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应用

搜索文档
盛业(06069) - 有关自愿性公告之补充公告
2025-08-08 20:06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公告设立新加坡国际总部[3] - 设立总部旨在支持国际业务拓展,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拟将稳定币应用整合到现有服务及方案中[7] - 相关计划处初步研究阶段,仅特定场景测试[8] - 探索稳定币应用可提升效率、降成本、改善体验[10]
2025稳定币加密货币找到了杀手级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7-15 14:20
稳定币市场概况 - 稳定币已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的"杀手级应用",凭借低波动性、快速结算和低成本优势在全球支付领域掀起革命 [1] - 过去12个月全球稳定币交易总量达6.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60%,总交易次数突破14亿次,市值稳定在2400亿美元以上 [1] - 稳定币交易规模已接近传统支付巨头,2024年Visa支付总量为16万亿美元,稳定币呈现强劲追赶势头 [1] 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支付巨头加速布局: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平台Bridge创行业并购纪录,PayPal支持PYUSD结算跨境汇款,Visa与Mastercard分别推出稳定币支付卡和全流程交易服务 [2] - 稳定币解决加密货币核心痛点:通过与美元/欧元挂钩保持价值稳定,兼具区块链技术优势与传统支付需求 [2] - 新兴市场需求激增:阿根廷等通胀高企国家民众使用美元稳定币避险,东南亚/拉美企业用于跨境供应商付款 [3] 应用场景拓展 - 跨境支付效率革命:稳定币实现1天内完成全流程,手续费降低50%以上,传统SWIFT系统需2-5个工作日 [3] - 企业级应用落地:Circle支付网络实现实时跨境调拨,Ripple助银行秒级结算,黑石将代币化基金用于加密衍生品抵押 [3] - 电商支付渗透:BitPay等平台支持商家直接收取稳定币并即时兑换法币,降低手续费和波动风险 [3] 生态系统构建 - 形成多层级服务体系:涵盖用户钱包、企业支付网关、区块链网络和合规服务,类似信用卡/股票交易生态 [4] - 核心企业战略布局:Circle计划通过IPO扩大USDC影响力,BitPay发行Visa卡打通线下支付,Transak支持160国法币兑换稳定币 [4] - 传统金融机构入局:摩根大通、渣打银行探索稳定币业务,Visa/Mastercard将其纳入现有支付网络形成融合模式 [4] 监管进展 - 全球框架加速成型:欧盟MiCA法案已批准10家企业发行稳定币,美国推进跨党派立法,英国将稳定币支付公司纳入传统监管框架 [5] - 监管明晰推动机构采纳:银行/支付公司逐渐将稳定币视为合规工具,与传统金融界限日益模糊 [5] 未来发展趋势 - 从支付工具升级为金融基础设施:可能与央行数字货币协同,应用于企业资金管理、智能合约自动化支付等场景 [6] - 技术驱动支付革命:既解决传统支付效率痛点,又规避加密货币波动性,重塑资金流动范式 [6] 市场动态更新 - 2025年重大进展:Visa投资BVNK并推出稳定币支付卡,Mastercard与OKX合作实现端到端交易,Circle推出实时跨境支付网络 [16] - 监管突破:欧盟批准10家稳定币发行商,美国两党立法提交参议院,总市值在2025年2月突破2300亿美元纪录 [18] 典型案例分析 - Stripe收购Bridge:交易额11亿美元创行业纪录,Bridge平台年收入约1200万美元对应90倍收入倍数,支持70国商户稳定币支付 [19] - 稳定币类型分化:法币抵押型占主导(USDT 1511亿美元市值),算法稳定币因Terra崩盘事件持续受质疑 [21]
金十整理:稳定币又“点燃”了一只港股
快讯· 2025-07-08 14:44
稳定币相关港股表现 - 金涌投资7月8日盘中大涨逾650% 从1 99港元涨至15港元 因宣布与AnchorX合作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 [1] - 多点数智7月3日盘中大涨近90% 从9 01港元涨至17 10港元 因筹备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1] - 胜利证券6月26日盘中大涨逾160% 从3 72港元涨至9 7港元 因完成香港第1号牌升级 [1] - 国泰君安国际6月25日盘中大涨近200% 从1 24港元涨至3 7港元 因获批提供加密货币等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1] 香港虚拟资产行业动态 - 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已完成第1号牌升级 包括胜利证券等 [1]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获批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的机构 [1] - 多点数智正在筹备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1] - 金涌投资与AnchorX合作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 [1]
港股金涌投资涨幅扩大至500%
快讯· 2025-07-08 14:22
公司股价表现 - 港股金涌投资午后飙升,涨幅扩大至500% [1] - 成交额超6600万港元 [1] 战略合作 - 公司与AnchorX达成战略合作,探索稳定币应用场景 [1] 交易便利性 - A股账户无需港股通即可实现T+0买港股 [1]
日本Minna银行携手Fireblocks和Solana Japan探索稳定币应用
搜狐财经· 2025-07-04 21:55
稳定币联合研究项目 - Minna银行与Fireblocks、Solana Japan及TIS合作开展评估稳定币在日常金融服务中可行性的联合研究 [1] - 银行计划通过Solana测试发行稳定币并评估Web3钱包的用户友好性 [2] 稳定币的全球应用趋势 - 日本银行业重视稳定币在企业融资和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认为其可简化传统银行支付渠道限制 [2] - 欧洲Oobit平台75%的加密交易涉及稳定币 零售和旅行支出在波兰、立陶宛和德国领先 [2] - 韩国银行通过合规渠道推出稳定币项目 美国立法者推动联邦监管框架 [2] 日本金融机构的稳定币布局 -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SMFG)与Ava Labs、Fireblocks及TIS合作筹备稳定币试点 计划2025年底或2026年初启动 [3] - 日本多家大型金融机构自主开发稳定币解决方案 监管步伐加快 [2][3]
天阳科技:公司暂时同国泰君安国际没有业务合作
快讯· 2025-07-03 15:40
业务合作情况 - 公司暂时同国泰君安国际没有业务合作 [1] 境外业务拓展 - 公司正与多家境外持牌金融机构合作 [1] - 深入探索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实际落地场景 [1] - 探索稳定币在虚拟信用卡领域的实际落地场景 [1] - 积极践行技术实现路径 [1]
沈建光:为什么稳定币第一股股价能成倍上涨
第一财经· 2025-06-30 20:14
Circle上市表现与估值 - 公司于6月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31美元,一个月内股价飙升至180美元(最高290美元),市盈率达260倍 [1] - 上市前五周Ripple曾提出50亿美元收购要约,当前市值已达Ripple当时估值的8倍 [1] - 当前市值400亿美元,相比Visa(7000亿)和Mastercard(6000亿)等支付巨头仍有增长空间 [14] 股价上涨驱动因素 - 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确立稳定币合法地位,获得两党支持形成政策共识 [2] - 公司2023年利润1.56亿美元,虽仅为Tether(131亿)的1%,但展现出追赶潜力 [2][3] - 聚焦美国市场获得"监管保障"优势,机构客户更倾向其透明公司结构 [3] 商业模式对比 - 采用"裙带关系式"模式:储备资金托管给贝莱德,向Coinbase支付费用维持USDC余额 [4] - 与Tether差异:Tether自主管理储备,聘用Cantor Fitzgerald且不支付交易所费用 [4] - 员工效率:2022年员工超1500人(Tether不足50人),人均创收超百万美元 [4][5] 稳定币替代潜力 可替代领域 - 支付业务:可削减传统2%-3.5%的银行卡费用,特别是占70%-85%的交易和平台费用 [7] - 商业银行:替代借记账户功能,支持储蓄/支付/转账等基础服务 [8] - 经纪业务:已在加密货币交易中发挥核心作用,未来可能扩展至股票债券等资产 [9] - 汇款业务:Binance P2P市场显示潜力,相比全球平均6.2%汇款费用优势明显 [10] - 贸易金融:通过透明/低成本特性重构跨境支付和企业银行业务 [11] 不可替代领域 - 消费贷款: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机制,难以处理汽车/住房等传统信贷 [12] - 成熟支付市场:中国/印度等已有高效监管体系(微信支付/UPI)难被颠覆 [13] - 非法交易:区块链可追溯性使洗钱等行为难以隐藏 [13] 行业前景 - 立法进展消除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市场形成稳定币广泛应用共识 [2] - 全球市场规模可达万亿美元级,可能颠覆1.52万亿美元的传统消费银行业务 [14] - 作为美股唯一稳定币标的,具备独特投资价值 [14]
跨境支付行业现状及稳定币的应用探讨
2025-06-16 23:2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跨境支付行业 - 公司:快钱、连连、支付宝、通联、PingPong、Worldpay、蚂蚁国际、XTransfer、万里汇(WorldFirst)、汇付天下、云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跨境支付行业发展历程 - 早期国内跨境支付业务由持有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机构进行,2013 年人行和外管局启动试点项目,首批试点牌照授予快钱、连连等机构,开展人民币出境和入境业务[1][2] - 行业从 B2C 演变到 B2B,早期申请牌照开展 B2C 业务,后义乌小商品市场和阿里巴巴国际站等通过蚂蚁国际申请牌照提供海外账户服务,万里汇、云汇、连连等也拓展 B2B 业务[1][6] 跨境支付满足的客户需求和商业模式 - 满足中国中小商家需求,为其提供合法合规资金收付渠道,解决传统银行外汇结售汇业务难以覆盖问题,部分海外机构通过离岸银行账户为中国主体提供金融服务[1][3] - 传统跨境支付盈利模式包括手续费、货币转换费和账户管理费,利润点在汇率兑换环节;稳定币交易盈利模式在摸索中,未来可能零费率或创新方式,盈利点集中在汇差、银行协定存款等方面[2][12] 稳定币在跨境支付的应用 - 稳定币价值与法定货币挂钩,可降低交易成本、加快结算速度、减少汇率风险,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已开始探索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Visa、MasterCard 等机构已用其结算,交易量迅速增长[2][4][10] - 稳定币能解决传统金融体系痛点,未来几年可能有更多企业采用其进行跨境交易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4] 跨境支付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机构包括 PingPong、连连、Worldpay 等,市场占有率分散,各具特色优势。PingPong 较早获国内支付业务许可证并布局海外;连连海外持大量牌照,蚂蚁国际凭庞大交易体量居前三,XTransfer 专注 B2B 业务[1][7] 部分公司业务布局 - 蚂蚁国际收购 WorldFirst 获品牌效应和市场认可,WorldFirst 2018 年在中国地区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且海外有业务分布;连连专注国内市场并向海外扩展,核心优势是为中国商家提供出海服务,与阿里巴巴集团密切合作[1][8][9] - 汇付天下全球布局更深更广,境外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突出;云汇专注跨境业务,通过境外牌照提供金融服务[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万里汇 2011 年进入中国市场,核心业务是帮助客户解决资金回流问题,2013 年支付业务跨境试点启动后与国内支付机构合作,助客户将海外资金转回国内[5] - 跨境支付行业存在合规风险,KYC 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必须执行的第一步,监管部门审批牌照时会重点关注[2][14] - 在中国大陆稳定币业务因监管体系未明确相关条例未获官方许可,香港已开始发放相关牌照,一些机构正在尝试申请[10] - 持有支付牌照的公司进入跨境支付业务领域实现弯道超车有难度,需漫长复杂审批流程,但不排除有业务基础或机会实现[13] - 大型持牌金融机构通过传统渠道推广更能吸引稳定币用户,社交平台可提供支持和导流服务[15] - 目前讨论稳定币对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产生重大冲击为时过早,各国会确保金融秩序稳定,稳定币依托银行,不太可能完全取代法定货币[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