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果链企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新高背后:揭秘万亿产业链上的投资密码
格隆汇APP· 2025-11-03 19:41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在苹果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隐形脊梁”角色,其深度绑定关系基于无与伦比的供应链效率、产业生态和持续提升的技术实力 [2][7][8] - 以蓝思科技、立讯精密为代表的中国供应商已实现从简单代工到核心“合伙人”的角色转变,通过技术积累和战略布局在细分领域建立起护城河 [10][11][12] - 苹果产业链对投资者而言蕴含三大机遇:中国供应商份额持续提升、苹果新品周期带来的增长动力、以及头部企业成功开拓第二增长曲线 [17][18][19] 苹果产业链的深度绑定 - 全球超过90%的苹果产品由中国完成组装 [7] - 苹果全球前200名核心供应商中,中国企业数量已超过50家,若计入其子公司和工厂,整个网络高达上千家 [7] - 中国供应商已渗透至产品的各个核心部件,包括机身铝金属框架、屏幕玻璃盖板、声学元件及摄像头模组 [7] - 以郑州富士康为代表的产业生态聚集了上百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具备在几周内实现从零到数百万台产量爬坡的极限供应链响应能力 [8] 中国供应商的崛起与转型 - 蓝思科技从为手表玻璃镀膜的小作坊起步,通过攻克iPhone初代高强度玻璃技术难关,成为iPhone屏幕及后盖玻璃的绝对份额供应商 [11] - 立讯精密从生产连接线起步,通过并购和研发投入,逐步成为Apple Watch、AirPods及iPhone等核心产品的关键组装商,展现了从“配角”到“主角”的升级路径 [12] - 歌尔股份在声学领域地位举足轻重,为苹果提供扬声器、麦克风等组件,并加速向VR/AR及汽车电子领域转型 [14] - 比亚迪电子凭借强大的垂直整合能力,为苹果提供金属结构件、玻璃背板等,并可能切入iPad组装 [14] 产业链投资机遇分析 - 中国供应商在iPhone系列中的份额持续提升,特别是在摄像头模组、结构件、射频元件等领域正不断侵蚀日韩及中国台湾地区厂商的份额 [17] - 苹果的新品周期,如AR/VR设备(Apple Vision Pro)及未来可能发布的苹果汽车,将为产业链注入全新增长动力 [18] - 最优秀的“果链”企业正利用其积累的制造与研发能力,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光伏、工业控制等新兴市场,以降低对苹果的营收依赖 [19]
苹果眼里没有“最大甲方”
虎嗅· 2025-05-06 13:58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苹果在中国市场2023年收入达646亿美元,相当于1个中国电信、3个贵州茅台或6个长江电力的规模[3] - 中国中产阶层对苹果产品保持极高粘性,愿意为其支付超高毛利率[4] - 2024年一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份额下滑7.7%,排名降至第五,华为以19.4%市场份额登顶[46] 苹果供应链策略 - 苹果采取"养狼"策略,一边压榨现有供应商利润,一边培养二供三供防止主供做大[6] - 中国大陆在iPhone 15 Pro Max零部件成本占比仅2%,美系零部件占比33%为最高[20] - 苹果供应商中中国大陆企业45家,加上台港共91家,数量占比近一半但价值量低[16][17] 苹果产业链转移 - 苹果计划2025年将印度制造占比提升至25%,目前印度产能占比已从1%升至14%[26][38] - 越南苹果工厂从2018年15家增至目前35家,生产iPhone、AirPods等多款产品[29] - 富士康在印度投资26亿美元建厂,计划年产7000万部iPhone[36][33] 苹果财务表现 - 2024年苹果以18%的出货量占据全球手机市场近一半收入规模[13] - 苹果净利率高达24%,中国果链上市公司平均净利率仅4%,相差5倍[18] - iPhone 16 Pro Max物料成本485美元,硬件毛利率达59.5%[21] 中国供应链企业转型 - 立讯精密汽车业务营收突破137亿元,两年翻倍[52] - 欧菲光从"果链弃子"转型为"华为主供",业绩改善[56][57] - 瑞声科技2024年营收273.3亿元创历史新高,净利润同比增长142.7%[60] 苹果产品竞争力 - 苹果创新速度放缓,折叠屏落后华为三星,Siri被称"人工智障"[49] - iPhone 16 Pro Max采用6.9英寸显示屏、A18 Pro芯片和WiFi 7技术[21] - 苹果相机模组成本占比16%,为iPhone最昂贵组件之一[21]
从果链到车链,领益智造超3亿元跨界收购江苏科达
国际金融报· 2025-04-23 20:39
收购交易概况 - 领益智造计划以3.32亿元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汽车科技66.46%股权 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7亿元 [1] - 交易需通过监管部门批准 采用发行可转债及支付现金组合方式完成 [1] 标的公司业务与客户 - 江苏科达专注于汽车饰件总成研发设计生产 是奇瑞汽车、上汽集团、比亚迪、理想汽车、江淮汽车等多家整车厂商的Tier1供应商 [1] - 主要配套车型包括智界S7、艾瑞泽8、星纪元ES、奇瑞iCarV23、荣威D7、捷途X70、腾势D9、比亚迪夏、比亚迪海豹、理想L7/L8/L9等 [1] 财务表现与估值 - 江苏科达2023年营收8.15亿元 2024年营收8.99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1.99万元和4097.88万元 [2] - 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5.05亿元 较账面净资产2.47亿元增值2.58亿元 增值率104.06% [2] 业绩承诺条款 - 交易对方承诺江苏科达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700万元、5600万元和6500万元 [2] 战略转型意义 - 收购将使领益智造汽车业务实现从Tier2向Tier1供应商转型 增强客户粘性并保障业务稳定性 [3] - 公司获得汽车内外饰件系统零部件及模具设计制造能力 深化汽车产业布局 [3] 公司背景与业务演进 - 领益智造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领益科技 2018年重组上市 专注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和模组业务 [3] - 自2009年起为苹果Mac供应零部件 后扩展至苹果所有主要产品线提供数千种组件 [3] 行业转型趋势 - 多家果链企业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和长盈精密正探索智能汽车领域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4] 现有汽车业务基础 - 领益智造已布局动力电池结构件产品 包括方壳、电芯钢/铝外壳、圆柱电芯铝壳、顶盖、盖板、防爆阀等 [4] - 同时生产柔性软连接母排、注塑件等汽车精密结构件 并拓展散热模组、车内软包、充电解决方案领域 [4]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领益智造2024年营收442.11亿元 同比增长29.56% 但归母净利润17.53亿元同比下降14.5% [4] - AI终端业务占比92% 汽车及低空经济业务营收21.17亿元 占比仅4.7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