收入、价格及毛利率数据详实 [6][7][8][9] 中国市场专项分析 - 中国产量、销量及进出口数据涵盖2020-2031年度 [10] - 中国进出口贸易趋势明确 [10] - 主要进口来源及出口目的地清晰 [10] - 中国生产地区分布及消费地区分布具体 [10]
走进“大国重器”心脏!IRCTC 2025重磅参观——齐二机床产线深度开放日
机器人圈· 2025-07-14 21:51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重型机床及锻压设备的著名生产基地,国家"十一五"发展数控机床产业化专项重点扶持企业,国家大型工业企业,机床行业"十佳企业"[2] - 公司是国内重型数控机床行业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最大、品种规格最全、产品代表国家水平的制造研发基地,累计生产各种机床6万余台,其中单机重量超百吨重型金切机床、锻压机械达1000余台[2] - 公司历史上创造了共和国多项第一,包括1958年研制我国第一台数控立铣,1975年研制第一台数控龙门铣,1993年研制第一台重型数控落地铣镗加工中心,1994年研制第一条重型数控多连杆压力机生产线[2] 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数控落地铣镗床系列、数控龙门镗铣床系列、数控立式车床系列、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机械压力机及自动锻压设备,以及大型数控缠绕机、五轴联动混联机床等大型数控专机[3] - 产品突出"重"字,重型、超重型类机床产品产值率达到80%,重型金切机床产值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3] 参观活动亮点 - 考察国家战略装备智造现场:深入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实地观摩应用于航天、核电领域的TK6963型超重型数控铣镗床总装产线,见证承载200吨吊装能力的工业级制造场景[4] - 探索技术融合创新实践:聚焦企业自主研发的落地铣镗加工中心、智能柔性齿轮生产线及五轴联动混联机床,解析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智能体协作等前沿技术在高端装备中的工程化应用[5] - 对接产业关键需求:齐二机床技术团队将现场发布三大合作方向,包括重型机床装配工序的机器人高精度作业技术、大型工件多模态在线检测系统开发、高端装备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方案[6] 会议注册信息 - 注册类别及费用:学生参会1500元,普通参会2800元,企业代表3800元,《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理事会成员2100元[7] - 参会人员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PC端"机器人科学网"进行注册报名,注册成功并完成缴费后需填写回执发送至指定邮箱[8][10] -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07月21日17:00,名额限制50人[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