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诈骗保

搜索文档
国家医保局通报:医保结算过的药品,5天后在另一药店销售,现场突击检查后,抄出大量回流药
新京报· 2025-07-07 23:25
国家医保局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专项行动 - 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国部署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并公布八起典型案例 [1] - 药品追溯码是每一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应带码采购,扫码结算 [3] - 医保参保人员购药需用国家医保App扫药品追溯码,发现多次结算的疑似回流药可依法维权 [3] 典型案例分析 - 甘肃省兰州市天天好药房涉嫌倒卖医保药品,查抄出135个品种1124盒回流药品,包含抗癌抗肿瘤等高值药品 [2] - 该药店长期敛聚居民医保卡套刷职工门诊统筹药品或门诊慢特药品后再倒卖销售 [2] - 其他七起案例涉及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未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虚开票据、超量开药等问题 [3] 行业监管措施 - 兰州市医保部门已依法解除天天好药房医保服务协议,对药店法人医保支付资格记12分 [2] - 所有案件线索已按程序移交公安、卫健、药监等部门进一步处理 [3] - 国家医保局强调收回流药违法,卖回流药犯罪 [3]
药品追溯码7月1日起全面应用 将实现医保基金支付全程精准追溯
央广网· 2025-06-30 08:53
药品追溯码全面应用 - 7月1日起全国定点医药机构须全流程记录医保药品追溯码等信息 实现医保基金支付的全程精准追溯 [1] - 药品追溯码是药品的"电子身份证" 定点医药机构需准确采集、核验并上传至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药品追溯系统 [1] - 零售药店应在顾客购药小票上显示药品追溯码信息 各地加快分等级推进"无码不结算"措施落地 [1] 药品追溯码的监管行动 - 国家医保局等部门部署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 已完成第一阶段核查任务 [1] - 8月将开展新阶段专项核查 10-12月为集中攻坚阶段 对药品追溯码的疑点数据及引发的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严厉打击 [1] - 检查已发现一批欺诈骗保的恶性案件 [1] 定点医药机构的管理要求 - 全国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医保药品时 必须全流程记录药品的购进、使用、库存及追溯码等信息 [2] - 医疗机构和药店需建立进货核验和验收制度 药品追溯码是证明药品来源的关键因素 [2] - 呼吁定点医药机构在采购时做到不收受回流药 也不买卖回流药 [2]
多地启动省级医保飞检,药店参保人倒卖回流药纳入重点检查
南方都市报· 2025-05-23 22:18
医保飞行检查启动情况 - 5月末各地陆续启动省级医保飞行检查 部分省份公开检查方案 重点检查"回流药"问题 [1] - 辽宁省医保局5月19日发布方案 将对12市开展省级飞检 检查定点医药机构2023-2024年医保支付范围内的医药服务行为和费用 必要时追溯至2025年 [1] - 河北省医保局4月末发布通知 除接受国家飞检的统筹区外 其余全部纳入省级飞检范围 [2] - 河南 宁夏 福建等地4-5月间宣布启动省级飞检并组织培训 但未披露具体方案 [2] 飞行检查组织模式 - 省级飞检采取"省级组织 各市交叉 属地配合"模式 检查组规模约50人 包括参检市抽调人员 第三方机构人员及临床 价格 医保专家 [1] - 飞检特点为不预先告知的现场监督检查 由上级部门组织下查一级或跨区域交叉互查 检查组通常由医保 财政 卫健 中医药等多部门联合组成 [2] 检查重点领域 - 定点零售药店重点检查利用药品追溯码线索查处参与或协助倒卖"回流药"问题 [1][3] - 参保人重点检查利用医保待遇参与或协助欺诈骗保 倒卖"回流药"问题 [1][3] - 医疗机构重点检查心内科 骨科 血液透析等9个领域自查自纠情况 以及肿瘤 口腔 内分泌3个领域典型违法违规问题 [3] 回流药问题 - 药贩子通过"医保取现""高价回收"等手段诱导参保人以6-7折倒卖医保药品 经非法转手后再次销售形成"回流药" [3] - 通过医保卡超量开药 重复配药 转卖药品等手段套取医保统筹基金属于欺诈骗保 是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3] - 发现倒卖回流药 制售假药 非法挂证等将移送药监部门 涉嫌违法犯罪将移送公安机关 [4] 检查成效 - 国家医保局去年4月称国家和省级飞检累计追回医保相关资金80多亿元 起到打击欺诈骗保 纠正违法违规 挽回基金损失 强化震慑等效果 [2] -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已要求医药定点机构自查自纠 4月启动国家层面飞检 近期省级飞检陆续启动 [2]
存在过度诊疗等违规行为!北京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被处理
央视新闻· 2025-05-23 00:33
北京市医保局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检查结果 核心观点 - 北京市医保局通报7家医疗机构存在冒名就医、虚构医药服务、过度诊疗等违规行为,涉及医保基金损失金额数万元至数百万元不等,违规基金均已被追回 [1] 违规机构及行为 北京京大医院 - 存在协助他人冒名就医行为,造成医保基金损失16.72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二倍罚款33.45万元,同时被中止医保协议6个月 [2] 北京昌平汇仁医院 - 虚构医药服务项目骗取医保基金92291.44元,且在检查中妨碍执法,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四倍罚款36.91万元,同时被中止医保协议6个月 [3] 北京京北医院 - 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101.57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101.57万元 [4] 北京脑血管病医院 - 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66.46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66.46万元 [4][5] 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 存在过度诊疗、重复收费、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42.54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42.54万元 [5][6] 北京中科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卫生所 - 存在违反诊疗规范、将不属于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费用纳入结算等行为,造成基金损失36.27万元,被责令退回基金并处1倍罚款36.27万元 [7] 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 西医医师违规开具中药饮片,未取得中医相关资质,被追回违规费用784万余元,并被责令改正违法行为 [8][9]
卷入回流药风波 马应龙40家医保药店被调查
中国经营报· 2025-04-01 06:13
文章核心观点 马应龙卷入回流药风波,旗下两家门店被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公司认为事件影响未达信息披露程度,需看后续进展 [2][3] 分组1:事件概述 - 马应龙卷入回流药风波,回流药与欺诈骗保有关,存在安全用药隐患,暴露出药品购销乱象 [2] - 央视报道武汉存在回流药产业链,参保人在马应龙大药房两家门店买的处方药经药贩子转手回流到医疗医药机构 [2] - 武汉市医保局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马应龙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展开调查 [2] 分组2:公司回应与处理 - 截至3月31日,马应龙未对此事进行信息披露,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称涉事门店是子公司旗下的,在配合调查,认为影响未达披露地步,需看后续进展 [3] - 3月28日,武汉马应龙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彭刘杨路店和惠济路店因违反相关规定被解除医保定点服务协议 [3] 分组3:公司业务情况 - 马应龙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始创于1582年,业务包括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医药商业 [3] - 医药工业板块产品有马应龙麝香痔疮膏、麝香痔疮栓等 [3] - 医疗服务方面,在多地建立肛肠连锁医院,与80家县市级基层医疗机构共建肛肠诊疗中心 [3] - 医药商业包括医药零售和医药物流,医药零售业务由马应龙大药房运营,此次回流药问题涉及该业务 [3] 分组4:行业与公司零售业务数据 - 2023年马应龙大药房以5.35亿元销售额位列全国医药零售百强榜第64名,零售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约为17% [4] 分组5:回流药产业链情况 - 公立医院门口有“医保取现”“高价收药”小广告,背后暗藏回流药产业链 [4][5] - 参保人在收药人诱惑下到马应龙大药房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成本低,收药人以6至7折回收,参保人得6000元到7000元现金 [5][6] - 马应龙大药房门店销售员通过互联网医院为参保人开处方,参保人买到药 [6] - 收药人以492元/盒买药后层层转卖,药品最终以800元到850元/盒卖给患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