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动收益型保险

搜索文档
浮动收益型保险添新军!人身险产品转型纵深推进
券商中国· 2025-10-08 21:35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健康保险 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目标。其中提到,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 险业务。 这意味着分红型健康险时隔22年后再度回归市场。随着低利率持续和外部环境变化,我国人身险产品结构转型 正在纵深推进。 分红型健康险回归 早在2003年前后,分红型重疾险因兼具"保障+分红",一度成为我国当时保险市场主力险种之一。 但是,彼时正值我国重疾险发展初期,叠加分红设计后的分红型重疾险销售乱象频出,销售误导频发。另一方 面,重疾险管理复杂,加上分红因素之后管理难度更大,对保险公司风险控制带来严峻挑战。 2003年5月,原保监会印发《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其中规定,分红保险可以采取终身寿险、两全保险或 年金保险的形式。保险公司不得将其他产品形式设计为分红保险。此后,分红型重疾险逐步停止销售。 本次分红型长期健康险回归市场,是监管部门有序引导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进一步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 的重要举措。 东吴证券分析认为,2003年原保监会发文叫停分红型重疾险产品,此后只能设计为传统险。在预定利率连续下 ...
健康险开新局:浮动收益型渐行渐近 支持创新药多元支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21:53
政策核心导向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解决行业现存问题并推动发展 [1] - 政策旨在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并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 [3] - 政策针对性优化现有措施 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4] 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 - 政策将浮动收益型产品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以解决长期医疗险发展滞后的结构性矛盾 [1][4] - 发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的必要性在于一年期现收现付模式操作困难且消费者投保意愿不强 [5] - 浮动收益机制通过设置浮动部分保障保险公司利益并增强产品市场吸引力 核心优势是打消公司顾虑并满足消费者长期保障需求 [6] - 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体现保险业金融属性 涉及资金长期管理和投资回报 采用保底收益加浮动分红模式帮助险企在利率下行周期分摊利差风险 [6] 创新药械支付机制 - 政策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 探索按市场化原则自主协商谈判和按疗效付费等多元化支付方式 [7] - 举措旨在提升创新药械的可支付性和可及性 同时控制保险公司风险并保障其利益 [7][8] - 商业健康保险与药企存在利益博弈 药企希望用药越多越好而商保倾向不理赔的优质客户 [8] - 支付机制需解决支付标准问题并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建议将产品盈利在保险公司医院和药企间合理分割以形成正向循环 [9] 行业现状与问题 - 健康保险市场存在产品形态单一 行业经营能力不足 基础薄弱 专业机构发展不及预期 与医疗医药协同不够等问题 [1] - 当前健康保险市场中重大疾病保险等疾病险种占比过高 而长期医疗险的比例明显偏低 [5] - 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支付占比低 "药转保"业务中保险公司缺乏主导权导致风险过高 [7][8]
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跌破2% 保险产品下月底“降息”
证券日报· 2025-07-25 23:50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最新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99%,触发预定利率下调机制 [1] - 多家保险公司调整新备案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普通型2.0%、分红型1.75%、万能型1.0%,超过该利率产品将于8月31日停售 [1] - 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保险产品价格上涨或收益下降,被视为保险产品的"降息" [2] 预定利率下调机制 - 当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需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 [2] - 此前1月和4月研究值分别为2.34%和2.13%,最新1.99%已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2] - 当前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分别为2.5%、2.0%、1.5% [3] 市场利率变化影响 - 二季度末5年期LPR为3.5%(降10基点)、5年定存利率1.3%(降25基点)、10年国债收益率1.65%(降16.6基点) [3] - 国债收益率曲线对预定利率研究值产生影响 [3] - 与目前在售产品相比,普通型和万能型利率上限下调50基点,分红型下调25基点 [4] 对消费者和险企影响 - 储蓄型保险保证收益将小幅下行,保障型产品保费或上涨 [4] - 利差损风险缓解但短期销售承压 [4] - 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占比将增加 [4] 险企应对措施 - 长城人寿采取"调结构、控风险、强创新"策略,推动向浮动型、保障型产品转型 [5] - 优化数智融合核心产品定义平台实现快速迭代 [5] - 强化代理人浮动收益类产品解读能力 [5] - 同方全球人寿等已推出1.5%预定利率分红型产品 [5] 市场反应与趋势 - "炒停售"现象较此前降温,消费者更趋理性 [6] - 多数分红险红利实现率较2023年改善,部分超过100% [6] - 保险公司将加大权益投资比例,强化资产负债匹配 [7] - 投资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能力对长期利益和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6]
前5个月保费收入超990亿元!新华保险下一步发展重点明确
券商中国· 2025-06-25 12:39
保费收入与业务增长 - 2025年前5个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超990亿元,同比增长26% [1] - 2025年一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732.18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优于同业 [14] - 长期险首年保费272.36亿元,同比增长149.6%,首年期交保费194.71亿元,同比增长117.3% [14]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7.9%,受益于首年期交保费快速增长及业务品质提升 [15] 业务转型与产品策略 - 推动分红险转型作为战略重点,通过培训、推广及产品创新优化业务结构 [3] - 代表性分红险产品包括盛世荣耀智赢版终身寿险、盛世安盈养老年金保险、新华尊悦终身年金保险 [3] - 分红险在低利率环境下实现客户收益"下有保证、上有弹性",同时降低保险公司利差损压力 [4] - 响应保险业新"国十条",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制定相关目标和计划 [3] 投资能力与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7%,同比提升1.1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年3月末投资资产1.6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6% [7] - 投资策略包括拉长久期配置利率债,向高股息类权益资产战略转移 [15] - 2024年投资业绩亮眼,2025年一季度业绩兑现较强投资能力 [9] 战略投资与国家政策 - 计划出资不超过150亿元认购鸿鹄基金三期份额,此前拟出资100亿元认购鸿鹄二期份额 [9] - 举牌国药股份、上海医药等优质上市公司,体现耐心资本价值投资理念 [10] - 设立智集芯基金支持半导体产业,投资中科创星基金聚焦硬科技领域 [10] - 服务国家战略,发挥险资长期资本优势,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9] 资产负债管理 - 归母净利润58.82亿元,同比增长19%,总资产1.75万亿元 [11] - 净利润增长主因投资收益改善,保险服务业绩同比增长5.2%至40.53亿元 [12] - 资负联动策略包括优化负债结构、强化投资能力、降低错配风险 [13][15] - 资产配置兼顾固定收益类压舱石与权益类战略转移,注重久期匹配 [15]
中国平安37周年司庆季献礼,平安人寿推出盛世金越司庆版分红型保险产品计划
长沙晚报· 2025-04-07 17:55
文章核心观点 平安人寿推出盛世金越司庆版分红型保险产品计划,该产品具备多重优势,精准回应市场诉求,公司业绩良好为红利实现提供支撑,未来将继续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1][3][5] 产品信息 - 4月7日平安人寿盛世金越司庆版分红型保险产品计划在湘发布,是平安人寿首个以“司庆”命名的保险产品 [1] - 产品具备现金价值稳定成长、领取方案灵活可变等优势,深度融合终身保障、分红增值 [1] - 产品核心优势一是保障与现价双重提升,年度保额和现价随时间递增且客户能享受分红;二是配置优质分红账户期望实现更高回报 [5] - 产品兼顾财富储备和增长,通过专业保险保障守护客户生命与财富价值 [5] 行业背景 - 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兼具“保证收益 + 潜在分红”的保险产品成客户资产配置优选 [3] - 2024年9月保险业新“国十条”支持浮动收益型保险发展,指导保险产品向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转型 [3] 公司业绩 - 2024年中国平安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8%;营业收入10289.25亿元,同比增长12.6% [3]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73万亿元,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近十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达5.1% [3] 公司展望 - 未来公司将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为消费者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守护万家幸福平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