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物流总包
icon
搜索文档
铁龙物流(600125):国铁特箱运输龙头,有望迈入新增长周期
信达证券· 2025-07-22 21: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铁龙物流“买入”评级 [2][11][112][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大宗商品“公转铁”、多式联运、物流总包模式推动下,伴随公司新一轮造箱周期到来,铁路特箱业务规模及盈利有望迎来进一步扩张,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有望维持稳健,供应链管理及房地产业务有望加强对规模及风险的可控度,公司业绩成长性及经营稳健性或实现提升,当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 [17][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最早上市的铁路特种箱运输龙头 - 铁龙物流为国铁集团旗下首家上市公司,实控人为国铁集团,2005 年起控股股东变更为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17][18] - 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包括铁路特种集装箱业务、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和供应链管理等业务,2024 年铁路特种集装箱业务和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毛利占比分别为 67.38%及 23.20%,贡献主要业绩来源 [5][21][23] - 公司特种集装箱业务规模扩张或带动公司利润触底回升,2022 年至今公司利润稳步增长,2024 年受 1.14 亿元存货减值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 -18.9% [29][30] 铁路优化运输结构,铁路集装箱运输大势所趋 大宗商品“公转铁”——运输承载方式变革 - 铁路货运价格及环保优势明显,2019 年铁路单位运输工作量综合能耗仅为公路运输的 23.2% [35] - 政策持续引导推进大宗商品“公转铁”,受其催化,2024 年全国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 2.7%,全国铁路货运量占比 8.9%,较 2016 年提升 1.3 个百分点 [36] 多式联运散改集——运输接驳方式变革 - 多式联运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能提高物流效率,适合运输距离长、对成本敏感、运输体量大的商品 [39] - 中国多式联运处于低渗透阶段,未来有望在政策扶持下稳步发展,2016 - 2023 年我国多式联运发展成果显著,2024 年国家铁路集装箱发送箱量同比增长 10.2% [41][43][48] 物流总包——运输组织形式变革 - 国铁集团发力推广物流总包模式,有望拓展货运增量,2024 年 1 月底国铁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完成 39 个铁路物流中心的全面挂牌 [55] - 铁龙物流铁路特种箱业务在需求端或率先受益于物流总包模式的发展,市场空间有望持续扩容 [58] 公司进入新一轮造箱周期,箱量有望持续增长 兼营全程服务及代理两类模式,定价机制市场化,发送量稳健增长 - 公司铁路特种集装箱业务运营模式区分铁路线上经营业务及门对门服务两类,结算方式不同 [60] - 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推进,铁路集装箱运价实施市场调节,公司向货主预收包含特种集装箱使用费在内的总包运费,并按标准与国铁集团进行结算 [62] - 公司特种箱业务规模稳健增长,20 - 24 年铁路特种箱发送量复合增速 7.3% [66] 新一轮造箱周期有望助推业务规模增长 - 2024 年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 14.3 亿元购置约 3.49 万只各类特种集装箱,助推业务规模增长 [72] - 箱量提升驱动发货量增长,相应助力单箱成本下行,2016 - 2024 年期间业务周转率维持在 14 - 19TEU/只区间,铁路特箱业务单箱成本由 2015 年 1986.69 元下降至 2024 年 1029.76 元 [75] 多业务协同发展,货运及供应链稳健 铁路货运及临港物流业务有望维持稳健 - 铁路货运:公司经营沙鲅铁路集疏运业务,区位优势明显,运能已从 2400 万吨/年提升至 8500 万吨/年,后方集疏港网络成熟,依托内贸深水良港有望实现铁路到发量稳健增长 [80][85] - 临港物流:依托沙鲅铁路集疏港业务,公司从事周边区域相关的仓储、装卸、短途运输等物流延伸服务业务,仓储业务品类趋于多元化,新投冷链基地短期拖累业绩 [94][97] 供应链管理及房地产业务保持规模及风险可控 - 供应链管理业务强调经营模式稳健及业务规模控制,公司利用多年钢厂原材料采购优势,建立和健全了较为完善的采购销售体系,结算方式全部采取预收货款的形式以控制资金风险 [95] - 房地产业务属于公司风险控制型的业务板块,业务规模较小,未来有望通过加快存货产品出清、精心策划打造高端差异化地产项目提升经营稳健程度 [101]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5 年归母净利润 5.85 亿元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06.66 亿元、105.01 亿元、106.20 亿元,同比分别 -27.4%、 -1.5%、 +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5 亿元、6.90 亿元、8.05 亿元,同比分别 +53.2%、 +17.9%、 +16.7% [109]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 政策利好铁路行业改革,公司铁路特种箱业务及货运业务有望中长期受益于铁路改革的政策催化 [112] - 公司具备较高的资产壁垒及运营壁垒,近 5 年 PE(TTM)均值在 19 倍左右,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 PE 估值约 12.9 倍、11.0 倍和 9.4 倍,当前估值处于较低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13]
湖南开出首趟中吉乌物流总包国际班列
新京报· 2025-07-05 16:03
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开通 - 湖南首趟中吉乌铁公联运国际班列于7月2日11时从长沙北铁路物流园发往喀什北站,再经公路运往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全程仅10天 [1] - 该班列采用铁路物流总包形式,是湖南省内首次以该模式助力湘品出海 [1] - 班列直达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延伸至西亚、南亚、中东、南欧等市场,为湖南外贸企业开辟高效稳定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1] 物流服务模式创新 - 在国际班列物流总包模式下,长沙铁路物流中心作为"总管家"整合全链条运输资源,提供从湖南工厂到中亚目的地仓库的"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票结算"全程物流服务 [1] - 客户通过铁路95306平台提报全程物流需求,出口货物可在启运地办理报关、查验,实现"一单制"申报 [2] - 货主企业可在95306系统查询货物在铁路和海关的所有流程进展信息,掌握全程物流信息 [2] 成本与效率优势 - 该班列推动综合物流成本下降超10% [2] - 与海关联动实施提前申报、快速通关模式,客户仅需在长沙办理一次海关申报和查验手续,每箱货物节省转运费用和保险成本30% [2] - 全程运输时间仅10天,实现生产与物流高效无缝衔接 [1][2] 贸易促进效应 - 班列能将湖南的工程机械、茶叶等优势产品更便捷地送出国门 [1] - 加速中亚地区矿产、农产品等资源进入中部地区 [1] - 促进双向贸易、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 [1] 未来发展计划 - 长沙铁路物流中心将推进中吉乌通道与中欧班列联动 [2] - 进一步推广国际联运物流总包产品 [2] - 构建国际多式联运铁路物流网络,助力更多"湖南智造"出口 [2]
黑龙江首趟“一单制”特货列车成功开行
物流服务创新 -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首次为中国一重定制"一单制"物流总包项目 实现"一次委托、一份单证、一次结算"的高效模式 [1] - 铁路部门联合中铁特货、中铁快运为企业量身定制"站到门"物流解决方案 提供铁路运输及搬运、吊装、加固等辅助服务 [1] - 运输时间仅为2天 显著提升运输效率 [2] 重大装备运输 - 运输的上横梁货物单件重达190吨 属于超大超重设备 对运输稳定性和安全保障要求极高 [1] - 专业打造DA21装载横梁设备装载加固方案 确保长距离运输安全性 [1] 企业协同与创新 - 项目减轻企业物流负担 助力中国一重将资源聚焦于生产、研发与创新 [2] - 体现国有企业间高效协同与创新突破 为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范例 [2] 公司技术实力 - 中国一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核心创新平台 在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地位举足轻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