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

搜索文档
最高检印发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进一步明确立案标准
央视网· 2025-06-15 13:22
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印发《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试行)》,旨在依法规范推动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1] - 《办案指引》共21条,包括一般规定、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附则四部分 [1] - 对办案类型选择、立案标准、调查取证重点内容、中止审查和整改效果跟进、被监督行政机关确定、诉讼请求提出等作出规定 [1] 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 - 《办案指引》针对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公益诉讼两种案件类型,围绕"可诉性"基本要素分专章细化规定 [1] - 对实践中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作列举式规定 [1] - 列举行政机关未依法履行文物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7种情形,对基层检察机关办案具有较强指导性 [1] 严重损害认定标准 - 综合考量文物等级、损毁程度、修复难度及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影响等因素认定"严重损害" [2] - 综合考量案涉公益重要性、风险转化可能性、损害结果紧迫性、损害后果严重性等因素认定"严重损害风险" [2] 调查取证规定 - 文物损害调查主要从文物损害结果、保护修复、价值损失等方面进行 [2] - 针对文物损毁程度和价值影响等专门性问题,可通过鉴定或咨询专家意见认定公益损害 [2] 中止审查情形 - 因资金审批、修缮工程等周期较长,或文物保护需要勘察分析、实验研究等客观原因不能全部整改到位时,可中止审查 [2] - 中止审查需满足行政机关不存在怠于履行职责情形,检察机关将持续跟进监督 [2]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怎么办?检察公益诉讼“当诉则诉”!
新华社· 2025-06-14 14:04
行政部门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不力,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职却不为所动,怎么办?最高人 民检察院6月14日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体现出"当诉则诉"的监督刚 性。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介绍,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当诉则诉"的办案要求。针对 行政机关经督促后仍未进行实质性整改,公共利益仍处于受损状态的,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提起行政公益 诉讼,以"诉"的确认彰显监督刚性。 据统计,2025年1月至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160件,在公益 诉讼办案总数中占比4.61%,所占比例增长幅度达40.1%。最高检今年部署开展的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 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徐向春介绍,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大办案力度,进一步细化文物保护领域办案标准,切实加强与住建、文 物等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今年下半年最高检将与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长城保护"回头看",重点核查已 办案件整改落实情况,梳理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共同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长城保护从"治标"向"治 本"深化。(记者刘硕) 2014年,由于管理单位操作不当,山东青州驼山石 ...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就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央视网· 2025-06-14 10:22
央视网消息: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 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就这批典型案例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最高检发布这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今年,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物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旨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全面展示文化遗 产保护传承利用新进展新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 略高度,系统谋划部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文化遗产保护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2025 年3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实施,首次将检察公益诉讼明确纳入法律框 架,标志着文物保护领域正式成为公益诉讼的法定领域,对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 求,同时也增强了检察履职的信心和底气。各级检察机关深入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持续加大办案 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最高检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央视网· 2025-06-14 10:15
央视网消息:最高检发布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6月14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新修订 的文物保护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为各地检察机 关高质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案件提供参考借鉴,以高质效司法办案助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据统计,2025年1月至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2160件,在公益 诉讼办案总数中占比4.61%,占比增幅达40.1%。 本批次案例包括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检察院督促保护五担岗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等6件,其中4件为行 政公益诉讼起诉案例,都是制发检察建议后行政机关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诉讼,突 出了"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的鲜明导向,推动文物得到有效保护。 案例所涉文物涵盖了古遗址、古建筑、线性文化遗产等多种文物类型,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 和历史价值。从文物等级看,既聚焦重点文物的保护,也兼顾低等级文物保护,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驼山石窟,也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二野前委旧址。从文物形态看,注重对单体文物、线性文化遗产 ...
建立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守护“海洋蓝”
辽宁日报· 2025-06-11 08:49
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作机制 - 省法院与省检察院签署《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旨在加强海洋司法保护合力并推动海洋强省建设[1] - 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辽宁法院审理32件涉海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判决修复金等方式强化法治保障[1] - 2024年辽宁开展3次增殖放流活动,探索多元化生态修复方式[1] 海洋环境检察公益诉讼案件处理机制 - 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由市(分)人民检察院起诉,大连海事法院及下设法庭依据"就近原则"受理[1] - 检察机关与海事法院在送达、取证、执行等环节强化协作,探索禁止令等保全措施[1] - 推动增殖放流、劳务代偿、认购碳汇等替代性修复责任承担方式,系统性治理海洋污染与生态保护[1] 海洋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 - 海洋环境案件专业性强且类型复杂,需通过联席会议和业务研讨机制应对挑战[2] - 法院与检察院设立专门对接部门,细化诉讼标准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2] - 针对疑难法律问题开展联合研究,实现智力共享以提升办案质效[2]
检察公益诉讼动真格让监督更有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6-07 20:27
日前,最高 人民检察院发布10件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这批典型案例均为检察机关提起 诉讼的案例,突出"诉"的刚性监督作用,以可诉性引领精准性规范性,案例涉及水污染、土壤污染防治 和农用地、海洋资源保护等生态保护多方面。 检察公益诉讼是真的会起诉!近年来,最高检以发布典型案例的方式指引案件办理已是较为突出的 方式,分门别类、各有侧重的典型案例对相应垂直领域的案件办理,起到了"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的 作用。此番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的发布,选取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这一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量最大、 最成熟的"传统强项"切入,并专门以"起诉"为特质对案例做归纳和发布,可以说意味深长。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传统的法定办案领域,是检察公益诉讼的"基本盘",而且 完整覆盖了民事、行政两大类公益诉讼案件类型。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 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7.4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达到6.1万件,提起公益诉讼6700余件,占全部 领域提起公益诉讼案件的57%。在生态保护领域选取典型案例突出公益诉讼的"起诉"特质,准确抓住了 公益诉讼的重点、痛点和难点,正如 ...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央视网· 2025-06-05 10:19
央视网消息: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就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答记者 问。 在六五环境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起诉典型案例。最高检公 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发布本批典型案例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全国 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成果,动员全社会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 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 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生动实践和原创性成果,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标识性概念之一。检察机关深 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把生 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主动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协作联动,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独特 作 ...
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512件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13
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办理情况 - 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1512件3708人 [1] - 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21.1% [1] - 办理跨区域协作机制案件10余项 [1] - 开展专项行动办理案件360件1184人 [1] 检察公益诉讼活动成效 - 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964件 [2] - 与行政机关开展磋商406件 [2] - 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913件 [2] -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6件 [2] 高标准农田专项建设成果 - 办理案件103件 [1] - 提升改造不合格高标准农田14000余亩 [1] - 复垦被非法占用农田6300余亩 [1] - 清理农田固体废物53000余吨 [1] 环境修复措施及效果 - 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恢复水源地17处 [2] - 清除违法堆放生活垃圾近15万吨 [2] - 督促缴纳损害赔偿金近1.2亿元 [2]
海岛“伤疤”修复记
人民网· 2025-05-16 09:02
木榄树新芽初绽,秋茄树花穗低垂,白鹭掠过霞光染红的海面……南海之滨的珠海淇澳红树林保护 区,在盎然春意中焕发着勃勃生机。日前,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检察院与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的公益诉 讼检察官再次来到这里,见证新种植的250棵木榄树为这片湿地增添的绿色生机。这片由司法智慧浇灌 的绿意,正生动诉说着一个关于法治守护生态的故事。 生态修复责任谁来担? 跨区域盗挖催生司法难题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数不多的集森 林、野生动植物、湿地生态系统于一体的综合型自然保护区,这里不仅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种 群,更保存着海岛黄杨、罗汉松等珍贵天然红树林群落。但近年来,受"海岛盆景"收藏热影响,不法分 子盯上了这些被称为"海岸卫士"的红树林群落。 2024年初春,一起野生树木盗窃案引起了珠海市香洲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的注意。戴某等7人 在珠海担杆岛盗挖206株珍稀植物,运输途中被江门海警截获。经鉴定,涉案植物包含海岛黄杨、罗汉 松等珍稀物种,价值达到了盗窃罪起诉标准。案件随后被移送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生态受损地在珠海,案件管辖权在江门,依据法律规定,如果案子判了 ...
人工智能立法将视情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公布
南方都市报· 2025-05-14 16:05
南都讯 记者刘嫚 发自北京 5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2025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公布,根据立法计划,全 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继续审议的法律案共14件,计划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共23件。南都记者关注到,生态 环境法典、检察公益诉讼法均列入计划初次审议法律案,而对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立法项目,立 法计划称将由有关方面抓紧开展调研和起草工作,视情安排审议。 生态环境法典、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初次审议项目 根据立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将继续审议的法律案共14件,分别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改)、民营经济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 (修改)、原子能法(已通过)、仲裁法 (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法 (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 (修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国家公园法、海 商法(修改)、法治宣传教育法、渔业法(修改)、金融稳定 法、危险化学品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计划初次审议的法律案共23件,分别为生态环境法典、国家发展规划法、金融法、 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社会救助法、托育服务法、检察公益诉讼法、企业破产 法 (修改) 、招标投标法 (修改)、农业法 (修改) 、民用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