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品质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北大报告:线上消费品牌指数稳定上升,品牌消费持续增长
观察者网· 2025-05-22 12:14
5月21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2023-2025年》(以下简称《报 告》),这是全球首个以真实消费大数据为基础、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线上消费指数。 《报告》显示:从2023年到2025年,中国消费品质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据测算,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 数从2023年一季度的59.42增加到2025年一季度的63.38,表明全国消费者所购买品牌平均评分增加了近4 分。 图: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 2023一季度至2025一季度(摘自北大国发院报告) 研究团队基于基于淘宝天猫平台真实的销售、价格、搜索、好评等维度,对于全网商品进行评分, 以"一篮子"消费品牌的平均分来刻画消费品质变化,编制了包括消费品牌指数在内的系列指数,并制订 出全球首个完全基于消费者实际购买行为的品牌榜单"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指数与榜单将按季 度,持续公布。 | 全球品 上国线上500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5年第一季度(前50名) | | | | | | ...
品牌品质 惠享生活甘肃省“第七届双品网购节”助力消费品质提升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35
活动概况 - 甘肃省第七届双品网购节于2025年4月28日至5月12日举办 旨在释放消费潜力 实现网络零售额35亿元 同比增长10 1% [1] 品牌与品质策略 - 活动以"品甘味 购品质 享生活"为主题 通过抖音 京东 淘天等平台设立专区 推出满减优惠 扩大甘味品牌销售规模 [4] - 甘味品牌中心联合各市州精选优质产品 推动品牌品质消费热潮 [4] 场景创新与融合 - 活动与第四届直播电商大赛结合 组织网红达人走进田间地头和景区进行沉浸式直播 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 [4] - 临夏举办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 融合美食集市 音乐和赏花 平凉结合美食文化节与马拉松赛事 老字号企业通过直播展示原产地品牌 [4] 数商兴产与助农惠农 - 依托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直播电商中心 通过资源对接和网红直播促进产销衔接 [5] - 定西在抖音 京东开设特色产品专区 集中销售中药材和宽粉 武威举办凉州十七巷特产市集 同步开展直播带货 [5] 外贸优品与内销拓展 - 推动20家跨境企业入驻陇南电商平台 鼓励企业通过抖音 快手宣传产品 外贸优品国内电商销售额达1200万元 [6] 市场活跃与特色活动 - 多个市州举办汽车家电促消费活动 推出"以旧换新"和"政企双补"政策 提振传统消费 [6]
激发消费新动能!金鼎奖·金融助力消费优秀案例评选正式启动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06
政府政策导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1] - 金融行业需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深化普惠金融等方式激发消费潜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1] 金融机构实践现状 - 金融机构通过消费信贷、支付结算、场景金融、数字化服务等多元化手段支持居民消费升级、中小微企业纾困、乡村振兴 [1] - 当前优化重点包括区域发展均衡性、服务场景覆盖广度、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性 [1] 评选活动框架 征集范围 - 对象涵盖银行机构、保险机构、消费金融公司、支付机构等 [2] - 六大类别:消费场景创新类、支付便利化类、消费信贷创新类、政银企联动类、绿色消费促进类、其他创新类 [2] 评选标准 - 创新性(30%权重):模式突破传统或引入新技术/新场景 [3] - 综合成效性(30%权重):可感知的消费促进效果(如满意度提升、口碑传播) [3] - 可持续性(20%权重):模式可复制性及长期社会效益 [3] - 社会影响力(20%权重):合规性及风控机制完善度 [3] 活动流程 - 案例征集截止2025年5月30日,需提交1000-3000字材料并附加图文/视频 [3] - 获奖案例将通过新浪财经、微博、微信等媒体矩阵传播,优先报名者可获提前展播机会 [3] 参考案例亮点 - 智慧菜场生态圈(消费场景创新类) [2] - 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支付系统(支付便利化类) [2] - 新能源汽车贷保一体化方案(消费信贷创新类) [2] - 个人碳账户+绿色积分体系(绿色消费促进类) [2]
周末重磅利好!中办、国办: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多举措稳住股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6 18:25
文章核心观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通过增收减负、高质量供给、优化消费环境等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 [1][2] 各目录要点总结 城乡居民增收促进行动 - 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实施就业支持计划、延续稳岗返还政策、开展技能培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加大以工代赈力度 [3]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市值管理、打击违规行为、丰富债券产品 [3] - 促进农民增收,健全收益保障和分配机制、盘活农户住房、实施提能增收行动、培育农业品牌、发展特色经济、落实补贴政策 [4] -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推进偿还工作、压实地方责任、加强审计监督、健全长效机制 [4] 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 - 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加大儿科服务供给 [5] - 强化教育支撑,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高资助补助标准、延续助学贷款政策、对接学科专业与产业链 [6] - 提高医疗养老保障能力,调整养老金待遇、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取消户籍限制、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6] - 保障重点群体基本生活,加强监测救助、提高救助水平、强化开发式帮扶、支持失能老人照护、发放救助金或补贴、发放失业保险金 [6] 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 - 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推进适老化改造、发展老年助餐和托育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价格机制、给予托育机构支持 [7] - 促进生活服务消费,加强服务供给、创新消费场景、提升餐饮品质、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家政标准和信用体系、配齐社区服务网点 [7] - 扩大文体旅游消费,融合多业态消费、拓展服务项目、增加运动赛事供给、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可售票数量 [8] - 推动冰雪消费,实施提升计划、开展促消费活动、建设旅游景区和目的地、丰富冰雪场地和产品供给 [8] - 发展入境消费,扩大免签范围、优化政策、推出旅游线路和服务、提高便利化水平、培育国际市场、建设消费中心城市、开设免税店、推广离境退税服务 [8] -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扩大开放试点、推动优质服务进口、将服务消费条目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9] 大宗消费更新升级行动 - 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用好国债资金、推动大宗耐用消费品升级、实施数码产品购新补贴、建设二手商品流通试点 [10] - 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回稳、改造城中村和危旧房、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落实税收政策、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使用范围 [10] - 延伸汽车消费链条,开展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后市场消费、培育二手车经营主体、落实便利化措施、促进二手车交易 [11] 消费品质提升行动 - 强化消费品牌引领,制定服务品质政策、打造中国服务品牌、融入传统文化、开发原创品牌、推进首发经济、推广新业态新模式、开展“购在中国”活动 [12] - 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开展健康消费行动、发展低空消费、丰富邮轮游艇产品 [12] - 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促进制度衔接融合、支持外贸产品拓内销、开展活动、培育自主品牌、落实信用保险政策 [13] 消费环境改善提升行动 - 保障休息休假权益,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加强监督、鼓励连休错峰、保障劳动者权益、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15] -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实施优化行动、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标准和信用体系、化解消费争议、规范经营行为、打击假冒伪劣、治理电视收费 [15] - 完善城乡消费设施,实施县域商业建设和改造提升、加强物流设施建设、发展智慧商圈、保障夜间消费配套 [16] 限制措施清理优化行动 - 减少消费限制,清理不合理限制、推动消费管理转变、保障购车需求、开展传统民俗活动、保障经营主体平等参与采购 [17] - 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清理市场准入壁垒、简化审批流程、提升监管抽查效率 [17] 完善支持政策 - 加强政策协同联动,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评估机制、加强政策协同、构建促消费政策体系 [18] - 强化投资支撑作用,统筹投资和消费、扩大有效投资、支持项目建设、发行基础设施REITs [18] - 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运用补贴贴息等工具、结合惠民生补短板、扩大消费需求 [19] - 强化信贷支持,加大贷款投放、优化偿还方式、开展续贷工作、给予财政贴息 [19] - 完善配套保障措施,工会经费用于消费、实施消费帮扶、开展有奖发票活动、健全统计监测制度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