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奶
搜索文档
植物奶可替代牛奶?记者调查:超八成样本蛋白质含量不及牛奶
新京报· 2025-11-25 15:24
近日,全球规模最大燕麦饮公司Oatly(噢麦力)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品牌实现上市后首 个季度盈利。在电话业绩会上,Oatly提到,大中华区团队在充满挑战的消费环境下,在多个渠道实现 有力增长。 然而,Oatly想要保持长期的持续性盈利并不容易。多方数据分析显示,我国植物奶市场经过2021年的 热潮后,自2022年起出现降温,赛道内投融资基本停滞,植物奶在线下零售货架包装饮品市场的整体份 额有所下滑。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植物奶从产品定位到消费场景上执着于"牛奶替代品",未形成独立消 费场景,健康属性不够充分,同时面临口感与价格的双重挑战。 新京报记者近日对电商平台销售的23款植物奶统计发现,不少品牌倾向于使用或暗示"替代牛奶"的说 法。例如,Oatly官网声称"从营养角度看,用营养强化燕麦饮代替牛奶是很好的"。素香斋素食店销售 的一款"植物密码"福娘膳食均衡系列燕麦奶,在商品页面打出"适合中国人体质的牛奶替代饮品"。 然而营养成分表显示,23款产品中,超八成样本蛋白质含量不及纯牛奶,仅5款产品标示了钙含量,近 四成样本添加了植物油和食用盐。营养专家提醒,植物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奶",而是属于植物蛋 ...
植物奶风潮退去的背后:“牛奶替代品”策略失灵
贝壳财经· 2025-11-25 15:23
全球规模最大的燕麦饮公司Oatly(噢麦力)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盈利性增长,令沉寂多年的植物奶市场再次受到关注。 2021年,Oatly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并凭借在餐饮渠道的成功掀起全球植物奶风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植物奶市场共完成14起融资事件,披露 融资总额超过35亿元。彼时除新兴品牌外,国内外乳业巨头加之传统饮料品牌也纷纷布局植物奶或植物酸奶赛道。然而自2022年起,植物奶领域投融资活动 开始减少,2024年以来几乎陷入停滞状态。马上赢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植物奶在包装饮料线下零售货架的市场占比较2023年一季度下滑7个百 分点,近几年流行的燕麦奶品类占比始终不高。 据业内人士分析,植物奶市场降温受口味、价格、消费基础、行业竞争、供应链及渠道建设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植物奶产品虽定位为营养丰富的饮品, 甚至被视作牛奶替代品,但实际上其营养与牛奶存在差异。饮用场景上也与牛奶重合,尚未形成独立的消费场景,同时面临口感与价格的双重挑战。未来, 新一代植物奶的价值在于为饮品添加新的功能维度与情绪价值。消费者选择从"好喝"转向"喝得安心",品牌方也在寻找新的植物奶解决方案,既要支撑口味 ...
一杯酸奶,估值1422亿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1-20 14:35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2005年创始人以70万美元贷款收购一家有84年历史的酸奶工厂,创立Chobani,创始团队仅5人 [7] - 公司花费两年时间完善希腊酸奶配方,于2007年将首批产品推向市场,五年后营收超过10亿美元 [8] - 2024年公司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2亿元) [4] - 公司预计2024年净销售额将达到38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8% [9] 产品策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通过提供更浓郁、高蛋白的希腊酸奶打破了美国市场由甜味低脂酸奶主导的格局,进入时希腊酸奶仅占美国酸奶市场的1% [8] - 产品定价策略兼顾盈利与市场竞争力,并冒险通过全国连锁超市进行分销,甚至提出用酸奶支付上架费 [8] - 除酸奶外,公司业务已拓展至燕麦奶、奶精和即饮咖啡等产品 [9] 资本运作与股权变更 - 公司发展过程中鲜有融资,2014年因食品安全丑闻及巨额资本开支导致现金流紧张,首次引入TPG资本7.5亿美元投资,TPG获得可转换为公司约35%股权的债券 [11] - 2016年公司将约10%股权授予约2000名员工,稀释TPG股权至20% [11] - 201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退休基金(HOOPP)接盘TPG份额,创始人团队持股比例提升至90%(含员工持股) [11] - 公司于2021年提交上市申请,估值100亿美元,但于2022年9月撤销申请 [12] 战略收购与业务转型 - 2023年12月以9亿美元收购美国高端咖啡品牌La Colombe,收购后La Colombe利用公司超过9.5万个零售网点的分销网络,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0% [14] - 2024年5月收购植物基冷冻即食餐品牌Daily Harvest,首次进入冷冻食品领域,计划借助公司供应链拓展至澳大利亚市场 [14] - 通过收购推动公司从酸奶品牌转型为多元化食品饮料平台,显著提升估值空间 [14] 中国市场对标分析 - 国内与Chobani同赛道的品牌包括吾岛、乐纯,目标客群为注重配料、追求高蛋白的年轻消费者和健身人士 [16] - 吾岛成立于2020年,其小罐装希腊酸奶每100g蛋白质含量高达9–11g,是普通酸奶的3~4倍,创始人投入2.4亿元打造自有供应链超级工厂,日处理原奶量达800吨 [16][17] - 乐纯希腊酸奶蛋白质含量亦超过9克,采用三倍浓缩工艺,品牌定位高端健康,其第一大股东为可口可乐,并获得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多轮投资 [17] - 相较于美国市场,中国的希腊酸奶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18]
走进佳禾食品:一杯咖啡的智造硬实力
全景网· 2025-11-14 16:4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从3亩地、100万注册资本起步,现已发展为拥有16家子公司、五个工厂的上市公司 [2] - 业务覆盖粉末油脂、咖啡、植物基饮品三大主线,正从“制造驱动”向“品牌驱动”转型 [2] - 推出咖啡、燕麦奶、牛乳茶三大C端产品线,旨在通过产品差异化与渠道精细化运营提升品牌影响力 [2] 核心业务与产品布局 - 粉末油脂领域为国内领军企业,并积极拓展咖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 [3] - 咖啡业务今年增速超过60%,未来将通过差异化产品布局家庭、出行等多元场景 [4] - C端燕麦奶产品主打“全谷物”健康概念,与国家粮科院合作研发,遵循“清洁标签”理念减少添加剂使用 [2][4] 生产制造与供应链优势 - 金猫咖啡生产基地占地3.5万平方米,拥有三个专业化车间,覆盖从烘焙到包装的全产业链流程 [3] - 生产线核心设备包括德国进口Probat烘焙机、GA萃取系统及冻干生产线,通过系统控制确保风味一致性与生产效率 [3] - 咖啡生豆采购自云南、巴西、埃塞俄比亚等全球主产区,并通过“咖啡庄园”项目推动产地直采以保障原料稳定性 [3] 渠道网络与客户基础 - B端客户涵盖茶饮品牌、工业客户以及东南亚、南美等地区的外贸市场客户 [2] - C端渠道通过商超、零食渠道、线上平台进行拓展 [2] - 核心优势在于供应链稳定性与研发能力,客户更关注原料品质与产能保障 [4] 品质管控与行业地位 - 公司通过电子级检测设备对每批次产品进行风味标准化校验,并拥有供应商准入机制、一物一码追溯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3][4] - 是江苏省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创新实践典型案例之一,将“食品工业、良心事业”作为核心准则 [4] - 凭借全产业链控制力与技术积累,有望在咖啡等高速增长的细分赛道中持续提升份额 [4][5]
一杯酸奶,估值1400亿,创始人成全国首富
创业家· 2025-11-09 18:08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酸奶品牌Chobani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4亿元)[4] - 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身家飙升至约135亿美元,成为新晋土耳其首富[4] - Chobani的成功案例为消费行业提供了一个从细分品类切入、通过产品创新和战略收购成长为平台型公司的典范,其模式对中国市场具有参考意义[4][9][19] Chobani发展历程与商业模式 - 2005年,创始人乌鲁卡亚通过70万美元贷款收购一家有84年历史的酸奶工厂,创立Chobani,创始团队仅5人[10] - 品牌定位为提供更浓郁、富含蛋白质的希腊酸奶,打破了由甜味低脂酸奶主导的市场格局,当时希腊酸奶仅占美国酸奶市场的1%[11] - 2007年产品上市,五年后营收超过10亿美元,在希腊酸奶细分市场稳居第一[11] - 定价策略兼顾盈利与市场竞争力,并冒险通过全国连锁超市进行分销,甚至提出用酸奶支付上架费[12][13] - 公司预计今年净销售额将达到3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8%,产品线已从酸奶扩展至燕麦奶、奶精和即饮咖啡[13] 融资历史与资本运作 - 公司发展过程中鲜有融资,今年融资前历史上只有过两次主要融资[15] - 2014年,因食品安全丑闻和巨额资本开支导致现金流紧张,获TPG 7.5亿美元投资,TPG获得可转换为公司约35%股权的债券[16] - 2016年,公司向约2000名员工授予约10%股权,稀释了TPG的潜在股权至20%[16] - 2018年,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退休基金接盘TPG份额,乌鲁卡亚团队持股比例提升至90%(含员工持股)[16] - 2021年提交上市申请,估值100亿美元,但于2022年9月因市场环境原因撤销[16] - 公司设立孵化器Chobani Food Incubator,为食品类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及2.5万美元资金支持[17] 战略转型与收购扩张 - 为应对上市折戟,公司进行深刻转型,通过收购向多元化食品饮料平台发展[18] - 2023年12月,斥资9亿美元收购美国高端咖啡品牌La Colombe,为其最大一笔收购,收购后La Colombe借助Chobani超过9.5万个零售网点的分销网络,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0%[18] - 2024年5月,收购植物基冷冻即食餐品牌Daily Harvest,首次进入冷冻食品领域,并计划拓展至澳大利亚市场[18] - 收购显著提升了公司的估值空间[18] 中国市场的潜在机会与竞争格局 - Chobani的成功引发对中国希腊酸奶市场潜力的关注[19] - 国内品牌包括吾岛、乐纯、光明如实等,其中吾岛为2020年成立的新品牌,专注于低温希腊酸奶,其小罐装希腊酸奶每100g蛋白质含量高达9–11g,是普通酸奶的3~4倍[20] - 吾岛创始人拥有25年乳品从业经验,投入2.4亿元打造自有供应链超级工厂,日处理原奶量达800吨,产能和销量在国内低温希腊酸奶领域排名第一[20] - 乐纯品牌定位高端健康,主打"零蔗糖、零添加剂",其第一大股东是可口可乐,并获得多轮VC融资[21] - 乐纯创始团队背景多元,包括前黑石员工、乳制品专家和投资人,能力全面[22] - 相较于美国市场,中国的希腊酸奶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未定[22]
佳禾食品:轻乳茶对传统奶茶冲击已逐步消化,粉末油脂在传统奶茶应用端开始企稳
财经网· 2025-11-07 20:38
咖啡业务表现 - 外卖大战对咖啡业务有明显提升作用 5-6月订单增量较高 服务的茶饮咖啡客户及原有咖啡客户订单量同比均有较大增长 [1] - 7-8月行业增长趋于理性并放缓 但仍保持稳步增长 [1] - 外卖大战为品牌下半年及明年增长提供支撑 [1] C端业务发展 - C端业务目前仍处于探索期 主要分为咖啡电商和燕麦含乳饮料电商两个部门 [1] - 产品品类包括咖啡、牛乳茶和燕麦奶三大品类 [1] - C端营收目前接近1亿人民币 处于快速成长阶段 公司高度重视C端业务发展 [1] - 线上渠道涵盖抖音、天猫、京东、微信小店等公域及私域电商平台 [1] - 线下渠道开拓经销商至CVS、商超、KA、O2O及零食渠道等 [1] - 目前线上线下营收结构为对半开 [1] 粉末油脂业务 - 2024年受轻乳茶影响 传统奶茶与轻乳茶都是菜单主要产品 [2] - 2025年轻乳茶对传统奶茶的冲击已逐步消化 粉末油脂在传统奶茶应用端开始企稳 [2] - 外卖大战推动下游茶饮行业整体单量上升 但对产品价格体系冲击较大 消费者形成低价预期 [2] - 未来行业或有阵痛期 但经典奶茶是穿越周期的品类 将长期存在 [2]
一杯酸奶,估值1400亿,创始人成全国首富
华尔街见闻· 2025-11-07 18:24
公司融资与估值 - 美国酸奶品牌Chobani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4亿元)[1] - 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身家飙升至约135亿美元,成为新晋土耳其首富[2] - 公司历史上仅有两次融资:2014年获TPG 7.5亿美元投资,2024年完成6.5亿美元融资[9][10]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创立 - 2005年,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以70万美元贷款收购卡夫旗下已有84年历史的酸奶工厂,创始团队仅5人[3][4] - 乌鲁卡亚出生于土耳其东部奶牛场家庭,熟悉奶酪和酸奶制作方法,移民美国后发现市场缺乏浓稠酸奶产品[5] - 公司通过提供更浓郁、高蛋白的希腊酸奶打破美国市场由甜味低脂酸奶主导的格局[5]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公司花费两年时间完善希腊酸奶配方,2007年首次推向市场,五年后营收超过10亿美元[6] - 采取通过全国连锁超市分销的冒险路线,甚至提出用酸奶支付上架费[8] - 产品定价策略兼顾盈利性和市场竞争力,既保证利润又维持价格亲和力[7] 业务发展历程 - 2013年公司陷入食品安全丑闻,同时斥资4.5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酸奶生产基地[10] - 2016年公司将约10%股权授予2000名员工,TPG股权被稀释至20%[11] - 2021年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估值100亿美元,但于2022年9月撤销申请[11] 收购与业务拓展 - 2023年12月以9亿美元收购高端咖啡品牌La Colombe,强化咖啡与乳制品交叉领域竞争力[13] - 收购后La Colombe借助公司超过9.5万个零售网点,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0%[14] - 2024年5月收购植物基冷冻即食餐品牌Daily Harvest,首次进入冷冻食品领域[14] 中国市场对比 - 中国希腊酸奶市场存在吾岛、乐纯等品牌,其中吾岛2020年成立,专注低温希腊酸奶研发[17] - 吾岛投资2.4亿元建设国内首个希腊酸奶超级工厂,日处理原奶量达800吨[17] - 乐纯由可口可乐作为第一大股东,获得多轮融资,产品通过三倍浓缩工艺实现高蛋白含量[18]
一杯酸奶,估值1422亿
36氪· 2025-11-04 08:47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 - 美国酸奶品牌Chobani近期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2亿元),创始人哈姆迪·乌鲁卡亚身家随之飙升至约135亿美元,成为新晋土耳其首富 [3] - 2005年,创始人以70万美元贷款收购一家拥有84年历史的酸奶工厂,创立Chobani,创始团队仅5人 [7] - 公司花费两年时间完善希腊酸奶配方,于2007年将首批产品推向市场,五年后营收超过10亿美元,在希腊酸奶细分市场稳居第一 [8] - 公司预计2024年净销售额将达到3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8%,产品线已从酸奶扩展至燕麦奶、奶精和即饮咖啡 [10] 商业模式与市场策略 - 创始人未采用传统消费品牌的高举高打广告或低价策略,而是精心制定单品售价,平衡盈利与竞争力,并冒险通过全国连锁超市进行分销,甚至提出用酸奶支付上架费 [9] - 公司通过提供更浓郁、富含蛋白质的希腊酸奶,打破了由甜味、低脂酸奶主导的市场格局,成功将希腊酸奶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从1%提升 [8] - 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多元化转型,2023年12月以9亿美元收购高端咖啡品牌La Colombe,2024年5月收购植物基冷冻即食餐品牌Daily Harvest,借此拓展品类并提升估值空间 [16][17] 融资与资本运作 - 公司发展过程中鲜有融资,在2024年本轮融资前,历史上仅有两次主要融资事件 [12] - 2014年,因食品安全丑闻及过度扩张导致现金流面临枯竭,公司获TPG的7.5亿美元投资,TPG获得可转换为公司约35%股权的债券 [13] - 2016年,公司将约10%股权授予约2000名员工,稀释了TPG的股权,后于2018年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退休基金(HOOPP)接盘TPG份额,使创始人团队持股比例提升至90% [13] - 公司曾于2021年提交上市申请,估值100亿美元,但于2022年9月因市场环境不佳撤销申请 [14] - 公司设立了食品类初创企业孵化器Chobani Food Incubator,为食品初创企业提供创业指导及2.5万美元资金支持 [14] 中国市场对标分析 - 国内专注希腊酸奶的品牌包括吾岛、乐纯等,其目标客户为注重配料、追求高蛋白的年轻消费者和健身人士 [22] - 吾岛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低温希腊酸奶,其小罐装产品每100g蛋白质含量高达9–11g,是普通酸奶的3~4倍,并投入2.4亿元打造自有供应链超级工厂,日处理原奶量达800吨 [22] - 乐纯希腊酸奶蛋白质含量也超过9克,通过三倍浓缩工艺实现,品牌定位高端健康,其第一大股东为可口可乐,并曾获得英诺天使基金、真格基金等多轮投资 [23] - 相较于美国市场,中国的希腊酸奶市场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竞争格局未定 [25]
六个核桃越来越难卖,前衡水首富弃转身又押中风口,市值冲上430亿!
搜狐财经· 2025-11-03 22:40
公司近期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39.1亿元,同比下降7.64%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1.2亿元,同比下降8.95% [4]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59亿元,同比下降0.81% [4]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65亿元 [4] - 公司在华东、华中、华北等七大销售区域的销售收入全线下滑 [1] - 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销售收入下滑最为严重,降幅分别为32.08%和32.46% [1] 核心产品与品牌历史 - “六个核桃”品牌诞生于2005年,是公司的拳头产品 [3] - “经常用脑,就喝六个核桃”的广告语曾广为人知 [3] - 公司曾通过赞助《最强大脑》等节目进行品牌推广 [3] - “六个核桃”产品年营收一度高达90亿元,接近百亿规模 [3] - 在养元饮品总营收中,“六个核桃”的营收占比常年在88%至98%之间,核心地位举足轻重 [1] - 自2016年以来,“六个核桃”销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6] 多元化尝试与新产品发展 - 公司先后推出养元饮品燕麦奶、椰奶等多种植物奶产品 [6] - 但新推出的产品系列市场反响不佳,仿佛“石沉大海” [6] 投资策略演变与具体投资 - 公司投资策略从保守转向激进 [6] - 2019至2022年间,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始终维持在70亿至105亿元的高位,其中绝大部分为理财产品 [6] - 2022年其105.3亿元理财投资的实际收益仅为2.285亿元,收益率约2.17% [6] - 2021年起,公司投资1亿元到人工智能企业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 [6] - 公司投资8亿元入股锂离子电池企业瑞浦兰钧 [6] - 2023年公司投资16亿元于长江存储 [6] - 根据2024年年报,公司对长江存储的投资账面价值为16亿元 [7] - 公司对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账面价值为5.94亿元 [7] - 公司身影频现二级市场,如持有嘉美包装等股票获益上千万元,并被动获得步步高股票 [11] 私募基金布局与近期股价表现 - 公司通过子公司泉泓投资进行股权投资,该基金由养元饮品与北京闻名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8] - 2024年10月16日,公司宣布向私募基金泉泓投资增资10亿元 [12] - 增资完成后,私募基金总规模由30亿元增至40亿元,公司认缴出资额由29.97亿元增至39.97亿元,占比升至99.925% [12] - 2024年9月,受长江存储完成股改等消息影响,公司股价从9月24日到10月10日7个交易日内涨幅高达62%,总市值冲上434亿元 [8] - 截至近期收盘,公司股价涨幅仍超30%,每股报收28.13元,总市值为354亿元 [8] - 公司持有长江存储0.98%的股份,持股比例较低,且该项投资尚未获得收益 [8]
一杯酸奶,估值1422亿
36氪· 2025-11-03 10:44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完成6.5亿美元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22亿元)[1] - 创始人个人身家飙升至约135亿美元,成为新晋土耳其首富[1] - 公司历史上仅有三次融资记录,此前两次分别为2014年获TPG 7.5亿美元投资和2018年获加拿大安大略省医疗退休基金战略投资[7] 公司发展历程 - 2005年,创始人以70万美元贷款收购一家拥有84年历史的酸奶工厂,创立公司,创始团队仅5人[3] - 公司花费两年时间完善希腊酸奶配方,于2007年将首批产品推向市场[4] - 公司营收在五年后(2012年)超过10亿美元,在希腊酸奶细分市场稳居第一[4] - 2021年公司提交上市申请,估值为100亿美元,但于2022年9月撤销申请[8]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通过提供更浓郁、富含蛋白质的希腊酸奶打破了由甜味、低脂酸奶主导的市场格局,进入市场时希腊酸奶仅占美国酸奶市场的1%[4] - 公司采取通过全国连锁超市进行分销的路线,并提出用酸奶支付上架费[6] - 公司预计今年净销售额将达到38亿美元,较去年增长28%,产品线已从酸奶扩展至燕麦奶、奶精和即饮咖啡[6] 收购与业务扩张 - 2023年12月,公司斥资9亿美元收购美国高端咖啡品牌La Colombe,收购后该品牌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300%[11] - 2024年5月,公司收购植物基冷冻即食餐品牌Daily Harvest,首次进入冷冻食品领域[11] - 两笔收购帮助公司拓展食品品类,推动其转型为多元化食品饮料平台[11] 中国对标市场分析 - 中国国内专注于希腊酸奶的品牌包括吾岛、乐纯、光明如实等,其中吾岛和乐纯与公司处于同赛道[12] - 吾岛成立于2020年,其希腊酸奶产品每100g蛋白质含量高达9–11g,是普通酸奶的3~4倍,并在河北邯郸投资2.4亿元建设了专为希腊酸奶设计的超级工厂,日处理原奶量达800吨[12][13] - 乐纯希腊酸奶蛋白质含量也超过9克,品牌定位高端健康,其第一大股东是可口可乐,并在2014年至2018年间完成了五轮融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