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两山”理念的文化实践:一座省级博物馆如何点“绿”成“金”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2:02
中新网湖州8月29日电(曹丹)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的诞生地浙江省湖 州市安吉县,竹海起伏,绿意绵延。 2018年12月,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下称"安吉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全国首家落地县域的省级博物 馆。 7年过去,该馆不仅凭借丰富的展陈内容与创新的研学课程,成为长三角地区热门的文化地标,更为"两 山"理念写下了生动的文化注脚。 8月21日, 游客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内参观。曹丹 摄 省级文化资源下沉县域,生态地标重塑区域格局 将省级博物馆建在县城,曾是许多人眼中"不可能"的大胆决策。 "这首先是省级文化战略的空间重构。"浙江自然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吴明克坦言,安吉馆的诞生,打 破了省级文化设施高度集中于杭州主城区的原有格局,成为浙江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践行"城乡 融合、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发展理念的重要一步。 自然教育如何"留住人心"? 安吉馆能迅速"圈粉"并持续引流,不仅得益于其所在的安吉县——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县的优 良生态基底,更与当地丰富的生物资源、浙江自然博物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使命高度契合。 安吉馆内常设的生态馆,围绕"山水林田湖 ...
东航云南“动植物王国”特色航班启航——万米高空邂逅生物多样性
中国民航网· 2025-08-18 11:50
步入客舱,浓郁的云南生物多样性气息扑面而来。公务舱座椅上,摆放着姿态酷帅的东航"机长熊"玩 偶,格外引人注目;乘务组为小朋友准备的惊喜更是别具巧思——云朵小象摆件、萌趣蝙蝠玩偶胸针及 植物主题心意卡片,每一件都承载着云南独有的"生态符号",让小朋友们爱不释手。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淑敏、王寅旭、李晓婷 报道:8月15日,东航MU5814上海至昆明航班以"动植物 王国"为主题,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云端之旅。此次特色航班是东航将云南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独 特的文旅体验,生动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展现云南的独特魅力,让旅客在飞 行途中提前领略云南的生态之美,也为暑期出游季增添了别样活力。 从旅客踏入登机口的那一刻起,这场充满云南风情的旅程便已开启。身着绣有山茶花、蝴蝶等精美纹样 白族服饰的乘务员,手持"云南动植物王国"手举牌,用热情的笑容和温暖的问候,拉近了旅客与彩云之 南的距离。 航班平稳降落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廊桥处,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工作人员高举"动植物王国"、"旅居 云南"手举牌热情相迎。旅客们踏出舱门,不仅能感受到春城温润的气息,还能收到饱含心意的"云南特 色惊喜礼包",里面有醇香的普 ...
“有喜事,来种树”!茂名博贺镇三十余位船长共同种下“开渔林”
南方农村报· 2025-08-15 22:05
活动背景与目的 - 博贺镇党委政府于2025年8月15日启动"有喜事 来种树"活动 结合南海茂名博贺开渔嘉年华开幕之际举办 [7][8] - 活动旨在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营造喜庆节庆氛围 号召全社会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4][5][6][17] - 首次在开渔嘉年华前举办植树活动 将植树造林与人生喜事传统民俗深度融合 [11][16] 活动参与与执行 - 博贺镇全体领导班子 各渔委会书记及30多位船长代表共同参与植树 [9] - 在滨海公路附近种植紫荆树 形成"开渔林" [1][9] - 船长代表提出每年开渔节前为每艘船种一棵树 计划十年内建设绿美家园 [2][3] 生态意义与传统延续 - 活动传承上世纪50年代当地群众广植木麻黄抵御风沙的历史 延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21][22] - 通过"出海护渔 上岸添绿"实践 呼应茂名市"增绿就是增优势 植树就是植未来"的生态发展布局 [24][25] - 形成"以树寄情 以绿传家"社会新风尚 使绿色生态理念渗透社会生活各方面 [16][19] 地区生态实践模式 - "有喜事 来种树"为茂名市大力推广的生态文明实践 已形成多种形态的喜事林包括同心林 状元林 年例林 冠军林等 [15][17][18] - 活动创新结合开渔节庆 通过渔民欢庆时刻植树强化生态守护意识 [23][24]
三机构发起“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痕旅游”倡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8-15 19:29
此次发布的倡议提出五点核心内容:一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与山林和谐共处,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 心,以观察者、体验者、保护者的身份融入自然;二是遵守相关规定,守护山林安全,遵守各类自然保 护地和林区规定,严防森林草原火灾,避免进入生态敏感脆弱区、未开放区域;三是尊重自然,保持山 林原貌,不采挖野菜、药材、花卉和菌类,不攀折、刻划、破坏林木,不投喂、惊扰、捕捉野生动物, 不污损、破坏自然遗迹和文物古迹;四是倡导绿色低碳、开启无痕旅游,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将废弃垃圾带离山林,优先选择耐受性强的地面活动或露营;五是传播无痕理念,争做自然守护者,保 持文明有序的旅游行为,善意劝阻不文明行为,培育绿色可持续的无痕旅游文化。 中国发展网讯记者田新元报道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8月15日)到来之际,中国林学会、中国旅游协会、 中国登山协会联合发起"爱护绿水青山倡导无痕旅游"倡议,呼吁公众提升旅游活动中的保护意识,以实 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倡议书强调,绿水青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走进山林不仅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一种生 活方式,更承载着守护绿色家园的责任。近年来,部分山林因人为采挖植物、菌类遭到破坏,因随手丢 弃的 ...
汕头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中国发展网· 2025-07-29 15:11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 - 汕头市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澄海中学、东厦小学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龙湖区徐煜翔同学获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1] - 全市拥有全国文明校园6所、广东省文明校园3所、市级文明校园643所,文明校园覆盖率超60%[1] - 累计培养全国新时代好少年1位、省级16位、市级174位,激发青少年使命感[1] 创新教育模式与实践 - 澄海中学思政课堂运用VR技术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潮阳区贵屿镇龙港小学开展非遗英歌舞活动[2] - 创新打造"鮀城大思政"品牌,开发10条红色研学路线,创作《潮汕英烈故事》系列动画,截至2025年上半年开展活动50余场[3] - 潮阳区博物馆红色文化研学活动通过革命文物沉浸式体验强化红色精神教育[3] 侨乡文化与非遗传承 - 开展"侨批文化进校园"活动250场,培养小讲解员300余名,以"侨批纸短 家国情长"主题深化华侨爱国精神教育[3] - 龙港小学"非遗英歌舞"项目获广东省优秀案例,全市64个镇街实现乡村少年宫全覆盖,年均开展活动超1200场[4] - 金平区开展"院士科学家进校园"活动,澄海区组织143支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社区科普活动266场[4] 科技创新与竞赛成果 - 2025年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汕头学子斩获13个奖项,"智能红树林监测系统"获工程组一等奖[4] - 澄海区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社区开展科普活动,彰显创新实力[4] 生态文明与特色活动 - 开展"汕护古树 根植文明"系列活动,发动百所中小学结对守护百棵古树,招募千名守护卫士[5][6] - 举办10场巡回展,发动企业为100棵古树投保,面向中小学生征集守护古树创意设计[6] - "岭南童谣征集传唱活动"3年入选省优秀作品6首(一等奖2首、三等奖4首),市文明办2次获优秀组织单位[6] 心理健康与阵地建设 - 构建"市-区-校"三级心理健康防护网络,"同在阳光下"项目培训志愿者500余人,开展心理援助课800余场,危机干预成功率100%[7] - 4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1个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年均接待研学团队超10万人次[7] - 义务教育阶段思政课占比6%-8%,联合公安部门开展安全教育4000余场,覆盖25万人次[7] 家校协同与社区服务 - 全市643所中小学建立规范化家长委员会,每年召开1次家长委员会会议和2次家庭教育指导会[8] - 金平区小学推出"家长智库"项目,开发家长课程56门,实现家校共育"双向奔赴"[8] - 市妇联组建208支家庭教育讲师团(346名讲师),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构建"15分钟服务圈"[8]
关心一只飞鸟的命运(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治理 - 陕西西安近期出现非法捕猎贩卖野生鸟类现象 当地已开展联合执法行动[1] - 朱鹮保护案例:从1981年仅存7只到目前万鹮竞翔 成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典范[1] - 麻雀曾被误判为"四害"导致生态失衡 引发农业林业虫害问题[1] - 中国鸟类种数占全球1/6 在传粉、害虫防治等方面发挥关键生态功能[2] 生态系统修复实践 - 乌梁素海治理案例:水质从劣Ⅴ类改善至吸引260多种鸟类 年繁殖水鸟达数百万只[2] - 四川剑阁县翠云廊古柏保护体现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创新结合[3] - 长江流域实施十年禁渔等措施后 濒危物种"微笑天使"种群恢复[3]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 -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自然财富可转化为经济财富 影响发展潜力[2] - 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要求明确禁止捕猎设网 体现高层对生态保护的重视[3]
2025年山东省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在滨州举行
齐鲁晚报· 2025-06-05 21:58
活动概况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山东省文明办、滨州市人民政府在滨州举办2025年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 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 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 [1] - 活动旨在凝聚共识并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美丽山东建设实践 [1] 活动内容 - 与会嘉宾参观"2024年度山东省生态环保十件最具影响力大事"展览、"海韵河秀·品质滨州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展览及"我眼中的美丽山东书画摄影作品"展览 [3] - 参会领导为公众参与优秀案例获奖代表颁奖 环保志愿者代表现场倡议宣誓 [3] - 滨州市政府副市长张瑞杰宣读《全面推进美丽山东建设·滨州宣言》 号召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3] 生态文化建设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与省作协共同为山东生态文学(邹平)创作基地揭牌 启动"生态文学作家采风邹平行"活动 [4] - 作家将深入生态文明建设一线采风 创作具有齐鲁文化特色的生态文学作品 [4] - 活动现场展示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包括情景诗《生态滨州赋》朗诵和环保歌曲《品质滨州绽新颜》《让中国更美丽》演唱 [4] 实地调研与志愿服务 - 与会嘉宾赴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魏桥国科研究院调研产业集群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情况 [5] -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干部职工与环保志愿者开展"万里同心 共护黄河"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5]
一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走进世业洲
镇江日报· 2025-06-05 08:12
环保宣传活动 - 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在丹徒区世业洲开启,活动包括环保知识宣讲、生态体验和健步打卡 [1] - 京口区江豚保护协会设置趣味环保答题区,参与者答对题目可获得江豚小礼物 [1] - 过期药品回收箱吸引市民投放过期药物,解决家庭过期药品处理问题 [1] 环保司法案例 - 镇江经开区人民法院北固山环境资源法庭工作人员宣讲跨市非法倾倒2 3万余吨"毛垃圾"案件 [1] - 法院通过强化环境资源审判、推动生态修复、依法追责问责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1] 生态体验活动 - "美丽乡村健步行"活动沿四季春-休博园-老圩村绿道进行,全程2公里 [1] - 沿途翠绿稻田与生态沟渠相伴,参与者记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瞬间 [1] 环境日系列活动 - 围绕"美丽中国我先行"主题开展摄影大赛、生态文明宣讲大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日等活动 [1] - 市生态环境局采用接地气、冒热气的方式推广生态文明理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