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精神

搜索文档
校馆弦歌|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
人民日报· 2025-09-15 11:51
走,到北大红楼上"开学第一课":在新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细致讲解中,重返觉醒年代;在百年前的大 教室里,听专家学者围绕"大历史视野中的北大红楼"等主题倾情开讲。 截至9月14日,已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的870余名新生分批次走进北大红 楼,在红色浸润中开启新学期。北京大学法学院2025级本科生黎子墨说:"这堂'开学第一课'带给我精 神的淬炼,让信念的火种长存于心。" 从红色遗址到革命文物,从纪念设施到英雄事迹,各高校将思政课堂开在承载初心与使命的历史现场, 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代代相传。 追寻真理之光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2012年11月,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起陈望道 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误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 真理,总有穿越时空的力量。 105年前,29岁的陈望道怀着对真理的向往,翻译了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成为中国共产党 人创造信仰故事的思想起点。 走进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汇聚眼前。"星火"党员志 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用青春的声音,让这段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入学时参观老校长旧居,是复旦 ...
中国最穷大学8年培养170位院士!背后的真相终于藏不住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9-13 22:21
最近,"国民教授" 戴建业幽默开讲《将进酒》 的视频火了。 8分钟里全程高能,从诗句讲到古代贵族生活礼仪、饮食文化、文学典故…… 把一堂诗歌课,秒变成妙趣横生的人文通识课。 评论区下有人感慨,原来不是当年听不懂课,而是当年就没人教明白 有人呼吁, 中小学老师应该学这位大学教授 ,把古诗讲得通俗易懂,风趣 幽默 。 但也有人提出: 中小学老师这么讲会被家长联名投诉。 这些知识考试不能提分,没用。 真正的教育,应该让人成为人。 不是让孩子"填鸭式"学知识,而是用知识 唤醒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力 。 说到这,我想起了那所 只存在8年 ,就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 西南联大 。 翻译泰斗许渊冲老先生曾回忆说: 那时国文课真是精彩,中国文学系的教授,每人授课两个星期: 升学自然绕不开分数, 可过于重分数,填鸭式灌输、死记硬背刷题, 孩子在 学校可能是学霸,但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却不一定是成功者。 为什么? 现在的教育正在 批量生产"螺丝钉" ,很少关注到孩子作为"一个人"的需要。 孩子们的心也因此变得越来越"硬",成了不会思考,表面快乐实际迷茫的"空心人"。 清华大学曾追踪过42万名中小学生发现,我们的孩子们正出现一种 ...
当校歌响起!外国友人在西南联大旧址致敬学术殿堂
新华社· 2025-09-06 09:53
活动背景 - 2025年9月5日"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部分代表参访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旧址 [2] 活动意义 - 参访行程搭建跨越国界的精神共鸣桥梁 [2] - 西南联大精神成为促进国际文化理解的重要纽带 [2]
西南联大80余载:烽火弦歌 生生不息
新华网· 2025-08-20 03:26
历史背景与办学成就 -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北大 清华 南开三校南迁昆明 于1938年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开启战火中办学历程[2] - 办学条件极为简陋 土坯墙铁皮顶教室 茅草顶宿舍 废汽油箱书架 师生坚守"刚毅坚卓"校训精神[4] - 联大在滇八年间约8000人就读 培养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70多位院士 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 抗战贡献与教育实践 - 1100余人从军报国 400多名外文系学生担任军事翻译 工学院增设《兵工学》《要塞建筑》等战时课程[6] - 师生开展抗战宣传 募集捐款 代写士兵家书等多种形式投身抗战[6] - "泡茶馆"学习成为特色 学生在茶馆点茶取书学习[11] 博物馆建设与参观情况 - 2000年参观人数仅2000人左右 档案保存寥寥可数[8] - 2018年依据梁思成林徽因规划图纸复原西南联大图书馆 作为博物馆完成陈列布展 并复原两间教室[9] - 2024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达123.53万人 较2000年增长超600倍[11] - 馆藏5000余张照片 上万件实物 通过10余年收集整理不断丰富[11] 精神传承与当代发展 -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由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携手北大 清华 南开共建 办学3年[13] - 汇聚6所学校394名优秀导师 开设23个博士专业 17个硕士专业 在籍硕博生1840名[13] - 学生可共享多校资源 接受双导师指导 有机会到北大 清华 南开交流学习[13] - 讲解工作注重精神传递 通过"停课赏雨"故事引导儿童 通过邓稼先故事激发青少年科学报国热情[11]
中国唯一比肩哈佛的大学,只存在了8年
凤凰网财经· 2025-07-13 20:43
西南联大历史背景 - 1937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因日军侵略南迁昆明,组建西南联大[3][6] - 师生历时68天跋涉3500公里完成教育史上最壮丽的长征[7][8] - 校舍简陋但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10] 学术成就与师资 - 8年培养2位诺奖得主、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位院士[12] - 教授阵容包括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等通晓中西的顶尖学者[14][15][62] - 陈寅恪授课原则:前人、近人、自己讲过的内容均不重复[79] 课程体系与内容 - 《西南联大大师课》包含49堂文学课、52堂历史课、45堂诗词课[23][111] - 历史课由陈寅恪等教授系统拆解5000年中国历史[32] - 诗词课涵盖楚辞至唐宋诗词,解析李白杜甫等大家作品[34][35] 教学特色与影响 - 闻一多讲神话传说吸引工学院学生跨城旁听[77] - 冯友兰哲学课引经据典,需踩课桌进入教室[83][84] - 杨振宁、汪曾祺等均表示联大课程奠定其学术基础[90] 出版物价值 - 豆瓣评分9.5,被誉思想启迪与格局升华之作[39][40] - 精装三册定价334元,自媒体特惠价98元含赠品[51][124] - 内容覆盖文学历史诗词,单节课信息量抵10本书[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