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产业生态
icon
搜索文档
总投资50亿元,海口市综合交运设施物流集散枢纽建设项目启动
海南日报· 2025-06-18 08:58
项目概况 - 海口市综合交运设施物流集散枢纽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2700亩,第一期占地1117亩,总建设面积65万平方米 [1][3] - 项目选址海口市秀英区狮子岭工业园区,紧邻G98环岛高速,定位为海南自贸港最大的汽车消费体验聚集地 [2][3] - 战略定位为"一集群、三中心、一公园、一汽贸港",核心功能区包括物流产业服务楼、会展中心、智慧仓储物流中心及配套商业 [3] 战略意义 - 项目将重塑海南汽车产业格局,实现"购车、养车、玩车"全链条服务,打通汽车流通"物流大动脉" [2] - 响应省委省政府做强汽车消费产业链的战略部署,适应新能源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型趋势 [2] - 通过"腾笼换鸟"优化城市空间,解决原有"低小散"产业布局与自贸港建设不匹配的问题 [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预计2027年运营后年销售额突破200亿元,提供超8000个就业岗位 [3] - 将形成"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激活一片区域"的乘数效应,辐射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3] - 海南物流集团以2.83亿元竞得首批263亩核心用地,推动汽车流通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 [3] 产业生态构建 - 服务内容涵盖汽车贸易、后市场配套、低空飞行器销售、汽车金融等全产业链 [3] - 已与比亚迪、吉利、长安、大众、福特等车企及多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致力于构建商旅深度融合的特色园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 [4] 发展愿景 - 项目将成为海南汽车消费升级的"核心引擎"和自贸港开放形象的"闪亮窗口" [3] - 通过深化物流枢纽与产业园区协同发展,加快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 [4] - 推动海南汽车流通和物流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4]
车圈版“我有一个梦想”火了:劝企业善良,不想再被压榨
36氪· 2025-06-03 19:3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中国汽车行业存在低价竞争和价格战现象,导致供应链利润空间被压缩[2] - 车企通过要求供应商降价、延长账期等方式转嫁成本,部分车企年降比例达10%以上[9][10] - 部分车企采用"长账期+承兑汇票"方式变相拉长回款周期,如恒大暴雷前拖欠供应商工程款[10] - 无序价格战被工信部定性为"内卷式"竞争典型表现[2] 供应商诉求 - 呼吁车企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换取自身发展,建立对等合作关系[5] - 要求车企按产品级别匹配供应商能力,而非单纯压低采购价格,建议将恶意低价者列入黑名单[5] - 主张货品验收后一个月内电汇回款,取消承兑汇票支付方式[5] - 供应商承诺成本透明化并主动申报降本收益,双方共享工程变更带来的额外收益[5] 孔辉科技行业地位 - 国内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首家供应商,打破海外垄断[17] - 2025Q1空气悬架市占率超35%,配套理想汽车占比达57.2%[19] - 2023年市占率44.5%,2024年41.3%,2024上半年接近40%[19][21] - 当前服务16家车企40多款车型,包括岚图、理想、极氪、长安等[17][19] 政策动态 - 2025年6月1日新版《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规定大型企业需在交货后60日内付款[23] - 新规建立"失信名单"机制,限制拖欠账款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和融资[23] - 允许中小企业用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缩短司法追偿周期[23] 行业生态展望 - 传统汽车强国产业生态被作为参考样板,强调健康产业生态的重要性[6] - 行业对价格战抵触情绪增强,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供应链环境有望改善[23] - 龙头企业公开喊话反映行业普遍困境,中小供应商处境更为严峻[22]
构建共生共融的汽车产业生态
经济日报· 2025-05-12 05:58
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 - 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中外企业参展,超百款新车和前沿技术同台竞技 [1] - 跨国车企正以"真金白银"加力耕耘中国市场,宝马联合阿里巴巴推出定制化AI智能体,大众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研发L2++级辅助驾驶系统 [1] - 外资企业从单向技术输出转向协同创新,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汽车标准 [1]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 - 中国连续16年稳居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连续10年位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 [2] - 中国已形成从电池材料、芯片设计到车用大模型的完整产业链,以及高度活跃的创新生态 [2] - 大陆集团针对中国复杂路况优化辅助驾驶系统,出光联合途虎养车推出混动专属润滑油 [2] 汽车产业变革与创新 -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技术融合与边界重构的深刻变革,高阶智驾、智能座舱等技术加速从概念验证向规模化量产推进 [2] - 科技不断推陈出新让跨界融合和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 - 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技术协同、资源优化和模式创新提出新要求 [2]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汽车产业需加强协同创新和技术交流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力,解决海外市场知名度不高、国际化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 [3] - 促进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推进生产流程优化、商业模式重构以及协作机制革新 [3] - 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从短期逐利转向长期耕耘,以高质量发展参与全球化竞争 [3] 全球产业链与中国市场 - 中国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合作共赢的理念需要多方共同实践 [3] - 全球产业链与中国的共振有赖于共建共生的产业生态 [3] - 中国车企需构建全球合规体系和本地化深耕,确保产业可持续和高效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