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股重估
icon
搜索文档
高盛:三大因素推动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
快讯· 2025-06-11 20:09
高盛:三大因素推动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 金十数据6月11日讯,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6月11日在2025年高盛中国股票资 本市场最新动态媒体交流圆桌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参与中国项目 的长线资金正在回归。国际"长钱"更为关注企业基本面情况,更加青睐盈利模式清晰的消费类企业、行 业龙头企业等。今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由多方面关键因素共同推动,包括政策制度 激励、科技股引领中国资产重估、标的质量提升等。 (中证金牛座) ...
基金策略|港股资金行为与金融产品梳理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3 08:2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初受大模型创新、政策催化等因素影响,港股迎来结构性牛市,内地资金成核心力量,投资渠道和工具不断丰富,主动港股基金超额收益明显 [1][2][7] 分组1:港股市场表现及驱动因素 - 2025年初港股因DeepSeek大模型创新、政策催化等因素迎来结构性牛市,在全球市场表现领先 [1] - 2025年春节期间国产开源大模型出圈,促使全球投资者重估中国科技地位,叠加政策、资金面和估值修复逻辑,港股开启“中国科技重估”结构性行情 [2] 分组2:内地资金对港股市场的影响 - 港股通开通后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4万亿港元,成港股市场重要影响力量和流动性核心支柱,流入呈“哑铃型”配置特征 [3] - 截至2025年2月底,全年港股通南向资金累计流入2638.6亿港元,或是本轮行情做多港股的主要资金,国际中介在春节后短暂买入资讯科技和创新药行业 [4] 分组3:港股投资渠道和工具 - 沪深港通机制扩容与政策完善,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的渠道和工具不断丰富,包括QDII基金、港股通基金、互认基金和港股通ETF等 [5] - 香港股混互认基金和互联互通港股通ETF分别有24只和17只,管理规模分别为350.8亿港元和3020亿港元(内资资金投资322亿港元) [5] - 境内主被动港股基金分别有472只和196只,管理规模分别为4591亿元和3487.9亿元,主被动基金均呈现头部效应 [6] 分组4:主动港股基金表现 - 主动港股基金超额收益明显,主要源于仓位控制和调仓交易能力,选股能力贡献负超额,配置效应影响较小 [7] - 为适应投资者需求,构建了哑铃型港股基金组合 [7]
【大家】鹏华闫思倩:我们正经历从平凡到非凡,机器人是新的国之重器
券商中国· 2025-03-08 09:44
观点摘要: 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将为下一个时代增长打开新的空间,我觉得特别骄傲,我们不是性价比, 而是高质量,以前大家都开进口车,现在,我们是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接下来可能是人形机 器人会突破,这是一个几十万亿的制造业体量,我们已经具备基础优势。 人形机器人从0-1可能不需要像电动车一样用6—7年的时间,有可能两三年三四年,就能够完 成。一是电动车用了很长时间才形成成熟的产业链,特斯拉产业链到2019—2020年才形成,而 人形机器人有特斯拉产业链的企业在不断研发和进步,已经有很好的技术;二是在软件上,有无 人驾驶、DeepSeek大模型等;三是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从Open AI到特斯拉,从华为到小米、 字节等都在陆续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百花齐放,产业化正在加速,行业量产 有望出现在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Model 3时刻即将到来。 DeepSeek的意义在于,可以用很少的卡,训练出同样性能甚至性能更好的大模型。在解决了算 力卡和大模型的瓶颈后,我们的AI正应用到各行各业,在B端、C端、政府端都陆续落地,可以 预见,三五年后,各行各业的龙头将逐渐浮出水面。当年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花了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