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abubu系列盲盒
icon
搜索文档
假发出海,征服老外
36氪· 2025-07-17 20:33
核心观点 - 传统假发产业通过TikTok Shop实现内容驱动的创新转型,从低价内卷转向差异化竞争 [23][41][55] - 无胶头套假发成为爆款案例,展示短视频内容如何激活低技术含量但高情境依赖的商品 [29][31][47] - 兴趣电商重构生产逻辑,内容成为前置环节直接驱动供给侧创新 [41][44][56] 行业现状 - 全球60%假发产自河南许昌,从业人口超30万,历史可追溯至明朝 [7][8] - 跨境电商两阶段发展:亚马逊/速卖通货架阶段(2秒/顶)→独立站阶段(建站成本70万) [9][10][12] - 传统渠道痛点:独立站生命周期3-12个月,货架电商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 [13][14][15] 产品创新 - 无胶头套假发解决传统胶水佩戴痛点,TikTok视频展示5秒佩戴场景引爆需求 [25][28][29] - OQ Hair通过TikTok Shop月销百万美元,带动产量翻倍并提升独立站流量 [31][32] - 产品差异化路径:长度/颜色/曲直组合+360头套等高端细分产品开发 [38][52] 渠道变革 - TikTok Shop使2022年许昌假发黑五GMV增长194%,转化效率远超传统渠道 [23][40] - 内容平台优势:千万级短视频播放量、实时数据反馈、精准匹配小众需求 [31][38][46] - 对比案例:不卡头发墨镜月销200万美元、可折叠遮阳板日销2000个 [47][3][4] 生产模式转型 - 从"生产-铺货-销售"线性链条转向内容驱动的敏捷创新模式 [43][44][56] - 新一代从业者更关注用户反馈与内容呈现,建立审美培训体系 [51][52] - 案例:宠物除毛梳通过内容展示实现30美元高单价和千万级销售额 [49][5][6] 数据表现 - Labubu系列盲盒TikTok英美播放量分别达285亿次和236亿次 [3] - 许昌假发独立站广告投放ROI因iOS隐私政策下降 [12] - Lululemon 2018-2024年营收年增22% vs Nike不足3% [45]
许昌假发征服了多少老外?
36氪· 2025-07-17 07:40
Labubu和假发在TikTok的爆火 - Labubu系列盲盒在TikTok英美区累计播放量分别超过285亿次和236亿次,连续数周登顶美国TikTok Shop销售榜 [1] - 假发品类在TikTok Shop爆发新能量,无胶头套假发通过黑人美妆博主展示快速佩戴效果,引发海啸般点赞与下单 [1] - 2022年黑五大促许昌假发卖家在TikTok Shop的GMV增长194%,成为跨境渠道增速王 [10] 许昌假发产业发展历程 - 全球每10顶假发有6顶来自河南许昌,从业人口超30万,历史可追溯至明朝 [2] - 跨境电商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亚马逊和速卖通销售,速卖通每2秒卖出一顶假发;第二阶段通过独立站绕过中间商 [2] - 独立站建站成本高达70万,广告投放成本高且转化率低,站点生命周期仅3个月至1年 [4] 假发行业面临的挑战 - 假发标准化程度高,缺乏溢价空间,平台比价导致卖家不断压价换流量 [5] - 原料分散且生产工艺劳动密集型,稍加培训即可上岗,难以建立技术壁垒 [6][8] - 生产计划刚性而需求变化快,易导致库存积压 [8] TikTok Shop带来的变革 - OQ Hair无胶头套通过TikTok博主展示视频爆火,2023年9月入驻后迅速成为假发类目Top1 [13] - OQ Hair种草短视频累计浏览量破千万,多条爆款视频带货额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 [15] - TikTok Shop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生动展示假发佩戴体验,解决了传统货架电商难以展示"体验"的痛点 [15][16][17] 内容驱动产业创新 - TikTok Shop数据看板帮助商家快速了解海外消费者喜好变化,指导产品迭代 [18] - 内容成为消费品工业链条新前置环节,从被动卷爆款转向主动用内容影响用户 [21] - 垂直细分需求通过内容平台快速进入生产上游视野,如运动鞋服领域的Lululemon案例 [23] 假发产业新趋势 - 许昌假发商家将销售移交厂二代或创一代,更关注新品开发与呈现方式 [25] - 低技术含量、高情境依赖商品通过内容激活,如不卡头发墨镜和可折叠汽车遮阳板在TikTok Shop热销 [24] - TikTok Shop为传统产业创造新增长通道,通过内容展示创造产品价值差异 [25]
泡沫化,泡泡玛特最致命的威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0:29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原因 - 公司股价在6月19日大跌5 33% 6月20日开盘大幅低开6 19% 收盘跌幅收窄至3 62% 主要因Labubu系列盲盒大量补货导致二手市场价格持续下降 [2] - 公司商业模式依赖情绪消费 IP缺乏内容支撑导致审美疲劳 当产品突破社交圈层后迅速失去稀缺性 陷入怪圈式循环 [3] - 黄牛囤货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加速消耗粉丝热情 削弱公司定价权 二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 [3] 资本市场态度与估值风险 - 公司卖空股数从4月初143 8万股激增至6月17日369 2万股 增幅达157% 创3月底以来新高 [5] - 机构认为公司估值处于泡沫破裂边缘 尽管拥有优质IP和市场份额 但过高估值仍面临回调风险 [5] - 创始人王宁曾对标迪士尼 但迪士尼IP具有跨代际生命周期和内容沉淀优势 且迪士尼对IP形象保护严格 [5] 公司应对措施与行业地位 - 公司正打造泡泡玛特城市乐园 计划推出《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 加强内容基建 [6] - 公司是中国潮玩市场开创者 国际舞台上中国新消费企业代表 但需警惕IP运营急功近利 [6] - 黄牛价格操纵和产品泡沫化运营是最大威胁 可能严重透支粉丝热情与信任 [6] 市场热点事件 - Labubu在美国门店引发抢购热潮 但出现竞争对手 市场关注能否复制下一个"顶流" [8] - 李佳琦公开表态"没必要加价买Labubu" 事件曾导致公司单日市值蒸发超200亿 [8]
Labubu黄牛价腰斩,泡泡玛特“见顶”还是“假摔”?
华尔街见闻· 2025-06-20 18:44
Labubu价格崩盘事件 - Labubu从溢价10-30倍抢购到二手价格一夜腰斩,市场情绪急转直下[1][2] - 6月18日官方大规模补货并开放预售,导致二手市场价格普遍暴跌50%[3][6] - 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00元跌至2800元,跌幅超38%[6] - 黄牛单日亏损数万元,预售订单从1200元跌至700元无人问津[9][11] 市场对泡泡玛特的质疑 - 股价连续两日下跌,19日跌超5%,20日跌3.6%[4] - 投资者担忧Labubu会重蹈暴力熊覆辙,IP热度持续性受质疑[4][14] - 历史数据显示现象级IP平均热度维持时间仅2-3个月[14] - 分析指出Labubu未来6-12个月有95%概率出现≥50%价格回撤[14]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分析 - 公司拥有4608万注册会员,会员复购率达49.4%[15] - 2025年预期市盈率56倍,预计利润增长超100%[15] - 商业根基在于高忠诚度粉丝群体,复购率形成"护城河"[15] - 关键挑战在于能否将Labubu打造成跨越时代的经典IP[16] 行业对比分析 - 任天堂年活跃用户1.06亿,市值8500亿人民币,市盈率61倍[15] - 泡泡玛特估值逻辑类似,依赖核心粉丝群体而非大众市场[15] - 潮玩行业面临IP生命周期考验,需区分网红产品与经典IP[14][16]
泡沫化,泡泡玛特最致命的威胁|消费快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18:12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原因 - 公司官方小程序大量补货Labubu系列盲盒导致二手市场价格持续下降 [1] - 6月19日股价大跌5.33%,6月20日开盘低开6.19%,最终跌幅收窄至5.55% [1] - 卖空股数从4月初143.8万股激增至6月17日369.2万股,增幅达157% [3] 商业模式脆弱性分析 - 潮玩IP依赖情绪价值,当产品突破小众圈层后易引发审美疲劳 [2] - 黄牛囤货和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二级市场劣币驱逐良币,削弱公司定价权 [2] - 初代Labubu雕塑拍卖价达108万,盲盒隐藏款被炒至百倍溢价反映市场失控 [2] 估值泡沫与行业对比 - 机构认为公司估值处于泡沫破裂边缘,过高估值面临回调风险 [3] - 迪士尼IP具有跨代际生命力,而泡泡玛特IP缺乏内容沉淀支撑 [3] - 迪士尼建立多层次反盗版体系,严格管控IP形象曝光活动 [4] 公司转型举措 - 打造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计划推出《LABUBU与朋友们》动画剧集强化内容基建 [4] - 被视作中国潮玩市场开创者,国际新消费企业代表 [4] 行业警示与建议 - 需警惕IP运营急功近利,避免默许黄牛操纵爆款价格透支粉丝信任 [5] - 产品泡沫化运营是致命威胁,需建立长期IP价值维护机制 [5]
闪崩!价格暴跌50%,黄牛跌哭了!3000亿泡泡玛特股价再度重挫,白酒却大涨!新旧消费要切换了?
雪球· 2025-06-20 15:40
泡泡玛特股价及市场动态 - 泡泡玛特股价盘中大跌6%,截至发稿跌5%,自历史高点283港元累计下跌近18%,市值蒸发超600亿港元 [1][2] - Labubu系列盲盒因官方小程序大量补货导致二手市场价格崩盘,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跌幅超50%),隐藏款"本我"价格从4607元跌至2851元(跌幅38%) [8] - 黄牛因补货量增加面临亏损,此前溢价10-30倍的囤货逻辑失效,部分单日亏损数万元 [8] - 公司回应称补货是为优化发售环节,打击抢单软件行为,保障普通消费者购买体验 [8] - 网友推测此次补货量或达100万-200万个,社交平台涌现大量预售订单晒单 [6][9] 白酒行业反弹表现 - 白酒板块单日涨幅超2%领涨市场,皇台酒业涨停,迎驾贡酒、金种子酒涨超5%,泸州老窖涨2.78% [11][12] - 行业呈现消费理性化趋势,次高端产品价格带从300-500元下沉至100-300元,年轻群体成为细分市场突破口 [13] - 酒企短期业绩依赖腰部单品驱动,头部企业需通过场景转型、客群转型及文化体验创新应对周期压力 [13] 新旧消费对比讨论 - 观点1:泡泡玛特护城河较浅,IP热度具有周期性,商业模式易被复制,未来面临手握优质IP的竞争者冲击 [15][16] - 观点2:公司仍处高速成长期,2023年预期净利润70亿(PE45倍),2024年或达100亿,但当前股价存在资金成分复杂问题 [17] - 观点3:新旧消费本质是消费观念从功能需求转向情绪价值,传统消费依赖经济复苏,新消费需警惕估值泡沫,建议关注宠物等细分赛道 [18] 市场行为分析 - 泡泡玛特补货策略直接冲击黄牛炒作链条,导致二手市场恐慌性抛售,反映公司对渠道管控力增强 [8][9] - 白酒板块反弹与消费结构变化相关,商务宴请减少倒逼企业调整产品策略,向高性价比区间倾斜 [13]
A股早盘震荡盘整,固态电池概念再度活跃,港股小幅上涨,泡泡玛特跌超3%,国债、商品上涨
华尔街见闻· 2025-06-20 10:2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小幅分化 上证指数涨0.07%至3364.36点 深证成指跌0.17%至10035.11点 创业板指跌0.30%至2020.73点 [1] - 港股主要指数上涨 恒生指数涨0.44%至23340.03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32%至5104.75点 [2][3] - 国债期货全线上涨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0% 10年期涨0.03% 5年期涨0.04% 2年期涨0.01% [3][4] 行业及概念板块表现 半导体行业 - 港股半导体股集体拉升 华虹半导体涨5.12% 宏光半导体涨7.22% 中芯国际涨1.67% [9][10] - A股光刻机概念走强 强力新材20CM涨停 新莱应材涨6.43% 晶瑞电材涨5.51% [11][12] - 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变化 一季度整体收入环比下降19% 但北方华创等本土企业份额提升3pct至18% [12] 固态电池概念 - 板块持续活跃 诺德股份4连板 湘潭电化涨停 中一科技涨14.39% 海科新源20CM涨停 [13][14] - 多只个股跟涨 丰元股份涨7.59% 华自科技涨6.23% 杉杉股份涨4.63% [14] 苹果概念股 - 港股相关个股盘初走强 舜宇光学科技涨2.95% 丘钛科技涨1.93% 比亚迪电子涨1.35% [4][5] 泡泡玛特事件分析 - Labubu系列价格暴跌50% 因官方突然补货并开放预售通道 导致二手市场抛售 [7] - 媒体指出盲盒存在诱导未成年人消费问题 缺乏严格身份验证机制 [7] - 分析显示IP热度见顶信号明显 包括媒体热度下降、生产方放货量增加、价格分层扩大等 未来6-12个月回撤概率达95% [8]
线下买Labubu必须“扫脸”?泡泡玛特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6-20 09:07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抢购现象 - 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上线后引发抢购潮 线上线下均售罄 出现"一娃难求"现象 [3] - 二手市场出现高价倒卖现象 黄牛通过线下蹲守和线上技术外挂抢货 [3] - 社交媒体用户建议通过实名验证(如人脸识别)限制黄牛行为 [3] 泡泡玛特防黄牛措施 - 线上小程序执行限购两盒政策 [3] - 部分门店试点"人脸识别+手机绑定"双重验证 但多地门店及客服回应未接到相关通知 [2][3] - 门店自提仅需出示小程序二维码验证 无需身份证或人脸识别 [3] 人脸识别技术监管政策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于2025年6月1日施行 规定非必要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 [4] - 处理人脸信息需取得个人单独同意 禁止通过误导/欺诈/胁迫手段获取授权 [4] - 金融支付等特殊场景可例外使用 但需符合必要性原则 [5] 行业专家观点 - 人脸信息具有唯一性和终身性 泄露风险高于普通个人信息 [5] - 企业防黄牛措施需平衡消费者权益保护与个人信息安全 [5] - 建议企业避免以提升体验为由过度收集敏感生物信息 [5]
Labubu二手价大跌,有黄牛单日亏损数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6-19 21:44
Labubu系列盲盒补货情况 - 公司在6月18日通过官方小程序大量补货Labubu系列盲盒,并多次弹出补货通知[1] - 社交平台上许多网友晒出抢到的预售订单,部分消费者反映此次补货数量和次数比往期更多,导致抢购人数大幅增加[3] 二手市场价格波动 - 官方补货导致Labubu在二手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约50%[6] - Labubu3.0整盒回收价从补货前的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6] - 部分隐藏款如"本我"价格从4607元跌至2851元,跌幅超38%[6] - 黄牛群中出现恐慌性抛售现象,1200元的预售订单无人问津,甚至有700元的收购价[6] 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针对Labubu"前方高能"系列全球热度和消费者反响热烈的情况,优化了发售环节,正式开启线上预售[9] - 此举旨在避免影响普通消费者购物体验,让更多人能够买到Labubu[9] - 此前黄牛依赖抢单软件实现毫秒级抢购,规模化囤货后转手溢价10-30倍[9] - 随着补货量增加,部分黄牛因价格骤降单日亏损数万元,囤货逻辑失效[9]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在6月19日下跌5.33%[9] - 当日收盘价为248.6元,成交额63.84亿元[10] 消费者行为 - 许多年轻人凌晨排队只为抢购Labubu[12] - 产品火爆导致出现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购物诈骗消费者的情况[19][23]
Labubu!价格,崩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6-19 16:21
泡泡玛特Labubu系列补货事件 - 泡泡玛特6月18日在官方小程序大量补货Labubu系列盲盒 多次弹出补货通知 [4] - 消费者反馈此次补货数量和次数远超往期 抢购人数大幅增加 [5] - Labubu系列在二手市场价格普遍下跌约50% 整盒回收价从1500-2800元跌至650-800元 部分隐藏款如"本我"价格从4607元跌至2851元 跌幅超38% [7] - 黄牛群出现恐慌性抛售 1200元预售订单无人问津 部分喊价700元可收 [7] 泡泡玛特应对措施与市场反应 - 公司表示补货是为优化发售环节 避免黄牛抢购影响普通消费者体验 [11] - 此前黄牛利用抢单软件实现毫秒级抢购 转手溢价10-30倍 此次补货导致部分黄牛单日亏损数万元 [11] - 网友预测此次补货量可能达100-200万个 [11] - 消息导致泡泡玛特股价当日大跌约6% [12] 当日A股市场表现 - 沪指跌0.79% 深成指跌1.21% 创业板指跌1.36% [13] - 全市场716只个股上涨 4646只个股下跌 39只涨停 [14] - 总成交额12809.27亿元 总成交量103923.8万手 [15] 行业板块表现 油气板块 - 山东墨龙 准油股份 首华燃气等多股涨停 [16] - 首华燃气涨20% 凯添燃气涨11.75% 通源石油涨11.35% [17] 短剧概念股 - 百纳千成涨19.92% 慈文传媒涨10.05% 掌阅科技涨10.02% [18][19] - 川网传媒涨6.21% 流金科技涨4.42% [19] 创新药板块 - 常山药业20cm跌停 广生堂跌11.32% 朝宇药业跌11.23% [20][21] - 通化金马跌9.25% 海辰药业跌8.88% [21] 核电板块 - 合锻智能跌停 哈焊华通跌13.68% 爱科赛博跌10.83% [22][23] - 国光电气跌10.75% 旭光电子跌9.84%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