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侧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挖掘高质量标的私募提示客观看待科技股走势
中国证券报· 2025-10-10 04:53
对后市整体观点 - 多家私募机构对四季度行情态度积极,对行情的延续性较为乐观 [1] - 复胜资产对未来市场表现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经济持续复苏的趋势没有改变 [1] - 淡水泉投资认为近期A股持续震荡是资金与情绪阶段性休整的表现,资金面整体仍处于进大于出的格局,充裕流动性将为行情延续提供支撑 [2] - 明世伙伴基金认为宏观环境仍有利于权益资产,但股市面临一定的估值压力 [4] 行业与公司关注点 - 复胜资产更关注行业层面龙头公司的业绩趋势,指出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工程机械、化工等行业龙头公司已出现业绩边际改善迹象 [1] - 复胜资产认为上市公司尤其是各行业龙头企业在成本优势、渠道深度及研发壁垒方面能确保持续领先 [2] - 源乐晟资产认为中国资产值得深入挖掘,优质公司的波动更多意味着买入机会 [2] - 源乐晟资产指出市场轮动明显,新消费、创新药、科技、高股息等板块轮番上涨,近期已优化组合,适度降低科技股占比,加仓制造业板块,配置以科技、有色金属、制造业、创新药为主 [4] - 丹羿投资展望未来将重点关注云计算、国产算力产业链以及端侧应用等方向的投资机会 [3] - 宁水资本提示投资者关注三季报预增方向 [3] 科技股行情分析 - 复胜资产指出除了科技股继续狂飙外,市场大部分品种回归区间震荡走势 [1] - 丹羿投资认为本轮科技股行情是全球技术格局重构、科技竞争激烈及全球流动性持续宽松多重结构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2] - 世诚投资认为科技股表现强势源于部分细分方向有短期业绩强劲支撑(如海外算力链)、美股科技龙头带动中国资产映射交易、以及决策者出台利好政策 [3] - 世诚投资认为科技板块即使存在一定泡沫也是良性成分居多,且会持续相当时间,但需优选高质量标的 [3] - 丰岭资本认为人工智能大潮中很多热门公司有真实业绩支撑,估值泡沫不一定存在,但超高利润率及不稳定竞争格局将导致竞争加剧和利润率回归 [3] - 明世伙伴基金指出本轮行情由科技成长风格领涨,科技巨头的人工智能基建投资成为近期行情催化剂 [4] 市场动态与策略 - 私募机构提示近期市场交投活跃度有所下降,投资者需要平衡防御与进攻 [1] - 私募机构提示需警惕部分科技股的估值压力 [1] - 淡水泉投资指出当前资金流入仍以内资机构和存量投资者为主,外资及新的个人投资者尚未全面入场 [2] - 丹羿投资提示短期需警惕市场情绪推动下的波动风险 [3] - 明世伙伴基金指出A股公司三季报情况和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不定可能对市场形成短期影响,后期科技巨头投资的可持续性和投入产出情况值得密切关注 [4]
低成本高效率重塑AI格局!投资新“窗口”在哪?外资公募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5-12 08:53
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正从底层模型构建向多元场景加速渗透,带动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升温,消费者为核心的应用成为新兴市场重要投资机会 [1] - 中国在研发效率、数字生态与成本控制方面展现强劲优势,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1] - 行业仍处于早期验证阶段,"杀手级产品"尚未出现,需警惕估值过热与阶段性波动 [1] 低成本高效研发模式 - DeepSeek开创高效且成本效益显著的新方式支持大型语言模型运行,训练成本不足600万美元,远低于美国企业数亿美元投入 [2] - 中国电信企业与数据中心广泛采纳该模式,在缺乏先进半导体硬件背景下仍能打造有竞争力的AI解决方案 [2] - 效率提升将降低AI服务商运营开支,为更多开发者和企业打开大门,带动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回升 [2] 中国AI竞争优势 - 中国在面向消费者的AI应用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庞大数字生态系统与突出成本效益构筑坚实竞争壁垒 [3] - 全球算力需求强劲,AI应用新场景不断涌现,包括具身智能、端侧应用、云计算与智能助理等 [3] - 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增强,为产业发展注入动能 [3] 重点投资方向 - 人工智能技术在具身智能、消费电子终端、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应用 [3] - 为AI应用赋能的基础设施、半导体硬件、云计算等环节受益于需求爆发 [3] - 国产高端装备、芯片制造等受益于自主可控需求的机会 [3] 技术应用验证挑战 - 最大不确定性在于AI技术能否在全球范围实现生产力提升 [4] - 非公开投资市场表现通常滞后公开市场6-8个月,技术采用情况仍不明朗 [4] - 未来12-18个月内需看到更多应用案例证明AI支出合理性 [5] 投资策略建议 - 需识别具备高防御性、真正价值驱动能力且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的企业 [5] - 避免为前景不明或竞争加剧的公司支付过高溢价 [5] - 缺乏明确"杀手级"AI应用案例是投资者主要担忧之一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