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心CPI企稳
icon
搜索文档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6.7-6.13)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4 17:49
深度专题 - 转型进入"新阶段",政策步入"革新期",外部冲击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反内卷"和"服务业"成为破局关键[5] - 美国"例外论"被证伪成为上半年最大预期差,需区分叙事与趋势[8] - 关税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下半年主要矛盾,短期需关注通胀走向[9] 热点思考 - 6月美国关税、减税和货币政策变化备受关注,国内出口数据与增量政策进入"验证期"[11] - 政策性金融工具或将成为短期稳增长的重要工具[14] - 入境游持续火爆,单方面免签国家增至47国,对外开放加速[15] 高频跟踪 - 中美第二轮贸易谈判将启,美国非农就业强于预期[22] - 美西航线运价涨幅扩大,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基建开工弱势运行[24]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强调平等协商、双赢结果[28] 经济数据 - 2025年实际GDP预计增长5.0%,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4.5%,制造业投资6.7%,房地产投资-11.5%[6]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预计增长5.0%,出口预计下降0.6%,进口预计下降2.7%[6] - CPI预计下降0.1%,PPI预计下降1.9%,社融存量同比8.4%[6] 贸易数据 - 中美贸易逆差2954亿美元,当前关税10%,暂缓期后可能升至34%[23] - 美欧贸易逆差2348亿美元,当前关税10%,暂缓期后可能升至50%[23] - 美越贸易逆差1235亿美元,当前关税10%,暂缓期后可能升至46%[23]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34期聚焦关税"验证期"[29] - "洞见"系列第67期探讨政策"新变化"[31]
核心CPI企稳的三个特征?——5月通胀数据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12 07:28
核心观点 - 消费需求改善令核心CPI企稳,但供给侧对通胀读数有较大压制 [3][72] - 核心商品PPI同比回升0.3pct至-1.4%,主因提振消费政策效果显现及关税冲击缓和 [8][72] - PPI同比回落0.6pct至-3.3%,主要受大宗商品价格拖累,其中国际油价拖累PPI环比-0.1%,钢煤价拖累-0.3%,铜价支撑0.1% [11][72] 特征一:核心商品PPI回弹 - 制鞋业价格上涨0.8%,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2%,家用洗衣机、电视机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6、1.4、0.6pct [8][72]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反映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 [11][72] 特征二:核心商品CPI上行 - 核心商品CPI同比+0.1pct至0.2%,交通工具CPI同比上行0.4pct至-3.4%,家用器具CPI同比持平前月(-0.2%) [19][73] - 金价走高带动金饰品价格上涨40.1%,其他用品及服务CPI同比上行0.7pct至7.3%,对整体CPI同比贡献0.4% [19][73] 特征三:核心服务CPI表现较好 - 服务CPI同比上行0.2pct至0.5%,核心服务CPI环比0.1%,略好于季节性(-0.03%) [22][73] - 宾馆住宿价格涨幅创近十年同期新高(4.6%),旅游价格上涨0.8%,但房租CPI环比-0.1%、弱于往年 [22][73] 常规跟踪:CPI结构分化 - 5月CPI同比-0.1%,略好于预期(-0.2%),食品CPI同比-0.4% [28][74] - 鲜果、淡水鱼和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和1.5%,鲜菜价格下降5.9%,猪肉价格环比-0.7% [28][74] - 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同比-2.7pct至-12.9%,反映国际油价下行影响 [53][75] 展望后续 - "以旧换新"政策或支撑核心商品CPI与PPI,但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及关税不确定性仍存约束 [35][74] - 大宗商品与食品供给充足可能继续拖累价格,服务业供给恢复或压制通胀 [35][74]
核心CPI企稳的三个特征?——5月通胀数据点评(25.05)(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10 11:59
核心观点 - 5月CPI同比-0.1%,持平前值,略好于市场预期(-0.2%),环比-0.2% [2][8][67] - PPI同比-3.3%,较前值-2.7%进一步回落,环比-0.4%,低于市场预期(-3.2%)[2][8][36][67] - 核心CPI企稳主要体现为三个特征:核心商品PPI回弹、核心商品CPI上行、核心服务CPI改善 [3][9][68] 特征一:核心商品PPI回弹 - 5月核心商品PPI同比回升0.3pct至-1.4%,主因消费政策刺激需求释放及关税冲击缓和 [3][9][68] - 制鞋业价格上涨0.8%,计算机整机制造涨0.2%,家用洗衣机/电视机/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1.6/1.4/0.6pct [3][9][68] - 工艺美术及礼仪用品制造价格同比大涨12.8% [9] - PPI跌破-3%主要受大宗商品拖累: - 国际油价下行拖累国内油价,测算拖累PPI环比-0.2%(石油开采PPI环比-5.6%)[12][68] - 钢煤价格拖累PPI环比-0.3%(煤炭开采PPI环比-3%,黑色压延PPI环比-1%)[12][68] - 铜价支撑PPI环比0.1%(有色采选PPI环比0.8%)[12][13][68]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压制PPI,光伏设备及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 [3][13][68] 特征二:核心商品CPI上行 - 核心商品CPI同比+0.1pct至0.2%,受"以旧换新"政策及金价上涨驱动 [4][19][69] - 交通工具CPI同比上行0.4pct至-3.4%,家用器具CPI同比持平于-0.2% [4][19][69] - 金饰品价格暴涨40.1%,带动其他用品及服务CPI同比上行0.7pct至7.3%,贡献整体CPI同比0.4% [4][19][69] 特征三:核心服务CPI改善 - 服务CPI同比上行0.2pct至0.5%,核心服务CPI环比0.1%优于季节性(-0.03%)[4][22][59][69] - 假期天数同比增加2天刺激需求释放,宾馆住宿价格涨4.6%(创十年新高),旅游价格涨0.8% [4][22][59][69] - 房租CPI环比-0.1%弱于季节性,显示居住需求仍疲软 [4][22][69] 食品与非食品CPI分化 - 食品CPI同比-0.4%: - 鲜果(+3.3%)、淡水鱼(+3.1%)、海水鱼(+1.5%)因供应减少涨价 [6][27][70] - 鲜菜(-5.9%)、猪肉(-0.7%环比)因供给充足价格下行 [6][27][70] - 非食品中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同比大幅回落2.7pct至-12.9%,主因国际油价下跌 [6][51][71] 后续展望 - 政策加码(服务消费支持、"以旧换新")或支撑核心CPI,但供给侧约束仍存: - 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及关税不确定性压制工业品价格 [33][68][70] - 大宗商品与食品供给充足或持续拖累价格 [33][70] - 服务业供给恢复可能抑制服务通胀 [33][70]
核心CPI企稳的三个特征?——通胀数据点评(25.05)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9 23:25
核心观点 - 消费需求改善令核心CPI企稳,但供给侧对通胀读数有较大压制 [2][68] - 核心商品PPI同比回升0.3pct至-1.4%,主因提振消费政策效果显现及关税冲击缓和 [8][68] - PPI同比回落0.6pct至-3.3%,国际油价、钢煤价格拖累明显,铜价贡献正向支撑 [11][68] 特征一:核心商品PPI回弹 - 制鞋业价格上涨0.8%,计算机整机制造价格上涨0.2%,家用洗衣机、电视机制造、汽车整车制造价格降幅收窄1.6、1.4、0.6pct [8][68] - 油价拖累PPI环比-0.2%,钢煤价格拖累-0.3%,铜价支撑0.1% [11][12]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价格分别下降12.1%和5% [12][68] 特征二:核心商品CPI上行 - 核心商品CPI同比+0.1pct至0.2%,交通工具CPI同比上行0.4pct至-3.4% [18][69] - 金价走高带动金饰品价格上涨40.1%,其他用品及服务CPI同比上行0.7pct至7.3%,贡献整体CPI同比0.4% [18][69] - 燃油小汽车和新能源小汽车价格降幅收窄至4.2%和2.8% [18] 特征三:核心服务CPI改善 - 服务CPI同比上行0.2pct至0.5%,核心服务CPI环比0.1%优于季节性(-0.03%) [21][69] - 宾馆住宿价格上涨4.6%,旅游价格上涨0.8%,均创近十年同期新高 [21][58] - 房租CPI环比-0.1%,弱于季节性 [21][69] 常规跟踪:CPI与PPI结构分化 - CPI同比-0.1%持平前月,鲜果、淡水鱼、海水鱼价格分别上涨3.3%、3.1%、1.5%,鲜菜价格下降5.9% [26][70] - 猪肉价格环比-0.7%,在外餐饮CPI环比-0.4%弱于往年 [26][70] - 生产资料PPI同比回落0.9pct至-4%,石油煤炭加工、黑色加工同比降幅达14.7%、10.2% [35] 展望后续 - 政策加码或支撑核心服务CPI改善及核心商品PPI回升,但中下游产能利用率偏低制约价格反弹 [32][70] - 大宗商品与食品供给充足或持续压制价格,服务业有效供给恢复也可能抑制通胀 [32][70] - PPI与CPI回升仍面临供给侧阻力,包括关税不确定性和产能过剩 [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