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学锻炼
icon
搜索文档
撞树舒经活络?当心撞出一身病
北京青年报· 2025-07-14 09:03
撞树锻炼风险分析 - 撞树锻炼缺乏科学依据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尤其对老年人可能带来严重后果[1] - 撞击可能导致血管内斑块脱落 引发脑梗 心梗等危及生命的疾病[2] - 撞击力度过大易造成肌肉拉伤 颈椎损伤甚至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风险更高[2] - 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症 导致肌肉细胞破裂释放肌红蛋白 造成急性肾损伤 肾衰竭等并发症[2] - 树木表面粗糙不平可能导致皮肤破损 增加感染风险[3] 适宜老年人运动方式 - 散步简单易行 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4] - 太极拳动作舒缓 可以增强平衡能力和柔韧性[5] - 游泳对关节冲击小 适合有关节问题的老年人[6] 科学锻炼原则 - 锻炼前需咨询医生 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人应结合健康状况选择运动[7] - 需选择安全舒适的运动环境 避免意外发生[7] - 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避免过度疲劳[7] - 撞树锻炼非科学养生方式 应选择安全有效的运动方式[7]
运动别“上头” 专家送上科学锻炼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5-11 09:30
运动原则 - 春季运动需遵循"适度、多样、渐进、防护"原则以避免运动损伤 [1]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达到锻炼效果 快走、骑行或传统养生操均适宜 [1] - 运动强度应达到微微出汗 肌肉轻微酸胀感即可 避免大汗淋漓的认知偏差 [1] 运动方式建议 - 针对都市人群时间碎片化特点 建议将运动融入生活场景如提前一站步行 办公间隙靠墙静蹲 [1] - 周末可进行放风筝、踏青等户外活动 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项目适合春季生发规律 [1] - 慢性病患者需个性化选择运动方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低温环境 高血压患者避免憋气用力 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锻炼 [2] 运动防护要点 - 运动前需充分热身 从短时程开始逐步适应再增加运动量 [1] - 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停止休息 持续加重需就医 [1] - 运动结束后需做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1] 健康管理理念 - 运动是长期健康投资 不必追求立竿见影效果 [2] - 科学锻炼需配合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 实现"治未病"养生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