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控制器
icon
搜索文档
拟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下周一复牌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17:21
今年前三季度,东土科技实现营收5.01亿元,同比下降11.72%;归母净利润为-1.48亿元,同比减亏。新 兴业务,如智能控制器、工业操作系统及软件服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94%、12.85%。 10月31日晚间,东土科技披露重组预案,公司股票将于11月3日开市起复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2023年9月,高威科创业板IPO申请曾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9月,高威科撤回 了发行上市申请。招股书显示,2022年,高威科营业收入15.24亿元,归母净利润5860.42万元。截至 2022年底,资产总额12.4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6.15亿元。 东土科技表示,本次收购后,东土科技的自主可控、面向工业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智能控制产品,可以通 过与高威科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和广泛的市场渠道进行融合,快速推广到更多的工业行业,提升装备制 造,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控制技术国产化率。高威科在工业技术积累、场景服务能力与优质客 户资源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公司现有业务具有较高契合度。 预案显示,东土科技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张浔、刘新平等43名交易对象购买北京高威科 电气技术股份 ...
贝仕达克(300822.SZ):暂未涉及自主研发芯片业务
格隆汇· 2025-10-31 20:17
格隆汇10月31日丨贝仕达克(300822.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暂未涉及自主研发芯片业务。公司未来发展将结合战略规划、行业趋势、市场需求, 保持前瞻性研究并审慎布局相关业务。 ...
贝仕达克:暂未涉及自主研发芯片业务
格隆汇· 2025-10-31 20:16
格隆汇10月31日丨贝仕达克(300822.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器及智能产品的研 发、生产和销售,暂未涉及自主研发芯片业务。公司未来发展将结合战略规划、行业趋势、市场需求, 保持前瞻性研究并审慎布局相关业务。 ...
同比大幅扭亏:凤凰光学发布Q3财报
仪器信息网· 2025-10-31 17:39
摘要 : 凤凰光学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74%;净利润扭亏,营收稳定,光学与控制器业务增长显著。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71,证券简称:凤凰光学)正式发布了其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 报告显示,公司在本季度及前三季度均实现了业绩的显著提升,特别是净利润指标同比大幅扭亏。 一、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季度表现略有波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根据财报数据,凤凰光学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尽管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74%,但在年初至报告期末 的累计营业收入达到了11.49亿元,同比下降5.56%。尽管面临一定的市场挑战,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规模。 二、净利润同比扭亏,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凤凰光学在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均实现了净利润的大幅增长。第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78.23万 元,同比扭亏为盈;而年初至报告期末,这一数字更是攀升至2941.02万元,同比增长高达247.27% ...
上证早知道|摩尔线程,IPO获准注册;免税店政策“升级”,五部门最新发布;超百亿元资金,涌入半导体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6:55
今日导读 ·10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同意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摩尔线 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 ·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据Choice测算,10月以来,截至10月29日,半导体主题ETF净申购额合计达到131.06亿元。 产业情报 上证精选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理 财公司在坚守职能定位、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以债券、股票、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和衍生品等多种方式 投资养老领域资产。 ·10月30日,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务院 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 划,自2025年11月10日起,组织各地为2011年11月10日以后出生的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 HPV疫苗(间隔6个月)。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为保护资源和环境,加强稀有金属出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商务 ...
和而泰(002402):控制器景气度回升,盈利能力恢复正常区间
西部证券· 2025-10-29 19:1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公司控制器主业景气度回升,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并回归正常区间 [1][2] - 公司通过“财务与战略”双轮驱动,积极布局机器人、传感器等高成长性新兴领域,有望构筑新增长曲线 [2]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亿元、9.6亿元、12.2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68倍、53倍、42倍 [2]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增长14.3%,环比下降1.3% [1][6]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58.4%,环比增长35.2% [1][6]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2.7亿元,同比增长17.5% [1][6]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69.7% [1][6] 主营业务分析 - 智能控制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家用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电子和智能化产品等业务板块均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1] - 2025年前三季度控制器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2025年前三季度控制器业务板块实现归母净利润5.6亿元,同比增长51.6% [1] - 公司通过推动优质项目和优质客户开拓,实现利润水平加速提升 [1] 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21.8%,同比提升2.5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净利率为9.4%,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0%,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为7.8%,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2] - 公司在研发、生产、采购等多环节落实降本措施,规模效应显现,前三季度四项综合费用率为10.8%,同比减少1.2个百分点 [2] 战略发展与新兴业务 - 公司自2025年以来重点布局机器人等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领域 [2] - 公司围绕主营业务对传感器等产业链上游核心环节进行精准拓展 [2] - 子公司铖昌科技受益于国内卫星互联网建设,利润逐步释放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115.8亿元,同比增长19.9% [4][10]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52亿元,同比增长106.3% [4][10]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0.81元,对应市盈率为67.7倍 [4][10]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139.27亿元,同比增长20.3% [4][10]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56亿元,同比增长27.2% [4][10] - 预计2026年每股收益为1.03元,对应市盈率为53.2倍 [4][10]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168.72亿元,同比增长21.1% [4][10]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21亿元,同比增长27.8% [4][10] - 预计2027年每股收益为1.32元,对应市盈率为41.7倍 [4][10]
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业务放量 前三季度扭亏为盈营收突破20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8:40
本报讯(记者吴文婧)10月27日晚间,浙江方正电机(00219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方正电机")披露 2025年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13亿 元,同比增长10.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5.73万元,大幅扭亏为盈,经营质量发生根 本性转变。 此次业绩强劲回升的核心支撑是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赛道高景气度的背景下,方正电机新能源驱动业务的 规模化投产与产能释放,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有效带动整体业绩快速提升。 作为国内领先的驱动电机第三方独立供应商,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方正电机在新能源驱动领域构建起 核心竞争力:在800V高压电机、扁线电机、油冷电机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入,其八层扁线定子技 术、超高功率密度、超高效率等关键指标已达到国际领先标准。方正电机自主研发的扁线电机已实现规 模化量产,相关性能指标均超越《中国制造2025》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设定 的2025年目标。 方正电机驱动电机产品已进入了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集团(600104)、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小鹏汽 车、零跑、大众汽车等多家头部品牌整 ...
拓邦股份20251027
2025-10-27 23:22
公司概况与核心战略 * 公司为拓邦股份 坚持"整机+部件"双引擎战略 深耕基本盘 加大产品创新 推动工具加订阅业务增长 并进行全球化布局以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贸易冲突[2] * 公司对数字能源业务进行调整 聚焦优势品类 加速智能汽车 机器人等新业务孵化与成长[2]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81.88亿元 同比增长6.34%[2][6] * 归母净利润4.2亿元 同比下降24% 扣非净利润3.96亿元 同比下降26%[2][6] * 利润端短期承压受外部环境 新业务投入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86%[2][5][6] * 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26.85亿元 同比持平[5] 海外产能布局与影响 * 海外产能转移受贸易战影响 需将部分订单从国内转移至越南或墨西哥生产[7] * 海外基地设计产能为40~45亿人民币 目前海外产能支持的销售规模约20多亿 综合产能利用率在70%至80%之间[2][7][10] * 由于现有产能有限 公司暂时放弃部分低毛利订单以优先接高毛利订单[7] * 越南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总产能将从目前的44亿扩展到50至55亿 设计产能至少增加50% 达到10亿以上[9] * 越南工厂投入使用后将提升接单能力和运营效率 有助于承接此前放弃的订单并减轻新产品成本压力[2][6][7][8] 新业务发展情况与展望 * 智能汽车业务延续高速增长态势 机器人整机业务也实现快速成长[2][6] * 2024年机器人和智能汽车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约15% 其中机器人业务占5%[12] * 智能汽车和数字能源业务合计占比约20% 且占比将持续提高[12] * 数字能源业务在三季度完成调整及组织重构 目前处于市场拓展关键期 新业绩贡献处于蓄力阶段[6] * 数字能源领域下游需求恢复增长 特别是在锂电池方面 早期投资错配的拖累已逐步消化[11] * 公司预计数字能源和智能汽车这两个板块未来有望达到百亿级别 并且增速将超越公司平均增速[4][11] 基本盘业务与AI机遇 * 基本盘业务客户份额稳定 家电持续同比增长 工具增速略放缓因部分订单转向海外导致产能不足[15] * 在全球家电企业并购重组背景下 公司凭借国际化能力顺利拓展大客户[15] * AI家电化趋势明显 AI家电占比虽不高但快速增加 从单一控制器到完整系统解决方案 复杂度与价值链不断提升[16] * 公司将在端侧机会方面进行拓展 数字能源板块已开始落地AI相关项目[20] * 未来AI技术应用将进一步提高产品价值与占比 公司整体中高端产品比例也将随之上升[16] 整机业务与未来展望 * 公司整机分为自主品牌与白牌两类 自主品牌体量约1亿元左右 白牌整体体量数亿元且增长迅速[17] * 目前整机总体体量较小 但贡献度将逐步增加 整机类业务预计2026年开始进入业绩贡献期[2][8][17][18] * 公司预计2026年完成新旧动能转换 随着海外产能释放 运营效率提升 新场景爆发 公司将注入新的增长动能[4][8][21][23] * 公司未来几年将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实现高成长目标[8]
瑞德智能第三季度扣非净利增长164.95% 新业务多领域实现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0:01
在电机电动、数智能源领域,瑞德智能成功为追觅、添可、公牛、品胜等知名客户提供核心产品与技术 支持,进一步拓宽业务边界。半年报数据显示,瑞德智能新赛道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 比增长49.18%。 除此之外,瑞德智能还在医疗健康、宠物科技、机器人、低空飞行、智能家居等前沿领域发力,进一步 拓宽增长空间。 分单季度来看,瑞德智能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8.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润601.16万元,同比增长164.95%。 资料显示,瑞德智能深耕智能控制器领域20余年,以家电控制器业务为核心基石,同时聚焦电机电动、 汽车电子、数智能源三大新赛道;此外,公司积极向医疗健康、宠物科技、低空飞行、智能家居等领域 延伸,推进战略探索业务布局,进一步拓宽产业边界,积极构建"1+3+N"产业新格局。 在家电智能控制器领域,瑞德智能持续稳固基本盘,积极拓展新客户,实现营收显著增长。公司通过重 点聚焦大家电品类,已成功切入海信空调、海尔洗衣机、石头洗衣机、蓝界冰箱等头部品牌供应链,进 一步夯实在细分领域的市场地位。 新赛道业务方面,瑞德智能在多领域实现突破。其中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智能控制 ...
华之杰:10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7:53
公司近期动态 - 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第三届第十七次董事会会议,审议了关于提请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等文件 [1]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60.03元,市值为60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智能开关,占比56.29% [1] - 智能控制器业务收入占比为12.9% [1] - 电动工具-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12.72% [1] - 无刷电机业务收入占比为8.75% [1] - 消费类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收入占比为3.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