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搜索文档
2025湖北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洪湖站)收官
新华网· 2025-06-30 09:22
赛事概况 - 2025年湖北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洪湖站)于6月28日-29日在洪湖体育中心举办,吸引全省19支代表队共137名选手参与 [1] - 赛事融合传统功法与现代创新,涵盖《易筋经》《五禽戏》《太极养生杖》等9套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缩短版普及功法 [2] 赛事特色 - 竞赛形式包含个人技艺对决与集体协作展示,个人项目突出"形、神、意、气"的功力展现,集体项目强调团队动作的整齐性与艺术性 [3] - 参赛者年龄跨度大,高校学生通过气功平衡学业压力,中老年群体通过长期练习改善健康状况(如稳定血压),体现全龄化参与特点 [4] 运营与影响 - 赛事由湖北省体育局武术和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等4家单位联合主办,湖北体育产业集团长江赛事运营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 [2] - 深度融入洪湖市"1 8 N"赛事体系(以环洪湖马拉松为龙头),推动"月月有赛事"常态化格局,强化"体育 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5][6] - 结合洪湖"红色文化、绿色生态、蓝色水域"三色资源,带动文旅消费与城市形象提升,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 [5][6] 赛事成果 - 集体项目各组别评选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个人项目各组别前八名获得奖项证书 [7] - 赛事通过高规格裁判团队(赛前严格培训)保障公平性,裁判准则强调"严谨、细致、公正" [4]
北京“体育八条”实施一学期 校园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央视新闻· 2025-06-27 09:44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实施情况 政策核心内容 - 北京市教委和体育局联合印发"体育八条",重点打造"能出汗的体育课"、推动班级联赛、提升学生体质等八项措施[1] - 政策明确要求每学期组织全员参与的班级联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掌握至少两项运动技能,禁止挤占体育课[1][6] 班级联赛实施进展 - 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开展每日班级足球联赛,实现男足女足交替全员参与[3] - 京华实验学校创新运动会增设花式跳绳、"穿越火线"等团队协作项目,师生家长共同参与[3] - 班级联赛设计注重隐性能力培养,如协作能力与意志力锻炼[5] 体育课程改革实践 - 建华实验亦庄学校开设游泳"普及+兴趣+特长"三级课程,并建立击剑、攀岩等专业教练社团[6] - 该校小学部将三大球纳入必修模块,中学部开发旱地冰球等冰雪运动课程[8] - 京华实验学校开发特色课程如八段锦、咏春拳、体能操,通过课间活动强化技能掌握[10] 体育教学标准提升 - 政策明确要求杜绝"不出汗"体育课,强化运动强度与技能培养[6] - 学校通过专业教练引入和必修模块设计,确保运动技能达标率[6][8]
中医药夜市为何火爆出圈
经济日报· 2025-05-29 02:38
中医药夜市兴起 - 辽宁省第二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巡展首站沈阳单日客流量约5万人次 [1] - 活动融合针灸艾灸 拔罐推拿 养生功法教学及香囊 药枕 中药棒棒糖等特色产品 [1] - 传统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夜市经济结合 以接地气形式进入日常生活 [1]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中医未病先防理念契合现代人日常健康管理需求 [1] - 养生缓解压力需求增长 中式茶饮 三伏天晒背 推拿夜间门诊等趋势显现 [1] - 中医药提供快节奏生活中的便捷养护方案 [1] 政策与资源整合 - 各地政府统筹医疗 文化 商业资源推动中医夜市规模化 [1] - 活动从自发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品牌 吸引商家 医疗机构及民众参与 [1] - 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提升 [1] 文化传播与运营建议 - 中医药夜市为文化传播探索接地气路径 [2] - 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服务安全规范 [2] - 建议打造品牌效应 丰富活动及产品吸引年轻人 [2] - 可联合医疗机构 社区加强宣传推广与运营管理 [2]
小满湿热交织季 健脾祛湿护健康
新华网· 2025-05-21 09:10
中医养生 - 小满节气气候特点为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易导致湿热困脾和暑热扰心,表现为食欲减退、心烦易怒等症状 [1] - 养生重点为健脾祛湿、清热解暑,饮食宜清淡利湿,推荐使用薏米、赤小豆等药食同源食材 [1] - 避免过食生冷油腻以防损伤脾阳,同时需注意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和过度贪凉饮冷 [1] 情志调养与外治方法 - 夏季对应心脏,暑热易扰心神,需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 - 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监测晨起血压和心率变化,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2] - 中医外治方法如刮痧、拔罐、艾灸特定穴位可健脾化湿、祛病防病 [2] 饮食起居建议 - 午间暑热盛时减少外出,早晚天凉时适时添衣 [1] -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 [1] - 通过中药熏蒸及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防病效果 [2]
健身人的孝道:带爸妈健身
36氪· 2025-05-20 11:19
健身行业趋势 - 社交媒体上年轻人带父母健身的帖子增多,训练内容从瑜伽太极到撸铁和CrossFit [4] - 健身成为改善代沟和亲子关系的新方式,从尬聊天气到讨论深蹲技巧 [2] - 健身行业从业者如@赵赵和@Yeti通过专业指导帮助父母提升身体机能 [6][9] 中老年健身需求 -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达36%,肌肉流失速度为每10年5磅 [5] - 抗阻训练和心肺锻炼对肌少症、骨质疏松及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有显著改善作用 [5][15] - 本体感觉训练(如平衡协调练习)对预防老年人摔倒至关重要 [16] 健身项目与效果 - 瑜伽太极八段锦因节奏舒缓易被老年人接受,30分钟锻炼可提升体温并改善重心控制 [8] - CrossFit和力量训练通过退阶动作设计适合老年人,67岁父母可完成跳箱和双力臂 [9][11] - 功能性训练如农夫行走增强握力,核心训练提升稳定性,直接应用于买菜等生活场景 [1][20] 商业模式与用户行为 - 子女为父母选择本地教练一对二课程,父母更易接受外部指导且训练效果更佳 [11] - 健身饮食方案(低油盐高蛋白)可平移至父母,替代传统高油盐饮食 [18] - 健身房环境和付费方式对老年人仍存在门槛,需子女陪同参与以降低陌生感 [20] 社会与文化影响 - 运动创造共同话题,重塑东亚亲子关系,家庭群讨论从尬聊转为训练分享 [19] - 老年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正反馈,如@赵赵母亲主动分享训练视频 [19] - 体能赛等集体活动成为亲子共同回忆,如@Sheryl与母亲搭档参赛 [12][23]
传统健身渐成青年“新宠”(健身视野)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传统健身项目在青年群体中的兴起 - 八段锦和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在青年群体中悄然兴起,丰富了人们的健身方式[2] -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八段锦练习片段在B站播放量超千万次,弹幕多达上万条[5] - "办公室五分钟八段锦"等成为年轻人关注的热门话题,练习者互称"锦友"[5] 八段锦的流行与特点 - 八段锦有着800多年历史,原本更受中老年群体青睐,现在年轻人也"涌向"八段锦[5] - 八段锦不挑场地、简单易学,极具"性价比",成为年轻人的健身"新宠"[6] - 八段锦通过调节呼吸、运动身体,帮助练习者调和气血、强身健体[10] 太极拳的普及与教育价值 - 太极拳课越发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每学期选课时都很抢手[7] - 太极拳课程不仅帮助年轻人强身健体,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发挥静心、养心的功效[7] -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饱含东方哲思[10] 传统健身项目的教育推广 - 太极拳必修课、体验课和国际暑期课等课程在北大校园日益丰富[8] - 太极拳社团、赛事、体育文化节等活动也在校园中开展[8]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扶持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8] 传统健身项目的社会影响 - 练习八段锦让年轻人注意力集中到自身,在生活中更加专注、沉静[6] - 太极拳传递着"中和""以柔克刚"等理念,既是锻炼方式,也是精神浸润[8] - 传统健身项目走进大中小学校园,越来越多人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9]
运动别“上头” 专家送上科学锻炼方案
科技日报· 2025-05-11 09:30
运动原则 - 春季运动需遵循"适度、多样、渐进、防护"原则以避免运动损伤 [1] -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即可达到锻炼效果 快走、骑行或传统养生操均适宜 [1] - 运动强度应达到微微出汗 肌肉轻微酸胀感即可 避免大汗淋漓的认知偏差 [1] 运动方式建议 - 针对都市人群时间碎片化特点 建议将运动融入生活场景如提前一站步行 办公间隙靠墙静蹲 [1] - 周末可进行放风筝、踏青等户外活动 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项目适合春季生发规律 [1] - 慢性病患者需个性化选择运动方式 心血管疾病患者避免低温环境 高血压患者避免憋气用力 糖尿病患者避免空腹锻炼 [2] 运动防护要点 - 运动前需充分热身 从短时程开始逐步适应再增加运动量 [1] - 出现头痛、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停止休息 持续加重需就医 [1] - 运动结束后需做拉伸缓解肌肉紧张 [1] 健康管理理念 - 运动是长期健康投资 不必追求立竿见影效果 [2] - 科学锻炼需配合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 实现"治未病"养生目标 [2]
澳大利亚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太极之夜”晚会
新华网· 2025-05-10 10:01
文化活动推广 - 澳大利亚达尔文举办"太极之夜"晚会,约150名当地居民参与,展示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扇和禅舞等中国传统运动项目 [1] - 活动由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主办,外方院长于爱红强调太极拳文化及其"治未病"健康理念的传播 [1] - 4位中国安徽师范大学教师进行专业表演,观众互动环节反响热烈 [1] 文化影响力与参与 - 当地居民卡维塔首次近距离体验太极拳,对其哲学理念表示赞赏 [1] - 学习中文20年的居民特里特别关注八段锦表演,并对琵琶、古筝等中华古典音乐给予高度评价 [1] -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卢玉指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环境有利于太极拳推广,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 [2] 课程与健康效益 - 达尔文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太极拳、八段锦等课程,现有50余名学员 [2] - 学员反馈显示太极拳练习显著改善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 [2]
运动咋适度?中医来相助(健康驿站)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09 06:04
中医药运动养生发展现状 - 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因简便易学、场地灵活优势,正以全民健身形式广泛进入社区、广场、公园,覆盖各年龄层健身人群[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期召开专题发布会,重点推广中医运动养生理念与调养方法,突显政策层面对传统运动保健价值的认可[2] 中医运动养生核心理念 - 中医功法通过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实现健身保健效果,代表性项目包括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3] - 运动需遵循"形劳而不倦"原则,强调适度运动后需调整呼吸收敛阳气,符合"动以生阳,静以养阴"的阴阳平衡观[3] - 运动强度应个体化,阳虚体质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激发阳气,阴虚/气虚人群宜选择温和散步,避免大汗导致气随汗泄[3] 运动强度科学标准 - 中等强度心率计算公式:(220-年龄)×60%为下限,(220-年龄)×70%为上限,例如30岁人群心率区间应为114-133次/分[5] - 步行锻炼推荐30-60分钟/6000-1万步,老年人建议30-40分钟/4000-6000步分段完成,慢跑单次3-5公里为宜[5] 四季运动养生策略 - 春夏宜选快走、跑步等较大运动量项目,清晨锻炼顺应阳气升发,夏季需防大汗耗气[6] - 秋冬推荐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项目,午后日照充足时锻炼,强度以微汗为度[6] - 冬春季需注重保暖防风寒,冬季热身时间应延长防止运动损伤[7][8] 运动损伤防护体系 - 急性闭合性损伤处理遵循"保护-冰敷-加压-抬高"四步原则,72小时内每次冰敷10-20分钟[11] - 儿童冰敷需监测局部体温防冻伤,骨折/脱位需保持伤肢固定等待专业救援[12] 运动后科学管理 - 运动结束需进行关节旋转、四肢拍打等舒缓动作,防止气血骤停形成瘀阻[12] - 应避免立即冲冷水澡,因此时体表卫气虚弱易受寒邪侵袭,建议待心率恢复后用温水沐浴[13]
2025意大利中文太极文化节开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02 15:18
文章核心观点 意大利中文太极文化节暨第27届太极盛典举办,活动内容丰富,吸引众多参与,未来有扩展计划 [1][2][3]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于4月26日在米兰市政府蒸汽厂文化展览中心广场开幕,系列活动从4月19日持续至4月30日 [1][3] - 活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导,五家机构联合主办,吸引三十二个意大利太极拳协会及俱乐部参与 [1] 活动相关发言 -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侨务领事任武称太极拳蕴含的“天人合一”理念能为世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东方智慧 [1] - 米兰省督府成人教育中心主席彼尔德·卡瓦尼亚提到意大利卫生部数据显示超10万民众通过练太极改善慢性病症状 [1] 活动表演展示 - 陈斌与陈媛媛联袂展示正宗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和太极剑,刘红伟带领百名中意爱好者集体演练八段锦 [1] - 蒸汽厂室内展厅有“中文日”专题展览,展出百余幅意大利学生书法和剪纸作品,17岁高中生艾玛楷书“天下大同”引人注目 [2] - 热那亚武术协会带来舞狮表演成闭幕式亮点,协会主席称学习舞狮十年,感谢中国教练指导 [2] 活动项目情况 - “中文太极教室”项目覆盖意大利北部近20所学校,体验中国文化课程学生总数超2000人 [2] - 活动期间举办33场太极工作坊、14场养生讲座和6个文化体验项目 [2] 活动未来计划 - PWKA意大利职业功夫联合会主席透露明年计划将活动扩展至诺瓦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