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IP生命周期
搜索文档
中金《秒懂研报》 | 潮玩IP:从诞生到经典的全球启示录
中金点睛· 2025-10-19 09:06
潮玩三大经典IP:穿越时间周期的超级符号 - Hello Kitty自1974年诞生,以简约无嘴设计打破传统卡通束缚,凭借“小礼物,大微笑”理念迅速风靡日本,并通过联名、授权等方式成为全球潮流动脉[5] - 米老鼠自1928年《汽船威利》诞生,凭借有声动画技术成为美国文化象征,迪士尼以商品授权为核心运营模式,涵盖服饰、家居等多领域,成为全球授权商品典范[5] - 宝可梦自1996年出现,通过游戏、动画、卡牌多点开花,以收集养成玩法吸引玩家,依托多元变现模式覆盖全产业链,不断通过新内容满足粉丝需求[6] 从破圈到长青:全球潮玩IP四阶段模型的启示 - IP生命周期分为四个关键阶段:诞生期需构建独特内容体系吸引特定受众,突破期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算法和明星效应快速破圈[7][9] - 沉淀期热度可能回落但核心粉丝群体形成,需通过持续内容输出和互动加深粉丝忠诚度,例如奥特曼通过新剧集、电影和周边产品维持市场地位[9] - 稳定期IP已成为文化符号,能稳定带来商业价值,经典IP通过不断创新拓展成功穿越时间周期[11] 全球潮玩市场现状:中国IP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 2024年全球IP玩具市场规模达5251亿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77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8%,中国和东南亚市场增长势头迅猛,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7%和20%[13] - 中国市场拥有丰富IP源头,如网络文学、国创动画和手游,为IP孵化提供肥沃土壤,消费者对创意和文化内涵IP衍生品接受度越来越高[15] - 国产IP存在生命周期较短、热度消退快、缺乏长线运营能力等问题,需在内容创作、品牌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提升能力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经典IP[15]
泡泡玛特新品遇冷,1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千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9-15 22:22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9月15日股价单日下跌6.43%至259港元/股,总市值跌破3500亿港元至3478亿港元[2] - 自8月26日历史高点339.8港元累计下跌23.78%,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同期恒指上涨2.16%[4] 机构评级与估值压力 - 摩根大通下调股票评级至"中性",主因缺乏明显增长催化剂且当前估值缺乏吸引力[4] 核心IP产品市场表现疲软 - SKULLPANDA新品不眠剧场系列发售仅10人排队,与以往大排长龙形成显著反差[4] - 线上销量呈现剧烈波动:官方旗舰店22时24分售出9.3万件,23时08分仅售809件,市场推测因退货率过高[5] - 跨界足金珠宝系列"popop"未现抢购热潮,北京国贸店所有足金新品到店均有现货[5] 二手市场热度降温 - Labubu第4代整盒成交均价从1916元回落至1422元,闲鱼近7日均价跌至104元[6] - 68%用户预期价格继续下行,部分黄牛宣布暂缓收购Labubu系列[6] 行业专家观点 - 潮玩企业股价与产品需求存在相关性,Labubu存在非理性泡沫[8] - IP生命周期存在客观规律,企业需持续产出新IP并转向多元价值支撑[8]
泡泡玛特新品遇冷,1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54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9月15日股价单日下跌6.43%至259港元/股 盘中跌幅一度达8.96% 总市值跌破3500亿港元至3478亿港元[1] - 自8月26日历史高点339.8港元以来累计下跌23.78% 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 同期恒指上涨2.16%[3] 机构评级与估值分析 - 摩根大通下调股票评级至"中性" 主因包括缺乏明显增长催化剂及当前估值水平不具吸引力[3] 核心IP产品销售表现 - SKULLPANDA新品不眠剧场系列发售反响平淡 与以往大排长龙情况形成显著反差[4] - 线上销量呈现剧烈波动:开售1小时内销量达9.3万件 但44分钟后骤降至809件 随后回升至3000余件 市场推测因退货率过高所致[5] 新业务拓展情况 - 跨界足金珠宝品牌popop发售未现抢购热潮 北京国贸店所有足金新品到店均有现货 未出现排队现象[5] 二级市场交易数据 - Labubu第4代整盒成交均价从发行初期1916元回落至1422元[5] - 闲鱼平台近7日平均成交价跌至104元 68%用户预期价格将继续下行[5] - 部分黄牛宣布暂缓收购Labubu系列 主因全盘价格大幅回落需观望市场企稳信号[5] 行业专家观点 - 潮玩企业股价与产品市场需求存在强相关性 Labubu存在非理性泡沫 价格趋势具有自我强化与弱化双重特性[7] - IP存在生命周期限制 企业需持续产出新IP 通过敞开供应满足多元需求 最终股价需以业绩为支撑[7]
泡泡玛特新品遇冷,15个交易日市值蒸发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8:40
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于9月15日重挫 盘中跌幅一度达8.96% 收盘下跌6.43%至259港元/股 总市值跌破3500亿港元至3478亿港元[1] - 自8月26日历史高点339.8港元/股以来 股价持续阴跌 累计跌幅达23.78% 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2][3] -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16% 表现显著弱于大盘[3] 评级下调与增长担忧 - 摩根大通将股票评级下调至"中性" 原因为缺乏明显增长催化剂且当前估值水平不具吸引力[4] 产品热度下降 - SKULLPANDA新品不眠剧场系列发售遇冷 仅10人排队 与以往大排长龙形成鲜明对比[4] - 线上销量呈现过山车状态 官方旗舰店当晚22时24分售出9.3万件 但23时08分销量仅809件 市场推测因退货率过高所致[5] - 跨界足金珠宝系列"popop"未能再现抢购热潮 北京国贸店所有足金系列新品到店均有现货[5] 二手市场降温 - Labubu第4代整盒成交均价从发售初期1916元回落至1422元[5] - 闲鱼平台近7日平均成交价跌至104元 68%用户认为价格将继续下行[5] - 部分黄牛宣布暂缓收购Labubu系列 因全盘价格大幅回落需观望市场企稳信号[5] 行业分析与风险 - 潮玩企业股价与产品市场需求存在相关性 Labubu存在非理性泡沫 价格一旦进入颓势可能持续下跌[7] - 任何IP都有生命周期 企业需持续产出新IP 市场价值支撑需转向多元维度 最终股价需用业绩说话[7]
新品遇冷 泡泡玛特股价较最高点跌24% 市值蒸发超千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7:44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动 - 9月15日股价日内下跌6.43%至259港元/股 总市值跌破3500亿港元至3478亿港元[2] - 自8月26日历史高点339.8港元累计下跌23.78% 市值蒸发超千亿港元[2] - 同期恒生指数上涨2.16% 表现显著弱于大盘[2] 机构评级与估值分析 - 摩根大通下调股票评级至"中性" 主因缺乏增长催化剂且估值缺乏吸引力[2] 核心IP产品市场表现 - SKULLPANDA新品不眠剧场系列发售遇冷 热搜显示仅10人排队 与历史大排长龙形成反差[2] - 线上销量呈现过山车式波动:22时24分售9.3万件 23时08分仅809件 市场推测因退货率过高[3] - Labubu第4代整盒成交均价从1916元回落至1422元 闲鱼平台近7日均价跌至104元[3] - 68%用户预期价格继续下行 部分黄牛宣布暂缓收购Labubu系列[3] 新业务拓展情况 - 足金珠宝系列"popop"未现抢购热潮 北京国贸店所有足金新品到店均有现货[3] - 产品采用与老铺黄金相同的一口价定价模式[3] 行业专家观点 - 潮玩企业股价与产品需求存在相关性 Labubu存在非理性泡沫[5] - IP价格具有自我强化与弱化双重特性 一旦进入颓势可能持续下跌[5] - IP存在生命周期限制 企业需持续产出新IP并敞开供应满足需求[6] - 潮玩市场价值支撑需转向多元维度 最终需以业绩支撑股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