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材料

搜索文档
万润新能获宁德时代132万吨磷酸铁锂大单 行业格局分化原供应商或受冲击
新浪财经· 2025-05-23 16:04
公司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协议 - 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为期5年的《业务合作协议》,自2025年5月起至2030年供应磷酸铁锂产品约132.31万吨,年均供应量达26.46万吨 [1] - 以当前市场均价3.2万-3.34万元/吨测算,协议总价约423亿-442亿元,年均营收贡献84.6亿-88.4亿元,远超公司2024年全年75.23亿元的营收规模 [1] - 2024年公司磷酸铁锂销量为22.82万吨,此次订单年均量已超现有水平,未来五年销量确定性锁定 [1] - 按2024年国内磷酸铁锂总产量248万吨计算,该订单将占宁德时代总需求的约10.6%,推动公司从行业第三梯队(市占率约10%)向头部靠拢 [1] 订单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 - 公司2024年磷酸铁锂毛利率仅为0.08%,远低于行业龙头湖南裕能的7.63% [1] - 若以当前价格执行订单,公司盈利能力仍受制于低毛利现状 [1] - 一季度公司出货量同比增长138%至7.4万吨,但亏损同比扩大至1.56亿元,显示"以量换价"策略短期难改盈利困境 [1] 技术合作与高附加值产品 - 协议明确双方将共同开发高压实密度(2.6g/cm³以上)磷酸铁锂产品,切入快充电池等高附加值领域 [2] - 目前四代磷酸铁锂加工费较普通产品高1000-3000元/吨,若技术突破落地,或为公司带来利润修复空间 [2] - 宁德时代力推的"神行电池""麒麟电池"均依赖高压密磷酸铁锂材料,公司凭借技术绑定或优先获得高端产品订单 [2]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原有磷酸铁锂供应商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龙蟠科技及富临精工等 [2] - 龙蟠科技2025年框架协议上限70亿元,富临精工2025-2027年承诺年采购14万吨,均不及公司年均84.6亿-88.4亿元的体量 [2] - 头部电池企业订单集中化趋势下,中小供应商市场份额或进一步压缩 [2] - 其他厂商若无法跟进技术升级,可能面临份额流失风险 [2] 行业供需与产能情况 -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产能已超300万吨,而需求约242.7万吨,行业开工率不足80% [2] - 公司国内产能46.8万吨/年,美国项目推进后总产能或再扩容,加剧行业供给压力 [2] 行业发展趋势 - 低毛利环境下,一体化布局成降本关键,湖南裕能自供磷酸铁、布局磷矿,公司向上游延伸至磷酸铁及锂资源 [3] - 高压密产品技术壁垒将加速行业分化,具备技术储备的厂商有望抢占高端市场溢价 [3] - 头部电池企业订单向技术领先者倾斜的趋势明确,低端产能出清加速 [3] - 2025年或成磷酸铁锂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关键分水岭 [3] 公司多元化布局 - 公司2024年钠电材料出货逾200吨,覆盖两轮车、储能等场景 [3] - 现有磷酸铁锂产线兼容钠电材料生产,未来或通过多技术路线对冲单一市场风险 [3] 战略意义 - 此次订单虽短期难解盈利困局,但通过绑定宁德时代、加码高端产品,为公司在行业洗牌中争取了战略主动权 [3]
GGII:2025年LFP材料价格“探底回升”
高工锂电· 2025-04-06 17:29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现状 - 2024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低于4万元/吨,部分低端产品下探至3万元/吨,加工费和价格已触底 [3] - 2025年初价格开始回升,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有望重返4万元/吨以上 [3] -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246万吨,同比增长49.3%,在正极材料中占比74%,同比提升7.1个百分点 [6] 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发展 - 2024年湖南裕能、富临精工等企业实现2.6g/cm³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大规模出货 [6] - 常州锂源、融通高科等在动力、高寒储能领域用倍率型磷酸铁锂材料年出货近万吨 [6] 市场驱动因素 - 磷酸铁锂电池快充、低温性能瓶颈缓解,动力电池中装机量占比提升至接近75% [6] - 储能领域锂电池需求激增,出货量同比增长64% [6] - 欧美车企加速磷酸铁锂车型规模化上市 [6] 行业未来趋势 - 在镍钴涨价背景下,磷酸铁锂材料市占率将进一步扩大 [7] - 2025年企业亏损收窄但多数仍将亏损,部分企业出清但产能充裕 [7] - 下游企业更青睐优质产品,高端产品应用持续加速 [7] 研究方法与报告 - 报告通过企业拜访、行业会议、专家访谈等方式完成,涵盖市场趋势、技术趋势及竞争态势 [7] - 报告标题为《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7]
2025中国圆柱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起点锂电· 2025-02-02 13:59
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及增长动力 - 2024年1-9月全球圆柱电池出货量达115亿只,预计全年达145亿只,同比增11.9% [2] - 大圆柱型号(32/40/46/60系列)增速超50%,预计2027年全球出货达195亿只,中国市场占79.4亿只 [2] - 增长动力:21700/4680/4695/60系列在电动汽车领域用量增长 [2] - 26/32/40系列在两轮车、电动工具、无人机等领域渗透率提升 [2] - 36V/48V铅酸改锂电/钠电领域(如UPS、房车)圆柱电池用量增长 [2] - 全极耳技术成熟带动能量密度提升,铁锂圆柱加速放量 [2] 圆柱电池型号结构分析 - 小圆柱仍以18/21系列为主:18系列占比52.01%(59.56亿只),21系列占比43.37%(49.67亿只) [3] - 大圆柱高速增长:40系列出货0.55亿只(同比+90%),32系列0.8亿只(同比+14.29%),其他大型号(26/46/60/66系列)合计3.92亿只(同比+70.4%) [3] - 爆款大圆柱型号包括32140、4680、4695、60130等,全极耳技术渗透率显著提升 [5] 下游应用需求预测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领域圆柱电池需求达17.5GWh [6] - 全球电动工具需求31.7GWh,两轮车需求7.1GWh [6] - 家储/便携储能需求5.61GWh,清洁电器需求5.31GWh,平衡车需求2.1GWh [6]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企业加速出海投资,主导32以上大圆柱市场 [8] - 电池大型化趋势明显(18→21→32→40→46系列) [8] - 全极耳+大圆柱技术进入市场应用期 [8] - 材料体系分层化:高镍三元+硅碳用于高容量场景,磷酸铁锂+人造石墨用于高安全场景 [8] - 磷酸铁锂在电动两轮车/共享换电/便携储能领域占比提升 [8] 产业链活动 - 圆柱电池企业巡访涵盖国轩高科、欣旺达锂威、鹏辉能源等16家企业 [16] - 首届圆柱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2月28日在深圳举办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