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验证平台
搜索文档
青岛崂山:概念验证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5:20
概念验证平台建设进展 - 青岛市已完成两批共26家概念验证平台备案,崂山区占11家,加上省级试点平台,崂山区已集聚13家经认定的概念验证平台,数量居全市首位,占比超40% [1] - 崂山区13家概念验证平台已覆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及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 [1] - 崂山区明确下一步三大发力方向,推动平台量质齐升,包括壮大平台队伍、引导共建平台、推动平台与中试验证平台融合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4年崂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概念验证平台专项支持政策,对新认定的省、市级平台按上级扶持额度的50%给予配套支持,最高可达100万元 [1] - 2025年修订的人才政策推出繁星人才计划,重点选拔培养科技项目经理人等转化服务类人才,单人最高奖励20万元 [1] 平台运营成效与案例 - 青岛市机器视觉概念验证平台已为企业提出44项需求提供可行性方案,其中PIN针缺陷检测等6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2] - 该平台基础上整合资源共建生成式创业营,配套打造创新成果捕获与聚合网络、概念验证与中试服务网络、产业育成网络三大生态体系 [2] - 青岛市智能家电概念验证平台搭建起芯片到整机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通过四个子平台提供成果评估、二次开发等服务 [2] - 山东省高分子工程概念验证中心通过全链条服务已累计帮助企业融资超800亿元,成功孵化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并推动项目产业化落地 [3] 未来发展方向 - 崂山区支持平台拓展对外服务模式,打通与驻区高校、科研人员的对接渠道 [3] - 联合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机构完善服务供给,并探索市场化运营,通过服务收入、成果转化收益等增强盈利能力 [3]
城记 | 探访司南孵化器:解码上海打造脑机接口产业“核爆点”的培育逻辑
新华财经· 2025-09-24 22:29
脑机接口行业现状与机遇 - 脑机接口技术是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信息交互的前沿技术,在医疗康复、人机协同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新高点[1] - 全球脑机接口产业尚处于不成熟的早期阶段,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技术摸索和概念验证进程,这为中国企业摆脱过往“跟从式发展”的路径依赖、在技术“无人区”实现突破提供了契机[2][3] - 中国正站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全球最前沿,是起跑线上的“首发选手”,产业兴起为国内企业突破首创类技术/产品(First in Class)和最优类技术/产品(Best in Class)的瓶颈提供了机遇[2] 上海脑机接口产业政策与布局 - 2025年1月,上海出台《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7月落地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脑智天地”,聚焦构建“技术突破-产业转化-场景落地”的集聚效应[1] - 根据《闵行区关于打造脑机接口未来产业生态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入驻企业,研发投入方面最高补贴2000万元;新注册或新迁入企业,按研发投入分三年给予20%、10%、5%资助,每年最高200万元[6] - 年度研发投入首次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可额外获得3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政策补贴形成叠加支持[6] 司南孵化器的运营模式与特色 - 司南孵化器是上海首家深耕脑机接口领域的专业载体,于2025年7月11日启动运营,其经营模式告别传统孵化器单一的“房东”角色,成为“孵化+投资+专业服务”的“股东”和“全天候合作伙伴”[1][5] - 孵化器打造脑机接口概念验证平台,将服务前延至“-1到0”的超早期预研阶段,服务对象覆盖尚不具备企业形态但拥有技术潜力的“超级团队”,例如规模约20人的中科院光机所视觉重建与神经调控团队[4] - 司南孵化器与策源孵化基金、临创司南基金形成“接力式投孵联动”,例如2024年脑机智能企业中科华意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之一便是司南基金[6] 全栈式专业服务与临床资源整合 - 针对90%的脑机接口企业属于跨界经营者的情况,司南孵化器组建市场化专业团队,打造研发加速、测试验证、产品注册三大中心,提供从预研立项到注册量产的全流程开发咨询服务[7] - 孵化器协助团队对接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等顶级临床资源,华山医院每年开展约2万例神经外科手术,积累的海量临床病例与脑神经数据为入孵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关键支持[7][8] - 例如,华山医院前期从临床中采集的海量人类植入式脑电活动数据,为岩思类脑公司训练脑电大模型提供了关键“燃料”,助力突破非侵入式信号精度低的技术瓶颈[8] 产业集聚与跨区域协同效应 - “脑智天地”产业集聚区引进了华山医院上海市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研究中心等优势基础研究资源,与司南孵化器步行即达,搭建“零距离”临床转化通道[7] - 司南孵化器可北联苏州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互补,东融张江的检验检测与审评审批资源,西接杭州的医疗产品与数字技术融合优势,联动临港新片区的芯片研发资源[10] - 微灵医疗的布局是典型案例,公司选择进驻司南孵化器后,既能与华山医院合作加速癫痫检测的临床数据采集,又能借助复旦大学科研优势,同时将生产基地落地苏州以降低生产成本[10] 技术研发与临床试验进展 - 当前脑机接口三大主要技术路线包括:需开颅的侵入式(如Neuralink、阶梯医疗)、无需完全开颅的半侵入式(如博睿康、Synchron)以及无需手术的非侵入式[3] - 2025年3月,阶梯医疗联合中科院脑智中心与华山医院完成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使其成为继Neuralink后全球第二家、中国首家进入该阶段的企业,预计2026年1月开启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9] - 在技术研发环节,临床机构能提供专业指导,例如脑虎科技首款产品问世时,华山医院从人体工学角度给出了产品优化建议[9]
意向合作金额近90亿元,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落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3 17:30
大会概况与核心成果 - 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浦东举行,主题为“万'象'需求·全球揭榜”,是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导向的科技盛会 [1] - 大会聚焦创新需求、人才支撑、资本力量,搭建了集需求、成果、人才、资本等多要素于一体的国际化对接平台 [1] - 大会成效显著,三天完成超过10000次线上线下对接,达成近90亿元人民币的意向合作金额 [1] 需求与成果发布规模 - 大会期间共发布技术需求超10000项,需求投入金额超200亿元人民币,人才需求2000余条 [4] - 大会汇聚1728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847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 [4] - 吸引12个国家线下参展参会,120家行业骨干企业线上线下发布高价值需求 [4] 重点企业需求与合作 -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提出重大设备国产化与智能化需求,项目第一期意向金额达1000万至1500万元人民币 [4] - 广州欧利华品牌管理等5家企业与上海美鲸灵医疗科技达成合作意向,计划采购核心产品,意向采购金额达6亿元人民币 [4] - 技术经理人淘展活动线下对接200余家企业,促成5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总金额高达30亿元人民币 [5] 前沿科技成果展示 - 大会集中展示颠覆性科技成果,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的“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魔方无人机系统”、华山医院的“脑胶质瘤治疗性DC疫苗”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 [5] - 6家面向未来产业的概念验证平台首次集体亮相,涵盖脑机接口、核酸药物、基因编辑、集成电路材料等领域 [5] - 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展区展示清华大学原子量子计算机、仁济医院“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件”等高校与医疗机构源头创新成果 [5] 行业规范与人才发展 - 大会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2024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及两项行业标准,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规范化指引 [6] - “技术经理人慕课”首次亮相,推动技术转移人才体系化培养 [6] 创新活动与服务平台 - 首次设立的“技术交易集市”吸引观众体验瑞金医院“无创血糖仪”、农科院“灵芝孢子油软胶囊”等产品 [8] - “转化门诊”邀请20余位专家提供1对1咨询与全流程陪跑服务,自2023年落地以来已对接项目374个,推动19个项目进入准概念验证阶段,10个项目完成赋权成立公司,转化合同金额超3亿元人民币 [8]
2025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上海开幕
国际金融报· 2025-09-21 16:16
大会概况与模式 - 2025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于9月20日在上海浦东张江科学会堂开幕,是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大会打造“1+3+365”展会对接模式,即1个在线供需对接平台、3天展览展示和活动、365天持续对接全流程 [1] - 大会面向全球发布超10000项技术需求,企业投入资金总额超200亿元,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20多个前沿领域 [1] - 现场发布2000个人才需求岗位,展示1728项国际国内待转化成果、847项中小企业创新产品、80余项首发首秀产品 [1] 企业需求与国际合作 - 大会集中展示华润、中电金信、中广核、中建八局等120家行业骨干企业的开放式创新平台和需求场景 [2] - 现场发布十余条千万级别创新需求,包括哈萨克斯坦电动汽车充电站国家网络建设项目,促进电动汽车产业链、数字能源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与跨境投资 [2] - 沿沪宁产业创新走廊发布技术联合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等系列需求,加速长三角地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2] 创新成果与技术突破 - 上海交通大学展示“脑机接口专用芯片”、“魔方无人机系统”等多项国际领先技术 [2] - 华山医院的“脑胶质瘤治疗性DC疫苗”彰显生物医药创新实力 [2] - 华东师范大学通过赋权模式推动“新型高端酶制剂”产业化,成本降低90%以上 [2] - 清华大学展示全球领先的光镊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实现225比特无缺损可编程阵列,支持千比特级扩展 [4] - 仁济医院推出“框架核酸分子计算诊断芯片与器件”,具备颠覆传统诊断模式的潜力 [4] 概念验证与平台建设 - 加快落实上海市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建设实施方案,“6+13”家高质量概念验证平台启动建设 [3] - 脑机接口、核酸药物、基因编辑、集成电路材料、超宽禁带半导体等6家面向未来产业的概念验证平台首次集中亮相 [3] - 这些平台提供技术验证、商业验证、资源对接等全链条服务,有效降低未来产业创新成果的转化风险与研发成本 [3] 高校与研究机构参与 - “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吸引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沪上20家单位,以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21家高校院所医疗机构参展 [3] - 高校展区集中展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涵盖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 [3] 服务板块与交易成效 - 大会首次打造“技术交易集市”,瑞金医院“无创血糖仪”、农科院“灵芝孢子油软胶囊”等产品现场推广 [6] - “转化门诊”邀请20余位资深专家为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1对1咨询与全流程陪跑服务 [6] - “转化门诊”累计对接项目374个,遴选50余项具备商业潜力的成果,19个项目进入准概念验证阶段,10个项目完成赋权成立公司,转化合同金额超3亿元 [6] 报告发布与生态建设 - 大会论坛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与《2025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白皮书》 [5] - 发布团体标准《医疗机构科技成果评估规范》与上海市地方标准《概念验证机构建设与服务指南》 [5] - “技术经理人慕课”平台首次发布,旨在系统化提升技术转移人才专业能力 [5] 历史成果与行业影响 - InnoMatch技术转移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释放技术需求21000余项、人才需求35000余项 [6] - 历届大会展示创新产品4080项,达成意向合作金额近180亿元,成为国内外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品牌活动 [6] - 大会通过“以展促需、以需促转、以转促产”,全面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