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施肥
icon
搜索文档
新洋丰以“创新肥”夯实中国“丰收田”
中国经济网· 2025-10-13 11:05
行业背景与政策导向 - 肥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养活了全球48%的人口[1] - 中国化肥使用量从1978年的884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4988万吨,但过量使用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等生态问题[3] - 国家自2015年起推动化肥使用量零增长,2022年提出化肥减量化行动,2024年底发布指导意见推进化肥控量增效[3] - 在政策引导下,全国化肥用量自2015年起逐年回落,2024年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提升至42.6%,农业向高效绿色转型[3] 公司科技创新实力 - 公司承担20余项国家级、省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包括5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 - 公司授权专利260余件,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5] - 公司建立覆盖"测土配方—产品创制—智能制造—试验示范—技术服务—推广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5] - 2025年6月山东淄博示范田应用智能决策系统和专用肥后小麦亩增产达18%[7] - 2025年9月河南滑县示范田使用专用肥后花生、大豆黄曲霉毒素污染下降约80%,亩均增产67.5公斤、增产13.6%[7] 产品矩阵与产业化 - 公司构建涵盖20多个大类、上百种产品的多元化矩阵,形成国内品类最全、规模最大的新型肥料产业体系[10] - 产品系列包括专用复合肥、缓控释肥、稳定性肥、水溶肥等,持续推动迭代升级[10] - 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创制15款苹果专用肥,实现养分供应与需求的精准匹配[10] - 在小麦、玉米、水稻专用肥领域成功研制新型包膜缓控释肥产品,累计推广示范面积130万亩[10] 服务体系与市场推广 - 公司采用"产品+服务"双核心驱动模式,构建"3+1"团队作业模式(三名推广人员搭配一名农化服务人员)[12] - 2024年全年开展技术培训和观摩会10969场次,培训超过61万人次[12] - 2024年新建600余块高标准示范田及10000余块新型肥料推广示范田,制定作物营养解决方案2000余份[12] - 基于数字化平台"洋丰神农慧"构建覆盖"测土配方、农技指导、智能决策、田间管理"的一体化服务体系[12]
截至2024年四川化肥用量八连降,粮食产量却创新高 四川的“减肥术”
四川日报· 2025-07-07 08:55
文章核心观点 - 四川农业通过绿色种养循环试点 在化肥用量连续8年减少的同时实现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探索出“减肥”不减产的有效路径 其核心策略从单纯追求减量转向聚焦效率提升 通过有机物利用、技术创新和机制保障实现平衡发展 [1][2][8] 农业“减肥”成效 - 四川化肥用量已连续8年减少 但粮食产量持续攀升 2020年迈上700亿斤台阶后保持稳定 2023年总产量达到726.8亿斤创历史新高 [1] - 具体案例显示减量不影响产量 德阳市中江县种粮大户常滔反映每亩地化肥用量比10年前减少2斤 [1] “减肥”面临的挑战 - 四川面临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双重压力 既要落实国家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又要应对生态环保督察中的面源污染问题 [3] -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份之一和油菜第一大省 粮油作物是化肥施用主要对象 同时承担打造新时代“天府粮仓”重任 粮食产量只能稳定增加 [3][4] 绿色种养循环试点策略 - 试点重点围绕有机物利用、技术创新和机制建设三方面展开 在24个畜牧大县实施为期5年的计划 [5] - 有机物利用方面 依托生猪年出栏6000万头等畜禽资源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例如三台县去年处理固体粪肥16万吨 还田32.7万亩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2.45% [5] - 技术创新方面 在中江县推广“三新”集成配套 开展9项农作物施肥技术攻关 推广配方施肥等技术20多万亩 实现化肥施用量连续3年零增长 [6] - 机制保障方面 将化肥减量化纳入多项考核 并通过补贴激发农户积极性 如三台县对粪肥还田每亩补贴100元 [6][7] 未来发展方向 - 从减量转向提效 科学施肥成为主要方式 重点把握经济园艺作物(施肥强度为大田作物1.5至2倍)和小农户的施肥尺度 [8] - 具体措施包括集成推广“三新”技术 提高有机肥资源利用率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目标稳定在90%以上) 并出台一揽子政策压实责任调动积极性 [8][9]
田头“滴滴”为韶关扶溪农户施肥痛点精准开方 | “农友圈”进乡村⑦
南方农村报· 2025-06-25 12:03
平台介绍 - "农友圈"是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设的公益性农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服务平台 [19] - 平台依托"粤农技"微信小程序运行 采用"滴滴式"服务模式 农户线上提交需求 专家线下对接服务 [20][21] - 截至今年5月 平台累计服务登记58690次 服务里程达102万公里 覆盖216063人次 解决需求问题67309个 [24][25][26][27][28][29][30][31] 服务模式 - 推广团队深入韶关市扶溪镇 针对当地农户科学施肥痛点进行面对面讲解和手把手操作演示 [5][6][7][8][9][10][11][12] - 平台通过案例解析和现场指导 帮助农户掌握"精、调、改、替、管"五字诀科学施肥方法 [32][33][34][35] - 农户可通过平台直接获取专家指导 例如水稻种植户通过平台诊断缺钾症状并获取全程施肥方案 [16][17][18] 用户反馈 - 花生种植户表示平台指导解决了花生干旱问题的燃眉之急 [2][3] - 水稻种植户反馈平台专家快速响应 帮助解决晚稻叶子发黄问题 并指导全年施肥管理 [16][17][18] - 现场农户普遍反映平台使用效果良好 解决了传统施肥依赖经验估算的痛点 [13][14][15] 社会效益 - 平台构建了连接农户与农技专家的数字桥梁 为农业生产痛点提供高效解决方案 [37][38][39] - 通过精准对接技术需求 帮助农户在科学施肥领域建立系统化知识体系 [32][33][36] - 持续下沉乡村的服务模式有望复制推广至更多农业技术领域 [38][39]
【榆林】为土地定制“营养餐”
陕西日报· 2025-05-21 06:38
农资供应与配送 - 榆林市生产资料公司通过科学配肥方式为土地定制"营养餐",全方位保障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1] - 公司依托土壤检测大数据,为榆林南北部地区精准制定肥料配方,创新采用"有机+无机"复配工艺 [1] - 截至目前公司已储备各类淡储化肥9.7万吨 [2] - 农资通过完善的配送网络快速送达全市各乡镇供销网点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配方肥料在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肥效,实现"减肥增效" [1] - 种植大户反馈使用配方肥后每亩玉米地少用10公斤化肥,产量增加100多公斤 [2] - 公司累计对榆林12个市县(区)、2298个行政村的2969个土样进行免费检测 [3] - 通过120余次"田间课堂"将科学施肥技术送到300多个村庄,为近2万户农户提供一对一技术指导 [3] 服务升级与产品创新 - 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并定期回访跟踪施肥效果 [3] - 公司重点推广水溶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高效环保产品 [3] - 测土配肥技术人员围绕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提供指导 [3] - 公司始终把服务"三农"放在首位,为全市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保障 [3]
史丹利(002588) - 002588史丹利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20:06
公司业绩与分红 - 公司分红方案综合发展与回报制定,2024年度现金分红较2023年大幅增加且超业绩增幅,为推动持续增长需留资金用于产业链扩展等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对上半年业绩谨慎乐观,市场需求稳定、占有率提升,但面临原料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 [2][3] 资金情况 - 2024年公司账上资金未大幅缩水,是购买理财产品和三年期以上大额存单致科目间资金变动,实际资金稳定 [4] 环境治理 - 化肥对环境影响主要是单一过量施肥致土壤酸化板结、水系富营养化,应对措施为科学施肥,如复合肥化、少量多次施肥、产品创新等 [5] 市值与股价 - 公司重视市值和股价,通过优化经营管理、加强渠道建设、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业绩,与投资者沟通增进了解,相信价值提升后市场会反映应有价值 [6] 安全事故 - 2024年8月子公司火灾因电路老化,非生产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约7.6万元,只涉及5号库房,公司借此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7] 产业链与磷矿 - 公司致力于打通产业链,湖北松滋公司磷化工项目进展顺利,主要采购四川磷矿,控股股东磷矿暂无注入上市公司计划,待松滋公司稳定后综合考虑 [7][8] 园艺业务 - 园艺业务是重点战略业务,2024年园艺肥业务全网零售额6.09亿元,同比增长40.86%,累计售卖件数1.16万件,增幅87.96%,全网销售额行业排名第一,已拓展至衍生品类,未来将推动创新发展成新业绩增长点 [8]
超166万亩次应用!阳山测土配方助力玉米产业绿色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05-07 17:36
政策背景 - 广东省印发《广东省2024年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要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建设10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推进县 [6][7][8] - 阳山县成为全省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县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 [11] 技术推广 - 阳山县已完成补贴配方肥603吨,无人机施肥社会化服务面积6013.5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105万亩次,配方肥应用面积61.5万亩次 [13][14] -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阳山县主推技术,包括底肥(10%)、拔节期(50-60%)和大喇叭口期(30-40%)三个阶段施肥 [19][20][21][22] - 示范田进行7个处理的肥料对照实验,比较产量和投入产出比 [23][24][25] 产品应用 - 推广使用25-7-19配方的长效缓释掺混肥,适合阳山县丘陵山区地形,减少劳动力投入 [29][30] - 农户反馈基肥持效期长,玉米长势良好 [35][36][37][38] 产业规模 - 阳山县是粤北重要玉米种植区,种植面积超9万亩 [9] - 阳山县抓住清远市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机遇,重点发展玉米等五大农业产业 [10] 推广活动 - 活动采用现场观摩+直播形式,线上观看超7万人次 [3] - 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多方参与 [4][5] - 使用"农友圈"线上平台连接农户和农技专家 [4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