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

搜索文档
OATLY“断臂”,会是一步好棋?
北京商报· 2025-07-24 23:12
公司业绩与战略调整 - 公司2025年二季度收入增长3%至2.08亿美元,毛利率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至32.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为5590万美元,同比增加2550万美元 [3] - 大中华区2025年二季度收入减少6.4%至2700万美元,主要由于餐饮服务渠道销售额下降,但零售渠道增长部分抵消了这一下滑 [3] - 公司启动对大中华区业务的战略审查,考虑包括剥离在内的多种选择,以加速增长和实现业务价值最大化 [1][4] - 2020-2024年大中华区营收分别为4745.2万美元、1.12亿美元、1.34亿美元、1.25亿美元和1.15亿美元,呈现增长放缓趋势 [4] - 2025年上半年大中华区收入5695.5万美元,同比增长12.5%,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98.2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好转 [4] 市场表现与竞争环境 - 公司在中国市场最初通过高端超市渠道销售效果不佳,后转向咖啡馆渠道取得成功,2018年底合作咖啡馆数量突破千家 [6] - 2018-2023年在中国市场出售的燕麦奶可制作约十亿杯燕麦拿铁,产品线拓展到燕麦酸奶、冰淇淋、奶油等 [6] - 2019-2022年亚洲地区营收增长4倍,大部分由中国市场贡献 [6] - 目前中国燕麦奶市场竞争激烈,本土品牌如伊利植选、蒙牛宜多麦等崛起,天猫旗舰店植物蛋白饮料回购榜OATLY位列第四 [7][8] - 大中华区餐饮服务渠道收入占比从去年同期的70%降至62%,成品销售量从2400万升降至2370万升 [9]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植物蛋白饮料在中国仍属高端小众品类,价格偏高且替代品多,消费者口味变化快 [8][9] - 中国植物基赛道经历从资本热捧到市场遇冷的转折,如Beyond Meat 2024年暂停中国业务并裁员95% [9] - 行业面临三大挑战:消费者热情减退、产品价格偏高、本土品牌竞争加剧 [9] - 植物蛋白饮料市场增速放缓,产品过剩导致动销艰难,现制饮品崛起对标配产品产生冲击 [9] - 公司仍处于市场开拓期和建设期,面临创新升级迭代能力不足和成本压力大的挑战 [10]
吃出新平衡,从植物蛋白开始的每一次餐桌改变
中国食品网· 2025-05-22 14:14
肥胖与体重管理趋势 - 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预计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预计达31.8% [1] - 国家卫健委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倡导"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主题,鼓励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及"增豆、加奶"策略 [1] - 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持续攀升,2030年高BMI将影响近30亿成人(占全球成年人口50%) [2] 科学减重原理与实践 - 控制总能量摄入是关键,减肥时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500~1000kcal,男性建议1200~1500kcal/d,女性1000~1200kcal/d [2] -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提供三档日摄入热量控制区间(1200kcal、1400kcal、1600kcal)并分季节制定食谱 [3] - "饥饿式减肥"会优先分解肌肉,降低基础代谢,科学减重需保障蛋白质摄入并配合力量训练 [3] 蛋白质摄入与植物蛋白优势 - 成年女性每日蛋白质建议摄入55克,男性65克 [6] - 大豆蛋白含完整必需氨基酸,与谷物互补可提升蛋白质质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鼓励多吃大豆类食品 [9] - 植物蛋白不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提供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 [13] 植物基食品行业动态 - 2024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奶豆添营养,少油更健康",鼓励开发多样化大豆制品 [9] - 星期零推出鸡蛋豆腐、核桃豆干等餐饮端产品,以及口袋沙拉棒、海苔豆腐等零售端零食,海苔豆腐每100克蛋白质含量超12克 [9][11] - 哈佛大学研究显示植物蛋白摄入与健康寿命延长相关,麦吉尔大学研究证实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可降低慢性病风险 [13] 健康饮食社会推动 - Blue Zones组织提出长寿饮食指南,建议95%饮食来自植物性来源,豆类为最健康蛋白质 [13] - 政策倡导、企业创新(如星期零开发植物基食品)共同推动健康饮食从认知转向行动 [14]
营收超60亿,养元六个核桃持续领跑植物蛋白赛道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15:40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为60.5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2亿元,同比增长17.35%,基本每股收益1.36元 [1] - 公司宣布现金分红计划,每10股派发13.6元(含税)现金红利 [1]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民营养计划》将植物蛋白列为核心营养基料,《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为行业开辟增量空间 [2] - 健康饮食理念普及推动消费需求多元化,催生"健康+场景"增长模式 [2] 公司产品战略 - 公司实施"大单品"战略,明星产品"六个核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 - 公司打造"一超多强"产品矩阵,推出红枣、燕麦核桃乳、养元早餐豆奶、智汇露、新无糖等产品,覆盖全人群和主流价格带 [3] - 产品创新覆盖家庭、社交、运动等多场景,提升便捷性与个性化体验 [3] 原料与生产技术 - 公司在新疆、云南、太行山等核桃黄金产区建立专属基地,采用"3·6·36"采购标准严格筛选原料 [4] - 公司研发"5·3·28工艺"和"全核桃CET冷萃工艺",解决传统核桃乳口感涩腻问题,提升营养成分利用率 [4] 渠道与营销策略 - 公司布局直播电商、社群团购等新兴渠道,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4] - 公司构建"权威媒体 + 核心场景 + 数字平台"全域传播矩阵,与央视、卫视合作,覆盖高铁、机场、电梯等线下场景,并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精准营销 [5] 行业地位与展望 - 公司是国内最大核桃深加工企业,每年核桃消耗量超一亿公斤,全球核桃单体用量最大 [4] - 公司在产品创新、渠道布局与品牌价值提升方面持续发力,有望巩固市场领导地位并推动行业品质升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