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型配置
搜索文档
资金“高低切”持续,防御属性凸显配置价值!红利ETF广发(159589)盘中涨幅近2%,高股息ETF(159207)获资金连续9日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1-19 13:09
近期受外围因素、业绩真空期,以及海外AI板块调整影响,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行,年内持续强势的 科技股涨势出现一定减缓迹象,红利资金表现则开始相对强势,并成为资金年末增配的主要方向之一。 回首过去,从行业惯例来看,每年10月到次年2月,险企会集中推出高吸引力产品。保险公司的持仓以 高股息稳定的红利资产为主。险资重仓股普遍呈现出高股息、低估值、大市值的共性特征,这背后反映 出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追求资产与负债久期匹配、注重绝对收益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投资逻辑。 另一方面,资金"高低切换",年底机构为锁定收益,掀起了明显的获利了结潮,资金对高股息资产的配 置需求增加,红利资产有望持续占优。 财通证券指出,红利策略阶段性占优,红利相对表现已回升至2023年初水平,其胜率与赔率均呈现向好 趋势。从资金面看,主力资金当前主要关注杠杆资金,后续可能转向险资和汇金托底资金,此类资金偏 好更倾向于红利资产。 配置方面,哑铃型配置仍是当前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防守端可关注受益于央国企估值重塑、经 营稳健且具备稳定分红的高股息资产。短期或可挖掘景气改善且有一定持续性、估值和筹码尚处于较低 水平的品种。 2. 红利ETF广发(159 ...
【财经分析】债市呈现“三低”特征 谨慎“宽货币”信号仍待兑现
新华财经· 2025-11-18 23:04
债市利率走势 - 近期债市利率呈现窄幅震荡走势,长端利率整体维持横盘趋势 [1][2] - 截至11月17日收盘,银行间利率债市场收益率涨跌互现,中债国债收益率曲线3M期限上行3BP至1.38%,2年期收益率稳定在1.43%附近,10年期收益率行至1.81%一线 [2] 宏观经济基本面 - 11月中上旬四季度第一批基本面数据普遍低于预期,信贷、固定资产投资、地产销售量价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弱现实”挑战不容忽视 [2] - 通胀数据出现超预期修复 [2] - 11月至12月的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加权同比或需达到5.2%左右才能对冲10月的增速放缓 [3] 央行货币政策信号 - 央行货币政策“定力”依旧,暂时未见动摇,市场中关于降息、降准的猜想有所增多 [1] - 央行通过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等途径向市场传递偏谨慎的“宽货币”信号,提及“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并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2] - 央行弱化了金融总量的重要性,明确贷款增速略低于名义经济增速也是合理的 [2] - 2022年至2025年期间央行货币政策态度或已从“先发制人”转向“后发制人” [3] 降息预期与前景 - 业内机构对后市降息操作报以乐观态度,认为若11月PMI数据不及预期,降息的紧迫性将明显提升 [3] - 考虑到美联储降息进程推进,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被打开,年内仍存降息可能性且效果或优于降准 [4] - 降息可避免中外利差过度失衡引发的资本外流压力,提升国内资产吸引力并助力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4] 债市操作策略与展望 - 短期市场大概率围绕利差超额收益展开,优先交易品种利差与新老券利差,如在10年期国开债、30年期国债等细分赛道博弈 [5] - 建议坚持“哑铃型配置”,兼顾短端安全性与长端波段机会,通过“短久期打底+长久期择机交易”平衡收益与风险 [5] - 政府债发行放缓将带动社融回落利多债市,年底机构存在季节性抢配意愿,待公募销售新规落地后债市利率有望重燃下行行情 [4] - 需关注跨年行情后可能出现的止盈心理,预计2025年跨年行情时间短、止盈快,建议12月下旬关注抢跑止盈压力 [6] - 年末债市低利率、低利差、低波动的“三低”特征较难打破,建议机构放平心态维持合适配置持仓 [6]
科技、红利板块跷跷板效应或显现!红利低波ETF(512890)十月以来累计吸金超45亿,位居同类前列
新浪基金· 2025-11-17 12:06
市场环境与资金流向 - 受美联储鹰派立场、通胀不确定性及AI泡沫争论影响,科技板块承压,市场风险偏好收敛,红利类资产因低波动和高盈利确定性表现坚韧,与科技板块呈现跷跷板效应 [1] - 红利低波ETF(512890)自10月以来资金净流入态势明显,区间累计吸引45.64亿元资金布局,为同期A股红利类主题ETF中唯一净流入超45亿元的产品 [1] - 上周(25/11/10-25/11/14)红利低波ETF(512890)有4个交易日实现资金净流入,周内累计吸金4.19亿元,位居同类前列 [1] 产品规模与市场地位 - 在增量资金积极布局下,红利低波ETF(512890)基金规模上周连日增长,截至2025年11月14日规模达266.03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为全市场红利类主题ETF中唯一规模超200亿元的产品 [1]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5只“红利全家桶”管理规模截至2025年11月14日达479.36亿元 [1] - 华泰柏瑞基金在红利类主题指数投资领域拥有超过18年管理经验,产品线包括市场首只红利低波ETF、首只红利ETF等5只策略类型丰富的产品 [1] 资产吸引力与配置逻辑 - 随着无风险利率中枢趋势性下行,红利低波指数股息率(3.97%)相较10年期国债收益率(1.81%)仍占优,最新利差水平位于近十年50.69%的历史偏高区间,对追求增厚收益的中长期资金具备较高吸引力 [1] - 险资三季度重仓股中银行股持仓市值占比超一半,且第三季度增持股数位居首位,以红利低波ETF(512890)为代表的红利主题ETF有望持续受益于长线资金配置需求 [1] - 华泰证券表示短期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配置可向偏均衡的“哑铃型”结构迁移,当前银行和部分周期型红利板块或仍有配置机会 [1]
国盛固收:黄金有色影响较大,物价有待继续观察
格隆汇· 2025-11-10 09:40
核心观点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值,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1% [1][6] - 黄金、有色金属等部分商品价格显著推升了CPI与PPI增速,同时医疗、旅游等部分服务价格继续走强 [1][6] - 物价回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后续走势持续性有待观察,债市进入修复期,哑铃型配置占优 [4][26]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现 - 10月CPI同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3%,环比上涨0.2% [2][7]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54个百分点 [2][14] - 核心CPI同比上涨1.2%,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涨幅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 [2][7] - 服务价格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飞机票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上涨8.9%和2.8% [7][17] - 非食品CPI同比增长0.9%,增速较上月上行0.2个百分点,环比由负转正增长0.2% [17] 黄金价格对CPI的影响 - 黄金价格是核心CPI上涨的主要原因,10月国内黄金期货价格同比增长52.8%,增速较9月大幅上行9.5个百分点 [2][10] - 包含黄金的其他用品及服务分项同比高增12.8%,其权重分别占CPI和核心CPI的2.7%和4.9% [2][10] - 剔除该分项后,10月CPI和核心CPI同比分别为-0.2%和0.6%,显示整体物价水平依然偏弱 [2][10] - 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50.3%和46.1% [7]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表现 - 10月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 [1][3][21] - 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 [3][21] - 生活资料PPI同比下降1.4%,降幅相比上月缩窄0.3个百分点 [3][21] - 一般日用品价格同比上涨1.0%,增速较上月上行0.3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3.2%,降幅缩窄0.7个百分点 [3][21] 行业价格变动分析 - 有色金属行业价格上行最为明显,有色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业环比分别增长5.3%和2.4% [3][21]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 [3][21] - 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汽车制造业价格降幅分别收窄1.4个、1.3个和0.7个百分点 [3][21] 债市分析与配置建议 - 债市进入修复期,建议采取哑铃型策略,通过久期控制风险,并通过高弹性品种获得利率下行和利差收窄的双重利好 [4][26] - 4季度中后段利率或更为顺畅下行,10年期国债利率到年底或修复至1.6%-1.65%的调整前位置 [4][26]
华泰证券:短期继续“哑铃型”配置,关注低位景气品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08:39
短期市场观点与配置策略 - 短期市场处于政策和业绩空窗期,指数向上突破关键点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 [1] - 建议维持"哑铃型"配置策略 [1] - 科技板块拥挤度压力有所消化,调整后性价比逐渐回升,关注具备产业趋势的恒生科技、国产算力、AI端侧和应用等方向的低位标的 [1] - 海内外不确定性影响下,前期涨幅较低的红利迎来补涨,当前银行和部分周期型红利或仍有配置机会 [1] - 三季报和中观高频景气交叉验证,关注估值和筹码尚不拥挤的品种,如电新、化工等 [1] 中期市场关注线索 - 中期关注明年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能源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七大线索 [1] - 先进制造和顺周期消费或为中期市场的胜负手 [1]
华泰证券:短期继续“哑铃型”配置 关注低位景气品种
第一财经· 2025-11-10 08:33
短期市场观点与配置策略 - 短期市场处于政策和业绩空窗期,指数向上突破关键点位尚需更多催化,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 [1] - 建议维持"哑铃型"配置策略 [1] - 科技板块拥挤度压力有所消化,调整后性价比逐渐回升,关注具备产业趋势的恒生科技、国产算力、AI端侧和应用等方向的低位标的 [1] - 海内外不确定性影响下,前期涨幅较低的红利迎来补涨,当前银行和部分周期型红利或仍有配置机会 [1] - 三季报和中观高频景气交叉验证,关注估值和筹码尚不拥挤的品种,如电新、化工等 [1] 中期市场关注线索与方向 - 中期关注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地产周期、产能周期、库存周期、能源周期、资本市场改革七大线索 [1] - 先进制造和顺周期消费或为中期市场的胜负手 [1]
被基金经理反复提及的“哑铃型配置”,究竟是何方神圣?
搜狐财经· 2025-11-07 16:26
文章核心观点 - 哑铃型配置策略是当前A股市场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多位均衡型基金经理在三季度持仓中已采用此策略[1] - 该策略通过同时配置低风险稳定资产和高风险高收益资产,形成“两头重、中间轻”的结构,以在极端市场环境下保持反脆弱性,并在平稳市场中争取收益[2][3] - 实际操作中需根据市场环境和个人风险偏好动态调整两端权重,并可利用ETF工具进行高效配置[10][11] 哑铃策略内核 - 策略核心是分散化的多资产配置,一端聚焦高成长性资产如科技股、新兴市场资产,另一端侧重防守型资产如高分红股票、债券[2] - 通过牺牲中间风险资产的潜在收益,换取组合在极端行情下应对黑天鹅事件的能力[3] - 策略结构类似哑铃,低风险与高风险资产为两端重头,中间轻,具有良好的平衡性[2] 资产配置选择 - 保守端(左端)应选择高股息、低波动的“压舱石”资产,如公用事业、能源行业,其中电力和煤炭可作为投资选项[5] - 进攻端(右端)应选择高成长、高弹性的“冲锋号”资产,如创新科技、新能源,其中创新药、人形机器人可作为选择[6] - 中间端需尽量回避,规避缺乏亮点的平庸行业,如传统消费电子、同质化制造业[7] 策略历史表现与调整 - 中证银行指数与科创50指数呈现负相关关系,可组成基础哑铃策略,在2020-2022年科技爆发期间进攻端表现突出,在2023-2025年初市场主线缺乏时防守端表现稳固[7][8] - 策略权重应动态调整:市场乐观时可提高进攻端比例至70%,市场悲观时可增加防御端权重至60%,平衡市可保持50%进攻端与50%防御端的均衡配置[10] - 历史数据显示,在2020-2023年的通胀与加息周期中,采用哑铃策略的投资者通过债券和黄金等避险资产的成功配置平衡了风险[10] ETF工具配置 - 可通过“股票ETF+债券ETF”搭配实现策略,利用股市与债市的“股债跷跷板”效应有效平衡组合风险[11] - 高风险资产端可选择近期表现优异的主题ETF,如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ETF(515880)和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半导体ETF(513310)近一年均取得80%以上收益[11] - 防御端可选择红利ETF与债券型ETF,如易方达中证红利ETF(515180)规模超85亿元,在2024年“资产荒”时期表现与回撤控制优秀[11][12]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11月6日
新华财经· 2025-11-06 08:12
市场策略与风格轮动 - 市场风格再平衡引发热议,哑铃型配置成为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1] - 多位均衡型基金经理三季度增持中国平安、万华化学、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及洛阳钼业、兴业银锡等周期及制造业标的[1] - 机构认为工程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投资机会,部分细分领域产品量价处于底部区间,未来随海外需求复苏收入有望持续增长[1] - 11月A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全线上涨,创业板指涨逾1%,超3300只股票上涨,市场成交额连续2个交易日不足2万亿元,为1.89万亿元[3] -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仍处于缓慢上行通道,科技大盘股震荡时小微盘风格存在短期占优可能[3] - 券商研判11月市场风格切换概率加大,建议采取均衡配置策略,重点布局科技、周期及部分核心资产行业[9] 行业动态与景气度 - 电力设备行业高景气度延续,电网投资持续加码,输配电设备频繁招标,企业手持稳定订单[4] - AI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导致全球数据中心面临电力瓶颈,供电架构革新推动企业加快布局固态变压器等新型电力设备[4] - 生猪产业陷入深度调整,价格持续下行,上市猪企盈利普遍下滑,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负债高企压力[6][7] - 史上最长春节假期(9天)激发A股旅游行情,相关公司股价表现活跃[12] - 透过车企三季报看,主要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在第三季度均出现减少,供应链账期有所改善[10] 公司财务与资本市场表现 - 港交所前三季度总营收218.51亿港元,同比上升37%,净利润134.19亿港元,同比上升45%,均创历史新高[5] - 第三季度港交所营收77.75亿港元,同比上升45%,净利润49亿港元,同比上升56%[5] - 中期分红队伍壮大,年内1035家公司宣布中期分红,金额合计7356.86亿元,已超去年水平,其中316家公司为首次中期分红[11] - 兴业银行、立讯精密、中国中免、中国中车等多家行业龙头首次公布中期分红计划,兴业银行分红金额超百亿元[8] - 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自营业务净收入总额1868.57亿元,同比增长43.83%[13][14] 金融业务与政策 -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试点银行有望扩围,此前仅限21家全国性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已签署贷款承诺函,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有望获资格[2] - 该业务落地一年来,已有数百家上市公司披露贷款进展,成为银行拓宽信贷投放、增强客户黏性的重要抓手[2]
风格再平衡引发热议 公募再拾“哑铃型配置”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5:17
市场风格再平衡趋势 - 四季度以来,科技成长板块进入高位震荡,顺周期和价值风格标的成为市场上行的重要驱动因素 [2] - 市场轮动预期增强,周期板块走强是基于业绩表现和估值性价比权衡的结果 [1][9] - 哑铃型配置是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一端布局高成长性科技板块,另一端布局高股息防御资产 [1][9] 基金经理持仓调整 - 多位知名均衡型基金经理在三季度提前布局,通过增持价值风格标的进行投资组合的风格再平衡 [1][2] - 中国平安获得多位基金经理青睐,新进乔迁管理的两只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三季度末持仓总市值高达7.94亿元 [2] - 中国平安新进赵枫管理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前十大重仓股,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达3.58亿元 [2] - 胡宜斌管理的华安媒体互联网连续三个季度重仓中国平安,三季度末持仓市值为2.82亿元 [2] - 周蔚文管理的两只基金重仓万华化学,三季度出现明显增持,三季度末持仓总市值已超过10亿元 [2] - 江山股份新进中欧时代先锋前十大重仓股,三季度末持仓市值超3亿元 [2] 机械板块配置增加 - 杜猛管理的摩根新兴动力三季度增加对机械板块配置,徐工机械新进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3] - 中欧时代先锋、中欧新蓝筹三季度同时增持三一重工,持仓总市值在8亿元以上 [3] - 截至11月5日,徐工机械下半年以来股价涨超40%,三一重工涨幅在20%以上 [3] 有色金属板块关注度提升 - 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品标的三季度吸引均衡型、成长型基金经理加大配置 [4] - 高楠管理的永赢睿信大举增持紫金矿业,华锡有色新进前十大重仓股,两只股票三季度末合计持仓市值超10亿元 [4] - 中欧时代先锋、中欧新蓝筹前十大重仓股集体新进兴业银锡,三季度末合计持仓市值为6.85亿元 [4] - 摩根新兴动力增持华友钴业,新纳入洛阳钼业作为前十大重仓股 [4] - 下半年以来,洛阳钼业、兴业银锡股价均涨超80%,华友钴业涨超60%,紫金矿业、华锡有色涨幅均在45%以上 [4] 传统行业投资逻辑 - 基金经理关注工程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部分细分领域产品量价处于底部区间,未来几年随海外需求复苏,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1][5] - 部分优秀公司账面净现金水平较高,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股息率有吸引力,随着产品需求回升,调整风险很低 [6] 资金流向印证风格变化 - 截至11月4日,跟踪证券公司指数的ETF四季度以来共吸引超170亿元资金净流入 [7] - 跟踪中证银行、红利低波相关指数的ETF分别净流入超55亿元、40亿元 [7] - 跟踪300非银、中证畜牧、港股通非银、稀土产业、有色金属、800消费等相关指数的ETF均净流入20亿元以上 [7]
风格再平衡引发热议公募再拾“哑铃型配置”
中国证券报· 2025-11-06 04:08
基金经理持仓变动 - 多位均衡型基金经理在三季度增持或新进中国平安,例如乔迁管理的两只基金持仓总市值达7.94亿元,赵枫管理的基金持仓市值达3.58亿元,胡宜斌管理的基金持仓市值为2.82亿元 [2] - 基金经理关注化工板块,周蔚文管理的两只基金持续重仓万华化学,三季度末持仓总市值超10亿元,江山股份新进其重仓股,持仓市值超3亿元 [2] - 机械板块受关注,杜猛管理的基金新进徐工机械为前十大重仓股,周蔚文管理的两只基金增持三一重工,三季度持仓总市值超8亿元 [2] - 有色金属板块配置增加,高楠管理的基金大举增持紫金矿业并新进华锡有色,三季度末两只股票合计持仓市值超10亿元,周蔚文管理的两只基金新进兴业银锡,合计持仓市值6.85亿元,另有基金增持华友钴业并新进洛阳钼业 [3] 行业投资机会 - 基金经理提示除AI外,工程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出现投资机会,部分细分领域产品量价处于底部区间,未来几年随海外需求复苏,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1][4] - 工程机械、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行业被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在酝酿新的投资机会 [4] - 低估值、高股息品种被关注,部分优秀公司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未来自由现金流稳定,股息率有吸引力,随着产品需求回升,吸引力相对上升 [4] 市场风格与策略 - 市场风格再平衡,此前快速上涨的科技成长板块进入高位震荡,顺周期、价值风格标的成为市场上行重要驱动因素 [1][5] - 四季度以来,跟踪证券公司指数的ETF吸引超170亿元资金净流入,跟踪中证银行、红利低波指数的ETF分别净流入超55亿元和40亿元,其他如300非银、有色金属等指数ETF均净流入20亿元以上 [6] - 在科技成长高景气度被充分定价后,市场轮动预期增强,周期板块走强是基于业绩和估值性价比权衡的结果,哑铃型配置成为平衡风险与收益的核心策略 [1][7] - 机构在四季度存在收益兑现压力,重仓TMT板块的机构可能率先兑现浮盈,11月成为重要的调仓时间窗口以参与次年春季行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