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1人形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进博会现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拳击赛激情“开打”
中国经济网· 2025-11-08 15:38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首次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示多款机器人产品,包括全新发布的R1、H2人形机器人及A2四足机器人 [1] 产品技术展示 - G1格斗款人形机器人现场演示了直拳、勾拳、侧踢等专业格斗动作,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展现出卓越的自主平衡恢复能力,摔倒后能在数秒内迅速起身 [3] - G1机器人搭载了公司自主研发的全新高响应动态平衡算法与关节驱动技术,能够在高速对抗中保持极致的运动稳定性 [3] 公司未来战略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全球协作,不断拓展机器人多元场景落地 [5]
王兴兴最新发声!谈具身智能“ChatGPT时刻”
证券时报· 2025-11-05 18:41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 具身智能被视为最火热的科技赛道之一,其发展的关键核心要素是机器人大模型,目前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至3年左右 [1] - 行业乐观估计今年全国智能机器产业平均每家公司增长约为50%至100%,中国工业机器人对外出口增长速度超过51%,预计智能机器人增速更快 [1] - 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将表现为:在陌生场景中,机器人通过语言或文字指令可完成约80%的任务,成功率约80% [1] 技术发展现状与挑战 - 机器人大模型(具身智能模型)的进展速度慢于业内预期,尚未达到临界点,但方向已经明确 [2] - 目前主流模型包括基于视频生成的世界模型和架构清晰的VLA+RL模型,但前者对算力需求极大,中小型公司难以运行,后者泛化能力不足 [3] - 宇树科技正在进行深度强化学习的全身运控以及人形机器人全身动态遥操作,为大规模数据采集奠定基础 [2] - 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标配能力是任意动作下被强力干扰倒地后能快速自恢复 [2] 宇树科技公司动态与产品 - 公司于10月20日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厘米,重70公斤,具备舞蹈、功夫表演及模特走秀等运动控制能力 [4] - 公司此前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其中R1于7月25日发布,售价3.99万元起,因高性价比引发市场关注 [4] - 公司于10月29日预告将发布新品,宣传海报暗示或为四足机器人,动力性能约等于Go2的两倍 [3] - 公司于10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企业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兴兴由董事变更为董事长,公司注册资本约3.64亿元人民币 [5]
王兴兴最新发声!谈具身智能“ChatGPT时刻”
证券时报· 2025-11-05 18:34
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具身智能是近两年最火热的科技赛道之一,机器人大模型是当下及未来最关键的的核心要素 [1] - 在个人乐观估计下,今年全国智能机器产业平均每家公司增长约为50%至100% [1] - 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对外出口增长速度超过51%,预计智能机器人的增速更快 [1] 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 - 具身智能的“ChatGPT时刻”定义为:在生活陌生场景中,通过语言或文字指令,机器人可完成约80%的任务,成功率约80% [1] - 目前行业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至3年,已发现方向但尚未达到技术临界点 [1][3] - 任意动作下被强力干扰倒地后能快速自恢复,被认为是未来几年人形机器人的标配能力 [3] 技术模型路径与挑战 - 目前具身智能有两种主流模型:架构清晰的VLA+RL模型和基于视频生成的世界模型 [4][5] - VLA+RL模型面临泛化能力不足的挑战 [5] - 基于视频生成的世界模型对算力需求巨大,中小型机器人公司难以承担 [5] 宇树科技公司动态与产品 - 宇树科技于10月20日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厘米,重70公斤,具备舞蹈、功夫表演及模特走秀能力 [8][9] - 公司此前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其中R1于7月25日发布,售价3.99万元起,以高性价比引发市场关注 [10] - 公司于10月29日预告将发布一款新品,宣传海报暗示或为四足机器人,动力性能约为Go2的两倍 [7]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 - 公司于10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名称由“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王兴兴由董事变更为董事长 [1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约3.64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制造等 [11] - 公司股东包括王兴兴、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宁波红杉科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 [11]
宇树科技最新机器人亮相:高180cm,重70kg!
证券时报· 2025-10-20 18:19
公司产品发布 - 10月20日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厘米,重70公斤,整体形态接近真人,具备舞蹈、功夫表演和模特走秀能力[1] - H2机器人配备31个自由度(6*2+3+7*2+2),旨在提升灵活性和动作精准度,官方预告中强调其“敏捷”与“优雅”特性[1] - 公司产品线包括G1、H1、R1和最新H2四款人形机器人,R1于7月25日发布,售价3.99万元起,虽未量产但已接受部分订单[1] 产品性能与市场表现 - H1人形机器人运动性能持续提升,速度从2023年每秒3.3米提高至当前每秒5米多,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机器人,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将再次刷新纪录[2] - G1人形机器人发布于2024年5月13日,身高132厘米,体重35公斤,搭载9000mAh电池续航约2小时,零售价9.9万元起,被公司称为去年到今年“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2] - H1机器人曾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表演,并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项目中包揽第一和第三名[1]
宇树科技最新机器人亮相:高180cm,重70kg!
证券时报· 2025-10-20 18:12
宇树科技H2仿生人形机器人发布 - 公司于10月20日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 高180厘米 重70公斤 [1] - 机器人整体形态更接近真人 具备舞蹈 功夫表演等运动控制能力 并可身着服饰扮演模特走秀 [1]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产品线及性能 - 公司于8月19日预告新款人形机器人 将配备31个自由度 预示更好的灵活性和动作精准度 [3] - 公司产品线包括G1 H1 R1三款人形机器人 其中R1于7月25日发布 售价3.99万元起 因高性价比引发市场关注 已接受部分订单但未量产 [3] - H1机器人曾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表演 是公司发布的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并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项目中包揽第一和第三名 [3] - H1机器人运动性能持续提升 最快速度从2023年的每秒3.3米提升至目前每秒5米多 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机器人 预计纪录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再次刷新 [3] - G1机器人于2024年5月13日发布 是公司2024年发布的第二款人形机器人 被公司创始人称为去年到今年"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 [4] - G1机器人身高约132厘米 体重35公斤 手臂臂展约0.45米 腿长0.6米 搭载9000mAh电池 续航约2小时 零售价9.9万元起 [4]
重磅发布!宇树科技最新机器人亮相:高180cm,重70kg!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6:53
H2仿生人形机器人发布 - 公司于10月20日官宣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其身高180厘米,体重70公斤 [1] - 根据官方演示视频,该机器人整体形态更接近真人,具备舞蹈、功夫表演和身着服饰扮演模特走秀的运动控制能力 [1] 新款人形机器人技术规格与预告 - 公司于8月19日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预告海报,标注为"Agile(敏捷)"和"Elegant(优雅)" [3] - 新款人形机器人将配备31个自由度(6*2+3+7*2+2),预示着更好的灵活性和动作精准度 [3] 公司现有产品线概览 - 公司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R1为7月25日发布的最新款,售价3.99万元起,因高性价比引发市场关注,虽未量产但已接受部分订单 [3] - H1人形机器人发布于2023年8月,是国内第一台能跑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曾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表演,并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1500米项目中包揽第一和第三名 [3] - G1人形机器人发布于2024年5月13日,是公司2024年发布的第二款人形机器人,被公司创始人称为"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 [3][4] H1人形机器人性能进展 - H1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从2023年的每秒3.3米提升至目前的最快每秒5米多,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机器人 [3] - 公司预计H1机器人的速度纪录将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再次被刷新 [3] G1人形机器人产品规格 - G1机器人身高约132厘米,体重35公斤,手臂臂展约0.45米,腿长0.6米 [4] - G1机器人搭载9000mAh电池,续航约2小时,零售价9.9万元起 [4]
宇树发布H2机器人:首次仿生人脸
观察者网· 2025-10-20 15:47
公司产品发布 - 10月20日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 身高180厘米 体重70公斤 [2] - H2机器人动作流畅灵活 能完成走路、跳舞、打拳、侧踢等复杂动作 运动控制算法实现精准发力与重心稳定 [5] - H2首次融入仿生人脸元素设计 提升贴近人类的视觉感受 [5] - H2搭载激光雷达与仿生摄像头 实现360度环境感知 运动控制算法可实时调整步态以适应凹凸路面 [6] - 新款人形机器人搭载31个关节 配置或能提供更出色的灵活性与动作精准度 [9] 公司技术进展与规划 - 公司创始人王兴兴称机器人算法今年经历几次迭代 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人形机器人符合预期 [6] - 算法升级后 理论上机器人可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和武术动作 稳定性大幅提升 [6] - 公司暂未公布H2的完整硬件配置、具体上市时间及消费级应用规划 [6] - 公司产品线包含R1、G1以及H1/H1-2等型号 [9] 公司产品线与财务信息 - H1机器人于2023年8月发布 身高约1.8米 体重47公斤 [9] - R1型号起售价为3.99万元 G1型号定价为9.9万元 H1型号定价为65万元 [9] - 公司已在浙江证监局办理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9] - 公司预计在2025年10月至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 [9] 行业发展状况 - 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火热 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 [6]
宇树科技2025发布的R1人形机器人荣登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0-12 00:02
宇树科技行业荣誉 - 公司R1人形机器人荣登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 代表行业发展新高度 [4] - 公司创始人王兴兴被评选为2025年度AI领域最具影响力100人 [4] - 公司被评选为2025年度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4] 具身智能行业社区与资源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是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开发者社区 关注领域包括数据集、仿真平台、VLA、VLN、大模型、强化学习等 [8] - 社区汇总近30+学习路线、40+开源项目、近60+具身智能相关数据集 [8] - 社区汇集近200家公司和机构进行学术和产业交流 [9] 具身智能行业技术社群 - 具身智能之心社群覆盖大模型、VLN、VLA、Diffusion Policy、足式机器人、规划控制等方向 [13] - 社群拥有近60+技术交流群 面向学校/公司等不同背景的开发者 [13]
智平方拿下5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大单;支付宝宣布推出国内首个“AI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08:58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放量大涨 沪指收涨1.65%逼近前期高点 科技成长板块全线爆发 AI产业链表现突出 光模块和覆铜板概念指数领涨 [1]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收涨4.27% 盘中最大涨幅达4.78% 突破十日均线 持仓中超九成成分股上涨 星环科技涨17.17% 寒武纪涨8.96% [1] - 机器人ETF(562500)收涨2.85% 低开高走 尾盘刷新日内新高 持仓中大族激光和新时达涨停 南网科技涨8.62% 江苏北人涨7.60% [1] - 机器人ETF当日成交总额19.97亿元 单日资金净流入2.03亿元 近10个交易日有8日净流入 累计资金净流入12.04亿元 [1] 行业动态 - 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战略合作 未来三年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超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 应用于仓储物流和智能制造环节 订单金额接近5亿元 [2] - 支付宝推出国内首个"AI付" 联合瑞幸咖啡上线 实现智能体内下单与支付链路打通 标志AI商业化应用场景实质性突破 [2] - 蚂蚁集团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R1 由子公司上海蚂蚁灵波科技研发 具备导游、药房分拣、医疗咨询和厨房任务等功能 [2] 产品与市场定位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破百亿、流动性最佳、覆盖中国机器人产业链最全的主题ETF [3] -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夏(589010)定位为机器人的大脑 具备20%涨跌幅和中小盘弹性 旨在捕捉AI产业"奇点时刻" [3] 行业前景 - AI芯片是算力的核心驱动力 中国企业在架构设计、制造工艺和算法优化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新型架构如可重构芯片和存算一体芯片不断涌现 [2] - 预计2025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增至1530亿元 需求规模随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持续攀升 [2]
宇树科技公开IPO细节,30%收入靠人形,只有两成四足机器人用在工业
凤凰网· 2025-09-02 19:37
公司定位与业务结构 - 公司定位为民用机器人公司[1] - 2024年产品收入结构:四足机器人占比约65%、人形机器人占比30%、组件产品占比5%[2] - 四足机器人应用分布:80%用于研究/教育/消费领域 20%用于工业领域[2] - 人形机器人完全应用于研究/教育/消费领域[2] - 工业领域收入占比为13% 其余收入来自研究/教育/消费领域[3] 产品技术发展 - 新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8米 配备31个自由度[4] - 已推出G1/H1/R1三款人形机器人 R1售价3.99万元起 配备26个关节 整机重25千克[4] - 获得数字孪生机器人运动控制专利 提升舞台表演效果[4] - 四足机器人包括Go/A/B系列 具有卓越运动能力与地形适应性[5] - 人形机器人H系列主打工业端应用 G系列强调灵活性与通用性[7] 市场应用场景 - 四足机器人应用于工业巡检/安防救援/娱乐/教育科研等场景[5] - 人形机器人H系列适用于智能制造/物流搬运 G系列拓展商业服务/家庭助手领域[7] - 当前技术下 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交互表演类场景 四足机器人承担更多工业特种任务[4] 资本运作计划 - 预计2025年10-12月期间提交上市申请文件[2] - 上市时将正式披露公司运营数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