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主
icon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丨件件展品皆见证 回溯高校学子坚韧报国之路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1-02 20:33
西南联大精神传承 - 云南师范大学通过创办西南联大讲坛、打造学生宣讲团、建成西南联大博物馆和校史博物馆等主题校园文化景观,传承西南联大精神 [9] - 推出音乐舞蹈史诗《西南联大》和情景剧《追寻》等作品,让更多人从教育救国的故事中汲取拼搏奋进的力量 [9] - 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大师云集、人才辈出,靠的是爱国、科学、民主的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该校仅存在八年走出了8位“两弹一星”功勋和2位诺贝尔奖得主 [3][11] 拉贝纪念馆的和平使命 - 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珍藏着一份32页印有602名难民手印的名单,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铁证 [12] - 该馆展出300余张珍贵照片和50多件史料实物,生动再现拉贝与其他国际友人建立“国际安全区”庇护20多万中国难民的历史 [12][14] - 纪念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约30万人次,留言超过30万字,南京大学团队运用AI图片修复和3D打印等技术在国际舞台传播拉贝故事 [16] 重庆大学精神地标 - 重庆大学工学院楼历经数次轰炸仍屹立不倒,1940年轰炸中三枚未爆炸炮弹深嵌墙体,师生坚持在废墟中修复教室 [17] - 七七抗战大礼堂由西迁的国立中央大学借重庆大学之地修建,成为战时文化高地,郭沫若在此授课,徐悲鸿展出画作,周恩来登台演讲 [19][20] - 如今七七抗战大礼堂修缮后定期放映红色电影和举办文化展演,工学院楼仍作为教学场所使用,学子用废墟碎石建“勿忘国耻”纪念碑 [24]
欧洲陷内外困局,意总统布鲁塞尔放话,绝不能退缩,守住这些底线
搜狐财经· 2025-10-25 13:37
访问性质与核心基调 -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对比利时的国事访问实质上是一场重要的“欧洲宣言”,远超礼节性交流 [1] - 马塔雷拉在布鲁塞尔有“回家”的感觉,视其为欧洲大陆生活的核心枢纽,以此定下主人翁般的访问基调 [3] - 此行标志着意大利在欧盟中的角色正从低调转向积极争取发声权和引领改革 [8][11] 欧洲面临的主要危机 - 欧洲正遭受外部威胁,包括未结束的俄乌冲突和动荡的中东局势,全球地缘政治波涛冲击欧洲 [5] - 欧盟内部“锈蚀”问题更令人担忧,离心力加剧,民粹主义抬头,对布鲁塞尔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的普遍不满严重威胁凝聚力 [5] - 欧盟成立的基石——“民主、社会进步、人民自由”正遭到侵蚀 [6] 对欧盟改革的呼吁与警告 - 马塔雷拉明确呼吁欧盟进行改革以提高决策效率,并以能源政策分歧拖延半年未能达成为例,指出拖延加剧了民众不信任 [8] - 警告若欧盟制度无法有效运作以回应民众需求,“制度信任”的崩塌将不可避免 [9] - 强调民主核心在于议会及“辩论与妥协”,反对任何削弱欧洲国家主权和人民自由的行为 [13] 意大利的角色转变与战略意义 - 作为欧盟创始国,意大利正从过去在许多议题上犹豫不决转向主动站回欧盟核心引领解决问题 [11] - 在当前德国忙于稳定经济、法国深陷财政危机之际,意大利站出来发声能起到带动更多成员国团结合作的关键作用 [13] - 马塔雷拉访问比利时议会的举动旨在提醒欧盟各国守护共同价值,避免因内耗拖延而导致欧盟解体 [13]
“全美700万人涌上街头抗议特朗普:这个国家正走向灭亡”
观察者网· 2025-10-19 17:34
抗议活动规模与范围 - 全美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集会,约700万名抗议者参与,为特朗普重返白宫后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全国性示威[1] - 抗议活动计划在全美50个州举办2700多场示威,人群涌入纽约时代广场、波士顿公园等主要地标及多个共和党执政州的州议会大厦外[3] - 此次参与人数约700万,超过了今年6月14日美国阅兵式当天约500多万的抗议人数,可能是美国60年来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之一[10][11] 抗议活动性质与参与者 - 活动基本保持和平,多地警方表示未进行任何与抗议相关的逮捕,很多地方弥漫着街头狂欢的气氛[8] - 参与者包括首次参加抗议的海军陆战队老兵、医院工作人员、麻醉师等,抗议者举着“没有什么比抗议更爱国”、“抵制法西斯主义”等标语[5][7] - 共和党人试图将示威者描述为远离主流的群体,众议院议长称其为“仇美集会”,并列举可能出席的群体包括“安提法”派等[11] 抗议活动背景与触发因素 - 抗议活动发生在联邦政府已“停摆”18天的背景下,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正波及越来越多领域[1][11] - 抗议者对特朗普政府镇压非法移民、向洛杉矶等地部署国民警卫队以及未经正当程序拘留移民感到愤怒[5][7] -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的报告显示,2025年美国抗议活动覆盖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且此轮运动在支持特朗普地区的渗透程度几乎达到其第一任期以来最高水平[12] 国际反响与活动组织 - 在美国以外的城市,如柏林、罗马、巴黎和瑞典,人们聚集在当地美国大使馆外声援美国抗议者[10] - 活动组织者在其网站上写道,“在美国,我们没有国王,面对混乱、腐败和残忍,我们不会退缩”[10] - 特朗普在抗议活动前于福克斯新闻采访中表示“我不是国王”,并认为参加抗议活动的人会“非常少”[11]
10岁女儿被美国撤销签证,巴西卫生部长谴责:惊人地荒谬
环球网· 2025-09-16 19:39
事件概述 - 美国政府撤销巴西卫生部长帕迪利亚10岁女儿的美国签证作为对巴西制裁的一部分[1][3] - 帕迪利亚批评该决定为"惊人地荒谬"和"外交滥用"[1][3] 美国政府对巴西的施压行动 - 特朗普政府针对与巴西政府和最高法院有关人士采取措施以帮助前总统博索纳罗逃避司法制裁[3] - 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迫使巴西总统卢拉在博索纳罗判决案上干预巴西独立司法体系[3]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博索纳罗被判刑后表示美方将做出相应回应[3] 巴西政府的回应与立场 - 巴西总统卢拉多次回应巴西司法程序不容干涉或威胁国家机构独立性不容侵犯[3] - 巴西外交部称鲁比奥言论是不恰当威胁巴西政府不接受恐吓[3] - 帕迪利亚表示不会被吓倒不会放弃捍卫民主[3] 博索纳罗案件判决 - 巴西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博索纳罗策划政变罪名成立判处27年零3个月监禁[3]
荒野疗法:一个记者的十年远足记忆
虎嗅· 2025-08-25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通过分析《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的徒步写作生涯,探讨了“荒野疗法”的多重价值,包括其民主性、疗愈性以及对亲子关系的促进作用,并将其视为对抗现代生活焦虑与政治喧嚣的一种方式 [3][6][33][36][50][51][52][54] 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夫的徒步实践 - 克里斯托夫是普利策奖获得者,其写作生涯因报道残酷历史事件而伴有轻度PTSD,他选择徒步荒野作为治疗方式 [18][20] - 自2014年起,他采用超轻背包(重量不超过10磅,约4.5公斤)徒步方式,与女儿耗时6年完成了全程2650英里的太平洋屋脊步道,将此视为最佳的育儿活动 [21][25][29][30] - 其徒步实践跨越多年,包括俄勒冈州PCT、华盛顿州太平洋西北步道等,旨在通过荒野获得心灵休养,逃离屏幕与阶级隔阂 [21][25][33][34][36] 荒野的民主性与公共土地价值 - 美国约有40%的土地是公共土地,例如阿拉斯加州约85%的土地划归公共利益所有,这被视为一种民主空间,提供了人人平等的体验 [6][23][46][50] - 与纽约州仅约15%土地为公有的历史模式形成对比,文章担忧在当代精打细算的时代,公共土地可能被私有化侵蚀,导致平民无法享受 [45][47][48][49] 荒野的疗愈与超越性 - 荒野被描述为具有疗愈性,能够抚平战争和新闻带来的心理创伤,其浩瀚与缓慢的地质时间能让人感到谦卑和安定 [20][33][43][44][51] - 它被比作宗教活动,提供一种崇高的力量,教会人们谦逊和耐心,其作用类似于祈祷或冥想 [53] - 与社交媒体(如X平台)的无节制攻击形成鲜明对比,荒野被视为一剂解药,能净化人类的挫败感和政治毒害 [36][37] 相关文学作品与哲学背景 - 文章提及多部荒野徒步主题的文学作品,如谢丽尔·斯特雷德的《涉足荒野》(记录1100英里PCT徒步)和比尔·布莱森的《林中漫步》,这些作品通过不同风格(沉重或幽默)展现了荒野对个人的影响 [7][10][11] - 引用了中国古人寄情山水(如伯牙碎琴、黄公望作画)以及美国历史上将个人命运与天地融合的哲学姿态,作为东西方荒野情怀的对照 [15][16]
国台办:赖清德当局“假民主、真独裁”的本质早已被世人看穿
快讯· 2025-07-30 10:36
两岸关系 -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台湾是中国一部分 2300万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 都是中国人 [1] - 制度不同不是统一的障碍 更不是分裂的借口 [1] - 当前反对"台独"分裂的斗争不是制度之争 而是统一与分裂的斗争 正义与邪恶的对抗 [1] 赖清德当局行为 - 为谋求政治私利 在岛内打压政治异己 制造"寒蝉效应" 大搞"绿色恐怖" [1] - 顽固坚持"台独"立场 不断进行谋"独"挑衅 企图将台湾民众绑上"台独"战车 [1] - 所作所为完全违背民主精神 "假民主 真独裁"的本质已被世人看穿 [1]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访问加拿大并发表讲话
快讯· 2025-05-28 00:3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相关信息,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关键要点
鲍威尔公开反击特朗普!呼吁“守护民主”:美国大学是国家重要资产
金十数据· 2025-05-26 06:48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国大学的评价 - 鲍威尔称美国大学是"重要的国家资产",并在科学创新和经济活力方面领先世界 [1] - 常春藤联盟大学如哈佛和普林斯顿经常在全球排名中名列前茅 [1] - 鲍威尔呼吁毕业生从事公共服务并守护个人诚信 [1] 特朗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政策影响 - 特朗普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并吊销学生签证 [1] - 要求高校交出参与抗议活动的学生信息 [1] - 削减数十亿美元对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资助 [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将基准贷款利率维持在4 25%至4 5%区间不变 [4] - 美联储官员表示在降息前需观望特朗普贸易战的影响 [5] -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称任何方向的行动标准都需更高 [5] 特朗普与鲍威尔的冲突 - 特朗普抨击鲍威尔未快速降息,称其为"傻瓜"和"重大失败者" [3]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呼吁鲍威尔降低借贷成本 [3] - 美国最高法院支持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