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白酒价格倒挂
icon
搜索文档
白酒挤泡沫,压垮经销商
投中网· 2025-06-23 10:23
行业现状 - 白酒市场出现"多层崩塌",高端酒如500ml飞天茅台跌破2000元警戒线至1968元,五粮液"普五"跌破800元/瓶,500元甚至300元以内的大众酒也出现大面积价格倒挂[9][10] - 7000亿规模的白酒市场从造富神话转变为泡沫出清的洗牌场,经销商面临严重库存积压,社会库存量难以统计[11][21] - 批发市场商户销量断崖式下降,金王子酒从1100元/件跌至1000元以下,部分商户库存价值缩水达七八万元[17][18] 经销商困境 - 经销商被迫采取"快进快出"模式,利润率从5-8%降至1-2%,年收入暴跌超九成[7][46] - 烟酒店面临电商平台价格冲击,一半处于亏损状态,部分要求退货但经销商自身难保[45] - 只有飞天茅台等高端酒和牛栏山等口粮酒能让经销商盈利,其他品类难以获利[65] 历史原因 - 2012-2013年行业处于"收入-消费双螺旋"上升期,白酒年年涨价供不应求,经销商年销售额可达两三千万[22] - 酒厂疯狂扩张产能,茅台、五粮液等扩大生产,贴牌酒泛滥,通过每年增加压货量维持增长[24][25] - 疫情导致餐饮宴请场景消失,即便泸州老窖、洋河等市场化品牌也出现销路紧张[27] 市场变化 - 茅台价格体系崩溃,飞天茅台从3000元以上跌至2000元以下,生肖茅台申购人数从1000多人降至不足300人[38][40] - 黄牛大量退出市场,部分囤货商面临严重亏损,龙年茅台进货价3500元但市场价格已跌破3000元[44] - 行业从"黄牛套利"转向"刚需饮用",茅台提出"要树立强烈的市场导向"[48][49] 消费趋势 - 年轻人饮酒选择多样化,龙井精酿、威士忌酸等低度酒更受欢迎,高度白酒难获青睐[52][53] - 好酒具有"人传人"效应但产能有限,如五粮液和国窖1573年产量仅2万吨,市场上充斥"假好酒"劝退年轻人[56] - 酒企管理层年龄普遍在50岁以上,营销手段陈旧,仍在使用20年前的开盖扫码活动[60][58] 转型尝试 - 部分经销商转向自主品牌运营,虽然客户仅十几个但月利润可达两三万[67] - 商户尝试线上线下多渠道销售,即使亏本也坚持出货以维持现金流[68] - 茅台推出冰淇淋、与瑞幸联名酱香拿铁等创新举措,但多数酒企仍依赖压货完成业绩[62][63]
从“神坛”到“泥潭”,茅台1935能否重振千元价位?
搜狐财经· 2025-05-15 08:44
茅台1935业绩表现 - 2022年上市首年销售额达50亿 2023年提升至110亿成为白酒行业成长最快的百亿单品 2024年销售额达120亿稳居百亿明星单品行列 [1] - 2025年一季度茅台酱香系列酒营收70.22亿同比增长18.3% 1-4月茅台1935动销达成预期 [18] 价格变动趋势 - 出厂价798元/瓶 官方零售指导价1188元/瓶 上市初期终端价炒至1800元/瓶 2023年降至800-1000元 2024年持续走低至700元/瓶 [2] - 当前市场成交价较出厂价低近百元 价格倒挂现象严重 [4] 战略规划与市场定位 - 公司提出"竞合"破局战略 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培育行业理性消费生态 [1] - 成立独立茅台1935事业部 推动品系品牌化转型 强化终端响应能力 [14] - 构建金字塔产品矩阵 推出375ml/1.935L新规格及文创联名产品 计划发布臻享版 [16] 渠道与场景布局 - 招募4家1.935L产品区域运营商 计划在美团/饿了么/抖音布局5000-7000家主题终端店 [16] - 强化婚宴/节日场景营销 启动"天涯海角·盟誓山河"婚宴季活动 [16] 价格波动影响因素 - 宏观经济调整导致高端白酒需求收缩 飞天茅台价格松动传导压力 [8] - 初期配额制引发市场炒作 投机性囤货后抛售加速价格回归 [10] - 市场投放量增加与终端需求增长不匹配 经销商库存压力导致降价甩卖 [11] - 竞品挤压明显 与五粮液普五/国窖1573/君品习酒等形成直接竞争 [13] 行业竞争态势 - 五粮液高管指出茅台1935实际成交价脱离千元带 称其已形成千元价位带领先优势 [5] - 酱香品类热度消退削弱品牌溢价 行业存量竞争加剧压制增长动能 [13] 公司应对措施 - 强化"喜"文化内核 升级酒体品质 推进消费场景转型 春节期间动销同比大幅增长 [7] - 2025年将统筹投放/资源/政策协同 平衡时间/产品/渠道/区域/空间量比关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