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麒麟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
数说新能源· 2025-07-31 11:32
一、陈述 1.业绩表现 1) 核心财务指标 :2025H1总收入1789亿元,同比+7.2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33%;综合毛利率 25%,同比+1.8pct;经营性现金流587亿元,期末货币资金约3500亿元。 2)H股上市 : 募资总额达52.9亿美元,获得全球投资者广泛关注和支持,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 力。 2.市场份额 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5年1-5月动力电池全球市占率38.1%,同比+0.6pct,欧洲市占率显著上升;根据鑫椤 资讯数据,2025年1-6月储能电池产量全球第一。截至期末,动力电池全球累计装车约2000万辆,储能电池全球累计 应用超2000个项目。 3.研发与产品创新 1)研发投入 : 建成覆盖全球的六大研发中心,团队规模超2.1万人;锂金属电池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纳米技 术》,累计申请及在途专利达49347项(境内29709、境外19638)。 2)动力产品矩阵 : 麒麟电池通过多元化学体系灵活搭配叠加创新自生成负极技术,实现跨体系、跨电量、跨电压能 量自由组合;钠离子电池具备超500公里纯电续航、支持5C快充及零下40度环境下90% ...
A股午后一度“跳水”,发生了什么?
国际金融报· 2025-07-30 23:4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午后一度下挫但探底回升,市场分化明显,沪市表现优于深市,沪指微涨0.17%报3615.72点,创业板指跌1.62%报2367.68点,深证成指微跌0.77% [1][3] - 沪深300微跌,科创50跌幅超1%,北证50跌近2%,市场成交额1.87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微增0.04万亿元 [3] - 个股跌多涨少,3559只收跌(跌停9只),1713只收涨(涨停55只),亏钱效应显著 [2][3] 板块表现分化 领涨板块 - 钢铁板块涨幅2.05%,包钢股份、八一钢铁、西宁特钢涨停,年初至今累计涨22.93% [5][6] - 石油石化板块涨1.84%,传媒板块涨0.99%(幸福蓝海等涨停),食品饮料涨0.86%(阳光乳业等涨停) [5][6] - 社会服务板块涨0.65%(凯撒旅业等涨停),银行板块涨0.63%,农林牧渔涨0.56% [5][6] - 概念板块中水产养殖涨2.79%,英伟达概念涨2.25%,环氧丙烷涨2.21%,页岩气涨1.72% [9][10] 领跌板块 - 电力设备板块跌2.22%,宁德时代跌超5%,计算机、汽车、国防军工板块跌幅均超1% [7][8] - 概念板块中麒麟电池跌4.9%,钠离子电池跌3.65%,数字哨兵跌3.6%,小米汽车跌2.86% [10][11] 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 - 外资净流入127.53亿元显示长期信心,但内资博弈激烈,题材股"一日游"现象增多 [12] - 资金从科技成长板块(如机器人、半导体)流向红利板块(银行、钢铁、石油石化) [9][12] - 沪深300市盈率仅13.38倍,中证1000市盈率超41倍,微盘股泡沫与权重股低估并存 [12] 机构观点与策略建议 - 短期需消化估值压力,未来1-2周或延续震荡,建议关注中报预增股及政策利好板块(如创新药、工业金属) [14] - 防御端配置钢铁、石油石化、高股息银行,进攻端布局AI应用、创新药及科创板补涨机会 [16] - 景气度向好的英伟达链(PCB、光模块)、创新药、稀土值得低吸,光伏、能源金属、券商可跟踪 [15]
宁德时代新增10GWh产能
起点锂电· 2025-07-21 18:27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 - 宁德时代通过时代一汽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技术改造)再次加码产能,技改工程已获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受理[2] - 时代一汽由宁德时代(51%)、一汽(24%)、东风(15%)、长安(10%)共同持股,2021年认缴出资总额达20亿元[3] - 时代一汽霞浦基地规划总产能30GWh,一期已建6条电芯线+6条模组线(13.3GWh),二期在建4条电芯后工序线+5条模组线(6.7GWh)[4] - 技改投资2亿元,升级一期6条电芯线设备,新增磷酸铁锂产能10GWh,使全厂总产能达40GWh[4] - X3模组厂房新增2条PACK线,强化电池包装配能力[5] 市场地位与产品竞争力 - 2025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128.6GWh,市占率43.05%,其中磷酸铁锂占比70%(89.79GWh)[5] - 神行超充电池技术领先:第二代产品支持800km续航+12C峰值充电(1.3兆瓦功率),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5] - 计划2025年将神行+麒麟电池销售占比从30%-40%提升至60%-70%[6] 合资模式与产业链协同 - 与上汽、广汽、一汽、小米等车企合资公司合计规划产能超200GWh,占宁德时代总产能1/3[6] - 合资工厂采用51%控股模式,2024年贡献净利润超80亿元,车企优先使用麒麟/神行电池技术[6] - 合作深化至换电市场、后市场服务及海外共建,从技术共享转向生态共建[6] 行业趋势 - 电池企业通过技术标准主导权延伸至C端市场,车企采取二供扶持/自研策略,反映新能源产业向技术深化转型[6]
车圈要变天!问界这招太狠了,直接把宁王锁死!
电动车公社· 2025-07-09 23:55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与赛力斯合作推出"厂中厂"模式,将电池包产线直接建在问界整车工厂内,实现电池"即产即上",大幅缩短供应链时间[1][3] - 该模式颠覆传统动力电池供应链体系,通过深度绑定产能与技术合作,提升效率与质量统一性[4][7][37] - 问界选择宁德时代作为独家电池供应商,依托其零自燃记录及麒麟电池等新技术,强化产品竞争力[10][17][19] 行业趋势 - 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供应链深度融合阶段,头部车企通过整合核心供应商构建体系力[35][36] - "厂中厂"模式打破主机厂与电池供应商的简单买卖关系,形成产业共同体[37][38] - 类比福特流水线与丰田精益生产,中国车企正通过生态整合改写产业规则[39][40][41] 技术效率 - 传统电池供应需数天周转,"厂中厂"将装车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1][30][33] - 问界6月销量达4.46万台(M8占2.1万台),效率提升直接支撑交付能力[21][33] - 实时调整电池生产节奏,消除仓储堆积与供应不足风险[25][26][31] 合作优势 - 独家供应模式保障电池质量一致性,避免混供导致的标准差异问题[14][15][17] - 宁德时代新技术(如神行二代超充电池)可快速落地问界车型[17][19] - 双方联合开发专属电池,实现"好马配好鞍"的高端配置[19] 供应链创新 - 传统供应链依赖预测系统,"厂中厂"实现需求与生产的精准匹配[27][28][30] - 物理距离消除降低沟通成本,形成"共生"关系[33][37] -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增强新能源汽车高端产业链竞争力[38]
深度丨“不卷价格卷价值”!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
证券时报· 2025-07-09 16:04
行业现状与困境 - 锂电行业陷入"内卷"困局,从"卷产能"转向"卷价格",低价竞争导致利润大幅缩减 [3][4] - 行业104家上市公司中,65家净利润下滑,超60家毛利率同比下降 [5] - 企业开工率不足30%,接单面临亏损与现金流吃紧的两难境地 [5] 内卷成因分析 - 前几年新能源产能"大跃进",地方政府补贴力度过大导致扩产计划远超实际需求 [7] - 市场增速放缓,供需格局生变,产能闲置问题突出 [7] - 低价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行业诚信度受损 [7] 反内卷措施与倡议 - 行业协会呼吁将竞争重心从价格转向质量和创新,建立协调机制与自律监管 [9] - 加速供给侧改革,推动落后产能出清,优化优质产能布局 [10] - 企业主动调整扩产计划,如欣旺达终止140亿元投资项目,普利特终止102亿元电池项目 [11] 技术创新方向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迭代构建护城河,如宁德时代神行/麒麟电池占比将提升至60%-70% [18]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量产装车超3.13万台,国轩高科发布续航1000km+准固态电池 [18] - 材料环节创新聚焦高压实密度正极、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锂盐等方向 [18] 行业未来趋势 - 半固态/固态电池成为技术竞争焦点,新安全标准将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19][21] - 2026年实施的电池安全新规首次强制要求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 [19] - 行业共识转向"不卷价格卷价值",技术创新成为破局关键 [14][15][16]
锂电行业加速优化产能结构“不卷价格卷价值”成为共识
证券时报· 2025-07-09 02:26
行业现状 - 锂电行业陷入"内卷"困局,价格持续磨底直逼成本线,企业普遍遭遇生存困境,开工率不足30% [1] - 锂电池产业板块104家上市公司中,去年有65家企业净利润下滑,超60家企业毛利率同比下降 [1] - 行业从"卷产能"转向"卷价格",低价竞争成为主要表现 [2] 内卷原因 - 前几年新能源产能"大跃进",地方政府补贴力度大,导致扩产计划远超实际需求 [2] - 市场增速放缓,供需格局生变,前期投建产能逐步释放 [2] - 行业"僧多肉少",企业被迫以价格打动客户、撬动市场份额 [2] 应对措施 - 行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从"价格比拼"转向"质量和创新比拼" [3] - 加速供给侧改革,推动产能出清,建立落后产能有序出清机制 [3] - 企业采取减产限价措施,但难以对抗价格大趋势 [3] - 部分企业终止扩产计划,如欣旺达终止两个项目合计140亿元投资 [4] - 跨界玩家叫停锂电项目,如普利特终止102亿元电池项目 [4] 技术创新 - 行业共识转向"不卷价格卷价值",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6] - 头部企业推出新产品:宁德时代神行、麒麟电池预计2025年出货占比达60%-70% [7]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量产装车超3.13万台 [8] - 国轩高科发布G垣准固态电池,续航达1000公里以上 [8] - 材料环节技术持续创新: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快充负极、新型电解液等 [9] 政策与标准 - 政府引导项目审批阶段进行筛选,从源头遏制产能过剩 [5] - 2026年将实施新电池安全标准,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纳入强制要求 [9] - 新标准将提升行业准入门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9]
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鑫椤锂电· 2025-07-08 14:09
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深化战略合作 - 宁德时代与吉利汽车签署全面电动化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动力电池技术协同、产品平台融合与供应链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 [2] - 合作旨在推动全产业链深度协同发展,构建更加高效、稳定的合作机制 [2] - 自2013年起,宁德时代已深度参与吉利新能源汽车产品布局,包括为几何系列提供高性价比电芯方案、支持银河系列技术平台化升级,以及为极氪001首发麒麟电池、领克900搭载骁遥超级增·混电池等 [2] - 未来双方将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与产品升级,提升消费者体验,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2] 固态电池技术发展 - 2025年将举办第三届中国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展望高峰论坛,聚焦固态电池技术进展与市场前景 [3]
日媒关注中国修订电池安全国家标准:旨在掌握该领域全球主导权
观察者网· 2025-07-04 21:07
新电池安全标准发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于2026年7月1日实施,这是该标准5年来首次修订 [1] - 新标准包含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或系统测试,其中新增或重要修订项目3项,一般性修改18项 [4] - 热扩散测试是主要修订项,技术要求从着火、爆炸前5分钟提供报警信号调整为不起火、不爆炸,且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 [7][10] - 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快充循环后进行外部短路测试,要求不起火、不爆炸) [10] 行业影响 -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和比亚迪"刀片电池"已宣布达到新标准 [10] - 中小企业需投入超过5亿元人民币才能生产符合新标准的电池,预计到2027年中国国内电池工厂产能将减少30% [10] - 自2022年以来中国已批准近20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新标准可能加速淘汰不合规企业 [10] - 中国前三电池制造商在除中国外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达38.7%,与韩国企业(39.7%)接近 [14] 标准修订目的 - 打消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疑虑,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 [11] - 近年来全球电池相关火灾事故频发,如2024年8月韩国奔驰EQE起火事件(搭载孚能科技电池) [11][13] - 中国希望掌握电池行业全球主导权,目前正参与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的全球技术标准制定 [14][16] - 新标准若被评估为全球较严格标准,将有利于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的海外业务 [16] 未来竞争 - 预计2030年前后全固态电池将开始搭载到电动汽车上,中日韩电池企业在全固态电池开发上存在竞争 [16] - 中国希望巩固海外市场基础,掌握电池行业主导权 [16]
中国瞄准EV电池安全标准的全球主导权
36氪· 2025-07-03 12:24
中国EV电池新安全标准 - 中国将于2025年7月实施更严格的EV电池安全标准 要求电芯异常后2小时内不爆炸不起火 现行标准仅要求提前5分钟报警 [2] - 新标准增加内部加热测试方法 保留外部加热和针刺测试 测试条件比现行标准更严苛 [3] - 标准修改含有掌握全球电池领域主导权的意图 是5年来首次修订 [2] 行业龙头企业应对情况 - 宁德时代三元锂"麒麟电池"和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已达标 比亚迪产品价格更具优势 [5] - 小鹏汽车 理想汽车及东风日产"N7"等车型电池系统符合新标准 部分企业表示设计无需变更 [5] - 中国前三大电池厂商全球份额达38.7% 与韩国企业39.7%份额相当 [5] 行业影响与市场背景 - 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占比达乘用车总销量50% 新标准旨在提升消费者对安全性的信心 [6] - 中小电池企业达标需投入超5亿元 预计到2027年行业产能将减少30% [9] - 2022年以来中国批准近20家电池企业 新标准可能加速行业淘汰整合 [9] 国际竞争格局 - 中国通过WP29论坛推动全球标准制定 新标准测试数据有望提升国际话语权 [9] - 中日韩在全固态电池研发存在竞争 中国希望在2030年前巩固锂电池海外基础 [9] - 韩国市场发生搭载中国电池的奔驰EV起火事故 可能影响"中国制造"声誉 [5]
中国瞄准EV电池安全标准的全球主导权
日经中文网· 2025-07-03 11:13
中国EV电池安全标准升级 - 核心观点:中国将于2025年7月实施更严格的EV电池安全标准,要求电芯异常后2小时内不爆炸不起火,现行标准仅要求提前5分钟警报 [1][3] - 标准升级意图:通过制定全球领先标准掌握锂电池领域主导权,并推动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 [3][4] - 测试方法新增:保留外部加热和针刺测试,新增内部加热引发热扩散测试,严苛度显著提升 [3] 头部企业应对进展 - 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麒麟电池"已达标,认为新标准将引领安全技术发展 [3] - 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于2024年5月宣布达标,成本优势显著 [3] - 车企案例:小鹏、理想及东风日产"N7"车型均符合新标准,部分设计无需调整 [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市场份额:2025年1-4月中国前三大电池厂商全球份额达38.7%,与韩国企业(39.7%)接近 [4] - 中小企业困境:达标需投入超5亿元人民币,预计2027年中国电池产能将减少30% [6] - 淘汰加速:2022年后批准的近20家电池企业中,部分将因成本压力退出 [6] 国际竞争与市场背景 - 安全事故驱动:2024年8月奔驰EV搭载中国孚能科技电池起火,引发对"中国制造"信任危机 [4] - 全固态电池布局:中日韩竞逐2030年全固态电池商用化,中国借新标准巩固锂电池过渡期优势 [6] - 国内渗透率:中国新能源车占乘用车销量50%,新标准旨在消除消费者安全疑虑 [4] 全球标准话语权 - 国际协调:中国通过联合国WP29论坛参与EV安全全球标准制定,新标准测试数据或成国际参考 [5] - 海外拓展:若新标准获国际认可,将利好中国EV及电池制造商出口业务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