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豆包大模型
icon
搜索文档
DeepSeek 开源 AI 补齐产业链短板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04 14:26
好的,作为资深研究分析师,我将为您解读这份AI行业研报,总结关键投资要点。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AI算力芯片行业及相关公司给出“增持”评级 [82][83] 报告核心观点 - DeepSeek AI的崛起彰显了国产AI模型的竞争力,将加速国产AI应用渗透并推动国产算力需求增长 [25][82] - 全球AI算力投资持续高增长,2026年海外AI算力芯片出货量预计接近2000万颗 [17][19] - 国产算力产业链正逐步走向闭环,从芯片、超节点到软件生态不断完善 [25][30] AI应用与需求爆发 - DeepSeek上线18天日活达1500万,霸榜苹果应用商店140+国家/地区第一名 [10] - 2025年5月DeepSeek全球Web访问量达4.32亿次,仅次于ChatGPT、New Bing和Gemini [10] - 豆包大模型2025年5月日均tokens使用量超16.4万亿,较2024年5月同比增长约137倍 [10][14] - 谷歌2025年4月月度token用量达4800万亿次,同比增长约50倍 [14] - AI应用已渗透至金融、办公、社交与内容等多个领域 [12] 全球AI资本开支预测 - 2026年全球AI Capex预计达8578.44亿美元,同比增长43% [17][18] - 海外四大CSP(微软、谷歌、Meta、亚马逊)2026年Capex合计4762.5亿美元 [18] - 字节跳动2026年Capex预计2500亿元,同比增长39% [58] - 三大运营商2027年合计AI Capex预计1272.4亿元 [63] 国产算力芯片市场空间 - 国产AI算力芯片市场空间预计从2025年2379.87亿元增长至2027年6878.35亿元 [64] - 2026年国产算力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7%,2027年增长55% [64] - 地方智算中心2026-2027年合计新增算力需求367万颗,资本开支4406亿元 [59] 技术进展与性能对比 - 昇腾910C在FP16算力达780 TFLOPS,显存带宽3.2 TB/s,互联带宽784 GB/s [65] - CloudMatrix 384超节点在BF16算力达300 PFLOPS,为NVIDIA GB200 NVL72的1.7倍 [54] - 国产芯片在预填充过程中384超节点单卡性能接近H100 [71] - 2026年量产的950PR、思元690、DCU4将支持FP8精度 [67] 产业链竞争格局 - 芯片测试和软件适配成本高,云厂商会绑定1-2家第三方芯片供应商长期合作 [80][81] - 字节与寒武纪、阿里与海光已形成合作关系,腾讯供应商尚未确定 [81] - 具备大客户资源的厂商才能完成盈利闭环并获得稳定的先进制程产能 [80] 政策环境支持 - 2025年8-9月多项“人工智能+”政策密集出台,目标2030年AI应用普及率超90% [57] - 政策推动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AI深度融合,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57]
横店影视节|“人工智能+影视”专场:搭建科技与影视的合作桥梁
新浪财经· 2025-11-03 20:06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1月1日横店影视节期间举行,主题为“智创影视新生态——人工智能赋能影视全产业链变革” [1] - 活动由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东阳元影科技有限公司、东阳嘉环人工智能有限公司协办 [1] - 活动旨在汇聚行业智慧,搭建交流平台,展示AI技术在影视行业的广泛应用 [1] 主题分享核心内容 - 北京火山引擎副总裁张鑫展示豆包大模型如何重构影视创作链,赋能从创意到银幕的全产业链条 [1] - 嘉环科技副总裁陈哲探讨AI技术驱动的影视产业革命 [1] - 火山引擎耿若思介绍V-START火山引擎加速器如何借助技术力量与生态资源助力AI创新企业成长 [2] - 爱奇艺副总裁朱梁分享AI时代的智能制作,展现AI智创的应用前景 [3] 行业趋势与赛事发布 - 短视频与电商场景深度融合重塑消费决策链路,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催生对高效内容生产的迫切需求 [4] - 火山引擎发布渠道合作伙伴AI短视频生成大赛,旨在推动AIGC在短视频广告、短剧和漫剧等领域的渗透和落地 [4] - 该赛事旨在释放技术对内容创作效率和商业转化效能的赋能价值 [4] 圆桌对话焦点 - 圆桌对话探讨“AI技术与影视产业融合发展”,聚焦技术落地的痛点、解法、未来创新布局及投资想法 [4] - 对话由嘉环科技副总裁陈哲主持,参与者包括燧原科技、火山引擎、华为等公司的高管与专家 [4] - 专家讨论展示了AI技术为影视产业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以及推动技术落地与产业协同的路径 [4]
中国最活跃的AI投资人们手搓的CEO大会,AI浓度有多高?|锦秋基金首期CEO大会
锦秋集· 2025-10-31 09:25
要为中国最会搞AI的一群CEO办大会,要找谁来操盘? 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比对、小心假设、大胆验证,锦秋基金团队一拍大腿: 为什么不是我们自己来? 于是,这群活跃在AI最前线的投资人们,决定亲自下场,开始一次全新的挑战—— 狂卷AI工具,手搓出一场100人规模的CEO大会! 时间定档11月1日,本周六。 本次活动,我们也不邀外部权威站台;因为这本就是一场关于创始人们自己的"聚会",每一位创始人, 就是主角。他们的思考与判断、决策与笃定,才是最值得倾听的"行动指南",才是我们想要举办活动的 初心。 ⬇️以下,是我们准备的大会预告。 灵感来源 过去,AI通过人类数据模仿语言、图像与行为,是"人类世界的投影";现在,AI通过传感器、环境反馈、行动决策主动"体验世界"。 可评估的Benchmark在研究领域不再是重点。Al的研究和应用全面融合,用来自真实世界的具体任务,组成供AI进行强化学习的环境,持续采集真实的世界数 据,推动智能的进化。 在"体验时代", AI不再是封闭系统,而是一个不断试错、持续学习的生命体。 在"体验时代", 创业者也不是一座封闭的孤岛,而是一个不断与世界交手、与同伴联动的创造节点 。 锦秋也和 ...
英伟达是怎么被“抬”上5万亿的?
投中网· 2025-10-30 15:22
英伟达市值与AI行业前景 - 英伟达成为史上首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的公司[5] - 公司预计Blackwell和Rubin架构芯片在2026年前可带来超5000亿美元收入,是Hopper架构芯片同期收入的5倍[5] - 公司CEO黄仁勋驳斥AI泡沫论,强调AI的强劲需求[6] 资本循环与关联交易 - 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作为回报,OpenAI承诺价值10GW GPU的超级订单,形成资金闭环[8][12] - 资金在英伟达、OpenAI和甲骨文等公司间循环,英伟达的投资款部分以收入形式流回自身[12][13] - AMD与OpenAI达成合作,为其部署6GW GPU算力,并以1.6亿股认股权证作为交换,相当于OpenAI间接获得AMD近10%股份[15] 巨头财务状况与融资趋势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七巨头”自由现金流总额较2024年底下降62.45%,其中亚马逊自由现金流从35.8亿美元变为-10.6亿美元,谷歌从71.2亿美元降至14.4亿美元[19][20] - 英伟达是“七巨头”中唯一自由现金流增长的公司,增幅达28.53%[20] - 巨头转向外部融资,Meta通过发行私募债券筹资27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债券收益率高达6.58%[21] AI商业化进程与盈利挑战 - OpenAI在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43亿美元,但亏损达135亿美元,主要由于研发和运营ChatGPT的费用[25] - 谷歌Gemini大模型2025年月度收入预计仅为亿美元级别,字节跳动豆包大模型月度收入在千万至亿人民币级别,对母公司体量而言微不足道[26] - 麻省理工学院报告显示,生成式AI领域95%的投资未带来收益,仅5%项目成功商业化;S&P Global指出42%的生成式AI项目被中途抛弃[27] 美股市场与AI叙事 - 2025年标普500指数上涨17.16%,前10大权重股占比达41.43%,主要集中在AI相关公司,远超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23.52%的峰值[36][38] - “七朵金花”(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Meta)占据标普500总市值的37.29%,五年前该比例不足20%[39] - 2022年9月至2025年9月,美股年化收益23.1%中,企业盈利增长贡献4.9%,市盈率估值增长贡献17.3%,显示上涨主要依赖估值提升[41][43] 政府战略与AI霸权 - 美国政府将AI视为国家战略核心,2025年7月发布《赢得竞争: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提出90条政策以确保美国在AI领域主导地位[49][50] - “星际之门”计划拟投资5000亿美元构建全球最大AI数据中心网络,参与者包括OpenAI、软银、甲骨文、MGX、Arm、微软、英伟达等[50] - 美国政府以近90亿美元拨款转为股权的方式获得英特尔近10%股权,标志着AI产业政策从“补贴驱动”转向“资本控制”[47][48]
海底捞“联姻”火山引擎,用AI“涮”出火锅行业新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6:52
公司AI战略核心观点 - 公司全面拥抱人工智能以应对行业同质化竞争与增长瓶颈,旨在提升顾客体验与运营效率 [1] - 公司相信AI能为用户带来改变并为企业提供新动力,并已率先在行业内进行实践 [1] - 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逻辑是AI技术必须提高消费者体验或提升企业效率,而非追求噱头 [3] AI技术应用与合作伙伴 - 公司从2023年开始与火山引擎合作,利用其增长分析DataFinder及客户数据平台VeCDP [1] - 公司依托豆包大模型、火山公有云、数据营销套件等核心能力构建覆盖餐前、餐中、餐后全链路的数字化运营体系 [1] - 通过大模型与智能体应用的深度结合,实现用户体验优化、会员运营精细化、客服服务智能化与系统能力持续升级 [1] 顾客体验提升 - 公司菜单的AI推荐能针对不同人群(如宝妈、健身人群)标注适合或不适合的菜品 [2] - 智能订位、点餐功能帮助顾客缩短约30%的到店等待时间 [2] - 公司打造AI智能助理“小捞捞”,在订餐排号、账单问询等高频服务场景实现个性化、即时化用户交互 [2] - 账单答疑助手在账单页嵌入智能问答,构建一站式智能咨询体验,例如推荐最划算优惠券和未使用会员权益 [2] - AI系统通过150多个高价值标签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结合记忆模块提供更佳体验,解决了传统备注方式可能出现的错误或新员工不熟悉的问题 [1] 内部运营效率提升 - AI的引入使得营销策略落地效率提升超过50% [3] - 公司通过“海底捞大明白”AI系统解决员工入职、福利待遇、薪资发放甚至心理辅导等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内部运营效率 [2] - 结合火山引擎技术,公司实现了数据处理自动化与会员运营精细化,缩短了客服坐席上岗周期并提升了服务质量 [3] - AI决策系统使门店能提前了解顾客喜好,实现更主动的服务,改变了以往仅通过服务过程了解顾客的方式 [1]
豆包凶猛,深度解析字节AI战略
36氪· 2025-10-28 20:27
公司AI战略与市场地位 - 字节跳动在AI战略上采取“一盘棋”式协同打法,这在当前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中较为少见 [1][7] - 公司AI体系被视为“几乎没有短板”的选手,具备自研大模型底层能力、抖音超级流量入口及快速孵化App的产品体系 [1] - 豆包大模型与DeepSeek、阿里Qwen同处国内第一阵营,但在视频、图像、语音多模态产品化与矩阵完整度上具有优势 [4][5][6] 豆包App用户与产品策略 - 截至2025年8月,豆包App月活用户超过1.57亿,成为国内移动端用户量最大的AI聊天助手,其主要竞争对手DeepSeek月活约为1.43亿 [2] - DeepSeek流失用户中有近四成转向豆包App [2] - 豆包App产品风格主打“亲近”、“易用”,支持语音、视频、方言聊天,区别于西方AI聊天助手的强工具属性 [2] - 2025年9月,字节老将赵祺接手豆包产品,工作重心或将转向加速用户规模与商业变现 [3] 豆包大模型技术进展与表现 - 豆包大模型在2025年6月发布1.6版,作为国内首个原生多模态模型,在长上下文和性价比上表现突出,实现市场处境逆转 [4][5] - 截至2025年9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已突破30万亿,相比2025年5月底增长超过80% [5] - 在开发者评测中,豆包大模型在中文理解、多模态理解、视频生成中表现优异,但在代码生成、复杂API调用等任务上弱于部分竞品 [5] - 2025年初,Seed部门核心领导层变动,前Google DeepMind副总裁吴永辉博士加入,担任模型基础研究负责人 [6] 商业化与生态协同路径 - 豆包App未来可能的变现路径包括:围绕特定场景推出按次计费服务、针对企业或高频需求设置超额使用收费、在抖音生态中嵌入功能通过广告分成或佣金获取收益 [3] - 豆包大模型通过“一盘棋”打法实现品牌、产品互动、引流和商业化的协同,例如豆包App的消费端体验直接推动了企业级市场对豆包大模型的选择 [8][10] - 抖音(含极速版)月活于2025年3月达10.01亿,成为AI原生应用引流的万能入口,并在产品层与豆包形成双向互动闭环 [10] - 豆包大模型已应用于抖音、飞书、番茄小说等字节内部超过50个业务场景,火山引擎上的产品均先在内部跑通验证后再对外服务 [10][11] - 在电商大促期间,飞书多维表格集成文案、图片和视频生成工具,能批量帮助商家生成内容并一键发布至抖音,形成内部闭环 [11]
巨头加速布局,AI领域持续高景气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4 14:17
市场回顾 - 过去一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上证综指下跌1.47%,创业板指下跌5.71%,沪深300指数下跌2.22% [1][2] - 同期计算机(申万)指数下跌5.61%,跑输上证综指4.1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11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3.38个百分点 [1][2] - 计算机行业指数在全部行业中排名第25位 [1][2] 海外大模型进展 - OpenAI于10月16日更新Sora2,免费用户生成视频长度由10秒增至15秒,Pro用户由15秒增至25秒,并为Pro用户新增网页版故事板功能 [3] - 谷歌于10月15日发布视频生成模型Veo3.1,支持整合多张参考图中的元素至同一视频,并生成环境音效,可创建持续一分钟以上的视频以延续故事 [3] - 谷歌DeepMind团队向部分用户推送Gemini3.0 Pro模型,引入Deep Think推理架构,计划10月底正式发布 [3] - Anthropic于10月16日发布Claude Haiku4.5版本,官方称其性能与Sonnet4相近,成本仅为后者三分之一,速度超两倍,可构建多智能体系统处理复杂任务 [3] 国内AI产品升级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于10月16日发布及升级四款豆包大模型,其中豆包大模型1.6原生支持四种思考长度以平衡效果、时延与成本 [4][5] - 截至2025年9月底,豆包大模型日均Tokens调用量突破30万亿,较2025年5月底增长超80% [5] - IDC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火山引擎以49.2%的份额位居中国公有云大模型服务市场第一 [5] - 阿里巴巴通义千问于10月16日上线Qwen Chat Memory功能,使模型具备长记忆能力,并正式上线AI编程工具Qoder CLI [5] - 百度搜索于10月15日全面升级文心助手AIGC创作能力,支持8种模态创作并支持一键调用多工具 [5]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算力领域相关公司,包括华丰科技、申菱环境、寒武纪、海光信息、安博通等 [6] - 建议关注AIDC领域相关公司,包括科华数据、云赛智联、弘信电子、润建股份、润泽科技、数据港等 [6] - 建议关注AI应用领域相关公司,包括金山办公、科大讯飞、鼎捷数智、汉得信息、卓易信息、普元信息等 [6]
豆包大模型上车赛力斯自有品牌|36氪独家
36氪· 2025-10-24 13:10
合作概览 - 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与赛力斯在具身智能领域达成合作,并推动豆包大模型进入车机系统[1] - 合作项目已进入研发阶段,赛力斯负责车机系统架构研发,火山引擎专注于大模型在车端的应用部署[2] - 豆包大模型将实现语音、视觉等全方位交互,字节方面定义赛力斯车内传感器参数及计算方案[2] - 与字节的合作属于赛力斯海外事业部项目,新车预计2026年量产并率先面向海外销售[4] 技术方案 - 赛力斯计划在车端接入独立AI Box作为计算外挂以支持豆包大模型运行[2] - AI Box芯片方案评估英伟达Orin Y,其算力达200TOPS,但最终方案尚未确定[2][3] - 替代方案包括将大模型部署在云端或集成到座舱域控[2] - 行业趋势显示车企需评估英伟达大算力芯片如Thor,其单颗算力达700TOPS[3] 行业背景 - 大模型上车已成为智能座舱领域下一代技术形态[7] - 行业通过AI Box解决座舱芯片算力不足问题,支持大模型运行[8] - 理想汽车已将40亿参数VLA模型部署车端,明年参数达70亿;小鹏明年计划部署70亿参数世界基座模型[6] 竞争格局 - 字节跳动与赛力斯合作程度全面深入,超越此前与奔驰、零跑、一汽奔腾等品牌合作[4][5] - 赛力斯引入豆包大模型旨在建立独立智能化技术平台能力,目标在技术架构上对标问界[4][8] - 华为鸿蒙座舱规划向AI演进,如主动服务功能;赛力斯搭载豆包大模型后座舱能力从语音交互跃升至全车交互[8] 公司战略 - 赛力斯通过问界品牌与华为合作,截至今年9月累计交付突破80万辆,M8、M9为40万元和50万元市场销冠[9] - 2024年赛力斯净利润59.46亿元,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1.03%至29.41亿元[9] - 赛力斯计划将港股上市募资的20%用于海外营销、销售及充电网络,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9] - 赛力斯在国内与华为保持合作,在海外发展自主品牌,体现多元化战略[10]
“十四五”期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腾讯、阿里等国产大模型成为“全球顶流”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100家 [2] - 国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从2024年初的1000亿增长至2025年6月底的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 [2] - 中国已发布大模型数量位居全球首位,在全球知名AI开源社区HuggingFace榜单前10名中占据9席 [2] 技术创新与性能突破 - 快手视觉生成大模型“可灵AI”用户规模突破2200万,其视频生成模型占据全球约30%用户份额 [4] - 可灵AI辅助制作使短剧整体剧集制作时间缩短至传统制作时间的1/3 [4] - 阿里通义大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域设有91个可用区 [4] - Qwen3系列模型采用混合专家架构,以不到1/3的参数量实现同等顶尖性能 [5] - 腾讯混元图像3.0在国际大模型竞技场LMArena最新文生图榜单中排名第一 [11] 应用场景与产业赋能 - 京东物流大模型技术已在全球超500个仓库中应用,实现机器人从“被动响应”升级到“主动预测” [7] - 百度文心大模型支持国家电网推出“光明电力大模型”,推广无人机巡检年巡检杆塔500万基,减少人工登塔次数40% [8] - 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具备工业场景下复杂动作理解、移动目标分解等高阶视觉能力 [8] - 百度文心生态服务企业已超过76万家,向化工、医疗、农业、物流等产业纵深渗透 [13] - 360智能体工厂支持通过自然语言定义智能体,无需编程或低代码能力 [13] 产品生态与市场探索 - 腾讯形成元宝、混元、ima、API与企业服务接口等丰富产品体系,覆盖多模态生成及理解模型 [11] - 中国移动成功打造数万卡智算集群、数万亿Tokens高质量数据集和万亿参数AI大模型 [12] - 国产大模型训练使用的中文数据占比已超过60%,部分模型达到80% [9] - 行业呈现推理能力提升、算力成本降低、应用转向开源生态等趋势 [13]
今年双十一,AI集中上岗
搜狐财经· 2025-10-23 19:25
行业核心观点 - 2025年双11标志着电商行业竞争从“价格战”和“流量战”正式迈入“技术战”的全新阶段,AI成为核心竞争维度 [3] - AI在电商生态中从“配角”升级为“关键主角”,其全面落地将深刻影响未来数年的行业竞争格局 [6][7][8] - 算力、数据和模型三个层面的技术成本下降及性能提升,推动电商行业AI应用从“小范围试水”进入“规模化价值兑现”阶段 [6] 平台AI战略与功能对比 - 天猫淘宝推出6款AI导购应用,包括“AI万能搜”、“AI帮我挑”、“拍立淘”、“AI试衣”等,形成覆盖购物前、中、后全流程的协同生态体系 [8][15][16][17] - 天猫淘宝的AI战略呈现“用户中心主义”特征,其自然语言交互能力使搜索从“信息检索”升级为“决策辅助”,例如“AI万能搜”能理解“猫狗双全的家庭用什么猫砂盆”等模糊需求 [15][16] - 京东消费端最直观的AI体现是“京东京言”AI导购,功能与淘宝“AI万能搜”相似,例如输入“便携充电宝哪个支持快充且安全”可快速获得推荐 [17] - 抖音的AI电商思路与传统平台不同,其核心突破在于将豆包大模型打造为电商流量新入口,用户输入需求可一键直达抖音商城,形成“内容+AI+电商”的融合模式 [17][21] 技术变革与商业模式演进 - 大模型正从“辅助工具”向“购物入口”转变,通过自然语言交互降低购物决策门槛,实现“对话式购物”,例如用户只需对话表达需求,AI即可完成从需求理解到下单支付的全流程 [21] - 大模型入口能实现更精准的需求捕捉,通过日常对话洞察用户潜在需求,创新“无意图购物”场景,例如用户聊天提到“最近睡眠不好”,系统可主动推荐助眠产品,此类被动推荐转化率更高 [23] - AI对电商的长期重塑将回归“以人为本”的内核,在消费端让AI成为用户的“专属购物顾问”,在商家端用AI构建“智能经营大脑”,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决策 [23] 消费者体验与效率提升 - AI工具旨在降低用户决策时间,提高成交效率,在购物各环节中提升决策效率,例如“拍立淘”拍摄商品即可快速找同款并比价,“AI清单”可根据个人需求定制化罗列品类 [8][17] - 目前AI在比价这一重要决策链条上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用户想用低价买到心仪产品仍面临挑战 [18]