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搜索文档
全省首个中医特色街区亮相东阿
大众日报· 2025-10-07 08:43
活动现场共分为五大区域,特邀名医专家在义诊区现场坐诊,为群众提供问诊、开方等服务,普及 中医养生知识。中医特色专长展示区呈现针灸、推拿等传统技艺,特色理疗体验区让群众免费体验艾 灸、拔罐等服务,传统功法教学互动区带动学习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药文化体验市集则展示道地药 材、中药茶饮等产品,让民众近距离接触中医药。(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张新明) 近日,聊城东阿县长寿谷聚医坊一早就热闹起来,"长寿之乡 助力健康"中医生活化大型义诊活动 暨志愿服务项目启动仪式举行。活动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民生健康服务,通过"仪式启动+义诊体 验"的形式,推动中医走进日常生活。全省首个集中汇聚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理疗和非遗传承技术的中 医特色街区"东阿聚医坊"正式亮相。当天,来自山东省中医院、聊城市中医院等专家进行义诊,吸引上 千名居民参与。 ...
秋分“凉燥”渐盛 养生重在调和肝脾
新华社· 2025-09-23 14:25
秋分节气中医养生核心理念 - 秋分是阴阳平衡的关键节点,气候由温燥转为凉燥,风邪盛行,寒邪渐侵 [1] - 养生以平衡阴阳,润燥御寒为核心理念,重在调和肝脾,防范消化系统和情志方面疾病 [1] 肝胆系统影响与饮食调养 - 秋分时节人体阳气收敛,肝胆系统易受外邪干扰出现功能失调,凉燥夹寒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胸胁胀痛、腹胀、头晕、足冷等症状 [4] - 凉燥耗伤肝血易使人眼干涩、视物模糊、指甲脆裂、情绪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4] - 饮食调养需疏肝与养血并重,推荐以开水冲泡陈皮、茉莉花、玫瑰花等代茶饮,多食养肝血的猪肝、枸杞、黑芝麻、桑葚,以及温胆健脾的生姜、肉桂、茯苓、白术等食物 [4] - 避免高脂饮食和过量饮酒,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食物 [4] 起居运动情志调养方法 - 起居需避寒就温,注意早睡和头部保暖 [4] - 运动宜柔和舒展,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肝血耗伤,推荐八段锦攒拳怒目增气力式和户外散步 [4] - 秋季人易出现悲秋情绪进而导致失眠、抑郁,可听舒缓轻音乐以疏畅情绪 [4] 穴位按摩与艾灸疗法 - 每日用拇指按揉太冲穴5至10分钟,能够疏肝解郁、平抑肝火,改善肝阳上亢引发的头晕、眼干 [5] - 每周艾灸太冲穴一次,时长15分钟,能温补肝气、利胆通络,增强肝胆代谢功能 [5]
老外上演“表情帝” 郑州中医“圈粉”20余位拉美网络博主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16:09
老外上演"表情帝" 郑州中医"圈粉"20余位拉美网络博主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体验中医特色疗法耳豆压穴。 王中举 摄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制作中医艾灸锤。 记者 李超庆 摄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体验中医针灸疗法。 王中举 摄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熊思怡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体验练八段锦。 王中举 摄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图为拉美网络博主品尝中医药膳食、茶饮等。记者 李超庆 摄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
一图解读丨怎样高效提升新陈代谢水平?这份健康指南请查收
央视新闻· 2025-09-15 15:48
代谢基础概念 - 代谢是生物体内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化学反应的总称 [4] - 代谢过程是将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吸收并去除糟粕的过程 [6] - 代谢被比喻为身体里永不停歇的"超级引擎",维持人类生命活动 [9] 代谢水平下降的信号 - 刚睡醒就觉得累、身体沉重、大脑反应变慢、经常提不起精神是"低能量"表现 [2] - 饮食不规律、更偏爱"垃圾食品"也可能是代谢变差的信号 [2] 日常提升代谢的方法 - 减少久坐,每周进行几次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85%,即100至140次/分 [12][13] - 多喝水,轻体力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日推荐饮水1.7升,女性每日1.5升,早餐应多摄入蛋白质 [15] - 饮食应保持清淡且种类丰富 [17] - 保持规律且充足的睡眠 [18] - 压力大时可通过深呼吸或练习八段锦来调节 [20] 秋季推荐运动 - 跑步是日常有氧运动首选,其中慢跑优于快跑,晨跑优于夜跑 [23][25] - 爬山和徒步能够锻炼全身肌肉和心肺功能,增强身体平衡和协调性 [27][28] - 户外骑行有利于减肥塑形,强化核心力量,改善心肺功能,综合提升机体耐力 [29][31] - 手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提升全身爆发力 [32] - 太极拳和八段锦通过缓慢舒展的动作配合呼吸调节,能够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改善柔韧性 [33][34]
世运多样 世界多彩——在精彩赛事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新华社· 2025-08-19 09:19
新华社成都8月18日电(记者王恒志、董小红、许仕豪)运动无限、气象万千。八月的成都,紫薇竞相烂漫,缤纷色彩与世运会撞个满怀。 多样性、多元化是世运会的最大魅力。龙舟竞渡、以武会友,中华传统体育在世运绽放光彩;腰旗橄榄球、飞盘等潮流项目热度不减,荷球、 桑搏等小众运动走入大众视野……发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4个"宝藏项目",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们在蓉城盛夏共赴一场体育"嘉年华"。当巴蜀韵味与世界风情呈现交融 之美,赛场内外闪耀着情感共鸣的温馨瞬间,也见证着文明交流的动人时刻。 世界多彩 运动无限 "这个台球比赛怎么没有袋口?""浮士德球和歌德有什么关系?""短柄墙球是打墙吗?""棍网球是用棍子打网球?"…… 成都世运会上,对不少观众来说,不懂的项目实在有点多。在天府公园的观众席上,身为成都浮士德球队队员的金冬成了项目义务科普 员:"这个项目还真与歌德的名作《浮士德》有关系……" 龙舟赛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荷球100多年前发源于荷兰,救生从单纯的救援行动在欧洲发展为运动项目……成都世运会的34个项目,很多都 脱胎于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技能。这些 ...
赛事之城激情共奏
四川日报· 2025-08-01 08:31
成都新兴运动消费趋势 - 皮划艇 攀岩 拳击 台球 八段锦 霹雳舞等多元运动项目在成都快速普及 市民参与度显著提升 [2][3][5][6][8][10] - 世界运动会开幕前本地运动氛围持续升温 夜间跑步 高强度拳击等成为城市生活新常态 [11] - 新兴运动呈现强社交属性 飞盘 桨板等社群活动直接带动软式曲棍球赛事门票销售及社交关系建立 [13] 运动场馆运营与用户规模 - 丘山攀岩馆自去年9月开业后会员突破千人 7月25日单日客流量仍超百人 [12] - 成都攀岩场馆数量与爱好者规模居西部首位 受益于攀岩入奥及入世运会的政策利好 [12] - 舞蹈培训行业活跃 成都固定舞者达3万人 民间机构年举办超40场舞蹈赛事 [12] 城市运动基础设施发展 - 兴隆湖浪速运动码头 DDS潮汐冲浪工厂等专业化场地建成 使冲浪等海洋运动在城市空间实现场景迁移 [11][12] - 攀岩 冲浪等原小众运动通过场馆建设实现"触手可及" 推动运动平民化发展 [12]
2025湖北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洪湖站)收官
新华网· 2025-06-30 09:22
赛事概况 - 2025年湖北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洪湖站)于6月28日-29日在洪湖体育中心举办,吸引全省19支代表队共137名选手参与 [1] - 赛事融合传统功法与现代创新,涵盖《易筋经》《五禽戏》《太极养生杖》等9套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缩短版普及功法 [2] 赛事特色 - 竞赛形式包含个人技艺对决与集体协作展示,个人项目突出"形、神、意、气"的功力展现,集体项目强调团队动作的整齐性与艺术性 [3] - 参赛者年龄跨度大,高校学生通过气功平衡学业压力,中老年群体通过长期练习改善健康状况(如稳定血压),体现全龄化参与特点 [4] 运营与影响 - 赛事由湖北省体育局武术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湖北体育产业集团长江赛事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2] - 深度融入洪湖市"1 8 N"赛事体系(以环洪湖马拉松为龙头),推动"月月有赛事"常态化格局,强化"体育 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5][6] - 结合洪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域"三色资源,带动文旅消费与城市形象提升,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5][6] 赛事成果 - 集体项目各组别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个人项目各组别前八名获得奖项证书 [7] - 赛事通过高规格裁判团队(赛前严格培训)保障公平性,裁判准则强调"严谨、细致、公正" [4]
北京“体育八条”实施一学期 校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6-27 09:44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实施情况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教委和体育局联合印发"体育八条",重点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推动班级联赛、提升学生体质等八项措施[1] - 政策明确要求每学期组织全员参与的班级联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禁止挤占体育课[1][6] 班级联赛实施进展 - 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开展每日班级足球联赛,实现男足女足交替全员参与[3] - 京华实验学校创新运动会增设花式跳绳、"穿越火线"等团队协作项目,师生家长共同参与[3] - 班级联赛设计注重隐性能力培养,如协作能力与意志力锻炼[5] 体育课程改革实践 - 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开设游泳"普及+兴趣+特长"三级课程,并建立击剑、攀岩等专业教练社团[6] - 该校小学部将三大球纳入必修模块,中学部开发旱地冰球等冰雪运动课程[8] - 京华实验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如八段锦、咏春拳、体能操,通过课间活动强化技能掌握[10] 体育教学标准提升 - 政策明确要求杜绝"不出汗"体育课,强化运动强度与技能培养[6] - 学校通过专业教练引入和必修模块设计,确保运动技能达标率[6][8]
中医药夜市为何火爆出圈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38
中医药夜市兴起 - 辽宁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巡展首站沈阳单日客流量约5万人次 [1] - 活动融合针灸艾灸 拔罐推拿 养生功法教学及香囊 药枕 中药棒棒糖等特色产品 [1] -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 以接地气形式进入日常生活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中医未病先防理念契合现代人日常健康管理需求 [1] - 养生缓解压力需求增长 中式茶饮 三伏天晒背 推拿夜间门诊等趋势显现 [1] - 中医药提供快节奏生活中的便捷养护方案 [1] 政策与资源整合 - 各地政府统筹医疗 文化 商业资源推动中医夜市规模化 [1] - 活动从自发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品牌 吸引商家 医疗机构及民众参与 [1] - 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提升 [1] 文化传播与运营建议 - 中医药夜市为文化传播探索接地气路径 [2] - 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服务安全规范 [2] - 建议打造品牌效应 丰富活动及产品吸引年轻人 [2] - 可联合医疗机构 社区加强宣传推广与运营管理 [2]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
新华网· 2025-05-21 09:10
中医养生 - 小满节气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易导致湿热困脾和暑热扰心,表现为食欲减退、心烦易怒等症状 [1] - 养生重点为健脾祛湿、清热解暑,饮食宜清淡利湿,推荐使用薏米、赤小豆等药食同源食材 [1] - 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以防损伤脾阳,同时需注意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和过度贪凉饮冷 [1] 情志调养与外治方法 - 夏季对应心脏,暑热易扰心神,需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 - 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监测晨起血压和心率变化,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2] - 中医外治方法如刮痧、拔罐、艾灸特定穴位可健脾化湿、祛病防病 [2] 饮食起居建议 - 午间暑热盛时减少外出,早晚天凉时适时添衣 [1] -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1] - 通过中药熏蒸及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防病效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